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氏鲟幼鱼形态特征及其同工酶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幼鱼的形态特征和生化遗传特性,为其种质鉴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测定样品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30尾达氏鲟4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达氏鲟幼鱼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头较小呈楔形,口下位,背部、体侧及腹部共具骨板5行,尾鳍歪形,上叶长于下叶;鳍式为背鳍D. 43~45和臀鳍A. 25~39;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为24~43; 2)达氏鲟幼鱼的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和肝脏中的LDH酶带条数分别为7~9、2~6、4~7和7条; MDH酶带数均为5条,未检测到苹果酸脱氢酶酶带(s-MDH)。达氏鲟的2种同工酶系统具有组织特异性,眼睛晶状体组织MDH可作为鉴定达氏鲟种质的特征生化遗传参数。本研究可为达氏鲟增殖放流中种质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刀鲚种质生化遗传标记,并从细胞遗传与生化遗传层面丰富刀鲚(Coilia nasus)的种质资源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刀鲚鳃丝细胞为材料,进行短期离体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并采用PAGE电泳法对刀鲚的心脏、肝脏、肾脏、眼、肌肉、鳃6种组织进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比较不同组织及不同群体间LDH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为从形态特征和生化遗传层面上丰富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种质资源研究内容,进一步为筛选鉴定斑点叉尾鮰种质的生化遗传标记提供前期基础,采用形态学方法观测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的形态特征,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斑点叉尾鮰5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肾脏)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斑点叉尾鮰主要形态特征为体表无鳞,头小,口亚端位,具4对触须。背部呈灰褐色,腹部呈乳白色且浑圆,体侧具不规则灰黑色斑点。背鳍和胸鳍具棘。脂鳍肥厚,末端游离。尾鳍分叉深。各鳍鳍式为:背鳍D. i-6~8,胸鳍P. i-8~9,腹鳍V. 8~9,臀鳍A. 26~29,尾鳍C. 29~30。鳔分两室,腹膜黑色。肋骨10对。脊椎骨总数93。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21~23。2)LDH同工酶在斑点叉尾鮰的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肾脏中表达的酶带数分别为5条、3~4条、3条、4~7条和5条,MDH酶带数分别为4条、1条、2条、3条和6~8条,且同一组织不同个体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认为,LDH同工酶和MDH同工酶在斑点叉尾鮰5种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个体差异性,各组织同工酶的表达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6):57-64]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取斑鳜的肌肉、肝脏、眼、心脏、脑、肾脏6种组织和翘嘴鳜的肌肉、眼、脑、肾脏4种组织进行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分析。结果表明:LDH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不高;EST同工酶在斑鳜、翘嘴鳜的对应组织中(肾、眼、肌、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POD同工酶具有种间特异性,可以作为区分这两种鳜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连续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赣昌鲫(Carassius cuvieri♀×Cyprinus carpio var. singuonensis ♂)及其双亲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脑、晶状体6种组织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酯酶(EST)四种同工酶酶谱表达上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赣昌鲫的SOD酶谱表达在6种组织中与母本一致;心脏、肝脏、肾脏的MDH表达酶带数与母本相同,且具偏母遗传特性,肌肉的MDH表达谱带数与父本肌肉相同,具偏父遗传特性;LDH、EST在各组织中的酶带表达形式则多数特征偏向于父本,部分与母本相似;LDH同工酶的表达显示出新杂种酶带特异性,EST同工酶在肾脏中也表达了自身特有的杂种酶带。结果表明,属间杂交的后代遗传物质上也存在着变异,存在可选育的性状。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野生和养殖翘嘴鲌(Culter albunus)之间肉质指标的差异,对野生和人工养殖翘嘴鲌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质地特性、体色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野生翘嘴鲌肌肉蛋白质含量(19.84%)及灰分含量(0.27%)均显著高于养殖翘嘴鲌(13.29%和0.21%),但是脂肪含量(4.34%)和水分含量(71.84%)均显著低于养殖翘嘴鲌(5.51%和78.61%);野生翘嘴鲌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较养殖翘嘴鲌高出11.36%和11.16%;野生和养殖翘嘴鲌的氨基酸评价指数(EAAI)分别为100.51和98.13;养殖翘嘴鲌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及n-3/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显著高于野生翘嘴鲌,但是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翘嘴鲌。此外,野生翘嘴鲌背部和腹部红色值、黄色值及侧线部红色值均显著高于养殖翘嘴鲌;野生翘嘴鲌的肌肉硬度和内聚性显著高于养殖翘嘴鲌;养殖翘嘴鲌的肌肉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及pH值显著高于野生翘嘴鲌。结果表明,野生翘嘴鲌的营养价值更高、鲜味更好,而养殖翘嘴鲌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合酶的特异性染色方法对美国虹鳟5种组织(眼睛、心脏、肾脏、肝脏和肌肉)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过氧化物酶(POD)、谷氨酸脱氢酶(GDH)、α-淀粉酶(α-AMY)和苹果酸脱氢酶(MDH)7种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7种酶的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国虹鳟LDH、EST、G-6-PDH、POD、GDH和MDH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而α-AMY则无明显组织差异。EST由8个基因位点编码;LDH酶带多于典型的5条酶带;MDH具有线粒体型(m-MDH)和上清液型(s-MDH)两种类型;共记录了24个基因座位,其中5个为多态座位,多态座位比例为20.83%,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167,表明美国虹鳟的遗传多样性居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蔡丽  魏泽宏  唐涛  刘少军  麦康森 《水产学报》2021,45(10):1621-1633
