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改善果实品质和贮藏性。以“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采收前对叶面喷施不同钙,比较不同处理果实钙含量、品质及贮藏性指标。结果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果实钙含量,提升猕猴桃综合品质,其中Ca(NO3)2 处理的猕猴桃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维生素C均大于其它处理,分别达87.49g、 1.72和213.54mg/100g;叶面喷施Ca(C6H11O7)2 的果实糖酸比达11.42;叶面施钙能降低猕猴桃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峰值期,延缓猕猴桃软化。试验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提高品质和贮藏性,提升商品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外源钙制剂在采前处理后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CaCl2、Ca(NO3)2、氨基酸钙和糖醇钙等4种钙制剂以不同浓度在果实采收前进行喷施,研究不同钙制剂对‘红阳’猕猴桃可溶固形物、总糖、总酸、Vc、果实中钙含量、贮藏后品质变化及腐败率等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红阳’猕猴桃在实际生产中运用的钙制剂种类和施用浓度。其结果表明,1.0%的CaCl2能提高‘红阳’猕猴桃果实的可溶固形物、总糖、Vc含量,减少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的霉变率,其效果优于其他3种钙制剂。该研究结果对‘红阳’猕猴桃采前外源钙制剂的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海藻酸钠涂膜对乐业红心猕猴桃品质保鲜的效果,以百色乐业红心猕猴桃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猕猴桃果实进行5 min涂膜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分别置于室内常温贮藏,探讨海藻酸钠涂膜后对果实硬度、TSS、可溶性蛋白、TA、VC、可溶性糖、MDA、脯氨酸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能够更好地维持猕猴桃的贮藏品质,贮藏至26 d时,与对照、3%-5%浓度相比,1%~2%浓度的海藻酸钠处理保鲜效果较好,表现为维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VC、TA与脯氨酸的含量,有效抑制了TSS和MDA的上升,能够进一步维持猕猴桃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金艳’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艳’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金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1 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将果实置于常温(20±1℃)贮藏,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1-MCP处理对‘金艳’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含量的降低,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同时1-MC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H2O2含量的上升,保持了较高的总酚含量从而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在金艳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同时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果实品质,从而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品质的影响,以猕猴桃黄肉品种‘金艳’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30 d采用10 mg/L CPPU进行幼果浸果处理,自然生长果实为对照,测定生长发育期、常温处理(20℃)与低温贮藏(1℃)的果实品质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10 mg/L CPPU处理在采收时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外品质指标,促进了果实提早成熟。其中单果重与纵横侧径分别提高了11.35%、7.20%、6.21%与7.08%;蔗糖含量提高了12.93%;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与果糖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在20℃常温处理下,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达到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0.74%、3.34%、4.42%;同时促进了呼吸高峰的提前,缩短了货架期。(3)在1℃低温贮藏末期,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3.11%、7.23%、11.11%,且果实硬度下降加快,缩短了采后贮藏保鲜期。综上所述,10 mg/L CPPU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单果重,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同时加快了果实成熟进程,缩短了果实成熟期及采后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果蔬》2012年第1期《热和钙处理冬枣贮藏试验》(作者李宁等)报道,以“沾化冬枣”为试材,研究了45℃热水、氯化钙2%溶液、45℃氯化钙2%溶液对冬枣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45℃热水、氯化钙2%溶液、45℃2%氯化钙溶液处理后在(0±1)。℃贮藏均可保持冬枣贮藏品质,有效地抑制了贮藏期冬枣呼吸跃变,保持了冬枣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7.
成果快报     
施钾能提高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效果据《果树学报》2006年第2期报道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的科技人员为探讨钾对猕猴桃果实品质与贮藏性能的综合影响,以7年生美味猕猴桃品种米良1号为试材,进行了果实生长发育期施钾处理对果实品质与贮藏性能影响的研究。试验各处理在果实迅  相似文献   

8.
以‘黄冠’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采后热处理(38 ℃热空气24 h),钙处理(6% CaCl2浸果15 min)及热加钙处理(6% CaCl2 38 ℃)对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果实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清水浸果为对照。结果表明,38 ℃、6%CaCl2及38 ℃ 6%CaCl2处理对果实贮藏期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和果实硬度的下降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延迟了POD、SOD活性高峰,使其峰值显著高于对照,显著抑制了果实贮藏后期LOX活性的增加及POD、SOD活性的下降;38 ℃处理对果实O2-的生成速率、MDA含量和PPO活性几乎没有影响,6%CaCl2及38 ℃ 6%CaCl2处理减慢了果实贮藏后期O2-的生成速率,减少了MDA的积累,降低了贮藏前期PPO的活性及其峰值。总体而言,热处理和钙处理通过维持果实硬度,延缓膜脂过氧化的发生,抑制保护酶活性的下降,提高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保持活性氧代谢平衡,从而延缓果实衰老,其中38 ℃ 6%CaCl2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果袋颜色对种间杂交黄肉新品种‘金艳’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提供可选的果袋,从而达到提质增效。选取5种不同颜色果袋对黄肉猕猴桃品种‘金艳’果实进行套袋,对采收与软熟时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套袋处理较对CK均能显著提高果实光洁度、商品果率;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是JY-5处理,达到了17.15%,套袋能显著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提前成熟,所有处理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在后熟阶段呈连续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在后熟过程中呈直线上升趋势,不同颜色套袋对果实的维生素C影响较大。综合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情况等因素,JY-5处理对‘金艳’猕猴桃果实套袋品质最好,JY-4处理果实品质最差,JY-2处理对果实在常温贮藏性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0.
正据《中国果树》2016年第5期《热空气协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冷藏石榴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张姣姣等)报道,为研究热处理及茉莉酸甲酯处理对石榴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云南蒙自的"大粒石榴"为试材,将其经38℃热空气和茉莉酸甲酯单独及协同处理后,在3℃条件下分别贮藏20、40、60、80 d后取出,在20℃放置3 d后,分别测定石榴相关冷害参数  相似文献   

