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中的水肥混合特性,以流体力学中的两相流理论为基础,针对水肥混合过程中混合时间、混合区间长度、流速及管径对其混合效果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时间及混合区间长度越长有利于提高水肥混合效果及最终水肥混合均匀性;水肥流速比较低时管内水肥混合的均匀性较好,且水肥流速越大则其混合效果及均匀性越好;水肥流速较低时输水管及输肥管的管径比对水肥混合均匀性的影响较大,两者管径比越小则混合效果越好,随着流速的提高两者管径比对其混合效果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小卵母细胞低温保存的渗透损伤与毒性损伤,微流体装置被应用于低温保护剂的连续添加和去除。针对卵母细胞保护剂添加过程,建立了基于S形混合通道的微混合器模型,研究了通道的几何参数与操作参数对流体混合过程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优化。结果表明:混合通道的高度增加,或宽度减小都会增加流体的混合性能;当Re数的范围在0.04~11.2,流体处于层流状态,混合仅靠分子扩散实现,随着Re数的增大,分子扩散的时间减少,两股流体的混合长度增加,混合效果变差;弯道产生的二次流对流体的扩散混合起着重要作用,明显提高了流体的混合效率,同时弯道并不会增大流体流动的局部阻力。这些结论可为微混合器的优化设计及后期卵母细胞低温保存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老年乳腺手术患者喉罩通气下全凭静脉麻醉气道管理及麻醉效果。方法 80例ASAⅡ~Ⅲ级行择期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L组(喉罩组)和T组(气管插管组)。两组均行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入室后10min(T0),置入喉罩或插入气管插管后1 min(T1),切皮时即刻(T2),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后1min(T3)MAP、HR,SPO2,记录气道峰压、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观察患者苏醒期是否躁动、反流和误吸,术后24h随访声音嘶哑、咽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T组各时点MAP、HR均高于T0且高于L组;术中L组气道峰压低于T组,(P<0.05),L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T组,术后躁动、咽痛等不良反应少。结论喉罩通气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中老年乳腺手术患者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粉粒体食品的均匀度,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V型混合机混合操作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采用(Ⅳ)投料方式;以混合时间、装载系数、取样量为3个主要因素,以混合均匀度为响应值,运用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用V型混合机混合粉粒体食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混合时间12 min,装载系数35%,取样量56 g,混合均匀度为96.70%.与预测混合均匀度96.91%相比,相对误差仅为0.21%,说明所得条件可靠.  相似文献   

5.
水稻品种混合种植方式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中熟及中晚熟水稻品种混合种植的试验,提出了高秆大穗型品种与中矮秆多蘖、多穗型品种混播、混插;多品种以不同比例混插;多品种1:1混播混插等最优混种、混插方式;并得出了不同品种混种、混插方式的增产效果与增产比例;明确了混种、混插群体的抗病、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株洲丰科林业装备有限公司智能–1型油茶脱壳机中分选识别系统存在的识别方法单一、受分选目标颜色影响大、自适应功能较差等问题,建立了基于多特征降维的油茶果壳籽粒的分选识别方法:提取油茶果壳籽粒的6维形态和颜色特征;根据这些特征的特性采用降维的方法,以保证算法的识别效率;将降维方法融入人工免疫网络算法中进行算法模型的辨识。选用颜色特征区分较明显的分别已晾晒3 d和12 d的油茶果进行采集分选,通过降维优化得到2分量、4分量与6分量的3 d晾晒样本识别率均值达70%、80%、90%;晾晒12 d的识别率均值达50%、60%、75%;晾晒3 d识别时间均值为60 ms、350 ms、450 ms;晾晒12 d的识别时间均值为80 ms、420 ms、480 ms。  相似文献   

7.
采用仓式反应器进行了高含水率条件下食品垃圾堆肥、发酵后的食品垃圾与污泥混合堆肥、原生食品垃圾与污泥混合堆肥的研究。结果表明,3批原料均完成了一次发酵过程,温度-氧浓度联合控制通风方式使堆肥过程中维持较高的含水率(>70%);堆肥过程中物料重量变化与温度变化相一致,到达高温段时,物料降解速率增大;原生食品垃圾与污泥混合堆肥升温时间最短,高温段维持时间较长,一次发酵过程物料平均降解速率最大,达0.001 8 kg·(kg物料)-1·h-1,且无渗沥液排出。因此,采用原生食品垃圾与污泥混合堆肥是较合适的堆肥方式。  相似文献   

