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糯2号"是绍兴市农科所以"Z94-207///越糯1号/黑宝//嘉育293"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糯新品种.1998年经绍兴、诸暨、嵊州市农科所联合鉴定,平均亩产535kg,较对照"浙852"增产13.2%.1999~2000年参加绍兴市早稻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417、519.85和471.43kg,较对照"嘉育948"分别增产5.3%、6.52%和9.4%.两年区试增产均达极显著标准.1999年在绍兴县东湖农场示范种植110亩,实产为370~420kg,2000年扩大到275亩,平均亩产440.6kg.其中该场周国根农户种植44.63亩,平均亩产483.5kg.东湖镇独树园区许夏牛农户种植42亩,平均亩产450kg.皋埠镇孟家葑村吴玉富农户种植13.7亩,平均亩产510kg,其中2.5亩,亩产达550kg以上.于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新麦9号是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超高产、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1997年5月通过新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0年在河南省麦收面积近500万亩,现已成为该省第8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主要品种之一。 1 产量 1994~1996年农科所品系鉴定试验,新麦9号平均亩产520.6kg,比对照种豫麦2号增产8.8%,居首位;1995~1997年参加新乡市种子管理站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52.0kg,较对照豫麦21增产11.4%,2年产量均居首位;1997~1998年河南省超高产区试,平均亩产468.3kg,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7.24%,居第2位;1998~1999年平均亩产564.3kg,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11.93%,居第2位;1998~2000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19点次汇总全部增产,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11.04%,平均亩产489.7kg,最高558.3kg,2年产量均居首位。1997~1998年,在小麦普遍减产的情况下新麦9号在新乡市郊区临清店2.28亩高产攻关田创下683.5kg的高产记录。1998~1999年在安徽省宿州市桥南村种植6亩,平均每亩产量达652kg。  相似文献   

3.
湘两优糯粱1号 是由湖南省农科院高梁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酒用型两系糯高梁新品种。199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春播生育期约110天、夏秋播约100天、秋季再生85天~90天。一般667平方米产量400公斤~500公斤,高产可达650  相似文献   

4.
高粱是酿酒的重要原料,四川省宜宾市、泸州市、邛崃市等地种植高粱面积大,常规高粱占大多数,发展再生常规高梁潜力很大,尤其是行间间种食用菌,增收效果更佳。一般1亩再生常规高粱亩产125kg左右,间种食用菌产量350kg左右,合计亩产值约3000元,亩纯收入2000元,比种秋玉米亩纯收入增加1500元。  相似文献   

5.
"春江糯2号"系中国水稻所育成,来源是"丙92-124/春江糯",1995年定型,1998年在金华市区试,我县试点亩产达453.4kg,比对照"祥湖84"增产23.64%,达极显著水平.1999年续试亩产407.5kg,比"样湖84"增产3.56%.2000年我县承担市生产试验亩产444.63kg,比"祥湖84"增产9.97%.面积逐步扩大,其中1999年桃溪镇东垄村试种1.34亩,亩产达547.39kg,2000年武阳镇6户调查59.1亩,亩产达439.6kg,2001年南丰村试种1.48亩,亩产472.9kg.通过试验、示范,该品种丰产性好、米质优,有推广价值(见表1、2).  相似文献   

6.
湘两优糯粱一号是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糯高粱新品种。1996年和2000年分别通过湖南省和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特征特性 该品种在湖南春播生育  相似文献   

7.
“秀优5号”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晚粳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4年进行品比试验,“秀优5号”平均亩产达672kg,居各品种之首。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清秀,分蘖力偏弱,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对稻瘟病抗性好,米质较优,食味好。2005年全市示范种植50亩,在单季稻稻飞虱大发生和不利气候条件下,平均亩产仍获573kg的高产水平,比全市单季晚稻平均亩产增加123kg,增产27.3%,其中观海卫镇昌明村周世祥种植7亩,平均亩产达613.8kg,2006年全市推广面积扩大到6000亩,并作为单季晚稻主要推广品种。为探索“秀优5号”机械喷直播栽培的最适喷播量,进而制定其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在慈溪市水稻高产示范方内进行了本试验,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杂交种禾源178是承德新禾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以CH09为母本、WW-04为父本组配而成。2009年围场腰站组合鉴定试验发现,“CH09×WW-04”组合产量高而且极早熟,2010-2012年鉴定试验,2013-2015年品比试验,2016-2017年参加河北省极早熟组春播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9.8kg,比对照德美亚1号平均亩产648.4kg增产8.0%。2017年河北省极早熟组春播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9.2kg,比对照德美亚1号亩产603.8kg增产9.2%%。2018年7月21日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冀审玉20180069号)。2020年通过内蒙古、山西、黑龙江认定,2018年至2020年3省试点平均亩增产8.4 kg,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 禾源178极早熟、稳产性好、抗玉米主要病害,活杆成熟。春播全生育期106 d,适合在河北省、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10℃有效积温2200℃早熟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皖麦38是涡阳县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1999年通过国家审定,是省农业厅重点推广的优质麦品种.该品种1999年在我县示范种植3.5万亩,平均亩产390kg,比全县小麦平均单产增产17.2%.2000年全县推广种植近10万亩,在迟播1个月并连遇冬春干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仍达300kg以上,是适合我县高产栽培的较理想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实现"一种两收、高产高效",引进6个具有优势潜力的高粱品种,在"高粱+再生高粱"模式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泸糯12号头季和再生季产量达11 566.8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引试品种,比对照(青壳洋高粱)增产103.6%,且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好,可作为"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的优选品种,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00,(3)
湘两优糯粱一号系再生杂交糯高粱,1999年引进少量杂交一代种子在余姚市黄家埠镇试种,种植面积共25.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分14个种植户。试种结果,第一茬产量平均每亩356千克,最高达到446千克;第二茬单产与第一茬相仿,两茬合计平均亩产710千克。该品种,出酒率高,平均达52%(45度),且具有醇、香、稠等口感特点。“湘两优糯粱一号”秆矮抗倒,第一茬平均株高130厘米,第二茬平均株高170厘米,且再生能力强,第一茬割秆后第三天萌芽长即达到5厘米以上。此外,该品种糯性较好,还可加  相似文献   

