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据《北方园艺》2014年第6期《灌溉定额对酿酒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作者王正义等)报道,以"梅鹿辄"葡萄品种为试材,试验于2012年5—10月进行,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其中膜下滴灌灌溉定额处理分别为2 400、3 000、3 600、4 200 m3/hm2,无覆膜处理灌溉定额为3 600 m3/hm2。试验采用单沟单行的种  相似文献   

2.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23期《叶果比对“北红”葡萄花色苷积累的影响》(作者孟鑫等)报道,为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以“北红”酿酒葡萄为试材,试验设置T1(6片叶,100粒浆果)、T2(3片叶,100粒浆果)、T3(12片叶,50粒浆果)、T4(12片叶,25粒浆果)处理,  相似文献   

3.
<正>据《中国果树》2014年第6期《SO2熏蒸处理对货架期里扎马特葡萄品质的影响》(作者马宏原等)报道,试验研究了1 000、3 000、5 000μL/L SO2熏蒸0.5 h处理对货架期(20±0.5)℃里扎马特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个SO2熏蒸处理均可降低里扎马特葡萄腐烂率,抑制果粒和穗轴失水,减少落粒,以3 000μL/L SO2熏蒸处理效果最为显著;3 000μL/L SO2熏蒸处理可有  相似文献   

4.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5期《中微量元素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上的应用效果》(作者蒋鹏等)报道,针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风沙土产区中微量营养元素相对缺乏,空间变异较大等限制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问题,优化酿酒葡萄施肥技术,有效地提高酿酒葡萄的产量及品质,以4年生"蛇龙珠"葡萄为试材,通过设置滴灌施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6期《葡萄行内覆盖对园区微域生态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刘思等)报道,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以4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设置行内覆盖葡萄枝条(GB)、行内覆盖玉米秸秆(CS)以及清耕(对照)3个处理,研究各处理对葡萄园树冠层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微生物等微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比较其果实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个处理的葡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
灌水对沙漠绿洲区甘草生长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蔺海明  纪瑛  邱黛玉 《草业科学》2011,28(11):1992-1997
为研究灌水对沙漠绿洲区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生长动态和产量的效应,本研究设2 700(W1)、3 600(W2)、4 500(W3)、5 400(W4)、6 300(W5)和7 200(W6) m3/hm2 6个灌水处理。结果表明,灌水明显促进甘草茎叶、根的生长。处理W4、W5和W6株高显著高于W1、W2和W3(P<0.05),主茎生长速度W6处理较W1快60%,较W2快33%;W3、W4、W5和W6处理地上部干质量显著高于W1(P<0.05),干物质积累速度W3处理较W1快11%;根长、芦径、根干质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灌水量超过5 400 m3/hm2则表现下降趋势,处理W3和W4根干质量最高,在根快速生长期W3和W4处理的一年龄和二年龄根干质量增加速度分别较W1快50%和35%。灌水4 500和5 400 m3/hm2,一年龄甘草和二年龄甘草根产量均达到较高水平,但前者灌水效率较后者高,可节水900 m3/hm2。  相似文献   

7.
正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3期《外源ABA和EBR处理对酿酒葡萄"赤霞珠"生长成熟的调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作者王利廷等)报道,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研究了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表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lide,EBR)处理对其生长过程中不同组织(果肉、果皮、种子)内源激素的影响及其对葡萄生长成熟的调节作用。在转色前2周(花后52 d)对葡萄进行外源ABA和EBR处理,采用  相似文献   

8.
农药施用的方法很多 ,常采用的有喷雾、喷粉、撒粒、烟雾、熏蒸、土壤施药、种苗处理、包扎和注射法等多种。目前我国农村普遍而广泛采用的是喷雾法。通常雾粒直径大小、田间喷液量的多少 ,与防治质量、效果呈负相关。雾滴直径越小 ,田间喷液量越少 ,防治质量越高 ,效果越好。根据田间作物不同的喷液量 ,可分为高容量 (HV )喷雾 ,>6 0 0L/hm2(4 0L/6 6 7m2 ) ;中容量 (MV)喷雾 ,2 0 0~ 6 0 0L/hm2(13 3~ 4 0L/6 6 7m2 ) ;低容量 (LV )喷雾 ,5 0~2 0 0L/hm2 (3 3~ 13 3L/6 6 7m2 ) ;微低容量 (VLV)喷雾 ,5~ 5 0L/hm2 (0 33~ 3 …  相似文献   

9.
正据《现代园艺》2019年第23期《硝铵态氮不同配比对葡萄幼树生长及成花的影响》(作者智红宁等)报道,以欧美杂交种早熟鲜食葡萄夏黑为试材,向土壤施等量纯氮,对葡萄幼苗分别按T1处理(硝铵比100∶0),T2处理(硝铵比75∶25),T3处理(硝铵比50∶50),T4处理(硝铵比25∶75),  相似文献   

10.
通过3年的试验,在新疆奇台县砾石戈壁上进行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人工温室育苗,并进行室外移栽取得了成功.此技术明显优于大田直播、砾石戈壁铺膜穴播和室内筒栽育苗再移栽方式.温室育苗出苗率最高,达98%;温室育苗从播种至苗齐仅需6 d,比大田直播育苗提前16 d;温室育苗播量为1.5 kg/hm2,大田直播播量90 kg/hm2;温室滴灌用水750 m3/hm2,大田灌溉用水7 500 m3/hm2,滴灌用水仅为其1/10.  相似文献   