8.
流型判别是气液两相流研究的重要内容.应用适用于工业设计中大管径、高压力管道的多相流瞬态模拟软件OLGA,以空气-水为介质,对倾角为-70°~90°、内径为200 mm、压力为2.0 MPa的气液两相管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变换不同的气液相流量和管道倾角,研究管道内气液两相流体流型的变化.根据数值模拟所得到的1 628组数据,结合流体物性和管道倾角,回归建立了不同流型转变的判别准则经验相关式,为现场大管径、高压力气液两相流管道的流型判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的改进及其对液体食品的杀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内电场分布不均匀,供液体流过的截面面积小的问题,对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进行改进。采用Laplace方程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改进前后处理室中的电位分布和电场强度分布;研究高压脉冲电场对啤酒酵母菌、青霉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当流量为30mL/min,脉冲电场频率128 Hz,脉冲宽度17μs,脉冲处理时间3.92ms,电场强度为2.50、5.00、7.50、10.00、12.50和15.00kV/cm时,改进后处理室中啤酒酵母菌、青霉菌和大肠杆菌的致死效果明显优于改进前处理室;当电场强度为15.00kV/cm时,啤酒酵母菌、大肠杆菌和青霉菌在改进后处理室中的相对存活率仅为无法检出、0.01和0.05,而在改进前处理室则高达0.30、0.77和0.76。改进后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可用于液体食品的杀菌,杀菌效果和液体流通量相对改进前的处理室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帽儿山红松人工林63块样地2 972株红松数据,利用非线性混合模型构建红松枝下高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生长与收获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文首先使用8个常用的枝下高模型,选出最优基础模型;其次,研究林分变量或单木变量对枝下高的影响,建立含林分变量的枝下高模型;最终在基础模型和含林分变量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样地效应对红松枝下高的影响,构建红松枝下高基础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混合效应模型。模型用4种抽样方式(随机抽取、抽取最大树、抽取最小树、抽取平均树)和8种样本大小(1 ~ 8株树)对基础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抽样检验。  结果  Logistic模型拟合精度好,符合生物学意义,且模型形式简单,选为最优基础模型。除树高、胸径以外,大于对象木断面积之和、优势木高和冠幅与枝下高有显著相关性,加入后明显提升模型的拟合精度。枝下高广义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其他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当应用基础混合效应模型预测时,建议抽取胸径最小的4个样本;当应用广义混合效应模型预测时,建议随机抽取4个样本。  结论  枝下高广义混合效应模型在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方面优于其他3种模型,建议将此模型作为人工红松枝下高模型。当应用广义混合效应模型预测时,建议随机抽取4个样本。   相似文献   

11.
在研制的射流冲击试验台上,采用图像对比的方法,对玉米颗粒在气体射流冲击作用下产生流态化运动时所需的喷嘴出口气流速度与冲击室宽镀、喷嘴直径、喷嘴间距和喷嘴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引入流化程度因子概念,采用正交试验得到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物料流化所需的喷嘴出口气流速度。  相似文献   

12.
对具有初始横流的阵列射流冲击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 ,研究了射流孔与冲击靶面间距、射流冲击孔排列方式和射流与横流质量流量比等因素对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1 )在不同的射流孔与冲击靶面间距下 ,对于给定的射流与横流质量流量比 ,顺排方式的冲击冷却效果要优于叉排方式 ;( 2 )射流孔与冲击靶面间距对阵列射流冲击的流动和换热特性影响是非常复杂的 ;( 3 )随着初始横流与射流质量流量之比增加 ,在相同的射流孔与冲击靶面间距下 ,顺排和叉排方式的冷却效果均呈现单调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Real-time controlled direct injection system for precision farm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eal-time controlled pesticide application requires a fast reacting system, enabling continuous variation of pesticid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based on a control signal. Direct injection systems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such appli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 time and quality of single system design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mplex of problems in direct injection systems in connexion with real-time control and proposes optimisations of system part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sponse tim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cess. The system response time was reduced to 160 ms for 1% output concentration by optimization of the control process, injection assembly and mixing chamber design.  相似文献   

