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薄皮甜瓜白莎蜜1 号中筛选出一个生长发育正常的自发型叶色黄化突变体93 88-1,以突
变亲本白莎蜜1 号为对照,对其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生物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叶绿
体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9388-1 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低于白莎蜜1 号,而叶绿素a 与叶绿素b 的
比值显著高于白莎蜜1 号;叶绿素合成受阻于胆色素原(PBG)与尿卟啉原Ⅲ(Urogen Ⅲ)之间;荧光参
数F0、Pn、ФPS Ⅱ和ETR 显著低于白莎蜜1 号,而qN 和NPQ 显著高于白莎蜜1 号,Fm、FV/Fm 和qP 与
白莎蜜1 号无显著差异;突变体9388-1 的叶绿体内部基粒片层垛叠数有所减少,基粒排列不整齐,呈线
条状,基粒片层间距离大,排列疏松,内含物混浊,淀粉粒少,而白莎蜜1 号基粒片层结构紧密排列,结
构完整,淀粉粒多。表明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受阻,导致叶绿体内部结构发育缺陷,从而影响光合色素的稳
定性,改变叶绿体各种色素的含量与比例,最终引起叶色黄化。同时,突变体能及时地耗散过剩的光能,
对光合机构起一定的保护作用,维持植株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2 a生的也门铁及其嵌合体变异品种‘金心也门铁’和‘金边也门铁’为试材,研究了也门铁及其嵌合体的主要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结果表明:‘金边也门铁’叶片变异(黄色)部分叶绿素合成在PBG与UrogenⅢ之间受阻,‘金心也门铁’叶片变异(混合)部分的叶绿素合成在UrogenⅢ与原卟啉之间受阻,导致颜色发生变化;‘金边也门铁’叶片绿部、‘金心也门铁’叶片绿部及也门铁三者之间的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含量差异不大,所以三者都呈绿色。  相似文献   

3.
不同红光与远红光对盐胁迫下番茄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MoneyMaker"植株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方法,在盐胁迫下设置不同红光(R)与远红光(FR)处理,T_1(R∶FR=7.4)、T_2(R∶FR=1.2)、T_3(R∶FR=0.8),以正常营养液栽培(R∶FR=7.4)为对照,研究了在盐胁迫条件下不同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光环境对番茄生长指标、叶绿素及其前体物质含量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探讨低R∶FR光环境对盐胁迫下叶绿素合成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番茄植株的干质量、鲜质量、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b(Chl b)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_2浓度(Ci)均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光合能力下降,进一步造成干物质积累减少;在盐胁迫下,降低番茄植株光环境中的R∶FR值,干物质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上升,且在T_3处理下显著高于T_2处理。盐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和尿卟啉Ⅲ(UroⅢ)的含量显著升高,而原卟啉Ⅸ(ProtoⅨ)、镁原叶琳Ⅸ(Mg-protoⅨ)和原叶绿素酸酯(Pchl)显著降低。低R∶FR处理降低了ALA、PBG、UroⅢ的积累量,增加了ProtoⅨ、Mg-protoⅨ、Pchl的含量,同时降低了Chl a/b的值,T_2和T_3处理中的差异不明显。表明低R∶FR值光环境通过促进叶绿素合成缓解了番茄受到的盐胁迫,R∶FR值为0.8时效果最佳,盐胁迫下番茄叶绿素合成受阻的起始点在ProtoⅨ的合成过程,低R∶FR值能缓解叶绿素合成受阻碍的程度,R∶FR值为1.2和0.8对叶绿素合成的促进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浓度铝胁迫下,以‘红辣椒王ⅡF1’、‘卡其特长条辣906’、‘汴椒1号’和‘苏长红’4个品种为材料,研究辣椒叶片叶绿体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以期为研究辣椒铝胁迫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铝处理抑制辣椒叶片叶绿素的合成,从而降低辣椒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辣椒叶片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绿素a/b)含量在低铝浓度(50μmol/L)下呈升高趋势,高铝浓度(200μmol/L)下则均下降。