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谷子的营养价值出发,总结了谷子精量穴播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的主要成效.阐述了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谷子是北方杂粮作物 ,该作物具有抗旱、耐瘠薄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属营养型、优质杂粮品种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杂粮作物。为解决谷子草荒、薅草难、间苗难等问题 ,并进一步提高谷子产量 ,采用催芽播种栽培技术 ,取得了明显效果。1 谷子催芽栽培的主要优点1 .1 谷子催芽晚播后 ,通过耘种消灭苗带正在发芽和出土的杂草。出苗后 ,苗带干净 ,解决了薅草难、间苗难的问题 ,可节省 75~ 90个工日 /hm2 。1 .2 谷子催芽后 ,直接与湿土接触有利于出全苗 ,播种后 3~ 4d即可出苗。1 .3 有利于选择优质高产早中熟品种 ,保证了谷子的正常成…  相似文献   

3.
谷子是山西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浮山县种植谷子历史悠久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土壤条件和小气候优势 ,生产出的小米营养丰富 ,色泽鲜亮 ,清香可口 ,倍受消费者青睐。为了促进品种更新换代 ,推动当地谷子生产的发展 ,我们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引进 5个谷子新品种进行引种观察试验 ,选择适合浮山县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谷子新品种 ,摸清其生长发育特性 ,为当地大田谷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晋谷 34号、77 32 2、太选 2号、晋谷 2 9号、谷2 1号 (CK)。1 2 试验设计试验设 5个品种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  相似文献   

4.
针对辽西地区自然资源特点和谷子生产发展现状,对辽西春谷育种中育种目标的制定、杂交亲本来源及组配和后代性状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目前谷子育种目标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合理调整,在高产、多抗、适应性强基础上重视优质米谷子品种的选育。在常规育种方法中通过塑造理想株型、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5.
Zang.  GR 冯凌云 《杂粮作物》1994,(2):56-56,44
对谷子种间杂交种后代的选择潜势G.R.Zanger,H.Darmency谷子是东亚的主要谷类作物之一。在欧洲仍偶尔有种植,用于养禽、养鸟业和营养、传统食用。谷子育种目标是改善食物供应和增加类型的多样性。在野生基因库中已发现一些重要的农艺性状。例如,通...  相似文献   

6.
谷子无公害绿色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孙文松  杨正书  曾浩 《杂粮作物》2004,24(6):347-348
1 选地、整地 1.1 产地选择 绿色谷子生产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7.
谷子在山西省屯留县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当地气候、水质、土壤等各方面条件非常适合,所产的谷子富含营养、米质金黄、清香爽口,是当地人熬粥的最佳选择,具有养肾气、除胃热、治消渴(糖尿病)、利小便的功效,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8.
谷子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谷子耐旱、耐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很好的抗灾作物。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品种的改良,谷子的产量不断提高,大量高产纪录否定了“谷子低产”的错误认识。目前,在葫芦岛地区很多山区乡镇已经把谷子生产作为了主导产业,为了提高谷子的产量,下面对谷子的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山西的地势气候条件使之形成了天然的小杂粮王国,谷子在山西杂粮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谷子种植生产现状分析和生产发展趋势的探讨,总结出关于山西谷子生产可持续发展及构建谷子产业链的建议。在实现谷子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培育良种、专用种,利用谷子营养优势,开发.谷子深加工产业,开拓健康谷物市场生产。而谷子市场的进一步拓宽,必将使其在山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居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谷子育种成就及今后育种目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海金 《杂粮作物》2006,26(5):333-335
辽宁省西部地区为谷子主产区,朱碌科的小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辽宁省从58年开始谷子新品种选育工作。已选育出20多个谷子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特别是朝谷9号、朝谷11、朝谷12号、朝谷13号、铁谷5、铁谷7等谷子新品种已成为辽宁省谷子产区的主栽品种。今后辽宁省谷子育种工作重点是:坚强基础研究,利用多种育种方法选育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光能利用率高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谷子具有营养丰富、耐旱耐瘠、粮草兼用等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作为杂粮之一的小米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加上近几年来,谷子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发,谷子种植面积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谷子种植过程中播种、间苗、除草等环节上存在着费工费时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谷子的发展。河北省隆化县种植谷子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适宜北方干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杂粮品种的要求日益迫切。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辽宁省阜新市种子管理站的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了抗病、优质、高产的谷子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于2001年引进铁岭农业科学院谷子材料编号为2001-158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系选而成。2006年9月经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阜谷3号。  相似文献   

13.
刘志 《杂粮作物》2009,29(2):133-134
辽宁省辽西地区谷子播种面积约占全省谷子播种面积的80%左右。该区丘陵山地较多,土质瘠薄,气候干旱。由于该区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谷子抗旱耐瘠、喜光喜温的特性,谷子一直是该区主栽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辽宁省旱地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疗保健意识增强,谷子因其营养丰富、医食同源、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而备受消费者关注,国内外市场对谷子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谷子、花生单作为对照,设置谷子花生2:2和4:4两种间作模式,研究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不同种植模式对谷子花生干物质积累、作物群体覆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花生谷子间作下,谷子干物质积累量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收获期均显著高于单作,且灌浆期和收获期2:2间作模式显著高于4:4间作模式;而间作下花生干物质量各生育期均低于单作°各生育期间作谷子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单作,且两种间作模式差异不显著;而间作花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低于单作,收获期则高于花生单作,且2:2间作高于4:4间作模式°两种间作模式下花生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净面积产量均低于单作;而2:2间作模式谷子产量显著高于4:4间作模式,且两种间作模式下谷子净面积产量均显著高于谷子单作°谷子花生2:2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大于4:4间作模式,且均大于1.0°可见,间作谷子在干物质积累、作物群体覆盖、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单作,而谷子花生2:2模式又优于4:4模式’因此,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推广谷子花生2:2间作种植模式利于提高作物群体覆盖、土地生产力,从而促进作物高效共生、盐碱地改良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术伟 《杂粮作物》2000,20(6):13-14
谷子朱型类型较多,将其进行初步划分,为今后谷子株型育种提供参考。根据谷子的秆高、叶相、叶角等几大主要特点,将各种类型的谷子品种(系)划分为5类:高秆披散型、中秆披散型、矮秆披散型、矮秆上冲型、中秆上冲型。  相似文献   

16.
鲍守礼 《杂粮作物》2002,22(2):108-109
谷子锈病是由(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病原物所致的真菌性病害。谷子锈病是靠气流传播,气象条件是主导因素。此外还与谷子品种、种植密度和地势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从国内不同谷子种植生态区引进种质资源220份,对引进的谷子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鏊定分析与评价,包括农艺性状、抗逆性、籽粒品质等方面,建立谷子种质资源电子文件数据库,在鉴定评价基础上筛选出一些适合于辽西生态区种植的优异谷子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不同谷子品种的肥力效应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施用有机复合肥对优质谷子新品种2012与晋谷21号的肥力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品种对肥料利用率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为生产上如何选择谷子品种和配套施肥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晋谷21号属于肥力敏感型品种,2012属于相对不敏感型品种。应根据品种特性采用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才能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不同谷子品系出苗率试验赵术伟张宝金(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朝阳122000)谷子正常出苗要求土壤含水量在16%以上,但辽西地区春季干旱,土壤跑墒严重,尽管谷子播种后采取镇压等保墒措施,也难免土壤含水量的迅速下降而导致谷子不能正常出苗,严重影响谷子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从介绍宁夏西吉县光、热、水与土地资源条件出发,分析了谷子在西吉县种植的比较效益,阐述了扩大谷子生产对西吉县支柱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扩大谷子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