为探究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与池塘传统养殖鱼类在肌肉营养品质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方面的差异,以翘嘴鲌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对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进行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与分析,并建立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翘嘴鲌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蛋白脂肪无显著性差异,"跑道"养殖组翘嘴鲌显著提高了肌肉中必需氨基酸[(8.54±0.01) g/100 g]和总氨基酸含量[(17.36±0.00) g/100 g]。在两种翘嘴鲌肌肉中共鉴定到2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跑道"养殖组提高了翘嘴鲌肌肉中2-庚酮、正己醇和1-辛烯-3-醇的含量,降低了乙醇、2-丁酮、3-羟基-2-丁酮、丁醛、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正戊醛、正庚醛、苯甲醛、正辛醛和壬醛的含量。"跑道"养殖组翘嘴鲌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降低了部分能产生不愉悦气味的化合物的含量,具有改善肌肉挥发性气味的潜能。研究表明,"跑道"养殖翘嘴鲌在不改变肌肉成分的基础上,改善了翘嘴鲌肌肉氨基酸和风味物质的组成。以上结果为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模式养殖下的翘嘴鲌肉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的晶状体、心脏、肾脏、肝脏、脑、肌肉等6种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种组织中共检出15种LDH同工酶,在不同的组织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红鲌属3种鲌鱼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红鲌属(Erythroculter)的翘嘴红鲌(E.illshaeformis)、蒙古红鲌(E.mongolicus)、青梢红鲌(E.dabryi)成体的肝脏、骨骼肌、眼等几种组织器官中乳酸脱氢酶(LDH)、脂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和乙醇酸脱氢酶(ADH)共4种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鲌鱼的同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酶谱相同,但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只在肝组织中检出酯酶、过氧化物酶酶带,而乙醇脱氢酶仅在眼组织中检出弱的酶带.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采自赣江上游流域的吻鮈肝脏、脾脏、肌肉、肾脏、心脏和脑6种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吻鮈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共检测到3条酶带,在肝脏、肾脏中检测到2条,其余组织中检测到1条。肌肉及脑组织中表达活性最高,其次为肾脏、肝脏、肾脏,心脏中表达最弱。吻鮈酯酶同工酶共检测到5条酶带,肾脏中检测到5条,肝脏中检测到4条,肌肉中3条,脾脏中2条,心脏中1条。肾脏中表达活性最高,其次为肝脏、脑、肌肉和脾脏,心脏中表达活性最弱。由结果可见吻鮈乳酸脱氢酶及酯酶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奥尼罗非鱼肾脏、肝脏、眼睛、肌肉和心脏等5种组织的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析了这4种酶的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表型。结果表明:奥尼罗非鱼的4种同工酶系统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EST由7个基因位点编码;LDH酶带多于大多数硬骨鱼典型的5条酶带;MDH和SOD都具有线粒体型和上清液型2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波纹唇鱼不同组织5种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us)6组织(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脑和脾脏)的5种同工酶[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同工酶位点及其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波纹唇鱼5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检测到2条酶带,由2个基因座位编码.LDH在6种组织中都存在,共检测到9条酶带,由3个基因座位编码,具有多态性现象.MDH在6种组织中均可检测到,可分为线粒体型和上清液型,各由1个基因座位编码,组织差异性不显著.ME检测到2条酶带,肝脏的含量比较丰富,线粒体型和上清液型的区分不明显.AST在6种组织中都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4.
翘嘴鳊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新型杂交鱼翘嘴鳊(二倍体鲂鲌F1♀×团头鲂♂)的肌肉营养价值,实验运用生化方法测定和分析了翘嘴鳊、翘嘴红鲌、团头鲂、二倍体鲂鲌F1(团头鲂♀×翘嘴红鲌♂)的肌肉营养成分,包括这些样品的水分、脂肪、蛋白质和灰分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翘嘴鳊与其原始亲本相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较低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脂肪酸分析发现翘嘴鳊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DHA等含量显著高于其原始父母本和其他有关鱼类(P0.05);翘嘴鳊肌肉中具有较高呈味氨基酸比例,该比例高于其父母本的相应比例。研究表明,翘嘴鳊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5.
