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沟域经济是北京提出以山区沟域为单元,在生态保护前提下,通过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驱动产业融合是沟域经济发展的动态特性。本文运用自组织的竞争和协同理论,阐述了沟域产业融合机制、产业融合模式和演变趋势,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各类产业融合模式和实现路径。研究显示,北京沟域经济已经迈入产业融合发展阶段,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间的关联和外部环境变化是产业融合的内在主要动力。因此,实现沟域发展就是要加强三次产业高度关联度和深入挖掘农业多功能性,促使产业结构朝纵深“两维”方向发展,可采取服务型融合和生态型融合两种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山区产业发展的北京沟域经济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沟域经济”是北京山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笔者通过分析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探讨沟域经济的定义和特征,总结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最后针对北京山区沟域经济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北京沟域经济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北京沟域经济背景下山区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山区沟域经济已经成为北京农村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北京山区县依托山区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文化和生态农业等资源,形成了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产业的经济形态。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沟域经济在北京山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分析北京沟域经济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需求类型、需求动机、市场潜力等方面对北京山区生态旅游的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开发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打开知名度等方面提出发展山区生态旅游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4.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中特色民俗村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特色民俗村建设是整个产业链条中的重点之一,随着沟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北京山区部分民俗村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应重新规划设计和升级改造。笔者根据北京山区民俗村建设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北京山区特色民俗村规划设计要点,分析了北京市怀柔区“夜渤海”沟域3个村庄节点的升级改造规划案例。笔者认为在民俗村建设中应丰富投资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景观设计、整体规划与包装,融入文化元素、突出区域特色,更新经营理念、提高经营水平;应通过民俗村整体形象设计、个性化农家院形象设计、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升民俗村的档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丘陵山区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丘陵山区属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也是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内容丰富的地区。笔者结合近年来在丘陵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取得的成绩,总结了适宜这一地区推广和应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提出丘陵山区生态农业推广必须多样化、应用必须实践化、研究必须科学化。推广高效生态农业实用和配套技术、推进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的产业化、优化生态农业结构、强化科技培训力度和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是丘陵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记者从北京沟域经济发展联合会主办的"京津冀生态文明沟域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由北京市农委和河北省农业厅牵头组织、北京农研沟域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负责编制的跨区域生态文明沟域"怀柔天河川·满韵汤河-丰宁沟域"已正式完成空间整体规划,将进入启动建设阶段。据了解,该规划沟域覆盖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和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杨木栅子乡,也是京冀两地低收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动力机制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以南昌市为最大客源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导向模式,以南昌市为最大旅游目的地着力推进城市即旅游模式,促进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的形成,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永保鄱阳湖一湖清水。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示范区主导产业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导产业是现代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示范区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加规划的科学性,引导示范区快速发展,根据示范区产业基础,采用多目标分析法系统地集成出了一套完整的影响主导产业选择因素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因素指标值和综合排名确定了主导产业,最后提出了主导产业规划重点和最佳的空间布局,以期为示范区主导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加强主导产业选择与规划有利于促进示范区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资源在空间结构上的有效配置,加快推进区域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彬如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252-257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造成的城乡教育不平衡发展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城乡教育失衡由城乡教育资金投入差距、城乡师资力量差距和城乡教育机会差距这3方面原因造成。教育的城乡差距反过来又在经济方面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形成了“经济滞后——教育落后——经济滞后”的恶性循环。在就业方面,造成农村人才不足的同时城市就业压力过大。在社会发展方面,造成农村的人口、法制、文化等方面落后于城镇的水平。最后提出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从教育机会分配的优惠政策、提高教育资金投入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这3个方面入手,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10.
北京山区沟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北京山区沟域生态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实现沟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生态弹性指数、资源环境承载指数、资源环境压力度等方面,构建了北京山区沟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评价模型,为北京山区沟域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与农村既是基础和优先领域,也是最具挑战和难度最大所在。农牧地区的新农村发展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是典型的农牧地区,全旗各乡镇(苏木)在区域的差异性、功能的主导性和发展的制约性(简称“三性”)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这对于全旗新农村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基于乌审旗不同乡镇(苏木)“三性”的分析,乌审旗新农村发展的主要模式为:工业企业带动模式、城镇建设带动模式、现代农业带动模式、生态牧业带动模式、休闲旅游带动模式、专业市场带动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发展林业是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具体情况出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在山区,应当高度关注山区。从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需求满足看,林业必将在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因此,在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选择以林为主,综合开发,山区林业应当走以生态建设为主,发展林业产业,加快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制度,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路径,在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高度关注和切实解决发展林业与山区新农村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循环农业是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经济的背景与取向,在山区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山区已经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笔者通过总结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对发展实践的实证分析,提出应把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建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方面作为促进北京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基于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可持续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态福祉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需要在以往的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通过梳理总结全球环境基金项目——“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执行过程取得的实践和创新成果,并结合正在执行的“中国零碳村镇建设促进”项目设想和预期成果,提出基于乡村生态宜居建设背景下的农村零碳与分布式能源体系建设的建议,其中包含加强政策规划引领,完善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制度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体系;加强城乡统筹协调,促进城乡能源互联互通;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协同解决生态宜居建设过程环境问题;加强创新支撑,推动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Many countie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the western U.S. are experiencing rapid growth in population and income, even though extractive industries that served historically as their primary economic base are in declin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stablish statistically the spatial determinants of population, employment, and income densities in 86 rural mountain counties and any changes in those determinants between 1985 and 1994.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indicate that densities are oriented to regional metropolitan centers and critical amenities such as ski areas, national parks, and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Negatively sloped density gradients with respect to distance from regional metropolitan centers suggest that the densities of settlement patterns beyond metropolitan boundaries are analogous to those within metropolitan areas relative to urban centers. In short, a tension apparently exists in locational choice; residents of the Mountain West desire to live near the beauties and amenities of the mountain landscape but do not want to entirely sever their urban ties. Because amenities are the primary attraction of mountain counties rather than employment in locationally dependent industries, at least some migrants must have relatively footloose forms of income.  相似文献   

16.
马俊哲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7):181-186
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城乡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现代种业,运用总部经济的发展理念,并借助具有20年历史和影响的北京种子大会的品牌效应,打造丰台种业总部基地,形成企业内部在空间上分离且耦合的总部种业发展模式,以加快北京的"种业之都"建设。研究表明:依托北京种子大会品牌打造丰台种业总部基地发展总部种业的有利条件多于不利条件的,而且许多不利条件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转化为有利条件,如种业企业规模小、入驻成本高、种子生产销售区域性强等,都可以通过引导种业企业购并、改善经营管理和进一步扩大展会影响面等予以克服和消化。目前,应从尽快明确丰台种业总部基地的区域范围和功能定位、培育龙头企业、引进种业企业总部入驻、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入手,以加快丰台种业总部基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整治农村贫困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是进行生态补偿。可以将生态补偿理解为一种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看成农村贫困地区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协调机制。农村贫困地区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补偿机制包括建立绿色国民帐户、资金补偿和政策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