14.
聚脲涂层的耐阴极剥离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聚脲涂料在金属上的阴极剥离机理及聚脲弹性体配方的选择,分析了金属表面、聚脲/金属界面附着力、聚脲涂料配方对聚脲涂层的耐阴极剥离性能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从改善聚脲/金属界面状态、提高聚脲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聚脲涂层的水分渗透率和氧气透过率等几个方面改善聚脲涂料的耐阴极剥离能力,以制备具有良好耐阴极剥离性能的聚脲涂料。  相似文献   

15.
Passage of a submerged self-propelled body or other mixing device produces a region of more or less homogeneous fluid, in a fluid having a stable vertical density gradient (stratified), which initially expands vertically and then falls back (collapses). Maximum expansion Z(2) at time t(2) after the start of mixing are dependent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diameter Z(1) of propeller or mixer and to the V?is?l?-Brunt period T by T/t(2) = 2.5 and Z(2)t(2)/Z(1)T = 1.3. These scaling relations are first-order approximations.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牧畜粪便与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搅拌,要求混合机具有较强的剪切能力。为此,设计了WQH-4卧式强剪切混合机,并对其设计原理、结构和技术性能等主要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魏俞涌  魏德云  盛奎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01-9602,9620
[目的]确定HLG-55型基质混料机主要技术参数。[方法]着重分析HLG-55型基质混料机的混合均匀度、生产率和可靠性系数等性能指标。[结果]该设备装载量为0.55 m3/批,生产能力为3.5~5.5 m3/h,混合均匀度达到95%;基质混合均匀,生产率高,使用可靠,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结论]HLG-55型基质混料机不仅能将一定配比的各种基质原料均匀混合,而且可根据需要在搅拌的同时喷淋适量的水,使基质达到适宜的含水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射流混合器混合比小且不精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两级注入式射流混合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两级注入式射流混合器内部的药水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文丘里管的设计标准,借助CFD模拟计算不同喷嘴直径,获得最佳混合的喷嘴直径分别为9和21 mm。利用四因素四水平仿真设计,探究了喉管长度、扩收管短轴长度和扩散管角度对混合器出口面均匀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一级喉管长度45 mm、 二级喉管长度80 mm、一级射流扩收管短轴长度26 mm、二级射流扩散管角度7°时,变异系数最小,混合均匀度最佳。进一步仿真分析了不同混药比对混合器混合变异系数的影响,得出两级混合器可以在不同的混合比下达到相同混合效果。根据优化仿真结果,选取不同的流量与混药比对混合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混合比的试验值与实际值的最大误差为3.5%,且混合变异系数均在0.041 2以下,证明混合器在300∶1~3 000∶1时,均能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同一混合比的模拟值与试验值的最大误差为12.1%,证明两级注入式射流混合器符合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奶牛全混合日粮混合机存在的卸料困难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适用于中小型卧式全混合日粮混合机的卸料机构.该卸料机构采用混合室下部开卸料口,通过物料自身重力下落,卸料时间短、残留率低;其结构中的弧形导板使卸料过程平稳、弹性连接杆使卸料门关闭时密封性好并能抵消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卸料时间为3 min时,卸料残留率可达到...  相似文献   

20.
孙建刚  赵文峰  李庆杰 《油气储运》2014,(6):662-664,679
参考国内外应用成熟的稠油降粘工艺,结合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加工技术,提出了风城稠油掺柴降粘外输方案。重点研究了风城稠油特性,掺柴后的混油特性,掺柴工艺流程,不同输量下管道运行的水力、热力条件,以及最小启输量、最大输量及安全停输时间等。结果表明:掺柴后的混油在一定温度下表现出牛顿流体特性;掺稀工艺满足事故工况和投产初期低输量运行要求,低黏度下满足设计输量的最小掺柴质量分数为20%,高黏度下满足设计输量的最小掺柴质量分数为25%,且低黏度和高黏度下管道外输量适应范围较大。风城超稠油外输管道的顺利投产,可为我国今后设计线路更长、输量更大的稠油外输管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