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诱变育种新品系鉴定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绵麦367为对照,对16份小麦诱变育种稳定新品系进行品系鉴定试验,鉴定主要性状和产量,推荐品系参加区域试验。根据田间记载及抗性鉴定、考种、产量分析结果可知:品系16γ-208全生育期169d,株高75.0cm,穗粒数35.9粒,千粒重61.7g,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较相邻平均对照增产21.9%,产量位次第1位;品系14γ-162全生育期168d,株高76.7cm,穗粒数35.5粒,千粒重61.9g,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较相邻平均对照增产17.9%,产量位次第5位。结合小麦新品种审定要求,综合生育期、苗情动态、形态特征、抗病性及产量情况,可提供16γ-208和14γ-162两个品系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近年来四川省小麦育种工作在产量和产量性状上的改良效果,分析了1996-2005年的四川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资料。通过对每年度试验的平均产量及产量性状、对照在每年度的平均产量及产量性状和在每年度试验中达到续试或审定标准的参试品系的平均产量及产量性状三类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10年间,四川小麦产量增长缓慢,整个产量育种还处于平台期,有效穗数缓慢增长,穗粒数基本稳定.千粒重在40-45g之间波动,株高维持在86-90cm之间。提出今后四川省小麦产量育种应当注意增加穗数和增加千粒重两个方面,建立新的平衡,实现四川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选择出综合表现优良、特色优质且适应凉山州生态区域的彩色小麦新品系参加区域试验,2021—2022年度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诱变育种课题组开展了16份辐射诱变育成彩色小麦品系比较试验。试验通过田间调查统计生育期、生育动态、形态特征、抗病性等指标进行室内烤种,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参试品系同时送往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抗病性接种鉴定。根据本试验田间表现、抗病性鉴定结果、室内考种结果和产量分析结果,推荐20γ-Z-36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内麦866”系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川麦104”为母本、以“川08品32”为父本,2011年进行配组杂交,采用系谱法,在内江和马尔康两地历时6年9代选育而成。2018年参加了四川省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84.95kg/667m2,比对照品种绵麦367增产8.31%。2019年参加了四川省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95.62kg/667m2,比对照品种绵麦367增产6.74%。2020年参加了四川省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17.19kg/667m2,比对照绵麦367增产0.46%。该品种穗层整齐、穗长方型,分蘖力中等,熟相好,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穗数21.70万穗/667m2,千粒重47.63g左右。2022年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将选育过程与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近年来山西南部旱地小麦的育种趋势,对2015~2019年山西南部旱地小麦区域试验中共计65份品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区域试验小麦品系的产量变异系数最大,为12.12%;产量构成三要素的变异系数顺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不同年度间区域试验小麦品系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均在40 g以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株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三要素对产量的直接作用顺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但综合作用中株高的贡献较大.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影响旱地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在育种过程中应注重二者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为试材,在播种前用8000倍ZT-1丰抗素拌种,并于抽穗始期喷施处理,该试验主要研究ZT-1丰抗素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拌种及喷施处理后,小麦株高比对照增高5.4厘米,增加6.65%;植株抗倒伏性明显提高;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穗长、千粒重提高;小区(15m2)平均产量提高0.99 kg,折合产量提高660.00kg.hm-2,增幅13.9%。试验结果表明,ZT-1丰抗素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7.
于2018—202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开展5个莜麦品系比较试验,以定莜8号为对照,比较分析5个莜麦品系的生育期、株高、穗长、主穗铃数、穗粒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单株分蘖数、产量和倒伏率。试验结果表明,5个莜麦品系的产量均高于对照;莜麦品系ND090440和0808-3-2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增产39.66%、38.89%,适于示范推广;83113-6、ND040226和0802-2-5综合性状一般、产量较低,分别较对照增产19.16%、17.82%、12.45%。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9,(6):10-14
为毕节市小麦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和相关小麦项目的实施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对20个小麦新品种(品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丰优7号、黔0507、黔0504、98-2-538、川育25、黔麦19等6个品种(品系)比黔麦18(对照)产量高,增幅为5.81%~31.22%,生育期适中,植株性状、穗粒性状优良,抗性较强,适宜在毕节市海拔1 300~1 750米及类似的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明确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与播期的关系,选育适播期广的小麦新品种,为豫东地区小麦生产提供保障。研究选择了6个小麦品种,分别在2020~2021年和2021~2022年在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双八基地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播期对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性状影响的试验。研究发现播期和品种对小麦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播期对株高、最高群体、667 m2穗数、成穗率和千粒重也有显著影响;千粒重和产量均在T2播期(10月15日)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播期。6个参试品种中,尚农6在不同播期下其株高、667 m2穗数、千粒重成穗率和产量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小偃15为对照,比较了37-33等4个旱地小麦品系的产量及光合特性,为陕西旱地小麦区试推荐优良品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09-16和1312较对照增产23.2%和22.9%;产量因素中二者穗数较低,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占有优势。4个品系拔节期和孕穗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胞间CO_2浓度在品系(种)间变化趋势不尽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产量呈不同程度地正相关。笔者试验条件下可推荐1312参加陕南片区小麦区试;09-16参加渭北旱塬区小麦区试。  相似文献   

11.
