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4种常量元素和4种微量元素为特征指标,研究了其基本含量,在国标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K,Na,Ca,Mg,Fe,Zn,Mn,Cu的测定方法,指出太和贡椿中矿物元素含量丰度依次为K,Na,Ca,Zn,Fe,Mg,Mn,Cu;并与其他产地的香椿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为太和贡椿建立以矿物元素为参数的特征指纹图谱,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旨在指导山杜英的生产栽培,为其园林绿化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山杜英15 个部位的K、Ca、Na、Mg、Fe、Mn、Cu、Zn、Cr、Ni 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测10 种金属元素在山杜英的各部位均有一定的分布,其含量(平均值)高低顺序表现为:K>Ca>Mg>Na>Fe>Mn>Zn>Ni>Cr>Cu。同一元素在山杜英15 个部位中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测山杜英15个部位中的Ca、Mg、Mn、Zn的含量多数落在一般植物体的正常含量范围内,与一般植物相比,山杜英中Fe、Cr、Ni元素含量相对偏高,K、Na、Cu元素含量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龙船花各部位的K、Ca、Na、Mg、Fe、Mn、Zn、Cu、Cr、Ni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为龙船花的生产实践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0种金属元素在各部位中的含量(平均值)高低顺序为:K>Ca>Na>Mg/Fe>Zn>Mn>Cu>Cr>Ni。同种元素在龙船花各部位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测龙船花各部位中的Na、Ca、Fe、Cu、Zn、Ni的含量多数在一般植物体的正常含量范围内,K、Mg和Mn元素含量略低于一般植物含量,Cr元素含量略高于一般植物含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湿法微波消解全蛋粉、蛋清粉及蛋黄粉,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样品中钾(K)、铜(Cu)、铁(Fe)、锌(Zn)、钙(Ca)、锰(Mn)、镁(Mg)7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全蛋粉中K,Fe含量高于蛋清粉及蛋黄粉,蛋清粉中Mg含量高于全蛋粉及蛋黄粉,蛋黄粉中Cu,Zn,Ca,Mn含量高于全蛋粉及蛋清粉。全蛋粉中7种元素含量依次为KCaFeZnMgCuMn,蛋清粉中7种元素含量依次为CaKMgFeZnCuMn,蛋黄粉中7种元素含量依次为CaKZnFeMgCuMn。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的离子平衡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采用水培法 ,研究了 Na Cl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的两个棉花 (Gossypium hirsutum L .)品种 (枝棉 3号 ,耐盐性较强 ;泗棉 2号 ,耐盐性较弱 )幼苗叶片及根系 Ca、K、Mg、P、Mn、Cu、Fe、Zn等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用 ICP- AES法测定结果表明 ,经 1 0 0和 2 0 0 mmol· L- 1Na Cl分别处理 1 4d后 ,两品种棉花幼苗叶片及根系 Ca、K、Mg、P、Mn等元素含量均明显下降 ,其中尤其以 Mn、Ca、K元素含量下降最为显著。而 Fe、Zn、Cu等三种微量元素含量却有不同程度增加。随盐处理浓度增加 ,根系 Na+增加量趋于饱和 ,而叶片 Na+仍持续大量积累 ,导致植株体内阳离子含量显著增加 ,破坏了植株体内的离子平衡。耐盐性不同的两个棉花品种 ,叶片及根系 Ca、K、Mg、Mn、Zn等元素含量变化均无明显差异 ,而在叶片 Cu、Fe元素及根系P元素含量变化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PEG胁迫对水稻叶片和根系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幼苗体内的大量元素(P、K、Ca、Mg)含量在胁迫4、6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各微量元素(Mn、Na、Fe、Zn、Cu)含量的变化不一致,或增加或减少,但在胁迫6d时均与对照组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并且水分胁迫抑制了P、K、Ca、Mg、Fe元素从根向茎叶迁移,促进了Mn、Na、Zn和Cu元素从根向茎叶运输。