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内蒙古赤峰市草地蝗虫治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蝗虫对赤峰市草地造成较大危害,其发生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和分布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治理策略:(1)加强草地管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2)加强对主要蝗虫种群的监控;(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4)进行综合防治,具体包括草地改良、物理方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2.
草地蝗虫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丽萍  刘志云  孙涛 《草业科学》2013,30(1):141-147
草地蝗虫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天然优质可食用、药用和饲用资源,但大量爆发会造成草地植被退化,对草地造成一定的危害。充分了解蝗虫体内营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蝗虫对草地的危害,还能有效缓解食品、饲料和医药行业的资源危机。本文对草地蝗虫的蛋白质、脂质、矿质元素、维生素和黄酮类物质等营养成分进行总结,并且对其动态变化和开发利用进行分析,以期为更加合理和高效地利用草地蝗虫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草地蝗虫发生原因及可持续管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探讨了影响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实现草地蝗虫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概述。认为全球气候温暖化、干旱化以及区域性气候异常,食物资源,种间种内竞争,环境因子以及草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等是导致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以及可能引发蝗虫灾害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基于生态安全、经济有效和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管理草地蝗虫的指导方针。最后,将强化蝗虫发生机理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积极探索草地管理措施在调节蝗虫数量中发挥作用,尝试草地蝗虫管理新的方法和技术,扩大生物防治范围和力度并确立新型化学防治技术作为实现草地蝗虫可持续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市草地蝗虫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蝗虫对乌鲁木齐市草地危害较大,其发生的原因是草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分布的情况下,综合防治经验,提出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大力推行生物治蝗,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改善草地生态的治蝗对策。  相似文献   

