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丽娟  吴小飞  何源  黄娇 《花卉》2016,(8):68-69
虎头山墓区位于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通往虎头山顶的主路两侧密集分布着大量坟茔,周围人为活动频繁,林下有大量可燃、易燃凋落物,森林火险等级高,防火压力大,对岘山森林公园构成极大的火灾威胁。因此采取"封-育-补-造-保-遮"六位一体的改造措施,引入具有防火功能的地带性乡土树种,形成景观隔离带、生物防火林带和景观斑块,营造群落结构优化、防火功能较强的森林,达到绿化、美化、生态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南京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典型景观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航拍、实地调查及GIS技术获取道路绿地信息并建立数据库,结合生态学理论,量化评价道路绿化带的植物景观特征,针对配置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完成对南京市道路绿化现状的评价和植物景观设计理论的提升。结果表明:南京市道路绿化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地带性明显;配置模式因地制宜,呈现多元化;园林美学思想和生态设计理念的引入使景观特色突出。但也存在老城区植物种类单一;新优植物品种应用薄弱;为短期内打造良好景观,植物生长规律考虑欠佳;部分路段群落稳定性差等问题。建议在今后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优化调整中,绿化材料建议以地方优势种和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入新优品种;配置模式因地制宜,注重自然式植物群落的营造、生态设计理念和园林美学思想的融合;将城市建于自然,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生态文明景观大道作为城市道路绿地建设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长治市为例,阐述生态园林城镇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及演替规律,科学营造人工植物群落,构建乔、灌、草多层次复合的城市景观建设模式,增加城市森林绿地量和景观层次,提高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创建生态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4.
楝叶吴茱萸在彩色森林景观营造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以及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环境和休闲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彩色森林景观营造已成为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课题。楝叶吴茱萸形态优美、红叶期长,是营造彩色森林景观的优良树种,可在彩色森林景观营造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从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应用范围、配置方式、造林管理等方面,综合论述了楝叶吴茱萸在营造彩色森林景观中的作用和应用技术,以期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国家森林城市是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合理的树种规划才能保障综合效益。通过分析澄江市基础条件、城市规划、森林城市指标状况,从地带性、乡土性、近自然性、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效益性等提出澄江城市森林树种规划原则,以及比例、树种、斑廊基专项规划三项内容,完成了澄江市6种基调树种、12种骨干树种、21种一般树种、4种市花市树的种类及比例规划,对城区福利空间、城市面山、生态廊道、村镇等空间,按照地理特性规划出乔灌草等对应树种种类,并针对乡土性植物资源大众化、地带性植物资源少、城建与绿化冲突等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植物园景观设计以塑造城市植物景观环境、保持公园绿地生态系统为设计理念,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注重植物生态群落构建,应用合理的设计手法和先进的科技措施,建立城市主城区集生态、展示、游览、科普、健身、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植物景观体系,为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京鹏 《现代园艺》2019,(11):186-187
基于温州城市大学新校区设计施工市政项目,对于土建施工中轴线偏移问题,对新校区中轴绿地采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本着满足功能、突出生态、符合审美的原则,从功能、空间、季相、群落结构角度出发,并着重营造春季、秋季植物景观,以苗木清单为依据,实地踏查的方法,综合筛选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树种,以期充分突出植物景观季相表现。  相似文献   

8.
选择葫芦岛市城区范围内公众性较强、与城市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参考有关葫芦岛植物资料以及目前国内外植物配置基础资料,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特色,并做出系统总结,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当前存在问题。得出结论:公园绿地的树种选择、绿地群落结构、植物配置模式与其立地条件和生态、景观功能的发挥有关;公园绿地植物种类最多、群落最复杂。  相似文献   

9.
结合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培育健康稳定、优质优美的近自然城市森林。结合"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的要求,尽量使用乡土树种及有益人体健康和吸收雾霾的树种,合理调控森林密度和各树种比重,加快现有林的提升改造,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结构和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0.