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云南农田土壤常量与微量元素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并为农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云南14个地方农田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P、K、Ca、Mg、Cu、Fe、Zn、Mn)的含量,并对土壤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的状况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农田土壤中速效P、K元素处于平衡,速效Ca、Mg亏缺,速效Cu、Fe、Zn、Mn等微量元素盈余。在不同地貌下,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滇中红色高原土壤的速效态微量元素(Fe、Zn、Mn)的含量明显高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和滇西横断山脉;速效P、K、Ca的含量从西至东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速效Cu的含量则从西到东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农田土壤元素测定及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麻叶荨麻必需矿物元素的积累与季节变化,及其必需微量元素在土壤、家畜体内的盈缺状况,选择浑善达克沙地野生麻叶荨麻作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季节钾(K)、钠(Na)、钙(Ca)、镁(Mg)、铁(Fe)、锌(Zn)、铜(Cu)、锰(Mn)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麻叶荨麻中矿物元素含量高,富含Ca、Mg、K、Fe;各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依次为KMgCaNa,FeMnZnCu;随着季节变迁,Ca、Mg、K、Fe、Zn、Cu、Mn含量呈降低趋势,Na则呈升高趋势。全年土-草-畜中铁含量充盈,但春季家畜大量采食可能会发生铁中毒;春夏季植物中的锌、锰量在正常范围内,锰可满足牛的需要,但秋冬季锰严重缺乏;夏秋季铜量在植物体内基本正常,除了5月能满足牛的需要外,其余季节均不能;麻叶荨麻中的锌常年都不能满足牛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扶桑枝叶花器官的K、Ca、Mg、Na、Fe、Mn、Zn、Cu、Cr、Ni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为指导扶桑的种植栽培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数据。结果表明,10种矿质元素在各部位中的含量(平均值)高低顺序为CaKNaMg,FeMnZnCuCrNi。同一元素在扶桑各部位之间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所测扶桑品种各部位中的Ca、Na、Fe、Mn、Zn、Cu的含量多数落在一般植物体的正常含量范围内,与一般植物相比,扶桑Mg、K含量偏低,Cr含量偏高,部分部位未能检出Ni元素。  相似文献   

10.
以150日龄的獭兔为对象,以灰化法制备待测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獭兔肉中15种矿物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限为0.001~0.060μg/mL,回收率为84.92%~101.80%,相对标准偏差为1.48%~5.59%,该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獭兔背最长肌中,K含量最高,达3 915.31μg/g,而P,Na,Ca,Mg,Fe和Zn含量次之,分别为2 997.33,548.15,301.84,273.90,20.29和17.10μg/g,其他微量元素含量较低。股二头肌中,K含量最高,达4 043.53μg/g,而P,Na,Mg,Ca,Fe和Zn含量次之,分别为3 046.17,591.94,289.19,287.84,19.42与16.21μg/g,其他微量元素含量较低。Cu和Na元素含量在背最长肌与股二头肌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大气污染影响下凯里植物、土壤氟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大气氟污染对植物、土壤的影响,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凯里的植物和土壤的氟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的氟含量在135.62~1420.97 μg/g之间,平均含量为513.99 μg/g;土壤氟含量在240.50~340.36 μg/g之间,平均含量为279.60 μg/g。植物、土壤的氟含量都超过了背景值,该区植物和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氟污染。