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索荃优丝苗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分别设置3种不同的栽插密度和施肥水平,研究大田生产中不同栽插密度与施肥水平对荃优丝苗产量的影响。[结果]3种栽插密度的处理间产量存在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25.5万穴/hm2移栽密度的处理产量最高,达9764.5 kg/hm2,栽插过稀过密均不利于获得高产。不同施肥水平其产量差异较大。较低栽插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荃优丝苗产量呈增加趋势;高密度栽培时,施肥不能过多,否则产量会降低。[结论]荃优丝苗作中稻栽培,目标产量在10500 kg/hm2左右时,栽培密度为25.5万穴/hm2以内,则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左右,施肥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向日葵通透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英 《杂粮作物》2006,26(4):303-303
向日葵是齐齐哈尔市主要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12万~15.3万hm2。全市向日葵平均产量1 425 kg/hm2。为进一步提高向日葵产量,在种植方式上采取了通透栽培技术研究。此项技术是在原有栽培技术基础上,采取大垄130~140cm宽窄行栽培。2005年全市在23个点次试验、示范17.3 hm2,平均产  相似文献   

3.
查哈阳农场在“三化”栽培技术基础上 ,利用“三膜钵育摆栽”技术 ,结合东北农业大学的“三超”项目内容形成“双三”栽培 ,1 999年示范水稻 1 8hm2 ,平均产量 1 2 1 0 5kg/hm2 ,最高产量达到1 3 699 5kg/hm2 。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锌肥用量对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氮肥、磷肥、钾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设置4个锌肥施用量在水稻移栽时一次性施用。[结果]30 kg/hm2锌肥用量能提早水稻成熟期2~3 d,对水稻的成熟具有一定的促早熟作用,农艺性状表现最佳,水稻分蘖数明显增多,结实率最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产量达8 010 kg/hm2,较对照增产622.5 kg/hm2,增产率8.43%,较60 kg/hm2锌肥施肥量的处理增1 074 kg/hm2,增产15.6%;较45 kg/hm2锌肥施肥量的处理增871.5 kg/hm2,增产12.2%。[结论]过多地施用锌肥会产生毒害作用,导致水稻产量和抗病性降低,因此施用时应根据土壤的缺锌程度适量施用,30 kg/hm2锌肥的施用量是水稻产量最佳用量,同时提高了水稻抗旱、抗倒伏、抗稻瘟病能力,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直播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情况研究。[方法]试验区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水平,共计14个处理。[结果]合理推荐用量分别为46%尿素591kg/hm2、12%过磷酸钙375 kg/hm2,60%加拿大氯化钾105 kg/hm2,即"NPK"配比以"223"配比为最佳。[结论]水稻栽培应坚持"适氮、减磷、增钾"措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烤烟新品系FG-1的栽培特点,形成其配套栽培技术。[方法]在贵州省设置不同施氮量与不同密度试验,探讨烤烟新品系FG-1的最佳种植密度与最佳施氮量。[结果]不同密度、施氮量对该品种大田生育期影响不明显;施氮量在112.5kg/hm2田间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密度13 000株/hm2,施纯氮量105.0 kg/hm2的处理下,产量适中,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产值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表现最好的是密度13 000株/hm2,施氮量105.0 kg/hm2的处理。[结论]FG-1烤烟新品系最佳种植密度为13 000株/hm2,最佳施氮量为105.0 kg/hm2。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燕麦品种在辽宁地区机械化种植条件下,不同栽培密度对燕麦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个燕麦品种,研究在平肥地块应用免耕播种机的条件下,栽培密度对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大部分燕麦品种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180kg/hm2和225 kg/hm2的播种密度下,燕麦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该地区适宜的机械化播种量为150~180 kg/hm2。该研究结果为在辽宁地区燕麦机械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戴韦蚕豆在青海省浅山地区的最佳栽培技术。【方法】设置3因素3水平试验,研究种植密度、施肥量和播期对戴韦蚕豆的影响,探讨其最佳的栽培技术。[结果]在青海浅山地区栽培,3月22日~4月9日播种,戴韦蚕豆均能正常成熟。其中以3月22日播种,密度27万株/hm2,施磷酸氢二铵262.5kg/hm2的栽培技术组合产量最高,达到4481.67kg/hm2。【结论】在青海浅山地区,栽韦蚕豆的最佳栽培技术组合为:3月22日播种,栽培密度27万株/hm^2,施磷酸氯二铵262.5kg/hm2.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适宜在江西省婺源县栽培的水稻品种。[方法]在同一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栽培20个水稻新品种,对比各种生理性能和产量构成因素,从中发现优势品种。[结果]排名前3的水稻品种是天优8012、建优381、深两优5183,单产分别是10 852.5、10 800.0、10 665.0 kg/hm2,分别比对照Y优1号增产9.46%、8.93%、7.56%。产量较差的是两优038、盐两优2208与华优2号。[结论]水稻品种天优8012、建优381、深两优5183比较适宜在江西省婺源县栽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湖北省红安县水田区适宜秸秆还田量、秸秆腐熟剂用量、秸秆腐熟期等配套措施的技术参数。[方法]通过对小麦秸秆还田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了秸秆还田量、秸秆腐熟剂用量、秸秆腐熟期等配套措施的技术参数,研究出一套水田有机质提升的技术措施。[结果]在N、P、K(纯N 198 kg/hm2,纯P2O560 kg/hm2,纯K2O 60 kg/hm2)配方施肥的基础上,秸秆还田适宜量为6 000 kg/hm2,水稻产量最高,为6 900 kg/hm2,土壤有机质提升贡献最大。[结论]研究结果为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以提升土壤有机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历时四年对苎麻品种细叶绿高产优质模式栽培进行了调研和总结,找到了细叶绿品种壮(老)龄麻园纤维产量6000kg/hm 2以上,单纤支数1800支以上的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总结出的苎麻高产优质模式栽培技术经同行专家教授鉴定,在国内处先进技术水平,近年来在我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全市1400hm 2壮龄麻园,最高产量可达3799.5kg/hm 2,并出现了3450kg h/m 2的高产户、高产片,平均产量都在3000kg h/m 2以上。现将推广应用的高产优质模式栽培技术的产量结构、生长发育规律及主要栽培措施分述于后。1高产优质的产量结构表1苎麻3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摸索庐江县庐城镇双季早稻主栽品种全程机械化最佳栽插密度。[方法 ]设置了3个栽培密度水平,比较不同栽培密度水稻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结果]栽培密度越大茎蘖苗峰值越高。栽插密度25 cm×12 cm水稻产量最高,达8 358.0 kg/hm2。[结论]在高肥力田块双季早稻主栽品种全程机械化最佳栽插密度为25 cm×12 cm,而肥力水平较低的田块栽插密度以25 cm×10 cm为好。  相似文献   

13.
