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肝片吸虫病称为肝蛭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或大片形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引起,据1992年疫病调查在德宏州主要是肝片形吸虫。成虫寄生于牛、羊等多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幼虫在肝实质内移行,通过胆管,引起肝组织的损伤和大量出血;由于成虫阻塞胆道,可引起胆汁停滞、积贮,使局部实质病变;血液出现胆红素,甚至发生黄疽等症状。本病对羊危害极大,尤其对羔羊危害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2.
山羊肝片吸虫病是反刍兽片形吸虫病中常见病之一。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反刍兽的肝脏和胆管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大片吸虫病主要发生于南方各地。而肝片吸虫病散发于全国各地,尤以我国北方区域较为普遍,在养羊区常呈地方流行或散发,该病可导致发病羊生产  相似文献   

3.
张蕾 《动物保健》2006,(10):24-26
一、片形吸虫病 片形吸虫病是波尔山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由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所致。该病分布于全世界.我国遍布各地。主要危害羊、牛.人也可感染。感染山羊呈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贫血.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幼畜可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4.
绒山羊片形吸虫病是由羊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引起羊的寄生虫病.该病引起急性、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呈现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死亡率高,给我县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00~2004年,笔者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绒山羊片形吸虫病121例,治愈107例,治愈率88%.  相似文献   

5.
(一)羊常见吸虫病1.片形吸虫病。片形吸虫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又称肝蛭病,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所引起的。片形吸虫在羊胆管内寄生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有适量水分条件下,虫卵孵化成毛蚴。毛蚴在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胞蚴、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很快变成囊蚴,粘附于草上或游于水中。  相似文献   

6.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是由片形吸虫及大片吸虫寄生牛、羊等反刍动物肝脏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人亦有被寄生的报道,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  相似文献   

7.
肝片形吸虫病是严重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胆管中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能导致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等症状,危害严重,尤其是引起犊牛和绵羊的大批死亡,可造成养殖业经济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片形吸虫病是在全球范围广泛流行,并对人有一定危害的寄生虫病。在大部分地区该病病原为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是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据本地的资料和以往的研究显示,广西主要是大片形吸虫。由于国内外对肝片形吸虫的研究较多,对大片形吸虫的研究较少,使得国内一些研究未能注意到这两个种的虫在对动物的致病性及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等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用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感染家兔以便选择大片形吸虫对动物的最佳感染量,及明确号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生物学和对动物宿主的致病力的差别。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虫体在兔体内发育成熟的时间早于大片形吸虫.感染成活率更高,对动物的病理损害明显比感染大片形吸虫兔的病变要轻。本试验证实这两种片形吸虫除了形态学的差异外,在对动物致病力、病理损害等万面确实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0.
片形吸虫(Fasciola spp.)是一类寄生于反刍动物(水牛、奶牛和羊等)肝脏胆管的寄生蠕虫.片形吸虫有两个种(图1),分别为肝片吸虫(F.hepatica,分布于中国北方、欧洲等温带地区)和大片吸虫(F.gigantica,分布于中国南方、南亚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区,感染水牛的片形吸虫是大片吸虫,同时奶牛和山羊也常被这一寄生虫感染.  相似文献   

11.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等病症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肝蛭病,多呈地方流行,该病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羔羊,可引起大批死亡,并对人有一定危害。片形吸虫分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在大部分地区该病病原为肝片吸虫,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大片吸虫。  相似文献   

12.
用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感染家兔以便选择大片形吸虫对动物的最佳感染量,及明确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生物学和对动物宿主的致病力的差别。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虫体在兔体内发育成熟的时间早于大片形吸虫,感染成活率更高,对动物的病理损害明显比感染大片形吸虫兔的病变要轻。本试验证实这两种片形吸虫除了形态学的差异外,在对动物致病力、病理损害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3.
肝片吸虫是反刍动物片形吸虫病中常见病之一,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反刍动物肝脏和胆管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大片吸虫病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而肝片吸虫病散发于全国各地,尤其西北地区较为普遍,养羊地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5,(11):97-98
为了进一步确定青海地区藏羊体内片形吸虫,并为青海省藏羊体内片形吸虫的分类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取片形吸虫基因组DNA,利用保守引物,PCR扩增18S r RNA片段并测序。应用DNAMAN软件用对所测得的序列与Gen Bank中已经发布的大片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和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的18S r R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测得目的片段长度为1 737 bp,测得序列与大片吸虫18S r RNA序列相似度为92.98%,与肝片吸虫的18S r RNA序列相似度为99.77%,从而进一步确定所采虫体为肝片吸虫。  相似文献   

15.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及大片形吸虫引起,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其它哺乳动物和人也可感染,是危害养牛、养羊业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该病原是一类大型吸虫,肝片形吸虫长20~30mm,宽8~10mm,红褐色,呈扁平的叶片状,虫体肩部宽而明显;大片形吸虫长25~75mm,宽5~12mm,肩部不明显,后端钝圆。  相似文献   

16.
张娟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2):134-134
片形吸虫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通、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该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所致。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毛、肉品质显著降低,大批肝脏废弃,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肝片吸虫病是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的一种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8.
牛肝片吸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肝片形吸虫病(又名牛肝蛭或柳叶虫),是牛的一种慢性寄生虫侵袭病。肝片吸虫病的病原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虫体寄生在牛的胆管里,能引起胆管炎、肝炎、肝硬变。病牛营养下降,奶牛产奶量减少,有时甚至引起死亡,对牛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9.
<正>片形吸虫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所致。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可危害其他反刍动物及猪和马属动物,人亦可遭受感染。1临床症状急性型症状多发生于夏末秋初,是因短时间内遭受严重感染所致。慢性型症状较多见于患羊耐过急性期或轻度感染后,在冬春转为慢性。急性型病羊,初期发热,衰弱,易疲劳,离群落后;叩诊肝区半浊音界扩大,压痛明显;很快出现贫血、粘膜苍白,  相似文献   

20.
武隆县屠宰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四川省武隆县肉联厂牟乾谷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其病原体属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主要引起患畜慢性肝炎、胆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