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耐盐性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严重的工业污染以及不良的农业生产活动方式使得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土壤盐渍化以及盐碱地资源如何利用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拥有大面积无法正常利用的沿海滩涂盐碱地。研究植物耐盐机制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和作物产量,培育耐盐新品种以及对盐碱地的充分利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述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植物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主要方法。同时笔者还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今后植物耐盐性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牧草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盐碱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耐盐性植物的研究成为解决盐碱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牧草作为盐碱地利用的先锋植物,因其自身遗传和栽培条件不同,物种间耐盐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对其耐盐机制和鉴定方法的研究是当今牧草耐盐性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调控和适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胁迫是世界范围内限制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探索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研究并利用植物的耐盐机制,选育和开发耐盐作物品种,对于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耕地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从降低盐胁迫的损伤程度,建立内部渗透平衡和钠离子内稳态,调控自身生长状态这三个方面综述了最新的植物耐盐机制,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耐盐作物选育、加快盐土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种植果树比一般的大田作物和绿化植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要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必须作到适树适栽,充分了解各种果树的耐盐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的不断减少,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迫在眉睫,如果能够利用果树来开发盐碱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盐碱地农业发展方向,但是现有果树还很难直接用于盐碱地,必须要培育更加耐盐的新品种,体细胞耐盐突变体筛选研究是抗盐植物育种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对部分已有的果树耐盐性评价及耐盐突变体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生产上合理利用果树资源和开发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耐盐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地的植被修复一直是一个较难攻克的科学问题。植物的引种驯化及其改良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依赖于适生植物的耐盐性评价和筛选。由于不同的耐盐植物遗传基础差异较大,主要抗盐机制各异,至今未形成一个权威的耐盐性评价体系,从而造成了一些耐盐鉴定结果的不科学性,制约着盐生植物的应用和耐盐新品种的开发。因此,以植物的遗传差异为基础,建立一个系统的植物耐盐性评价方法势在必行。综述以植物耐盐生理指标和表型盐胁迫症状指标为基础的植物耐盐性评价的研究进展,探讨耐盐性鉴定标准建立中的核心问题,并展望一些可能用于植物耐盐性评价的新技术,以期加快相关标准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藜麦耐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是一种兼性盐生植物,多数品种具有较高耐盐性,有些品种甚至可以耐受海水一样高的盐胁迫。藜麦的耐盐性及耐盐机理已得到广泛研究。综述了藜麦耐盐机制相关研究进展,藜麦耐盐关键特点包括:Na+的木质部装载和液泡区隔化、耐受高活性氧、较好的K+保持,气孔发育的有效控制等,并讨论了藜麦在盐渍土壤上的利用潜力,以期为藜麦的推广应用、盐碱地改良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盐胁迫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综述了离子渗透调节、离子区域化分布、分子机制和抗氧化系统调节等方面棉花的耐盐机理,总结了耐盐品种培育、种子处理和利用施肥提高棉花耐盐性等方面棉花盐害防御的有效途径。在棉花耐盐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创新、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棉花耐盐性、深入开展棉花耐盐机理研究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土壤盐渍化严重威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提高作物的耐盐性开展盐碱地高产栽培至关重要。阐明盐分胁迫影响作物的生理机制是开展作物耐盐生产的基础。高粱(Sorghum bicolor L.)为重要的粮食、饲草和能源作物,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中应用潜力巨大。综述盐分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过程与萌发生理、根系形态构建与生理活性、植株生长与抗逆生理代谢等的影响,总结种子引发、氮肥运筹、外源生长调节物质等减轻高粱盐分胁迫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绘制盐分胁迫对高粱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影响及耐盐调控机理的网络图,并讨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对高粱等作物的耐盐机理与耐盐调控机制获得新认识,进而为耐盐作物品种的选育和耐盐栽培技术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是影响绿豆生长和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从绿豆不同生长阶段耐盐性、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方面概述绿豆响应盐胁迫的研究进展,并进行总结与展望,为深入开展绿豆耐盐性研究、筛选培育耐盐绿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粱种质资源抗盐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耕地中大约有1亿亩为盐碱地,除此还有3亿多亩的盐荒地。盐渍土壤对农业生产是非常不利的,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70~80%,甚至颗粒不收。所以,如何改良和利用如此大面积的盐碱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环节很多,采用生物措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种植绿肥、选择耐盐植物和提供耐盐性强的品种都需要从植物的抗盐性入手,进行大量和深入的研究。