断根和覆草旱作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常规水稻与覆草旱作水稻的产量构成、根系呼吸强度以及断根对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覆草旱作水稻籽粒产量(5850.9 kg/hm[sup]2[/sup])明显低于常规水稻(6685.7 kg/hm[sup]2[/sup]),但前者的秸秆产量(5735.5 kg/hm[sup]2[/sup])高于常规水稻(5489.5 kg/hm[sup]2[/sup])。常规水稻实粒占平均单蘖总量的百分数远大于覆草旱作水稻,覆草旱作水稻叶、鞘、秕粒的比例大于常规水稻。覆草旱作的根冠比(0.116)显著大于常规水稻(0.087),前者的根系呼吸强度是常规水稻的2.7倍。旱作水稻断根后普遍有增产的趋势,而常规水稻则有减产的趋势。常规水稻断1/4、2/4和3/4根系时,平均每穴籽粒产量较不断根的分别下降23%、15%和20%。然而,旱作条件下,断1/4、2/4和3/4根系的水稻较全根的分别增产20%、7%和3%。由此可见,水稻旱作抑制了同化产物向籽粒的转运,叶和鞘中积累了较多的同化产物;旱作水稻根系冗余生长,消耗了大量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水稻籽粒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在永泰县中高山地区推广中稻一席草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一般前季水稻产量500~600 kg/667m2,席草产量800~1000 kg/667m2,纯收入在2 300元/667m2左右,发展前景看好.介绍了中稻一席草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张兆麟 《中国稻米》2013,(4):125-128
永胜县于2005年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进行试验研究,以探索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配套技术。至2008年,通过试验示范及推广,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许多品种都获得了高产,出现了历史性的高产突破,海拔1 100 m的涛源创下水稻单产1 287 kg/667 m2的世界高产纪录;海拔14 00 m的期纳创下水稻历史最高单产1 077 kg/667 m2,百亩连片核心样板区平均单产两次超1 000 kg/667 m2。2009-2011年永胜县累计推广该技术2.38万hm2,每667 m2产量平均697.7 kg,比常规栽培增102.1 kg,增17.15%,增产增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水稻品种种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个品种(组合)参加展示,考察产量与质量性状、全生育期天数,并比较抗逆性。[结果]参加展示品种(组合)产量7 282.5~8 854.5 kg/hm2,产量水平表现较高,米质表现都比较好,全生育期142~145 d,抗性较好。[结论]7个品种表现均较好,建议继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黄华磊  石有明  周燕 《作物研究》2014,(1):34-36,42
为探讨秋洋芋/油菜套作栽培的产量潜力及其区域适应性和关键栽培技术,分析该项技术的效益表现和推广价值,2011~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和开县开展了该套作模式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洋芋/油菜套作模式在稻油轮作区域种植可增收一季秋洋芋,效益显著。两试点秋洋芋平均产量为13567.35 kg/hm2,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663.25 kg/hm2,总产值达38773.05元/hm2,纯收入23000.55元/hm2,比净作油菜平均增收17221.8元/hm2,增收比例达310.3%。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的高效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水稻嘉优5号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高产高效机插栽培措施。[方法]对水稻嘉优5号进行不同播种期、机插秧龄、播种量、机播密度和大田施肥量等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嘉优5号以5月底播种为宜;机插秧龄以10~15 d最适宜;机插株距以12~14 cm时产量较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30 cm标准盘播种量以50~75 g为好,在现有流水线下,播种量越少越好;在平衡施肥的方法下,以240 kg/hm2左右纯氮用量最为适宜。[结论]研究结果为水稻嘉优5号栽培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稻直播技术作为一种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适合川东北丘陵区冬闲田推广应用。2010至2012年我们开展了适度规模的水稻直播技术示范研究,平均产量为10 033.5 kg/hm2,比当地水稻平均单产增加30%以上,平均节约劳动力成本等1 725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冀张薯8号在榆林地区实现优质优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冀张薯8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冀张薯8号生育期、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同一栽培密度下,各处理间生育期随着播种期推迟而逐渐缩短。处理A2全生育期最长,单产最高,为24415 kg/hm2;在同一播期条件下,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密度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处理B2产量最高,单产达21 315 kg/hm2。[结论]冀张薯8号在榆林地区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底,最佳栽培密度为4.50万~5.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