荧光参数的研究表明,随着铝胁迫的增加,初始荧光(F_0)随之增大,最大荧光(F_m)、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下降,植株抵抗逆境的能力下降,光合电子传递随之减小,最终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弯剌蔷薇在月季抗寒育种上的研究利用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月季( Modern Roses)是世界上重要花卉之一。我国月季种质资源丰富,约有80个种,其中月季花(Rosa Chinensis Jacq.)香水月季(R.odorata Sweet)等及其变种是珍贵种质,对现代月季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大多数种质资源还未被研究利用于育种,产于我国的弯刺蔷薇( R. beggeriana Schrenk)就是其中之一。自1983年以来我们研究了弯刺蔷薇在月季抗寒育种中耐寒性和开花性的遗传、种间杂交方法。已初步看出,弯刺蔷薇是一个可利用的耐寒种质,培育出了耐-20℃的种间杂种‘天山之光’。 材料与方法 材料 1.弯刺蔷薇:属于蔷薇属 Rosa、桂味组Sect. Cassiorhodon( Cinnamo-meae DC.)的一个种,产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青海省,抗寒(-40℃)、耐瘠,一季花,花白色。1983年从新疆石河子引进。2.现代月季品种(四季花):赤阳  相似文献   

6.
西葫芦银叶病发病叶片叶绿素代谢及其荧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西葫芦银叶病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代谢特性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与对照相比,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总量(Chl.a+b),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 (Chl.b)含量均下降;轻度与重度发病叶片叶绿素a/b增加,中度发病叶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叶柄比对照降低。西葫芦银叶病对叶片Chl.b的影响比Chl.a大,而对叶柄Chl.a的影响比Chl.b大。发病叶片和叶柄叶绿素酶活性升高,从而使叶绿素降解加速,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Protoporphyrin IX (Proto IX),Magnesium protoporphyrin IX (Mg-Proto IX),Protochlorophyllide (Pchlide)含量降低,Uroporphyrinogen Ⅲ (Uro Ⅲ)含量增加,表明叶绿素合成在 Uro Ⅲ到 Proto Ⅸ受阻。发病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系统Ⅱ(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增加。试验结果表明,西葫芦银叶病破坏了叶绿素合成和降解的动态平衡,叶绿素合成受阻和叶绿素降解加速是导致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原因;发病叶片叶绿体PSⅡ活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刘强  杨树华  贾瑞冬  赵鑫  葛红 《园艺学报》2017,44(7):1344-1354
以弯刺蔷薇(Rosa beggeriana)和大花白木香(R.fortuneana)当年生叶片和枝条为试材,采用电解质渗出率拟合Logistic方程确定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评价抗寒性,采用过碘酸雪夫氏染色观察茎中淀粉积累,测定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脱落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研究其越冬期间抗寒性变化及其生理基础。结果发现:两种蔷薇叶片抗寒能力相当,但弯刺蔷薇枝条抗寒性远强于大花白木香。与大花白木香相比,弯刺蔷薇在低温驯化初期累积了更多的可溶性糖,并在叶片脱落前可能通过增加的ABA信号促进可溶性糖由叶片向茎中运输并贮存为淀粉,在严冬时期淀粉水解形成更多的渗透调节物质,并通过更高的SOD活性维持氧化还原平衡;而大花白木香中只发现了比弯刺蔷薇中更高的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这可能难以维持其渗透压和氧化还原平衡并造成了更多的膜脂过氧化伤害,最终导致其枝条的抗寒性远小于弯刺蔷薇。  相似文献   

8.
以金叶弯刺蔷薇(Rosa beggeriana‘Aurea’,叶色突变材料)和山刺玫(R.davurica)为杂交亲本建立F1群体,利用AFLP和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结果表明:124个AFLP标记、25个SSR标记及1个形态标记定位于父、母本遗传连锁图谱的13个连锁群上,其中92个分子标记定位于金叶弯刺蔷薇7个连锁群,遗传距离覆盖度为607.2 c M,金叶突变性状被定位于第4连锁群;57个分子标记定位于山刺玫6个连锁群,遗传距离覆盖度为437.1 c M。两类分子标记的总作图效率达到69.6%。发生偏分离的分子标记数量为44个,偏分离率为29.5%。  相似文献   

9.
