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枣热风干燥机械加热加湿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风干燥方式仍是红枣制干技术中最主要的干燥技术。针对目前红枣干燥机械以温度控制为主而忽略湿度的主动干预性调节作用的问题,结合红枣热风干燥工艺,设计了一种可进行加热与加湿的红枣干燥机械。通过对热风干燥样机的预热与红枣干燥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运行可靠、温湿度控制稳定;干燥室温度稳定在6 5℃左右,变化幅值小于1℃,干燥室湿度保持在6 0%-6 8%之间稳定变化,且加湿量稳定,能满足红枣干燥过程中加热与加湿的要求;机械预热时间短,温湿度变化稳定,在干燥前期能保持高温高湿干燥,适用于红枣干燥工艺的优化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红枣热风干燥设备应用中,湿度控制得好坏对红枣的品质观感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设计研发了一种红枣干燥机械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系统采用SIEMENS PLC-200软件平台,通过控制加湿装置产生高压水雾对红枣干燥中期进行定时加湿,使红枣干燥过程中保持高温高湿的干燥环境。通过对系统的调试运行测试,检验了该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干燥室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湿度值稳定在51.6%左右,且能实现干燥过程中的湿度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3.
热风干燥是一种常见的干燥方法。由于其干燥原理简单和容易控制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物料的干燥。针对其干燥过程中气流的不均匀性,运用百叶窗改善干燥箱内气流的分布,并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箱体内气流场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百叶窗能够有效改善热风干燥中气流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热风干燥的薄层物料试验装置,干燥过程可控;开发了基于试验装置的干燥方法,能够实现干燥过程中质量、含水率、风速、温度、湿度的实时测量。基于本试验装置与方法,能够开展物料干燥特性、干燥能耗和干燥工艺拟合等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红枣为原料,研究分析红枣干燥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逐个分析影响红枣干燥品质及香气的效果。试验先用热风干燥的干燥方式,在热风干燥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分析影响力最大的几个因素—温度、湿度、风速、时间及红枣排密。试验数据温度为30、40、50℃,风速为0.4、0.8、1.2m/s,红枣排密为1 0、1 2、1 4 kg/m~2,研究在不同的干燥条件对红枣干燥速率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红枣干燥过程中,温度对红枣的干燥速率影响最大,而干燥热风风速影响表现最明显。分析可知:温度对红枣的干燥效果影响最大,风速次之,最后是红枣排密,选择合适的数据可以生产出品质表现最佳的红枣。试验可为红枣干燥工艺生产提供技术参考依据,进而优化红枣干燥工艺,提高红枣干制品的品质和价值,增加红枣种植户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苦瓜微波-热风振动床干燥湿热特性与表观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热风对苦瓜片微波干燥特性、湿热特性与表观形态的影响,利用微波-热风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研究了新鲜苦瓜片在不同微波-热风组合方式下的干燥动力学特性、热像变化、水分状态分布、色泽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热风对微波振动流化床干燥有显著影响,微波0.6W/g、微波0.6W/g+热风60℃+风速3m/s、微波0.6W/g+热风70℃+风速6m/s比单独热风70℃+风速3m/s的干燥时间分别缩短56.4%、70.5%和75.6%。在表观形态上,单独热风干燥的脱水苦瓜片与新鲜苦瓜片色泽最为接近,两组微波-热风组合干燥所得样品色泽优于单独微波干燥。在湿热特性上,微波-热风组合干燥后期物料温度均匀性显著优于单独微波干燥,4种干燥方式下NMR波谱下的水分信号逐渐降低,且主峰向左移,水分的活跃程度降低,MRI信号显示,热风能改善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分布均匀性。扫描电镜观测表明,单独热风干燥对保持脱水苦瓜片细胞完整性效果最明显,微波-热风组合干燥的细胞完整性显著优于单独微波干燥。微波-热风组合振动流化床干燥工艺在保证被干物料品质前提下还极大提高了物料干燥效率,缩短了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7.
红枣热风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红枣热风干燥工艺主要依靠人们长期以来的经验积累,缺少系统的研究,干燥的品质有待提高。根据影响红枣干燥的温度、湿度和风速3个主要因素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表明:温度对红枣的干燥速率和品质影响最大;热风温度越高,干燥速度就越快,红枣果皮红的程度越小,果皮的明度越小,红枣皱缩越严重,红枣糖分析出量越多;热风湿度对红枣糖分的析出量有显著的影响;热风风速对红枣果皮的明度有显著的影响。红枣干燥较优的工艺参数:温度为55℃,湿度为60%,风速为0.25m/s。  相似文献   

8.
