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通过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中介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减楚借贷双方的风险,避免影响亲朋关系,因此农村对民间金融组织具有普遍的制度需求。而由于设立民间金融组织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等方面的特点,民间金融组织在农村又具有充分的制度供给。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不应该简单地禁止、取缔,而应该规范发展,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2.
从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供给2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从农村金融制度方面的问题、市场存在的问题、政府金融扶持政策缺乏稳定性3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的宏观环境,改革和完善农村商业性金融、农村合作性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农村邮政储蓄、农业保险、农村民间金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间金融在此的定义是与正规金融比较而言,即没有经过国家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种金融组织形式、金融行为、金融市场。它的直接形式有直接的民间借贷、轮转基金、私人钱庄、典当、农村合作基金以及一部分集资行为。从制度的角度看,它是民间经济主体在寻求不到体制内金融制度或者主流金融供给支持情况下的自发衍生物。民间融资是现阶段中小企业最有效、最合理、最可行的融资渠道,其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间金融在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普遍现象,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出发,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相比于农村正规金融而言,农村民间金融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是有效的并且是激励相容的。农村民间金融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变革比之正规金融更贴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更符合以农户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因而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与运作机制还存在缺陷,农村资金供给渠道不完善,导致农村资金短缺现象严重。在此背景下,农村民间金融(以下简称“民间金融”)日益活跃起来。但是,民间金融在缓解“三农”资金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对待民间金融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金融抑制问题的存在,导致正规金融供给乏力,而民间金融的存在解决了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矛盾并且具有比较优势,这在客观上给民间金融的发展带来了空间,成为农村地区融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在实践中发现民间金融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专门性的法律规范缺失、处于半公开状态、利率偏高、监管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要赋予民间金融合法的社会地位、提高正规金融的服务能力、加快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以及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来规范民间金融活动,更好地推动金融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正规化的两难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301-6302
从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形成的起因进行梳理,结合现行正规金融结构的断层现象以及制度的缺陷,指出金融当局调控中国农村民间金融面临两难的特殊现象,并且提出一些个人对解决方法的设想和寄望。  相似文献   

8.
从农村金融需求看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动力,正规金融对农村的金融供给匮乏,加上金融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非正规金融的产生。需求决定供给,因此,本文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阐述农村资金供需缺口形成的原因是: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旺盛、农村资金的外流和金融机构的农村信贷业务收缩,并从完善政策性金融扶持农业经济、引导商业金融进入农村经济领域、合理利用民间金融以及合理引导资金有效回流等方面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民间金融市场边缘化、民间信贷利率"管制"与"失控"并存、民间金融政策规制缺失、民间金融租金空间过小等因素,造成民间金融供给十分短缺。通过创新民间金融服务方式、加强民间金融规制建设、扩大民间金融租金空间等措施,可以有效破解民间金融供给抑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电商制度的供给困境与创新路径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电商的兴旺与发展,促使地方政府不断建构关于农村电商的制度内容,以便为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基于集体行动理论,以多个电商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农村电商制度供给内容、运行机制与制度困境,探讨农村电商制度供给的创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电商制度内容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进行建构,从而实现激励内生性力量和建构长效机制的目的,进而以外部供给型和下沉公共品型两种形态进行运作,为农村电商的运行提供了制度基础。但是农村电商制度供给面临着激励机制非正式化、竞争与资本渐趋失控的风险性、电商资源悬浮于需求方等困境。因此,提出地方政府需要进行激励农村电商发展机制正规化、公共服务内容精准化与本土化、构建风险预防与庇护机制等路径创新,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基础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结构的理论,本文对日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成功建立得益于其制度结构中基础性制度与重大性制度的相互配合。在基础性制度安排上加强国家强制性制度供给,在重大性制度安排上对现有基层农技体系的管理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农技员聘用制度和考评制度进行创新是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制度结构创新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制度安排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I)创新农村和农业内部制度,挖掘农村和农业的就业潜力,拓宽农民就地转移和就业渠道;(2)破除各种体制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城转移就业速度;(3)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市民化就业的容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分析,认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功能被削弱;并从供销合作社的农民盟友、组织特性和体系方面,分析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方面具备的条件和优势.其思路是把握农村信用特点,以生产经营合作为基础,将信用合作融入经营服务体系,构建以专业合作社成员间资金互助为基础的农村融资服务新体系.提出了把握基本定位、着眼于体制和机制创新、与涉农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做好风险防范、政府应给予扶持等促进合作性金融建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民培训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管理是其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农民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能充分体现其准公共产品属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基于准公共产品理论,以浙江农民大学这一浙江省级农民培训平台为例,分析了基于实际需求的农民培训系统组织构架及其运行机制。其形成的政府主导、其他渠道共建的准公共产品供给管理模式和多元化需求表达机制、多主体监督管理机制、严格的培训机构准入机制和合理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等,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科研院所作为国家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事业单位,加强政务信息公开,推行阳光政务,既有利于增强广大科技职工对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的认知与信任,也有利于巩固管理权力的合法性和民主性。通过对科研院所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进行剖析和研究,从加强领导管理、做好教育引导、强化监督检查等方面为科研院所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农业学科文献资源需求和保障实践研究,在当前新形势下对农业专业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有尤为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将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收集其外文期刊全文获取、引用和发表数据,利用引文分析、主题组织等方法,分析其对农业外文期刊资源的学科需求、主题需求和数据库需求,评估其下属机构外文期刊全文保障和利用水平。[结果/结论]中国农科院外文期刊需求除传统农业科学之外,还涉及一些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机构下属各所保障和利用水平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大差距。农业专业图书馆应遵循农业学科发展需求,开展相关学科领域的精准化、专题化、知识化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18.
胡丽美  解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94-7496
基于"维稳"、"维利"的视角,提出了三江源生态移民基本社会保障利益监督机制的建构思路:需要探索移民后续发展渠道、加强移民知识文化教育,以建构其培育机制;需要建立移民"事前表达"与"事后表达"相结合的监督渠道,以建构其程序监督机制;需要创新移民的制度化利益监督渠道,探索移民以社会组织、大众传媒为载体的非制度化利益监督渠道,以建构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9.
郭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376-1379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新型农村社区中公共品供给的特点以及以新型社区为基础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并以广州市萝岗区墩头基社区作为案例,论证了新型农村社区中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多数中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标准无法衔接。为此,应在明确各自培养目标并实现相互衔接的前提下,做到专业内涵设计和教学条件建设的一体化设计,实施梯次教学。此外,还必须高度关注相关制度,比如中高职招生制度和考试内容的衔接,还要有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