5.
肃南县天然草地蝗虫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肃南县草地蝗虫的发生现状,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的蝗虫群落组成、发生期和发生量等,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今后大力推广生物技术,辅助化学防治与综合治理,加强草地管理与建设,改善草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肃南县草地蝗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蝗虫对肃南县草原危害较大,其发生的原因是草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掌握草原蝗虫发生和分布规律的情况下,结合防治经验,提出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大力推行生物治蝗,并辅之开展化防与综合防治相结合,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改善草地生态环境的治蝗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蝗灾是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在新疆乃至全国,蝗虫是农牧业生产上的历史性严重害虫之一。古今中外,蝗虫分布范围之广,危害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无论是对生态的破坏程度或给农林业和草原畜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都是难以估计的。1哈密地区草原蝗灾发生概况1.1哈密地区草地资源情况根据1981年草地调查,全地区境内有天然草地419.33万hm2,占哈密地区土地总面积的29.43%,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390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柳小妮  蒋文兰 《草业科学》2004,21(12):112-116
为使甘肃省草地蝗虫Acridoidea的防治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利用DET平台和网页工具开发了以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为基本内容,预测预报为主要功能的"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将多年来草地保护专家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以文本、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集成的方式展示于用户,可进行蝗虫的分类检索,预测蝗虫未来发生动态,并选择适宜的防治时期和技术.该专家系统对发挥甘肃省畜牧业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的生态环境条件浅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有效地进行草地蝗虫的防治,必须摸清其生长和繁殖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表明,气温对草地蝗虫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在蝗卵越冬期和孵化期。降水量太多不利于草地蝗虫的发育,但适量降水因有利蝗蝻出土可能会增加蝗虫基数。青海湖Ⅱ级湖成阶地和构造台地更有利于蝗虫的繁育,此外,土壤的温度,质地及水分和盐分含量对草地蝗虫的发生和繁育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我国西南地区草地资源的特点及发展潜力,提出西南地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科学利用天然草地,大力建设栽培草地,发展高效草地畜牧业;(2)加快推进农闲田、冬闲田种草,建立新型的草田轮作制度;(3)进一步深入调查草地资源现状,建立草地资源承载力的动态监测系统;(4)建议国家重点扶持西南草地畜牧业,加大石漠化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甘肃草原蝗虫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毅才 《草业科学》2009,26(11):157-160
通过对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历年防蝗总结报告分析得出,甘肃草原蝗虫发生的重点区域是四大蝗区(祁连山蝗区、甘加蝗区、马鬃山蝗区、龙首山蝗区)。蝗虫危害占甘肃省草原虫灾的50%以上,蝗虫种类有152种以上,是全国草原蝗虫的重点区域。一年中蝗虫多种类发生、不同时期发生,彻底防除难度大,干旱和草原退化加剧草原蝗虫大发生,因蝗制宜,创建草原蝗虫防治新机制,将一般防治和应急防治相结合,才能实现防控草原蝗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牧鸡防治草原蝗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蝗虫危害严重的草地上放牧90日龄鸡群,试验结果表明,在60d的防治期,牧鸡防治面积757hm^2,平均灭效96.5%,投入产出比1:3.2,为今后应用该生物技术防治草原蝗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蝗虫微孢子虫病在草原蝗虫中扩散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验了是同孢子虫在草原蝗虫中感染情况,结果是在长时间和近距离时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4.
检验了蝗虫微孢子虫在草原蝗虫中感染情况,结果是在长时间和近距离时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5.
连续2年对青海玉树高寒草甸的3种不同利用草地(天然草地、灭鼠草地、灭鼠+围封草地)的微生物类群及微生物量碳、氮、磷空间含量及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以探讨不同利用措施对玉树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壤层(0~5, 5~10和10~15 cm)土壤各微生物类群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且数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不同利用方式下,同一土壤层内,灭鼠和灭鼠+围封草地对土壤细菌、真菌与放线菌和微生物各氮素类群数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微生物量碳、氮和磷含量均表现为灭鼠和灭鼠+围封草地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中微生物数量是细菌>放线菌>真菌.表明天然草地经灭鼠和围封处理利用时均有利于草地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草地的自然更新和保护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新疆草地荒漠化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伟  朱进忠 《草业科学》2012,29(9):1340-1351
草地作为新疆生态环境的主体,其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关乎新疆的生态安全及生态环境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分布规律、特征及利用现状的分析,从草地荒漠化过程及其与其他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地荒漠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疆草地荒漠化过程分为两种类型,Ⅰ型为低山、平原荒漠类型草地的沙化、盐碱化和退化过程,Ⅱ型为山地草地类型的退化过程;2)在人类活动和水文环境变化的综合作用下,草地与耕地、沙地、林地、湿地和社区在荒漠化过程中可进行相互转化;3)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是草地荒漠化发展的背景条件,为草地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气候变化是南疆和东疆盆地草地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是各流域中下游草地荒漠化的主导因素,滥垦滥挖是绿洲周边草地荒漠化的直接导因,放牧场、割草场荒漠化的主要导因是长期超载、无序利用及草地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新疆草地荒漠化形成的驱动因素不仅具有多因素性、地域性的特点,而且具有交叉和叠加的综合特点和多营力综合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果洛州草地害鼠现状及其对草地危害的调查以及历年来灭鼠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果洛州鼠害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主要原因:(1)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害鼠导致天敌死亡;(2)草场退化造成鼠害大面积发生;(3)经济利益驱动导致鼠类天敌被捕杀,害鼠天敌逐年减少;(4)气候变暖使鼠害繁殖特性发生变化。因此,对果洛州今后害鼠防治提出如下建议:(1)生物防治是主要防治措施;(2)巩固、扫残是有效控制害鼠的重要保证;(3)生物生态防治是长期、彻底控制害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鉴定肃南县常见草地蝗虫,本文利用传统解剖方法获取了6种雄性外生殖器,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测定,并选择7项指标对雄性外生殖器阳具基背片展开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蝗虫雄性外生殖器区别在于阳具基背片整体形状、桥凹陷程度、冠突形状等;7项指标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大于1.00的有2个成分因子,即第一主成分包括两锚状突间距(L1)...  相似文献   

19.
韩学明 《草业学报》2000,17(4):27-28
1997~1998年对化隆县草场上发生的鼠虫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5大类草场都有害鼠和蝗虫分布;其中,在山地草甸和山地草原上较多.全县鼠害草场面积22506hm2,虫害草场面积21986hm2;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是优势害鼠,狭翅雏蝗、小翅雏蝗和红翅皱膝蝗是优势害虫.高原鼠兔密度为2.5只/hm2,高原鼢鼠为3只/hm2;蝗虫平均密度为21头/hm2.  相似文献   

20.
江河源区草地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青海省江河源区草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造成该区域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综合因素,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优化草地生产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遏制草地退化,使草地生态进入良性演替,实现江河源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