卵形鲳鲹不同组织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6组织(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脑、脾脏)的5种同工酶(EST、LDH、MDH、ME和AST)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5种同工酶的同工酶位点及其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卵形鲳够的5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Est-1在这6种组织中都存在,Est-2只存在于肝脏和。肾脏中;LDH由3个基因位点编码,共检测到3条谱带,Ldh-2只存在于肾脏中;MDH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Mdh-1表达为MDH1和MDH22条酶带,Mdh-2表达为MDH31条酶带,在肝脏中的活性最强;ME由1个基因位点编码,只检测到1条酶带,肝脏的含量丰富;AST由2个基因位点编码,只在肝脏和肾脏中检测到,共检测到3条谱带。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和区分鄱阳湖和洞庭湖湖区采集到的兼具翘嘴鳜和大眼鳜的"中间类型"样本。比较测定"中间类型"与翘嘴鳜、大眼鳜的可数性状(鳍条数目和鳃耙数目)和形态框架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及STRUCTURE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间类型"在眼睛大小、上颌骨后端是否伸达眼后缘、头背部隆起程度3项分类鉴别指标上介于翘嘴鳜与大眼鳜之间;"中间类型"可数性状(鳍条数目、鳃耙数目)与翘嘴鳜、大眼鳜间均无明显差异;方差分析显示,"中间类型"与翘嘴鳜、大眼鳜间明显差异的性状表现在上颌骨与眼睛的相对位置、眼径、头背部隆起程度、尾柄长度方面;主成分分析显示,头后及背前部的框架性状和体高是"中间类型"与翘嘴鳜、大眼鳜间形态差异的主要成分;用判别分析方法构建了3个群体的判别方程,翘嘴鳜、大眼鳜和"中间类型"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0%、81.8%、85.4%,综合判别率为85.6%;STRUCTUR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间类型"形态特征介于翘嘴鳜和大眼鳜之间,偏向大眼鳜。以上结果可为研究长江水系鳜鱼种内变异或种间杂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年龄野生和养殖兴凯湖翘嘴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龄、6龄野生群体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与常见养殖鱼类相比,野生兴凯湖翘嘴鲌Ca和P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甘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和赖氨酸次之。4龄、6龄野生群体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野生与养殖群体蛋白质含量较高,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野生群体肌肉营养价值和肉味鲜美程度明显优于养殖群体,且随年龄增长差异更鲌加明显。在配制兴凯湖翘嘴鲌人工饲料时,应适当添加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以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当添加甘氨酸和谷氨酸,以提高养殖鱼体风味。  相似文献   

18.
对3龄、4龄和5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兴凯湖翘嘴鲌野生与养殖群体肌肉中均检测到18种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为主.野生群体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  相似文献   

19.
红鳍东方鲀6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及基因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法,对2龄野生红鳍东方鲀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眼、鳃6种组织中的苹果酸酶(ME),乳酸脱氢酶(L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葡萄糖脱氢酶(GLCDH),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和酯酶(EST)共6种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上6种同工酶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LDH在除肝脏外的5种组织中活性很强,GLCDH只在肝脏中表达,鳃组织中的GLCDH和肌肉组织中的EST表达活性都很弱。6种同工酶共检测到12个基因位点,其中ME和PGM有两个基因位点编码,EST有5个基因位点编码。本试验还检测到Ldh-1、Est-1、Est-2、Est-3和Est-4共5个基因位点具有多态现象(P0·99),多态位点比例为41·67%,在12个基因位点共观察到17个等位基因表达,平均每个位点表达的等位基因数为1·417个。同时在红鳍东方鲀眼组织中发现,AB3型和B4型LDH间有一条酶带弱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不同水系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对长江上游、长江下游、黑龙江和淮河等4个水系翘嘴鲌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出的18种氨基酸中,4个水系翘嘴鲌的甘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黑龙江水系均为最高,而其他16种氨基酸含量在4个水系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黑龙江水系翘嘴鲌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EAA)亦为最高,但与另外3个水系的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进行营养评价的结果表明,4个水系翘嘴鲌的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和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在81.27~82.43。淮河水系翘嘴鲌肌肉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而黑龙江水系翘嘴鲌肌肉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长江上游和下游水系(P<0.05)。综合来看,4个水系翘嘴鲌肌肉的营养成分基本一致,都具有均衡的营养价值,可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均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其中黑龙江水系翘嘴鲌在氨基酸和脂肪酸层面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