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低温预处理对油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以普通油茶、小果油茶、越南油茶、攸县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浙江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8个油茶物种为实验材料,初步研究了低温(4℃)顶处理方法对油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率的影响.结果得出,低温预处理有利于油茶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但不同的油茶物种最适宜的预处理时间不同,普通油茶为10d左右.攸县油茶为5-10d,越南油茶为15d左右。浙江红花油茶为10d左右。广宁红花油茶为15d左右.腾冲红花油茶为10d左右,宛田红花油茶为15d;小果油茶经过低温预处理诱导事没有明显提高,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率均达到了70%以上,可以作为花药培养的桥粱物种在以后的研究及技术推广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近年来,政府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将油茶定位上升到战略层面,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发展。油茶有着“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工”的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对博白县油茶资源分布进行概述,结合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分析博白县油茶产业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为博白县油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田林县油茶是当地重要的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产业,但是目前的油茶种植存在品种混杂、林龄老化、产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田林县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因此,通过优良无性系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运用,是解决当前田林县油茶产业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分析了优良无性系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然后从造林技术、幼林抚育管理技术和成林经营管护技术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无性系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可以提升广大油茶种植户的油茶种植水平,促进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我国近期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建设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广西是油茶产业的重要生产地区,现有油茶林面积600万亩,种植面积居全国前三位。其中昭平县是广西油茶林重要种植县之一。昭平历史上有着种植油茶的传统,现尚存多个百年以上老茶园,具有进一步开发油茶生产的良好基础。因此,认真研究昭平县油茶林现状,  相似文献   

5.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油茶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政府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将油茶定位上升到战略层面,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发展。本文分析了博白县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探讨了博白县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博白县油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泸州市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独特,油茶种植面积较大,是四川省油茶产业核心发展区。在当地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油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本文介绍泸州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本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我国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果提取的茶油色清味香,是优质的食用油。充分利用山区自然条件栽种油茶,生产优质茶油,对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极为重要,对绿化荒山、调节气候、蓄水保土、调节生态平衡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油茶为镇安县主导产业之一,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油茶资源,现将油茶果采收与贮藏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油茶软腐病又名油茶落叶病,常危害油茶树和油茶苗,引起油茶大量落叶和落果,发病重时,果、叶落光,不能进行花芽分化:病苗受害后生长大受影响,移栽成活率极低。  相似文献   

9.
吴国文  谭桂菲  覃荣  唐庆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1):2736-2739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广西最具优势的林业特色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是广西林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振兴山区经济、加快山区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为解决偏远山区油茶产业发展多重困境,基于自然资源禀赋,以广西天峨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条件,以油茶产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总结偏远山区油茶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种植油茶回报率高,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同时也能促进林业经济发展。针对油茶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分析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松土除草、修剪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管理技术,以期为油茶种植提供参考,增强油茶种植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徐波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1):163-164+167
油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对林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油茶栽培过程中,要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油茶产量。本文从造林地选择、林地整理、苗木选择、松土除草、修剪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对总结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以期对油茶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让油茶林覆盖山区 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300万hm^2,主要生长在淮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荒山丘陵,不与粮食争地。其中,湖南种植面积最大,118.53万hm^2,占全国油茶总面积近40%,其次是江西,现有油茶林74.67万hm^2.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湖南、江西两省被列为我国两大油茶中心产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融安县油茶发展状况,分析了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主要包括优良品种更新、高接换冠、科学抚育等,为后续融安县大面积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油茶历来是全球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之一,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国利用油茶果提取茶油食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世纪红花油茶,由湖南省宁乡县新世纪果苗中心油茶基地的科技人员经长期培育驯化而成,被誉称为“中国油茶之王”,兼有“山茶花”和“油茶果”双重优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油茶产业发展持续升温,特别是不久前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后,更使油茶产业发展快速升热。有人断言,油茶将成为中国最具财富效应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6.
汉滨区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有二次油茶发展高潮,80年代后,由于没有可持续的发展引导、扶持政策和良种与丰产栽培技术,未形成规模优势,油茶产业逐步走向下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滨区作为我省油茶产业示范县之一,率先开展油茶示范建设,一些好的经验很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家庭对于食用油的品质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而油茶作为一种营养含量丰富、高质量的食用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目前提高油茶林的油茶产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以农村地区为例,分析农村地区油茶林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并按照其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油茶种植改造技术用途实施要点,为现阶段并存地区油茶种植工作的优化改进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油茶在舒城县种植历史悠久,近些年来舒城县将油茶产业作为当地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进行发展,将各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优先对油茶的发展进行支持,目前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结合舒城县油茶生产实际,简单探讨了常见的几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纯天然高级油料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生态价值。为了更好地把握油茶的价值,应全面了解并发展其种植技术,本文针对海南红明农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探讨红明农场油茶种植关键技术,为油茶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现实情况,对油茶从育苗到成林的这段时期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通过理论分析,指导实践,以改良油茶育苗以及提高油茶的产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