选用菜豆金黄色豆荚品种‘A18’和绿色豆荚品种‘热那亚’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豆荚发育过程中荚壁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合成途径中相关代谢物质含量,探讨菜豆金黄荚色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嫩荚呈现金黄色是由于叶绿素缺乏,推测是因为叶绿素酸酯a(chlorophyllide a)的合成受阻导致;利用荧光定量PCR对叶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在‘A18’中CHLM和DVR的表达量从花后12 d开始下降,但CHLP、CHLG和CAO的表达量在多个时间点高于‘热那亚’,这说明虽然叶绿素酸酯a合成受阻,但叶绿素的合成仍然能进行。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果实发育期不同组织区光合色素和叶绿体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学民  王贵禧  高荣孚 《园艺学报》2008,35(9):1277-1284
研究了猕猴桃果实发育期外果肉、内果肉和中轴胎座3个组织区的光合色素与叶绿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秦美’猕猴桃果实各组织区光合色素的组成成分随着果实的发育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不同发育期叶绿素(Chl.)和(或)脱植基叶绿素(Chlide)的存在使果实始终呈现绿色;同一组织区Chl. a、Chl. b和Chl. (a+b)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减少,Chl. a/b随果实的发育而上升;在同一发育期,各组织区Chl. a、Chl. b和Chl. (a+b)含量高低为:外果肉>内果肉>中轴胎座。‘美味84’和‘中华36’猕猴桃除了粘液细胞和心皮维管束周围的少数细胞外,几乎所有的果肉细胞内均有叶绿体分布,‘中华36’外果肉短石细胞也具有叶绿体。叶绿体在各组织区细胞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DA-6 对桃树叶片叶绿素合成途径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香山水蜜桃’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DA-6(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N,N-diethylaminoethyl hexanote)对叶绿素(Chlorophyll,Chl.)合成过程中前体物质的含量以及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探讨 DA-6 提高桃叶片Chl.含量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生长季叶面喷施20 mg · L-1 DA-6 显著提高了Chl.的含量,Chl.b 含量的提高尤为显著,降低了Chl.的前体物质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含量,增加了后续中间产物胆色素原(porphobilinogen,PBG)、尿卟啉原Ⅲ(uroporphyrinoge Ⅲ,Urogen Ⅲ)含量,表明DA-6 处理促进了ALA 向PBG 的转化和PBG 向Urogen Ⅲ的转化。以上两步骤的关键酶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5-aminolevulinate dehydratase,ALAD)和尿卟啉原Ⅲ合酶(uroporporphyrinogn Ⅲ synthase,UROS)的活性在处理后显著提高。叶面喷施DA-6 是通过提高ALA 向PBG 和PBG 向Urogen Ⅲ的转化效率,促进Chl.的合成,使Chl.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无核‘南丰蜜橘’为试材,对其采后乙烯利褪绿过程中果皮不同部位着色差异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褪绿过程中,果蒂部位着色快于赤道部位,该现象可以归因于这两个部位果皮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乙烯利处理后,果蒂部位叶绿素a和叶绿素b降解快于赤道部位;果蒂部位橙色色素物质(以β–隐黄质为主)的积累高于赤道部位,而赤道部位黄色色素(以叶黄素为主)的积累高于果蒂部位,导致果蒂部位橙色深于赤道部位。褪绿关键期(贮藏3d时),果蒂部位叶绿素a/b相互转化相关基因CitNYC、叶绿素降解关键基因CitChlase、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CitPDS、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下游基因CitCHYB、CitNCED1和CitNCED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赤道部位(P 0.05)。这些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乙烯利处理后蜜橘果蒂和赤道两个部位果皮色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金华美女’是从‘贝拉大玫瑰’中选育出的茶花芽变品种,其主要特点是叶色呈现暗红色。分别测定了上述两个品种在4个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花青苷、矢车菊素葡萄糖苷、总多酚、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相同阶段,两个品种间叶绿素a和叶绿素b差异均不显著。认为红叶品种的叶绿素合成途径也正常,排除因叶绿素变异引起的叶色变异;(2)红叶品种‘金华美女’叶片中的类胡萝素含量显著低于绿叶品种‘贝拉大玫瑰’,可见其积累对‘金华美女’的叶色无影响;(3)在4个时期中,‘金华美女’叶片总多酚、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平均含量仅占‘贝拉大玫瑰’叶片中的相应含量的33.1%、42%和15%,可见变色品种叶片的多酚合成途径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4)‘金华美女’叶片中总花青苷平均含量达3.06 mg·g~(-1),是‘贝拉大玫瑰’的7倍。由此可见,叶片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红色类组分的积累和多酚合成途径中无色类组分的合成受阻,是引起‘金华美女’叶色变红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4.