11.
正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8期《不同负载量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乐小凤等)报道,为了给渭北地区"红地球"葡萄栽培筛选适宜负载量提供参考依据,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每667 m2不同负载量680 kg(T1)、1 360 kg(T2)和2 040 kg(T3)水平对葡萄基本物化及感官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柴术抗激颗粒(CZKJCL)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选用28日龄±2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添加0、1 500、3 000、6 000mg/kg柴术抗激颗粒的日粮。试验期14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 000mg/kg的柴术抗激颗粒能显著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ADFI和ADG(P<0.05),极显著降低F/G和腹泻率(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COR(P<0.01),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血清GH、IGF-1、T3、T4、GAS(P<0.05或P<0.01)。添加6 000mg/kg的柴术抗激颗粒对上述指标也有较明显的影响,但效果不及3 000mg/kg剂量组。由此可见,柴术抗激颗粒可有效缓解断奶应激对仔猪造成的伤害。在生产实践中,以3 000mg/kg的水平在饲料中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正>据《北方园艺》2014年第15期《氨基酸及富硒叶面肥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张超杰等)报道,以10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高干水平棚架整形,株行距1.5 m×3.5 m,667 m2产量约2 500 kg,葡萄园为壤土,肥力中等,常规管理。在生长中期对葡萄喷施氨基酸和富硒叶面肥,测定不同处理下的葡萄成熟期的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4.
正据《灌溉排水学报》2017年第4期《不同生育期亏缺灌溉对酿酒葡萄生长及耗水特性的影响》(作者马奇梅等)报道,为了探究不同生育期亏水对酿酒葡萄生长、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在武威市进行了不同生育期亏水滴灌试验,分析了不同生育期亏水对酿酒葡萄横径、纵径、耗水规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酒葡萄横、纵径的生长总体  相似文献   

15.
正据《果树学报》2019年第11期《设施内不同土壤管理模式对地温、土壤特性及春季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王辉等)报道,为了研究设施内不同土壤管理模式对提升地温及春季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2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3309M嫁接苗为试材,进行裙膜覆盖、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6.
施磷对滴灌苜蓿干草产量及磷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施磷量对滴灌苜蓿干草产量、吸磷量及苜蓿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不同磷素水平下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布特征。试验设4种施磷梯度,分别为施P2O5 0 kg·hm-2(CK)、50 kg·hm-2(P1)、100 kg·hm-2(P2)、150 kg·hm-2(P3),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平均分4次分别在返青后的分枝期、第1茬、第2茬、第3茬刈割后3~5 d施入。结果表明,各茬次苜蓿植株叶片、茎秆磷含量在P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其中叶片磷含量数值分别为0.223%,0.275%,0.292%和0.218%;茎秆磷含量数值分别为0.202%,0.223%,0.201%和0.146%。苜蓿叶片磷含量大于茎秆磷含量。滴灌苜蓿植株的干草产量、吸磷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第1茬P2处理达到最大值,数值分别为6.54 t·hm-2和13.78 kg·hm-2。土壤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各施磷处理显著大于未施磷处理(P<0.05),滴灌苜蓿总干草产量在P2处理条件下达到最大,达21.24 t·hm-2。苜蓿的磷素利用效率为随施磷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1处理苜蓿的磷素利用效率在第1茬达到最大值为28.37%。滴灌苜蓿植株吸磷量与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当施P2O5为100 kg·hm-2(P2)时,能够有效促进苜蓿根系对土壤速效磷的吸收,提高苜蓿磷素利用效率,进而提高滴灌苜蓿干草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21期《氮肥施用量对酿酒葡萄初果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作者李磊等)报道,为研究氮肥施用量对酿酒葡萄初果期生长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贺兰山东麓3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通过小区试验设6个氮肥施用量梯度,即纯氮施用量为0、120、240、360、480、600 kg·hm~(-2),收获前测定单宁、花色苷、总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可溶性  相似文献   

18.
正据《北方园艺》2021年第7期《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对北玫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积累的影响》(作者李萍等)报道,以北玫葡萄为试材,采用HPLC法测定葡萄果实中单体酚类物质的含量,研究了成熟期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果实品质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酿酒葡萄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降低土壤含水量可提高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据《北方园艺》2021年第7期《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对北玫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积累的影响》(作者李萍等)报道,以北玫葡萄为试材,采用HPLC法测定葡萄果实中单体酚类物质的含量,研究了成熟期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果实品质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酿酒葡萄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园林废弃物(枝叶)为研究对象,以裸土无覆盖(CK)为对照,设置单覆盖(T1)、喷施尿素(T2)、喷施阿维菌素(T3)、预干化(T4)和预半堆肥化(T5)共5个处理,探究园林废弃物用于地表覆盖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相比,园林废弃物覆盖处理的植物株高、茎粗、生物量和氮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T3和T4处理的增幅达到显著水平(P<0.05),植物磷和钾含量均以T1处理最高。园林废弃物的覆盖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pH,同时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AP)含量均以T1最高;碱解氮(AN)含量以T4处理最高,是其他处理的1.02~2.49倍;速效钾含量以T3处理最高。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土壤细菌物种数和Shannon指数均以T1处理最高,相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1.16%、4.63%;土壤Chao1指数表现为T4>T1>CK>T3>T5>T2。土壤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优势菌科为科里氏菌科和鞘脂单胞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