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应用RT-PCR方法从鸡脑中扩增血管活性肠肽(VIP)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于pGM-T easy.分别利用pGM-T easy中T7和SP6启动子及其RNA聚合酶,以线性化的VIP/pGM-T easy为模板转录合成正、反义DIG标记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方法将合成的探针用于探查VIP-mRNA在鸡肠Remak神经(INR)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INR的神经元胞体中有VIP-mRNA的转录,且这种神经元数量众多;原位杂交阳性神经元胞体大部分是大型神经元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阳性神经元胞体在INR神经节中呈层状或成群分布.INR的神经纤维呈弱阳性.在节间束也有少量的阳性细胞分布.本研究从基因水平证明INR中有VIP神经元存在.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肉鸡及其产品的需求也十分旺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肉鸡饲养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规模日益扩大,成为养殖户增收的重要途径。但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鸡球虫病、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鸡肠毒病和鸡大肠杆菌等常见病严重威胁肉鸡健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肉鸡养殖业的发展。因此,为减少肉鸡发病所带来的损失,必须充分重视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鸡肠道组织中肽能神经支配的途径及其功能,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对不同生长阶段鸡肠道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肠壁中VIP的表达范围较为广泛,涉及黏膜上皮和固有层、肌层和外膜,尤以固有层和肌层最为典型;随着日龄增加,黏膜上皮间VIP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从肠道不同部位的分布来看,十二指肠中VIP的表达强于同时期其他部位,空肠中的表达次之,回肠和盲肠的表达相对较弱。黏膜固有层和肌层一直分布有染色较深的VIP阳性神经纤维,呈串珠状、细线状或膨体状。提示鸡肠道是产生VIP的又一个重要部位,肠道中的VIP可参与鸡免疫器官的功能调节,并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介导神经内分泌系统和黏膜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鸡肠下脚料进行了以饲养革胡子鲶为主的池塘养殖试验,同时投草喂养搭配品种草鱼。年商品鱼产量达到2.96kg/m^2,其中革胡子鲶产量2.34kg/m^2,鸡肠下脚料饲料系数为3.59 ̄3.82,投入产出比为1:1.65,每平方米纯收入9元。  相似文献   

5.
将肠梭菌培养液过滤除菌,滤液经硫酸铵沉淀,再经SephadexG-200柱层析,收集毒素峰洗脱液,浓缩后制成毒素纯化抗原。用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制成检测肠梭菌抗毒素的快速诊断膜。用Dot-ELISA检查10份肠梭菌高免鸡血清均呈阳性反应,15份鸡巴氏杆菌阳性血清、10份鸡波氏杆菌阳性血清、15份鸡大肠杆菌阳性血清、10份鸡葡萄球菌阳性血清及30份健康鸡血清均为阴性。鸡肠梭菌阳性血清均可被特异性抗原阻断。Dot-ELISA与常规间接ELISA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的总符合率为9500%。  相似文献   

6.
邢秋菊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339-339,341
介绍了鸡肠毒综合症的流行特点、临床病症和病理变化,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鸡法氏囊中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对鸡不同生长阶段法氏囊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 Peptide,VIP)的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法氏囊中VIP的表达范围广泛,涉及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尤以黏膜上皮细胞和法氏囊小结髓质的表达为典型;随着日龄增加,黏膜上皮细胞VIP表达逐渐减弱,囊小结髓质一直保持较强的VIP阳性着色,囊小结皮髓质交界处上皮细胞层内VIP强阳性细胞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鸡法氏囊中VIP阳性反应物质的广泛分布,提示法氏囊是神经系统以外产生VIP的又一个重要部位,法氏囊中的VIP可参与鸡免疫器官的功能调节,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介导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秋初是鸡肠毒综合征的多发季节。发病鸡精神状态尚好,但生长缓慢,鸡冠苍白,部分病鸡表现为拉白色条状或黏液状粪便,粪中有未消化的饲料,粪便颜色微黄。个别鸡出现精神沉郁、缩头、头部震颤、无目的乱跑、易惊叫,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症状。鸡群发病率为1%左右,死亡率为0.5%。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发现,其头部有脑液,个别鸡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具有显著防治效果及使用安全的中草药制剂产品,根据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特性,严格遵循中兽医医学标本兼治的防治理论,进行了中草药组方药物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兽用中草药制剂肠杆灵散对鸡大肠杆菌CVCC-245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人工感染防治试验有效率为93.85%~97.78%,应用推广试验有效率为92.37%。表明,中草药制剂肠杆灵散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鸡肠毒综合症 鸡肠毒综合症又称肉鸡消化不良综合症、消化吸收障碍综合症、复合型肠炎.其流行范围广,流行速度较快,该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以支气管被黄、白色干酪样物质堵塞为主要病理变化的鸡呼吸系统疾病,为研究支气管堵塞形成的细菌学基础提供依据。【方法】无菌采集不同鸡场典型病死鸡的支气管堵塞部位样本,用常规细菌分离法结合16 sDNA测序进行细菌学分析,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结果】11个鸡场采集的18个样本中均分离到了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2个鸡场分离到了奇异变形杆菌,1个鸡场分离到了鲍曼不动杆菌,所有典型发病鸡场均未检测到鸡毒支原体和滑液支原体。K-B法药敏实验显示大肠杆菌主要对头孢噻肟、氯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有较高的耐药性;粪肠球菌主要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耐药。所有分离菌均无致病作用。【结论】大肠杆菌、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可单独或同时存在于支气管堵塞部位,可能是该病理变化形成的主要协同因素,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存在于所有的被检病例中,且耐药性普遍很强。  相似文献   

