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产最基本的生理过程之一,作物产量的提高都是通过各种农艺栽培措施直接或间接地改善植物的光合利用率来实现的。水稻的产量与光能利用率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不同栽培方式间的光合利用率也存在差异,一般农田光能利用率平均只有0.40%。在寒地水稻栽植过程中,通过改变栽插行向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有效提高气温和地温,减少水稻植株阴影对光合作用影响,使植株透光性和叶片受光量增加,从而达到增加光能利用率进而增产的目的。本试验通过改变栽插行向,由南北插改为南偏西23.5°,探讨此栽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水稻生产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能量的主要来源。一般作物的干物质中有90—95%来自光合产物。茶树是多年生常绿叶用植物,以摘采芽叶为主要生产目的。茶树芽叶既是采收对象,又是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营养器官。因此,茶树叶片光合能力的大小,对于产量的形成关系极为密切。茶树属耐阴植物,光饱和点低,光能利用率也就低。据报导,一般光能利用率在1%左右,即使亩产千斤的高产茶园,光能利用率也未超过3%。如何从提高光能利用率,以挖掘增产潜力,便成为茶树栽培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水稻等C3作物的周年光能转化效率很低(≤1%),若能够减少光能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将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对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损失的途径进行总结,发现其中因叶片过量光吸收而导致的非光化学猝灭是一条重要的能量损失途径。探讨通过减小捕光天线尺寸,避免因过量光吸收、光系统过量光激发而产生超氧阴离子,缓解光合抑制,从而提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与光合速率的生理机制,概述国内外关于通过减小捕光天线尺寸从而提高光能转化效率的主要研究结果,并对在水稻中通过减小捕光天线尺寸改善叶片光合效率与冠层群体光合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作物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作物的产量主要来自光合作用。产量的高低决定于作物对光能利用率的大小。从理论上测算,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可达12%,禾谷类作物产量可达1775公斤/亩。美国科学家估算,在最佳条件下,小麦产量可达1400公斤/亩,玉米产量可达2000公斤/亩。我国科学家根据山东的地理纬度及光热资源和小麦的光能利用率,计算的小麦最高理论产量为1200公斤/亩。以上理论产量比现有得到的高产纪录高出1倍以上。是什么原因限制了作物的高产潜力呢?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农作物的产量有90—95%是作物在光合作用中利用日光能同化CO_2所形成的。因此,光合作用在农作物的产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当前农作物产量远较理论值为低,其主要问题在于光能利用率不高[1、2]。所以生产中许多农业技术和措施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光能利用率或光合强度,从而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在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正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在水稻及小麦方面曾比较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干物质的积累,90—95%以上来沅于光合作用。因此,光合作用的强弱决定产量的高低。目前,一般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指太阳光中的能量,被光合作用转化成化学能而贮存于光合产物中的百分数。)只有1—2%,低产田只有0.1—0.2%。在我国华北地区,若光能利用率达到2.6%,亩产可在2500斤以上。据推论,在我省光能利用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是大范围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农业“八字宪法”的各项措施,实质上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创造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条件来增加作物的干物质积累。植物干重的90~95%是光合作用产生的,仅5~10%是来自根系吸收的养分。然而目前产量较高的农田,对照射到作物上的全部光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水稻的产量与光能利用率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不同栽培方式间的光合利用率也存在差异,一般农田光能利用率平均只有0.40%。在寒地水稻栽植过程中,通过改变栽插行向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有效提高气温和地温,减少水稻植株阴影对光合作用影响,使植株透光性和叶片受光量增加,从而达到增加光能利用率进而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绿色植物依靠光合作用获得了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有机物质,而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又是与植物本身的光能同化率密切相关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植物捕获太阳光能的多少,就决定了它生产有机物质的多少。所以,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的基础。实际上,作物的光能同化率很低,一般只占全年总辐射能的1—3%,有的甚至达不到这个水平。可以设想,如果能在充分利用日照时间和光合面积的基础上,再设法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那么它们的产量就会以惊人的速度成倍增加。据估计,水稻、玉米的平均光能利  相似文献   

10.
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作物光能利用率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分析了影响作物光能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 玉米的产量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积累起来的.但目前各种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是很低的.即是高产玉米全生育期对光能的利用率也只有1-2%.所以研究玉米合理群体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以提高产量,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本文根据试验资料,对高产玉米合理群体结构的生理基础,作初步分析.一、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叶子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叶面积愈大,产量愈高.但当叶  相似文献   

12.
旱地作物的光合作用与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旱地作物的光合作用与产量主要受水分不足的影响,在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还受土壤肥力不足的限制。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对旱地作物光合作用特点、光合作用与产量、群体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以及提高旱地作物光合作用的途径作一简要论述。一、旱地作物光合作用的特点作物产量的90—95%来自光合作用。旱地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受供水不足的限制,特别是生育盛期。干旱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光合作用;一是抑制生长,减少光合面积;二是直接导致光合速率降低。我们的研究表明,轻度土壤干旱下,小麦净光合速率仍维持在正常水平,而叶片生长速率已明显降低。干旱使叶面积降低并促使其早衰,抗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生产的基本过程,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实现的。就目前一般作物生产水平而论,阳光能量的利用率仅为1—3%。因此,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使作物大幅度增产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叶子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光合效率、光能利用率的高低与叶子的外部形态、大小、厚薄、叶片在茎秆上的排列、分布,以及叶子内部的生理机能都有密切关系。这方面前人已有过很多的研究。为了更深入了解大豆叶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叶部结构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叶在产量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改善叶部结构来截取更多的太阳能,以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我们于1981年对大豆的叶部结构,叶片的形态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院内试验地,种植六个不同类型品种。在生长发育中三次测定叶柄着生角度(叶柄与茎秆的夹角)叶柄长度,叶层分布,叶片大小,测定群体内部田间光照状况及叶面积发展动态,干物质积累动态。另外每个品种定点三株,观察每片叶子的寿命(从叶展开  相似文献   

15.
提高二代目光温室光能利用率,可有效地改善温室内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各类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节能二代目光温室光能利用率的提高主要从增加温室采光量和改善光照分布余缺均匀性两个方面入手。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浅谈如何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作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影响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因素,并提出提高作物光能利用效率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解锋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144-146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人类生产直接和间接提供农产品.从我国的地理位置来看,日照充足,光合生产潜力大,提高光能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上增产的主要措施.但光能利用率低,那么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就成为农业生产重要问题.分析了导致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并提出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先能利用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的特点,就是作物利用大自然的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各种有机物质。如粮食、工业原料。例如,生产当中,田间常出现三类苗情,为了提小苗、赶大苗消灭三类苗,就常施用氮肥。因为氮肥能促进作物生长,扩大叶面积,增加叶片中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的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以上的干物质,来源于光合作用。目前产量较高的农田,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只不过百分之一、二。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产量即可成倍增长。因此,在改善生产条件和改进栽培技术的同时,选育光合效率高的品种,“向阳光要粮”,是进一步夺取农作物大幅度增产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光呼吸化学控制技术的产业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合作用是人类物质生产的基础,作物生长过程中有机物的形成积累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理论上光能利用率可达5%.目前,大面积生产中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只有0.5%~2%,利用效率很低.专家预测,如果每667m2光能利用率提高到5%,年产量将达到2 500 kg[1,13].因此,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有着巨大的潜力,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