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正为加快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4月19—20日,江苏省农机推广站在南通市海安县组织召开2018年水稻机插秧现场会。江苏省农委、省农机局、省推广站等部门负责人,全省各县(区)推广站负责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农民群众200多人参加了此次现场会。现场会上,苏州久富工作人员为与会人员精彩地介绍了水稻钵体毯苗机械化育秧插秧新技术。该项新技术采用新型钵体毯苗育苗技术,与传统的毯状秧苗相比,使用久富G6钵插  相似文献   

2.
水稻钵育秧苗机插技术特点及其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特点水稻钵育秧苗一般采用抛秧或摆栽的方法移植到水田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抛秧机或摆栽机,而传统的插秧机适用于盘式秧苗。这里介绍一种新插秧技术,就是用传统的水稻插秧机插栽钵育的水稻秧苗。这种技术不但保留了钵育秧苗栽植的优点,还增加了水稻插秧机的优势,可以说,水稻钵育秧苗机插技术开创了水稻插秧生产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采用钵体育苗盘或纸筒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相互易于分散的水稻秧苗,或采用常规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后手工掰块分秧,然后将秧苗连同营养土一起均匀撒抛在空中,使其根部随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栽培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  相似文献   

4.
水稻钵苗育插秧技术是一项以水稻钵盘育秧为核心的新型机械化栽培技术,通过不同插秧机现场试验后各指标的系统对比,得出结论:水稻钵苗机插秧技术在水稻伤根率、秧苗长势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毯状苗机插秧技术,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机插秧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钵苗移栽技术是我国水稻移栽刚兴起的新技术。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移栽时不伤苗,移栽后秧苗起身快,可增加水稻有效分蘖,增产作用较为明显。试验示范选用具有成熟技术的钵苗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开展水稻钵苗移栽技术试验,为今后推广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简称为钵苗机插)是采用精量播种机和高强度软穴盘配合,实现精量穴播,以钵体限制秧苗生长,培育单穴、健壮、根系盘结好的秧苗,采用与钵苗配套的插秧机实现单穴钵苗插秧的一种全新的机插秧技术。1水稻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的优点1.1精量播种,节省种子水稻钵苗播种机播种,每穴播种2粒的比率为58%,3粒的比率为27%,4粒的概率仅4%。而F优498播种。漏播  相似文献   

7.
水稻钵苗移栽机械化技术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水稻栽植的主要模式有直播、钵苗移栽和插秧三种方式。其中,钵苗移栽技术因秧苗带营养钵,浅植在营养集中、温度较高的水田表层,不伤根,无缓苗期,可延长作物有效生育期,秧苗实现等行等距,有利于秧苗的田间生长,可比普通平盘插秧提早5~7天分蘖,低节位有效分蘖增加20%,省种30%、节水80%、节肥40%,平均增产5%以上,实现节本、提质、增效的目的,是目前水稻生产实现优质、高产最理想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8.
2ZPY-H530系列水稻钵栽机是水稻钵型秧苗成行有序抛栽机械。该系列现有2种机型:2ZPY-H530Z型为自走式水稻钵苗行栽机;2ZPY-H530Q型为牵引式水稻钵苗行栽机,与手扶或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以上机型均采用单辊夹式拔秧装置实现了秧苗与育秧盘的自动分离,并由分行栽植部件完成秧苗成行有序的抛栽作业。该机采用了波浪型防壅水拖  相似文献   