以茄子叶色黄化突变体‘chl861-2’及其叶色正常近等基因系‘0643-1’为试材,研究其生长变化趋势、主要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变化和光合特性。该突变体具有叶绿素缺失突变特征,从子叶期开始表现出叶色黄化现象,子叶浅黄色,整个生育期真叶黄色。突变体植株生长缓慢,矮小,生育期延长,生长势和果实显著小于野生型,单果质量只有野生型的71.58%;在苗期、门茄开花期、四门斗开花结果期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比野生型亲本显著降低;在苗期、门茄开花期净光合速率(Pn)显著低于野生型,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低于野生型,胞间CO2浓度(Ci)高于野生型。以突变体与3个正常叶色自交系为亲本构建6世代群体,对突变体叶色黄化性状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色黄化性状为隐性核单基因控制,将该基因命名为Smchl-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西瓜叶色黄化突变体的生理特性,为叶色标记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西瓜叶色黄化突变体(YL)与正常绿叶西瓜(ZK)的生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其叶片超微结构,光合色素的含量,光合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西瓜叶色黄化突变体YL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基粒片层数少,与正常绿叶西瓜ZK相比叶绿体发育不完全,YL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平均比ZK低80.95%、83.87%、69.87%;YL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低于正常绿叶植株,胞间CO_2浓度以及蒸腾速率低于ZK但差异不显著。YL的抗氧化酶含量低于正常绿叶植株,而伸蔓期丙二醛含量为0.56μmol·L~(-1),显著高于ZK。【结论】光合色素的减少是导致叶色黄化的主要原因;而叶绿体发育不完全,影响植株捕光能力,致使净光合速率下降,植株代谢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基因组水平解析马铃薯品种‘合作88’(Solanum tuberosum‘Cooperation 88’)叶绿体基因组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了解其自交分离群体叶绿体基因组遗传组成和变异,通过对‘合作88’及其30个自交分离群体材料的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组装,并与其他11个茄科物种、拟南芥和水稻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作88’叶绿体基因组为典型环状结构,长度为160 323 bp,GC含量为38.6%,共注释29个tRNA基因和77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自交后代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在160 331~162 120 bp之间,注释预测基因数95~106个,GC含量36.7%~38.6%。进一步分析表明,‘合作88’和其30个自交后代叶绿体类型均为W型,未呈现出多态性。‘合作88’和其自交后代均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密码子,子代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4种碱基使用频率不同,推断其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有效密码子数和高频密码子数的差异为叶绿体基因组随机突变和翻译自然选择所导致。此外,16个正向重复序列中有12个存在于‘合作88’及所有自交后代中,另有4个为子代中新出现的。UPGM...  相似文献   

17.