11.
据《西北农业学报》2013年第3期《10-MCP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冷害的调控作用》(作者王玉萍等)报道,研究了1-MCP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冷害的调控作用,为1-MCP在猕猴桃贮藏保鲜方面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以红阳、华优和徐香三种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用0.5μL·L-1的1-MCP在20℃下处理果实24小时,然后将其在0℃下贮藏90天,分析处理后的丙二醛(MDA)含量及乙烯释放情况。0.5μL·L-1的  相似文献   

12.
以树龄 10 年的“贵长”猕猴桃为供试材料,研究用不同肥料(常规用肥、专用肥、生物肥、生物肥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对果实品质、产量及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 种追肥处理对猕猴桃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其中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能显著地增加猕猴桃的单果体积、单果质量、产量和提高维生素 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改善猕猴桃后熟的贮藏性能,对糖酸比和果形指数也有改善作用,猕猴桃专用肥效果次之。用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综合效果较为理想,可在猕猴桃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据《西南农业学报》2012年第2期《采前喷钙结合低温处理对金柑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李明娟)报道,以阳朔金柑为试材,采前喷0.2%CaCl23次,果实成熟时置于4℃和25℃贮藏,探讨采前喷钙结合低温处理对金柑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金柑果实贮藏60天后,采前喷钙结合4℃低温贮藏比采前  相似文献   

14.
据《园艺学报》2012年第11期《草酸处理减轻杧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作者薛锡佳等)报道,以杧果"Zill"果实为试材,采后经5mmol·L-1草酸溶液浸泡10分钟后,在低温(10±0.5)℃下贮藏27天,再移至常温25℃贮藏4天,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  相似文献   

15.
采用40 ℃、45 ℃、50 ℃热处理和8 ℃低温贮藏技术,以海南主栽红毛丹品种“保研-7号”为研究对象,研究热处理对采后红毛丹果实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5 ℃热处理后低温贮藏,能有效延缓采后红毛丹果肉中TSS和Vc含量的下降,降低果皮相对电导率,同时抑制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延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下降,延缓花色素苷的降解速度。因此45 ℃热处理后低温贮藏能有效提高采后红毛丹果实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6.
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4期《咪鲜胺壳寡糖复合涂膜对脐橙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作者聂青玉)报道,以脐橙为试材,果实采后以1%壳寡糖为涂膜剂,分别与质量分数为0.01%、0.05%、0.10%浓度的咪鲜胺(有效成分450g/L水乳剂)组合,浸泡处理后置于18~25℃,相对湿度75%~85%环境中贮藏,比较与不涂膜处理及仅用1%壳寡糖处理对脐橙贮藏品质、采后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外源抗坏血酸对香蕉果实常温后熟期品质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 ‘巴西’香蕉为材料,用0.5% (质量体积百分比W/V)的抗坏血酸浸泡处理,以清水浸泡为对照,0.03 mm厚聚乙烯打孔薄膜袋包装后,于常温(25±2)℃、相对湿度85%-95%的环境中贮藏。研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处理有效抑制香蕉果实常温后熟期呼吸和乙烯释放速率,保持果实的硬度和色度,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减少,同时有效抑制电导率的上升和丙二醛的积累。可见,抗坏血酸能够有效延缓香蕉的衰老进程,保持香蕉果实品质,抑制采后香蕉果实膜脂过氧化的发生,从而延长香蕉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18.
据《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5期《生长期喷钙提高锦橙果实品质及延长贮藏期》(温明霞等)报道,为探讨钙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及衰老的影响,为合理调控柑桔钙素营养、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以北碚447锦橙为试验材料,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树体补钙,研究钙对果实贮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的采后保鲜处理方法,缓解销售压力。12月至翌年1月,在广西桂林采摘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进行0.4%苯乙醇、5 mg/L油菜素内酯和45℃热水处理后进行常温贮藏试验观察,以常用化学保鲜剂和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1.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失重率和腐烂率逐渐上升,果皮的色泽、亮度、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波动变化,可滴定酸和Vc含量显著下降。2.45℃热水处理可显著降低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延缓沙糖橘果实可滴定酸和Vc含量下降速度,用于沙糖橘采后保鲜。热处理可显著提高贮藏后期沃柑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失重;提高W.默科特果实贮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对果皮色泽影响不显著;虽不能显著降低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采后腐烂率,但可以和化学药剂混合使用降低化学药剂使用浓度。3.苯乙醇可显著降低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和热处理和油菜素内酯相比作用效果最显著,可提高贮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可滴定酸、VC以及色泽影响不显著,可用于沙糖橘采后保鲜。4.5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可显著降低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对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果实品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0.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第15期《不同冰温温度对山楂果实生理及品质的影响》(作者李超等)报道,为延长山楂果实的保鲜期,提高果实贮藏品质,筛选适宜山楂果实冰温温度参数。在以普通冷藏(0±0.5)℃,以及果实温度为-0.4、-1.0、-1.6℃的4个不同温度的贮藏条件下,对贮藏期间"敞口"山楂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