9.
水稻软盘旱育抛秧技术,是采用塑料钵体秧盘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通过抛掷,自由落人田间定植的栽培方法.该项技术集水稻旱育秧、两段育秧、抛秧等先进工作栽培技术的优点于一体,具有增产、省工、省肥、省种、省模、提早季节等优点,且解除了农民弯腰插田的劳作之苦.1995年全省试验示范11333公顷,优势明显.盘育旱秧及抛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稻钵苗移栽是一种利用钵盘育秧的水稻移栽技术,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机械替代人工完成移栽是推广钵苗移栽技术的关键。为此,在以五杆双曲柄分插技术为核心的水稻钵苗移栽机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单穴内秧苗拉拔力小于抗拉断力,取苗秧夹夹持秧苗茎秆的取苗方式可行;水稻钵苗移栽机栽深和株距可控,栽植翻倒率为16.7%,漏插率为14.7%,伤秧率为3.4%,栽后第2天长型根,基本无缓苗;由根系生长来看,钵体苗表现更为粗壮,抗倒伏能力强;产量较同期毯状苗机插每穗平均增加4.6%。同时,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机试验中所产生的作业质量、效率等问题,分析了农机和配套农艺问题,旨在对后续机具的研发提供参考,为水稻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水稻钵栽机是水稻钵型秧苗成行有序抛栽机械。该系列现有2种机型:2ZPY—H530Z型为自走式水稻钵苗行栽机:2ZPY—H530Q型为牵引式水稻钵苗行栽机,与手扶或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以上机型均采用单辊夹式拔秧装置实现了秧苗与育秧盘的自动分离,并由分行栽植部件完成秧苗的成行有序抛栽作业。该机采用了波浪型防壅水拖板,可以防止机器工作中拖板前方的壅泥、壅水。机器具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稻研究所首创研发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培育和机插秧技术,结合了钵形秧苗和毯状秧苗的优势,可实现低播量成毯和定量定位播种。机插后,秧苗具有返青快,早生快发的特点,能较好地发挥杂交稻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水稻钵育摆栽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带钵穴塑料秧盘育成根部带营养钵秧苗,以此栽培水稻的方法简称钵育摆栽。钵育摆栽是我国寒地水稻继旱育稀植、超稀植和抛秧栽培技术之后,又一项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日本北海道和黑龙江省都曾从不同角度对这项技术做过深入研究。为此,介绍了水稻钵育摆栽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我国在大面积生产中推广应用了这项技术,生产实践证明,这项水稻栽培技术在寒地气候生态条件下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哲盟现有水稻开发面积3.67万公顷,水稻开发取得初步成效。1995年,引进移栽灵水稻钵盘育秧及机械抛秧新技术,经试验获得了成功,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水稻钵盘育秧具有工艺先进、省种、省工、省费甩的优点,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使用移栽灵钵盘育秧,秧苗壮,壮种率达100%,解决了盐碱地育秧调酸消毒等技术难题;降低了作业成本。机械抛秧与插秧相比,具有入泥浅、返青快、缓苗早、分经多、均匀度高、有利秧苗发育生长等特点。由于机械抛秧生产效率高,如果适时移栽,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12IPr型水…  相似文献   

15.
水稻钵盘育苗移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钵盘育苗移植是继盘育苗移栽之后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具有增产、省工、省力、高效的特点,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然而,目前水稻钵苗移栽方式主要是人工抛秧,作业质量不高、秧苗无序分布,人工抛秧与人工插秧相比虽然产量提高7%~10%,但其增产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同时也给水稻的田间管理、收获等后续作业带来困难。随着钵盘育苗人工抛秧技术的推广,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了水稻钵苗移植机械的研究,但至今尚未取得成功的突破。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水稻钵盘育苗移植技术的发展过程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钵盘的研制工作,1984年研制…  相似文献   

16.
不同规格大钵育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钵苗机插有利于机插高产,以甬优538和中早39为材料,分别设计不同钵深(4mm、8mm、12mm、16mm)处理的钵形毯状秧盘,研究不同钵深大钵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钵碗深度可降低钵外根重和钵外根比,使水稻秧苗的根系很好的被保护在钵内,有利于秧苗根系生长发育,同时提高产量,其中甬优538和中早39的16mm钵深处理的产量分别为7.95t/hm~2和7.53t/hm~2,比4mm处理高出17.26%和10.74%;但钵深过大则会取秧困难,成毯质量变差,不利于机插。钵碗深度为8mm或12mm能够保证秧盘取秧顺利且秧苗成毯质量高,进而保证大钵苗机械插秧质量,同时有利于机插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7.
水稻抛秧技术是水稻生产上的一项重大革命,把农民从几千年来曲背弯腰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水稻抛秧技术是采用塑料穴盘育秧,当秧苗长到适合抛栽的长度时从软盘上拔出均匀的抛撒在大田中,靠秧苗根部所带的土钵下落时的重力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贵州省首次引进了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为研究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试验示范效果,开展了常规毯状苗、钵苗和大钵体毯状苗3种育插秧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模式下的秧苗素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大钵体毯状苗有利于培育壮苗,移栽后的根系损伤率为常规毯状苗的42.30%,根系损伤小,发根力与钵苗基本一致,秧苗素质明显优于普通毯状苗。钵苗、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移栽与同期人工相比,产量增幅分别为12.20%和11.08%,明显高于常规毯状苗的6.41%,且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较钵苗和常规毯状苗种植收益分别提升21元/667 m2和38元/667 m2,经济效益好。该技术为贵州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钵苗机插水稻是稻作生产方式上的重大技术革新,集水稻抛秧和机插的双重优势,具有秧苗素质高、秧龄弹性大、机插无植伤、基本无缓苗期、产量潜力高等优点~([1-2])。近年来,在江苏、黑龙江等省、市的部分地区部分水稻品种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探索其在东台及相应生态区栽培综合表现,笔者于2017年进行了钵苗机插秧与毯苗机插秧苗优势比较和适栽密度的探索,为钵苗机插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水稻秧苗的定义和分类,并针对水稻钵苗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的技术模式、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推广等进行讨论,提出针对该技术的科学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