从18个柑橘品种中克隆角鲨烯合成酶(squalene synthase,SQS)基因,分析其序列和表达特性,通过遗传转化研究该基因在柑橘类柠檬苦素生物合成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除了‘融安金柑’和‘小果罗浮’外,SQ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 242 bp,编码413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18个品种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为97.1%~100%,‘小果罗浮’‘融安金柑’和‘4号宜昌橙’等品种在CDS区第14位碱基发生G/C非同义突变。系统进化树显示,‘小果罗浮’‘融安金柑’和‘4号宜昌橙’的SQS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qRT-PCR结果表明,柑橘SQS基因在花中的表达水平最高,成熟茎中其次,幼嫩茎、根和叶片中再次,幼果中最低。‘琯溪蜜柚’不同发育时期种子中SQS基因表达水平与类柠檬苦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4株SQS基因干扰的‘锦橙’株系(SiN-1~SiN-4)叶片中的SQS基因表达水平为对照的61.00%~79.00%;柠檬苦素含量为对照的35.83%~81.56%;SiN-1和SiN-2叶片中的诺米林含量分别为对照的80.11%和94.94%,而SiN-3和SiN-4中的诺米林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2.76%和35.30%。SQS基因干扰植株中控制三萜类和甾醇类生物合成的氧化鲨烯环化酶(oxidosqualene cyclase,OSC)基因出现差异性调控,大多数OSC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以上结果表明,SQS是控制类柠檬苦素、三萜类和植物甾醇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能显著影响类柠檬苦素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8.
孙聪  郭金丽 《果树学报》2023,(7):1411-1420
【目的】解析盐胁迫下欧李叶片叶绿素代谢与超微弱发光(ultraweak luminescence, UWL)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蒙原金秋欧李[Cerasus humilis (Bge.) Sok.]盆栽苗为试材,采用浓度为400 mmol·L-1、800 mmol·L-1的NaCl分别进行轻度和重度盐胁迫处理,测定UWL强度和叶绿素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不同程度盐胁迫下,与对照相比,轻度和重度盐胁迫下欧李叶片7种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ALA、PBG、UroⅢ、CopⅢ、ProtoⅨ、Mg-protoⅨ、Pchl)含量均下降,主要合成过程酶(ALAD、MgCH)及叶绿素酶(Chlase)含量均表现为上升,叶绿素(Chla、Chlb、Chla+b)含量均下降;同时叶片UWL强度也持续下降。(2)2种盐胁迫下,重度胁迫导致叶绿素代谢各指标及UWL强度的下降或上升幅度均较轻度胁迫更大。(3)相关分析显示,2种盐胁迫下,叶片UWL强度均与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酶含量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大花蕙兰‘爱神’♀×虎雪兰‘霞光’♂杂交组培苗为试材,用不同配比的LED光质进行照射,生长一段时间后,对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研究LED不同光质配比组合对该种兰花杂交组培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LED光源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RBW(红∶蓝∶白)为6∶1∶1处理下,该兰花组培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分别为1.224 5、0.738 1、0.144 6mg/g;而2RB(红∶蓝)为2∶1处理下叶绿素含量相对较低,各色素含量分别为0.678 1、0.401 0、0.079 1mg/g。红蓝白复合光最有利于大花蕙兰‘爱神’♀×虎雪兰‘霞光’♂杂交组培苗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以"礼泉富士"苹果嫁接在8种矮化中间砧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矮化中间砧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矮化中间砧对叶绿素含量及其比例间产生明显差异性影响,叶绿素a含量以‘M26’最高,为1.032mg·g~(-1)FW;类胡萝卜素则以‘MM111’含量最高,为0.597mg·g~(-1)FW;而叶绿素a/b则以‘SH9’最高,为4.076,但三者均以对照最低,分别为0.651 mg·g~(-1) FW、0.345 mg·g~(-1) FW、2.427;叶绿素b含量以‘GM256’最高,为0.286mg·g~(-1)FW,‘SH9’最低,为0.240mg·g~(-1)FW,比对照低10.448%,各处理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净光合速率(Pn)以‘Mark’最高,为20.552CO2μmol·m-2·s~(-1),而胞间CO2浓度(Ci)以‘SH9’最高,为489.581CO2μmol·mol~(-1),蒸腾速率(Tr)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但Tr和气孔导度(Gs)均以对照最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各砧木对"礼泉富士"苹果幼树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以‘M26’和‘Mark’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