不同植物的氟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油茶的氟含量最高,马尾松的氟含量最低。不同类型植物的氟含量不同,灌木>藤本>草本>乔木;常绿植物>落叶植物。不同研究点植物和土壤的氟含量存在差异,但有些植物差异较大,有些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容舒口服液单味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建立成品口服液HPLC检测方法。方法 对不同产地的口服液原药材酸枣仁、当归、五味子和玫瑰进行HPLC指纹图谱评价。建立以槲皮素和山奈素为指标的容舒口服液的HPLC检测方法,色谱条件:Welch Ultimate XB-C18 (4.6×250 mm, 5 μm);甲醇:0.4%磷酸溶液(40:60),360nm; 1mL.min-1; 40℃;10 μL。结果 不同产地的主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峰形区分度较高,共有峰相似度高于98.2%,可以显著区别不同产地药材的含量差异。成品HPLC检测方法建立成功,检测指标槲皮素(5.79-38.6 μg.mL-1,r=0.9999)和山奈素(3.68-24.55 μg.mL-1,r=0.9999)在规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9%和99.86%,RSD值分别为1.96%(n=6)和1.39%(n=6);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法和HPLC法控制容舒口服液的质量,结果准确,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小麦主要亲缘种籽粒的Fe、Zn、Cu、Mn含量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郝志  田纪春  姜小苓 《作物学报》2007,33(11):1834-1839
以19份小麦亲缘种及普通小麦中国春为材料,测定比较了籽粒的Fe、Zn、Cu、Mn含量,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Fe、Zn、Cu、M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0.94、34.89、6.96和33.21 μg g-1,其改良潜力分别为121.94%、40.46%、41.17%和73.03%。根据Fe、Zn、Cu、Mn含量将供试材料均分为高、中、低3类,其中塔城高拉山小麦Fe含量高达124.32 μg g-1,为富Fe材料。富Zn材料有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等6个品种(系),均值为49.91 μg g-1。富Cu材料有分枝小麦和小黑麦(8X),均值为8.66 μg g-1。富Mn材料为斯卑尔脱小麦,含量高达63.85 μg g-1。不同倍性染色体倍性材料间,Fe、Zn和Mn含量均以四倍体小麦最高,Cu含量以八倍体小麦最高。不同染色体组间,AABB染色体组材料的Fe、Zn和Mn含量最高,其次是AA染色体组材料,Cu以AABBDDRR染色体组最高。这些结果可为小麦营养品质育种的亲本选择和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施肥对马尾松人工幼林新鲜针叶及其林地枯枝落叶养分含量的影响,在桂西北干热河谷地区选择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建立固定样地,采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肥施量进行施肥试验,即A、B、C施肥量分别为1.0、1.5、2.0 kg/株以及CK(不施肥),各3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1)各施肥处理新鲜针叶的N、P、K元素含量分别比不施肥(CK)提高3.5%~40.7%,并大致显示出施肥量C>B>A的变化规律,其元素含量排序为N(11.710~16.480 g/kg)>K或Ca(4.362~5.685 g/kg)>Mg(1.323~1.430 g/kg)>P(0.690~0.932 g/kg)>Mn(0.243~0.268 g/kg)>Fe(0.193~0.247 g/kg)>Zn(0.016~0.024 g/kg)>B(0.005~0.009 g/kg)>Cu(0.003~0.004 g/kg)。(2)各施肥处理林地枯枝落叶的N、P、K元素含量分别比不施肥(CK)提高10.4%~49.9%,其元素含量排序为Ca(10.008~12.942 g/kg)>N(6.357~7.281 g/kg)>K或Mg(0.715~1.216 g/kg)>Mn(0.391~0.740 g/kg)>P(0.230~0.327 g/kg)>Fe(0.210~0.253 g/kg)>Zn(0.023~0.028 g/kg)>B(0.008~0.012 g/kg)>Cu(0.002~0.003 g/kg)。(3)马尾松人工幼林新鲜针叶及其林地枯枝落叶养分含量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中新鲜针叶的N、P、K、Mg、Cu养分含量分别比林地枯枝落叶有所提高,而Ca、Zn、Fe、Mn、B养分含量则分别比林地枯枝落叶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15.