12.
超级稻甬优6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级稻甬优6号是由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温岭市试种,表现为株型高大、大穗、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感光和熟期偏迟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增产优势,在栽培技术到位的条件下,可实现亩产700~750kg的目标产量,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2006年全市种植面积已达41 560亩,占全市杂交稻种植面积的38.8%。  相似文献   

13.
泸糯8号系四川省水稻高梁研究所用自育红粒糯性不育系“45A”与山西省农科院高梁研究所糯恢复系“35R”配组育成的糯高梁新品种。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四川及相似高梁种植生态区种植。2004年浙江省诸暨市农技中心从四川引入种植。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达100hm^2,增产高梁75万kg,2006年扩大到200hm^2,今年示范推广近400hm^2,占全市高梁种植面积的60%以上。浙江省其他县市也相继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14.
小型西瓜"拿比特"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型西瓜"拿比特"系日本育成,我市于1998年引入,1998~2001年全市种植面积分别为50、200、1500和6000亩,2002年已成为我市小型西瓜生产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同类西瓜面积的60%以上."拿比特"西瓜在我市春季作大棚早熟栽培,亩产1500~2000kg.夏秋季大棚遮雨栽培亩产1000~1500kg.其中2001年嘉兴市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春季种植"拿比特"面积12亩,亩产高达3800kg,亩产值超8000元;秋季种植面积6亩,亩产为1600kg,亩产值超3000元.  相似文献   

15.
Ⅱ优162系四川省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以Ⅱ32A为母本、蜀恢162为父本配组而成,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自1996年8月引进永嘉县试种以来,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而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0年全县已推广2.1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是汕优63种植面积的一半,一般产量561.8千克/亩,高的达631.2千克/亩,比汕优63增产13.81%。  相似文献   

16.
杂交糯高粱耐瘠抗旱、一种两收、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大面积种植。为充分挖掘增产潜力,提高效益,通过笔者多年对杂交糯高粱及其蓄留再生高粱的种植和试验,提出了发展杂交糯高粱生产的前景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豆26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1989年用油87?22为母本与郑州长叶7有性杂交,按系谱法选育而成。1992年引入安徽省宿县试种。1997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认定。 1 产量表现 1994~1995年参加安徽省淮北片大豆区试,平均亩产167.45kg,比对照中豆19号增产8.7%。1996年参加安徽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9.2kg,比对照中豆19号增产14.8%。1999年引入安徽省临泉县农技推广中心试种,平均亩产213kg,居4个品种试验之首,比对照豫豆16号亩增产27kg,增产率为14.78%。  相似文献   

18.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优质不育系中浙A与恢T-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2012年引进在德化县大铭乡试种,2013年扩大示范,均表现高产优质,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3002)。现将中浙优8号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 2012年德化县大铭乡引进中浙优8号在大铭村和琼英村作中稻试种,面积均为15亩,经实地测产,每亩产量分别为653.4kg和675.5kg,平均亩产664.5kg,比对照福优964增产18.3%。2013年在大铭村和琼英村扩大示范,种植面积各75亩,经实地测产,每亩产量分别为667.5kg和676.9kg,平均亩产672.2kg,比对照福优964增产18.6%。经过2年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晋单(甜)40号"(原名晋品甜1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1995年用自选系"诱19--4"为母本,"诱19--7"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已于2000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山西省1998~1999两年多点生产试验,均比对照品种"超甜3号"显著增产,其中1998年平均亩产鲜嫩果穗1 306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36.40%;1999年平均亩产鲜嫩果穗1 134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33.20%.1999年太原市小店区水稻原种场对该品种和黑龙江"甜玉米2号"进行了种植示范,示范面积分别为20亩和5亩,平均亩收鲜嫩果穗3 510穗和3 420穗,单穗重586克和328克,亩产2 057千克和1 122千克,亩纯收入1 480元和510元."晋单(甜)40号"较黑龙江"甜玉米2号"亩增产83.30%,亩增收190.20%.  相似文献   

20.
优质糯玉米"江南花糯"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花糯”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7年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1999年引进,该品种肉质厚、糯性强、香味浓、外观美、不易与普通玉米混淆,深受消费者青睐。“江南花糯”一般亩产鲜穗750kg,高产达1000kg以上,亩收入可达1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