从2012-2013年度区试中的苗头品系看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12-2013年度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苗头品系与对照济麦22产量、农艺性状、抗逆性及品质特性的比较分析,发现山东省小麦育种在穗粒数、千粒重、株高、抗倒性、综合抗病性、品质特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育种方向上提出了几点供山东省今后小麦育种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川麦93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多抗优质白皮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编号:20180001),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20210001)。根据国家、四川省区试数据和课题组多年多点试验数据,本文对川麦93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进行了分析,川麦93高产稳产、多抗、优质、大穗特性明显,是参加国家区试与省区试品种中穗粒数最多的品种。国家区试平均产量 5913.00?Kg/hm2,比对照川麦42增产4.3?%;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5786.10?Kg/667m2,比对照绵麦367增产16.89?%。川麦93兼抗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品质优、面粉白度高,适合制作酒曲、蛋糕、饼干等。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从嫦娥五号返回式试验卫星小麦搭载材料中选择获得的19个突变系进行鉴定试验,鉴定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表现,以期筛选出优异品系,为申请品种审定做准备。结果表明,通过航天搭载的参试小麦突变系抽穗期、成熟期、株高、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与航天搭载亲本昌麦29有一定差异。结合育种目标,综合抗病性、生育期和产量性状,可对突变系20h-66、20h-32、20h-30-5、20h-16进一步开展品种培育相关试验,选择产量性状突出的品系进入区域试验,为申请品种审定做准备;其余抗病性好、产量性状较好的突变系留作资源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给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用2015年参加山东省小麦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的135个品系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穗数范围的产量及产量因素、不同产量水平下的产量结构、各产量因素与籽粒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单位面积粒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山东省小麦生态条件下,选育高产稳产品种应在稳定千粒重的前提下,确保较多的穗数,最大限度地提高穗粒数和单位面积粒数。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嫦娥5号”返回式试验卫星小麦搭载材料中选择获得的19个突变系进行鉴定试验,鉴定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表现,以筛选出优异品系,开展进一步试验为申请品种审定做准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航天搭载的小麦参试突变系与航天搭载亲本(CK)抽穗期、成熟期、株高、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有一定差异。结合育种目标,综合抗病性、生育期和产量性状,将20h-66、20h-32、20h-30-5、20h-16进一步开展品种培育相关试验,选择产量性状突出的品系进入区域试验,为申请品种审定做准备。其余抗病性好、产量性状较好的品系留作资源应用。  相似文献   

16.
15个玉米品种在金塔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金塔县进行的玉米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先单13号折合产量19 711.8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18.49%;敦玉13折合产量19 576.5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17.68%;敦玉10号折合产量达到19 458.8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16.97%。上述3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建议参加下年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7.
硬粒小麦在云南高原麦区对普通小麦改良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硬粒小麦资源在云南高原麦区对普通小麦改良效果。【方法】以12个通过硬粒小麦×普通小麦远缘杂交获得的小麦稳定品系和19个通过普通小麦×普通小麦种内杂交获得的小麦稳定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t测验法对2种途径获得的小麦稳定品系的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小区产量和有效穗高于通过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小区产量差异极显著(t=3. 311**),有效穗差异极显著(t=2. 157*);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的千粒重和穗粒数低于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但是千粒重和穗粒数差异均不显著;通过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品系在标准吸水率、容重、稳定时间和硬度值高于通过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而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沉降值和出粉率却低于通过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但9个品质性状差异不显著。【结论】在云南高原麦区,硬粒小麦资源在普通小麦改良中可以通过改进普通小麦有效穗进而提高产量,然而对普通小麦品质性状的改良效果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2-2010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较对照增产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数据,分析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随品种育成年份的推进,小麦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逐渐降低,最高群体逐渐变小,产量、穗粒数、千粒重逐渐提高,穗数变化不大;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其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表明,1982-2010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是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对20142015年度陕西小麦区域试验13个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影响小麦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利用稳定参数法可以有效地评价小麦的高产稳产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产量性状中,收获指数和穗粒数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大,是增产的主要因素,而穗粒重、千粒重和生物学产量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小;在农艺性状中,株高构成指数和花期叶面积这2个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较大,而穗长、旗叶夹角和株高与产量的关联度较小;在生理性状中与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单株伤流量。在小麦的高产品种选育中,应对与产量关联度高的性状进行改良,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宁夏引黄灌区多年春小麦育种中出现的产量结构类型,为今后小麦育种提供新思路。以1983—2013年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区域试验数据中排名前2位的优良品系为选材、以宁春4号品种为对照进行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27个参试品种(系)中增产的品种(系)达69个,增产幅度为0.01%~15.47%;对照宁春4号品种与参试品种的环境系数产量呈波状变化,与实际生产情况一致;对宁春4号品种的产量与构成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5.227-1.021X_1-0.111X_2+11.728X_3;优良品种(系)的株高比对照高2~3 cm,穗数比对照多24.0穗,穗粒数比对照多3粒,千粒质量比对照高1.2 g。未来春小麦育种应适当控制株高,增加穗数和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