吕豪  吕黄珍  王雷  吕为乔  万丽娜  赵丹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6):344-351,248
针对微波干燥中场强分布不均、物料微波能吸收能力不同导致的微波加热不均匀现象,结合微波干燥的高效性、流态化干燥的均匀性以及热风干燥辅助去除水汽的功能,设计了一种实现干燥均匀性的微波-热风振动流化床干燥机,主要由振动流化床系统、热风系统、微波加热系统、测温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采用Ansoft HFSS软件对微波加热仓磁控管不同开口位置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多馈口激励最佳方案。结果显示,物料高度距离箱底不变的情况下,4个微波馈入端口的位置相对于原始端口位置外移30 mm,物料表面场强分布更加均匀。以新鲜毛豆仁为例,对该机的性能和加热均匀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和控制系统方案可靠,微波-热风振动流化床干燥下毛豆仁的干燥时间为54 min,比单独微波流化床干燥的干燥时间缩短34. 1%,比微波-热风组合干燥的干燥时间缩短12. 9%且产品均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多层带式干燥机干燥过程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多层带式干燥机的干燥过程建立了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并通过C语言编程进行干燥过程的模拟,得到热风在干燥机内温度和湿度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物料床层内温度和含水率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生产用多层带式干燥机蒜片干燥过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模拟数据分析,对多层带式干燥机的结构参数(传送带长度、干燥机层数、通风道高度)和操作参数(传送带翻转时间、物料床层厚度、热风风速)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国外干燥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节省能耗,提高干燥品质,运用计算机提高自控水平。主要采用以下技术: 1.多级顺流干燥。用高达200℃的热风,使物料受热时间很短,降水速率快而不影响品质。主要用于干燥玉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辐射与对流在联合干燥过程中的匹配机理,了解红外与热风之间的影响机制,需要搭建精准调控介质温湿度、风速和辐射温度的红外联合热风干燥试验平台。选择碳晶涂层式加热板、超声波加湿器、离心风机、四线式轴流风机等硬件进行设计、组装样机,并选取白萝卜片和猕猴桃片作为两种质地均匀和不均匀的代表物料验证该机均匀性效果。该装置由控制系统、加热腔室、料盘料架、气流分配室、加湿装置等组成。控制系统以触摸屏为主机,与各从机进行串口通讯,实现人机交互、逻辑运算、数据存储等功能。技术参数具体为热风风速调节范围0~3m/s,辐射温度及热风温度调节范围为常温至120℃,相对湿度调节范围为30%~60%,误差均在3%以内。气流分配室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稳压腔和高、低转速轴流风机结合的方式有效改善沿管道轴线方向风速高、周围低的问题。优化后均匀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速度偏差比最大可达5.9%,速度不均匀系数为4.6%。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红外联合热风干燥不同区域物料的干燥特性曲线和中心温度上升曲线基本接近,满足干燥装备均匀性良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红枣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挥发而发生的重量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针对传统干燥因频繁取出物料称重影响红枣干燥条件和干燥品质的问题,在红枣热风干燥装置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一种红枣干燥在线测控系统,并应用该系统进行了红枣热风干燥试验,在试验中实现了自动采集干燥空气温度、风速、物料重量等数据,以及含水率变化曲线的实时显示、存储等功能,避免了干燥条件调节滞后性的红枣干燥品质差等影响。实现了对红枣干燥加工过程的全自动监测,从而降低操作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与干燥过程比较吻合的模型多为经验模型或半理论模型,因此必须更多地借助于试验手段。合适的试验装置是获得准确、可信实验数据的前提。试验装置是为以对流为主的物料干燥特性、干燥机理、干燥工艺研究提供模拟干燥环境条件(介质的流速、温度和湿度)。为此,针对物料干燥机理研究的需要,设计研制了一套基于工控机的物料干燥试验装置。该装置是一个调湿的供风系统,通过对空气湿度的调节和控制,为模拟多种物料实际干燥工况提供条件,最终确定最佳干燥制度及物料传热、传质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谷物干燥中的参数变化是影响谷物干燥品质的重要因素,实现对谷物干燥技术参数的测量与动态调整,是提高谷物干燥效率和谷物干燥品质的重要保证。针对以上问题,系统论述了谷物干燥过程中物料湿度测定、物料吸附平衡测定、湿分扩散率和热导率的测定,研究结果以期为提升谷物干燥效率与品质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对于我国粮食可持续发展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脱水蔬菜穿流干燥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蔬菜穿流干燥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以尖椒为目标物料,按照D最化设计安然脱水穿流干燥工艺试验,入口参数为热风湿度、物料厚度、和热风速度,出口参数为小时去水量和单位热耗。试验完毕,用回归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得到多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即回归方程式。继而,通过优化,寻求一套相对可行的干燥多数,即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低的单位热耗。  相似文献   

16.
