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5~2007年针对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北麦6号特性,通过设置不同密度及不同施肥量级裂区试验,研究其不同年份气候变化条件下,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级与品种产量的关系,为北麦6号栽培模式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量级对春小麦新品种北麦6号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了北麦6号种植所要求的最佳密度和施肥量,初步形成了北麦6号的栽培模式。为北麦6号在大兴安岭沿麓春小麦产业化带推广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北麦6号小麦品种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级对产量的影响,为北麦6号在兴安岭沿麓春小麦产业化带推广种植提供依据,在九三科学研究所试验区进行该项试验。  相似文献   

4.
2004~2005年优质春小麦品种龙辐麦12不同肥密及施肥方式对产量及品质影响试验作为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综合配套保优节本栽培技术研究"子项目攻关试验品种。为探讨优质春小麦龙辐麦12在大兴安岭沿麓产业化带不同肥密及施肥方式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九三试区进行此项研究工作。通过两年试验,初步摸清了龙辐麦12最佳密度及施肥量级和施肥方式,为龙辐麦12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春小麦龙麦26、龙麦30不同年份同一施肥量级情况下不同密度与不同施肥比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能明显改善春小麦经济性状,提高品质及产量。密度在525万/hm2水平下,氮磷钾三要素最佳配比N:P2O5:K2O=1.25-1.5:1:0.5,对提高品质及产量水平较佳。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黑龙江西部雨养农业区优质春小麦北麦6号氮素后移与春小麦产量的变化关系。以形成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栽培模式。2011年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春小麦氮素后移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表明。以分蘖期施用氮素增产效果较佳,通过项目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氮素后移高产栽培模式,为春小麦北麦6号在本区域种植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6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兴安岭沿麓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在丰年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丰年气候条件下不同密度及施肥比例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探索出高产优质春小麦龙麦36在丰年气候条件下不同密度及施肥比例对产量的影响,寻求出龙麦36的最佳的密度与施肥比例,为其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春小麦北麦6号为试材,研究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不同播期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经2007年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平丰年,春小麦北麦6号以5月15日前后播种,则产量水平与品质指标均能兼顾。这为大面积春小麦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黑龙江西部雨养农业区优质春小麦不同密度及施肥比例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形成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栽培模式,在平丰年份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该区域平丰年气候条件下春小麦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密度及施肥比例与产量品质的高产栽培模式,为该区域春小麦种植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6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2013-2014年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两年在本区域平年及平丰年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春小麦龙麦36不同肥密及密度与施肥比例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龙麦36高产栽培模式,为其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龙啤麦3号(龙08D26)和龙09Y1-199啤酒大麦新品种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级对其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种植龙啤麦3号及龙09Y1-199啤酒大麦新品种密度水平在450万/hm2左右、施肥135~165 kg/hm2,在平丰年条件产量水平可达到6 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5和龙麦36均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丰年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及不同肥密条件下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2015年度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丰年气候条件下进行不同肥密与龙麦35、龙麦36产量和品质关系的研究,初步探索出高产优质春小麦龙麦35和龙麦36在丰年的增产潜力和不同肥密对品质的影响规律,通过此项研究为其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优质春小麦品种北麦6号的群体结构的研究表明,优质春小麦北麦6号属高产中间型品种,在良好的条件下,适宜的播种密度范围较宽,基本苗适密范围在450万~750万/hm2,最高密度750万/hm2。为保证收获穗数符合其生理特点,其密度范围保苗株数以550万/hm2左右为佳。  相似文献   

14.
按国家跨越计划《优质饼干小麦“宁麦9号”、“建麦1号”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开发》项目的实施要求,由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一布置,我们于2001年夏季,在弱筋小麦“建麦1号”的成熟期进行了不同收获期对产量及籽粒品质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播期对优质春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优质春小麦克丰10号,设5个不同播期,研究分析不同播期条件下的产量与品质。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克山及相似生态地区优质春小麦克丰10号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品质随播期的延后而上升,但产量则随之而下降,最迟播期为5月中旬。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播期对优质春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优质春小麦克丰10号,设5个不同播期,研究分析不同播期条件下的产量与品质。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克山及相似生态地区优质春小麦克丰10号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品质随播期的延后而上升,但产量则随之而下降,最迟播期为5月中旬。  相似文献   

17.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5及龙麦36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为探索这两个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在平丰年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高产栽培模式,为其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为发挥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龙麦35和龙麦36的品质和产量潜力,结合项目的实施,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设立试验区,通过各项技术试验与组装,为建立优质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新品种350 kg/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为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及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春小麦产业化带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施肥及栽培密度对春小麦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春小麦生产的适宜的密度与肥力,以优质强筋小麦龙麦33号和中筋小麦克旱2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肥力水平和3个密度水平,分析了在不同的肥力和密度的共同处理下这2个小麦品种的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和密度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在整个生育时期的生物性状总体变化无明显规律;克旱21号和龙麦33号在中等肥力、低密度(D2E1)处理下产量最高,分别为5 508.0和5 647.5kg/hm2;在不同氮肥处理下,低密度(E1)处理产量整体较高密度(E3)处理高;在不同密度下,中等肥力(D2)处理从整体上产量较低肥力(D1)和高肥力(D3)高,其他处理间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9.
优质春小麦野猫是从加拿大引人的,其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19.86%,湿面筋含量41.8%,沉降值61.8ml,稳定时间>30min,有芒,千粒重36.5g左右,株高90cm左右,生育期80d左右.为探索其产量潜力及配套栽培技术,1999、2000年进行了不同密度、施肥量级试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级在啤酒大麦垦啤7号及龙啤麦2号上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种植垦啤麦7号垦龙啤麦2号密度水平在450万/hm2左右,在平丰年份产量水平可达70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