“六五”崩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曾组织全国有关单位对水稻、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的2万多份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出一些耐盐级别较高的品种,为盐碱地改良和综合开发提供了参考资料。“七五”期间国家下达对6500份中国高粱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世界范围的土壤盐渍化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培育耐盐农作物品种是降低盐渍化土壤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有效手段。文章在比较分析目前耐盐农作物育种主要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在生物工程技术育种策略中将非盐生植物的耐盐"调控单元"整合进作物,培育耐盐作物品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世界范围的土壤盐渍化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培育耐盐农作物品种是降低盐渍化土壤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有效手段。文章在比较分析目前耐盐农作物育种主要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在生物工程技术育种策略中将非盐生植物的耐盐“调控单元”整合进作物,培育耐盐作物品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植物耐盐性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祥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44-7849
综述了植物耐盐性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培育耐盐作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土壤的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豆作为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食品工业和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大豆品种资源丰富,不同品种间耐盐性差异较大,使得培育耐盐高产等优良性状聚合的大豆品种成为可能.相对于常规育种改良大豆的耐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等新技术为我们改良大豆的耐盐能力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综述了大豆耐盐基因定位及耐盐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转基因育种在大豆耐盐育种中的潜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必胜  汪晓沙  黄梅  朱继军  林登贵  李梅玲  李萍  曾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61-17163,17230
杨树生长迅速、生物产量高,是一种世界性的造林树种,一些杨树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对盐碱化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价值。对盐胁迫下杨树的植物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耐盐分子机制和遗传改良策略进行了综述,并对深入地解析杨树耐盐分子机制应采取策略和在生产中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筛选和培育耐盐杨树品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河北省盐碱地盐分组成及土壤物理特性两个方面,分析了盐碱地麦田生态特点。研究提出适宜小麦耐盐鉴定的土壤盐分含量为0.4%-0.5%,不同品种表现出较大的耐盐性差异。生育过程中返青到拔节期间耐盐性最差,耐盐系数仅为0.07。盐碱对小麦影响最重的是根系,使根量少,入土浅,单株分蘖和成穗数少,最终影响小麦产量。因此,培育耐盐品种是实现该区小麦多产稳产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豆耐盐性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属中度耐盐作物,盐渍条件严重影响大豆生长、农艺性状及种子品质,因而造成大豆减产。该文从盐碱对大豆的影响、大豆耐盐机制、大豆耐盐性鉴定方法及优异耐盐种质筛选4个方面概述大豆耐盐性鉴定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盐渍化土地利用和耐盐桦木科植物品种选择,对桦木科植物资源的耐盐性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盐胁迫对桦木科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桦木科植物的耐盐机制及耐盐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对桦木科植物资源的耐盐性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桦木科植物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等优良特性。了解甘薯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耐盐机制,筛选耐盐种质资源,培育耐盐品种,对提高盐碱地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甘薯耐盐种质资源筛选与鉴定、耐盐性评价指标、耐盐性相关基因挖掘以及提高耐盐性的途径等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甘薯耐盐相关的研究进展。在甘薯耐盐种质资源筛选与鉴定方面,总结了目前已报道的强耐盐、中度耐盐、弱耐盐及盐敏感甘薯种质资源。在耐盐性评价上,将众多指标归结为形态学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两大类。在耐盐性相关基因挖掘上,总结了参与盐胁迫响应的基因,如C2结构域脱落酸相关基因IbCAR1、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基因IbPSS1、蔗糖非发酵-1-相关蛋白激酶-1基因IbSnRK1、甘薯R2R3-MYB基因IbMYB308、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基因IbTPS等。在提高耐盐性的途径上,总结了现阶段常采用的2种方法,即施用外源物质及培育耐盐品种。目前甘薯的耐盐性在生理代谢、耐盐基因挖掘等研究中取得诸多成果,但在提高甘薯耐盐性途径上研究较少。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今后开展甘薯耐盐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根据河北省滨海盐碱地主要盐分离子含量的检测数据,利用总盐含量与各盐分离子的回归关系,根据土壤中阴阳离子电荷平衡组配化学试剂,形成贴近自然环境下滨海盐碱地盐分实际的化学试剂配方,并将该配方应用于小麦芽期耐盐性的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小麦芽期耐盐时,该配方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0.6%,同时选择0.5%总盐水平作为小麦芽期耐盐鉴定的盐分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小麦材料进行耐盐等级评价,相关耐盐鉴定的结果与小麦田间实际表现吻合,进而说明该配方有效.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准确、高通量地进行植物耐盐性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