12.
肠毒综合症是当今养鸡业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传染性较快,易复发,在养殖密度较大的地方普遍存在,严重危害鸡的生长速度和广大养殖户的经济利益。1发病原因1.1球虫感染小肠球虫在肠粘膜上大量繁殖,导致肠粘膜增厚、脱落、出血,造成  相似文献   

13.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养鸡生产中发生较多,但由于养鸡户和部分兽医临床人员对该病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耽误治疗时机,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结合我县张家寨养殖场鸡坏死性肠炎病诊治情况,谈一下鸡坏死性肠炎的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力 《中国畜禽种业》2012,8(9):142-142
鸡球虫病是威胁规模化养鸡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疾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鸡球虫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雏鸡,15~50日龄的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病愈鸡长期不得康复,生长、发育及增重、产蛋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鸡脯肉和鸡骨架制备鸡精原料的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得产品风味好的方法。[方法]以鸡脯肉和鸡骨架为原料,通过控制合适的原料配比和酶解工艺制备鸡精原料,提高呈现Kokumi风味并减少苦味肽的形成。[结果]分析表明,该试验的处理5的原料配比及酶解工艺制得的鸡精(鸡粉)原料香味及滋味多样,产品品质得到极大提高。[结论]研究解决了目前酶解单一底物存在的弊端,实现了在产品的鸡肉风味得到较大提升的同时,生产成本下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森  孙敏 《新农村》2006,(1):16-16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增加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同时具有抑制甲状旁腺,增加肾小管对磷的再吸收。因此,维生素D是调节鸡体钙、磷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1.病因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与日粮中钙、磷含量有关。当日粮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或鸡本身患有胃  相似文献   

17.
鸡肠毒血症又称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鸡只肠道.引起肠道出血、溃疡、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自然条件下发生本病,肉鸡、蛋鸡均可发生,尤以平养鸡多发。雏鸡和育成鸡多发。本病主要侵害2周龄以内的肉食鸡。但一些育成鸡和平养的青年鸡也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8.
鸡的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病.是由魏氏梭杆菌引起的一种肠毒性传染病。该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健康鸡也有携带此菌者,鸡舍通风不好,地面潮湿或喂给发霉变质的鱼粉、豆粕等因素,均可诱发此病,主要侵害2—5周龄地面、网养的肉仔鸡,以严重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虽然发病率、死亡率不高,但影响鸡生产性能,而且易诱使其它病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葡萄籽提取物已成为美国保健品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产品。葡萄酒蛋白肽是葡萄酒中的保健成分.以此为主要成分开发出“肠白金”。在临床试验中.发现“肠白金”在防治仔猪腹泻上明显优于抗生素组和微生态组.增重效果显著。进一步研究作用机制,发现可有效营养和保护小肠绒毛,使肠绒毛表面坏死点快速再生.保护肠粘膜的完整性。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绒毛切片.可见使用“肠白金”组的小肠绒毛明显比对照组变粗变长。可明显增强肠粘膜免疫力.使仔猪在断奶过程中少生病、长得快。有效解除霉菌毒素对肠粘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应用RT-PCR方法从鸡脑中扩增血管活性肠肽(VIP)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于pGM-T easy.分别利用pGM-T easy中T7和SP6启动子及其RNA聚合酶,以线性化的VIP/pGM-T easy为模板转录合成正、反义DIG标记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方法将合成的探针用于探查VIP-mRNA在鸡肠Remak神经(INR)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INR的神经元胞体中有VIP-mRNA的转录,且这种神经元数量众多;原位杂交阳性神经元胞体大部分是大型神经元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阳性神经元胞体在INR神经节中呈层状或成群分布.INR的神经纤维呈弱阳性.在节间束也有少量的阳性细胞分布.本研究从基因水平证明INR中有VIP神经元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