对长兴县三种功能类型森林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城郊森林绿地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为1 823个/cm~3,城区公共绿地为1 296个/cm~3,单位、居住区绿地为958个/cm~3;在森林植物生长期间,空气负离子浓度从城区向城郊呈增加趋势;在郊区以高大乔木为主的近自然林,空气负离子浓度高,生态效应明显。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应按照近自然森林群落建设理念,推广种植乡土树种、乔木树种,营造城区核心林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是连接人工环境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桥梁,城市生态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最后,创造建设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邓鸣 《南方园艺》2014,25(6):56-58
对乡土树种在城乡绿化、森林城市构建中的生态特性、生物学特征和效益与功能的转化率、产出率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提出乡土树种的重要地位与应用的必要性及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陈彩虹  李俊 《北方园艺》2010,(17):133-136
以广西南丹县体育文化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修复与重建的基本思想,在对规划区坡度、土层厚度、石砾含量、乔灌草结合度等4项指标及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原因分析的前提下,从树种选择、树种配置、完善植物群落、景观格局恢复、基础设施设计等5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城市园林植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和适地适树为原则,合理配置植物,模拟自然群落、创造复层结构绿地,建设和谐稳定的植物群落,才能建立良好的植物群落,使病虫害、天敌、环境达到相互共生、相互制约稳定的生态群落,发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生态护坡美化与景观林带的建设是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一个延伸,是建设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市道路生态护坡与景观林带的建设营造森林进城围城,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家在花园中,城在森林中,从而改善人居环境。本文结合罗湖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项目浅谈城市道路边坡生态美化与景观林带建设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城区主干道路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杭州市城区主干道路绿地进行调查,从道路绿地结构、绿化树种和群落结构类型等方面对杭州主干道路绿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道路绿地主要应用的树种有66科、112属、144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数量比为1.31∶1.00。为进一步优化道路绿地景观,应提高植物多样性水平,充分发挥路侧绿地的生态功能,并注重道路绿地建设的文化特色。最后讨论了杭州市在道路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邓子超 《现代园艺》2012,(20):53-54
通过对某省级生态林部分低效林进行林分改造,结合造林立地条件和植被状况,进行分类改造,采用林地清理补植套种阔叶树种、抚育管理、加强管护等改造措施,效果良好,改善了生态林树种结构和群落结构,提高了森林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紫金山登山道植物群落现状调查,探究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性特征及其观赏特性,以期为登山步道两侧的森林群落管理和景观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紫金山登山道两侧植物种类有239种,隶属79科171属,其中南京乡土植物占比85.77%,乔、灌层重要值前十的树种均为南京乡土植物或观赏性极强的适生树种。植物组成以落叶树种为主,常绿植物占比较少。植物群落结构以复层结构模式为主,灌乔密度比为1.36,群落结构较为合理,但草本层盖度相对较低。乔、灌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gl平均数为8.027 0,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数为1.828 0,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数为0.406 9。植物群落均匀度较低,植物种类具有集聚分布的特点。登山道两侧观赏植物资源丰富,秋季季相景观明显,但冬季景观相对较为匮乏。登山道两侧可利用不同路段植物的差异性营造特色景观,增加观赏性较强的常绿树种、灌木类香花植物及观赏草本植物在登山道两侧的应用,提高草本层覆盖率,丰富登山道植物种类和四季景观,提升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冯玉能 《广西园艺》2010,21(2):44-45
乡土树种具有严格的地域性、独特的群落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的景观特色,是区域植被的基本组成单元。合理地利用乡土树种,科学地进行物种规划和有意识地建造生态廊道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而自然植被的重点保护,乡土树种的合理应用则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海洋生态设施景观化构建是构建海洋人文景观和渔业生态设施布局景观化的创新工程。本文借鉴主要应用景观生态学和景观艺术设计相关理论,利用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原理,提出了景观系统工程的概念方案。主要包括人工鱼礁景观、海底森林(Kelp forest)[1]景观及附属设施的景观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