倾斜料盘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平板式气体射流冲击装置存在的装料量小、干燥不均匀、干燥结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倾斜料盘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该干燥机由倾斜料盘车、干燥室、热空气循环利用系统、干燥加湿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干燥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物料的干燥特性,对料盘托架倾角、料盘距喷嘴间距、喷嘴排列间距等结构参数和干燥室内气流温度、湿度、风速等工艺参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以哈密瓜片为试验物料进行了性能试验,满装载量相比传统射流冲击装置提高了1.7倍,而干燥时间缩短了11.1%,干燥机的处理能力相对于后者提高了3.65倍,单位能耗降低了67.9%,且干燥均匀系数达0.97,干燥后的成品色泽褐变及收缩程度更小。所设计干燥机提高了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装置的装载量,确保了干燥过程的均匀性,改善了干后品质。  相似文献   

17.
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孔介质物料的热风干燥是许多工农业生产部门的重要生产工序,其干燥效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多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展了多孔介质孔道网络模型,分析了分形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规律,建立了众多针对具体干燥对象的干燥模型,研制了多种多孔介质湿含量在线检测装置等.为此,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3个层面综述了以上多孔介质物料热风干燥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真空带式、真空冷冻及热风干燥香蕉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香蕉为原料,比较真空带式、真空冷冻及热风3种方式干燥香蕉浆的效果。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物料中的大部分水分在升华阶段去除,热风干燥初期水分含量迅速下降,真空带式干燥物料水分随时间延长呈比较均匀的下降。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带式干燥的产品品质优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及真空带式干燥产品的截面、表面和底面孔洞结构都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新鲜苹果片的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与成像(NMR/MRI)等研究了微波热风流化床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电热鼓风干燥3种干燥工艺中苹果片的水分迁移状态和热像特征;通过色差仪等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脱水苹果脆片的色泽、质地和微孔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干燥过程的持续,主信号量A2i峰值向左偏移,水分的主要状态逐步变成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其中热风干燥工艺前半个干燥周期总信号量A2下降较快,表明越到最后,物料表面结壳阻碍水分传递,水分干燥越困难;微波热风流化床干燥的温度场均匀性要高于微波真空干燥,表明热风和流化床对改善微波干燥的均匀性有积极作用。在物料特性方面,负压环境能改善苹果片的氧化褐变,但微波干燥产品在色差参数ΔE上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同时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具有膨化效应,产品压缩应力最小、微孔结构明显,最适合开发苹果片产品。  相似文献   

20.
针对果蔬干燥过程模拟时未能考虑收缩对几何模型及热质传递的影响而导致求解精度较差的问题,采用动网格技术优化果蔬热风干燥过程中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选择结构均匀、干燥过程收缩率较明显的白萝卜作为代表性物料,试验结果表明:样品长度对收缩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当样品长径比为10时,干燥收缩的各向同性率最优,此时Hatamipour模型是最适合描述白萝卜热风干燥收缩规律的模型。基于动网格技术将收缩方程与热质传递方程耦合后探究白萝卜热风干燥的热质传递规律,结果表明:考虑收缩后由于迁移路径变短,物料内部水分脱除速率加快且表层水分梯度降低;与未考虑收缩情况相比,干燥前中期水分蒸发量较大而后期含水率较小,使得物料温度先迅速升高至30℃后缓慢提升至60℃的平衡温度,该趋势更接近试验值;考虑收缩方程后,物料内、外部含水率和温度模拟结果的偏差分别从17%~8%、12~2℃降低至14%~3%、3~2℃。结果表明:基于动网格的数值模拟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为分析热风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规律提供了可靠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