海滨锦葵种子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为合理开发利用耐盐油料植物海滨锦葵,对其种子中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脂肪酸和氨基酸的测定方法为GC-FID和HPLC法,有毒金属(Cd, Pb)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为ICP-MS和ICP-AES。结果表明:(1)粗脂肪含量为16.160%~18.860%,均值为17.536%;在检测出的9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云南地方稻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类型与地理生态差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来自云南5个稻作区或16个地州的地方稻核心种质为材料,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583份糙米P, K, Ca, Mg, Fe, Zn, Cu和Mn含量,并进行了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类型及其地理生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583份糙米8种矿质元素含量为P>K>Mg >Ca>Fe>Zn>Cu>Mn, 多样性指数为P>Mn>Cu>K>Mg>Zn>Fe>Ca。滇中一季籼粳稻区是高Ca(164.86 μg/g), Fe(38.33 μg/g)和Zn(39.03 μg/g)糙米的分布中心, 尤其是大理和楚雄州糙米的Ca(205.88, 223.33 μg/g), Fe(87.89, 121.45 μg/g)和Zn (44.13, 39.33 μg/g)含量在云南16个地州中最高。思茅地区是云南低磷、低钾和低镁糙米含量的分布中心;红河和文山州是云南高钾和高铜糙米的分布中心。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和德宏州是云南地方稻糙米基于8种矿质元素的遗传多样性中心,也是糙米磷含量的遗传多样性中心,这与基于云南地方稻种形态、同工酶和SSR标记确定的云南稻种遗传多样性中心有一定的相似趋势;这是本文中重要的发现之一。这些结果揭示了云南地方稻种糙米矿质元素(特别是磷)含量的多样性与稻种的遗传和基因多样性可能有某种相关。  相似文献   

17.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金银花中砷、铬、镉、镍、铅、硒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并分析9个不同产地金银花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加标考察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以及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建立的方法对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4%~105.4%,相对标准偏差为0.6%~3.5%,定量限为0.2μg/L。9个产地金银花样品中砷、铬、镉、镍、铅、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8、0.62、0.22、2.02、0.84、0.70mg/kg。9个金银花样品被聚为4类。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灵敏准确,适合金银花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9个不同产地金银花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均在药典规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硒胁迫对紫花苜蓿硒积累及矿质元素吸收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硒胁迫对紫花苜蓿硒积累及对其他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以3种苜蓿阿尔冈金、大叶苜蓿、维多利亚为试材,采用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硒胁迫对紫花苜蓿不同组织的生物量、转运系数、耐性指数、硒积累量、硒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及紫花苜蓿对硒的积累能力。结果表明:施以100μmol/L硒时,硒处理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苜蓿根、茎、叶片的硒含量、耐性指数、硒积累量和K、P、Ca、Mg元素的吸收,当硒浓度为900μmol/L时,则降低了阿尔冈金和维多利亚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大叶苜蓿根的生物量积累,且降低了阿尔冈金和维多利亚不同器官及大叶苜蓿根和茎对Zn吸收积累量。不同品种间相比较,大叶苜蓿生物量、硒积累量和K、P、Mg元素吸收显著高于其他2个苜蓿,且差异显著。综合评价表明,大叶苜蓿对矿质元素和Se有较好的吸收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产自不同地区信阳毛尖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测定其溶出率。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叶中的微量元素Mg,Mn,Al和Fe含量均大于150μg/g;Cu,Zn,Ni,Sr,Cr,Co,Cd和Pb含量较低,均小于50μg/g;As和Se未检出。Mg,Mn和Zn元素首次溶出率大于30%,二次溶出率大于10%;茶汤中未检出Cr,Fe,Cd和Co。不同地区信阳毛尖的微量元素含量和溶出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笋制品中的多种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惠云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118-121
本研究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法同时测定笋制品中Ca、K、Mg、Al、Fe、Mn、Cu、As、Cd、Pb、Cr、Se 等12种元素。结果表明,添加回收率在86%~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n=6),检出限为0.002μg/L ~2.471μg/L。4种笋制品的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笋制品的配方不同所至。该法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精密度好,可以用于笋制品中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