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研究第一报指出,有效穗数太少,是薯麦制小麦低产的主要原因。本文着重讨论增穗途径。 一、穗数与产量 中低产水平下,若不发生倒伏,单产随穗数增加而增加,而且二者关系为直线关系(表1)。据表1算得的直线方程为 y=6.0568X+74.3851………①  相似文献   

2.
环保型高产小麦豫麦54(百农64)由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小麦育种中心育成,属大面积高产稳产优质品种,1997年夏收面积15万亩,1998年夏收面积550万亩,被农业部列为跨省重点推广品种,1999年夏收面积超过1 500万亩,现已推广8 000多万亩,已成为河南省主栽小麦品种和黄淮南部麦区主导骨干品种.  相似文献   

3.
自1985年以来,随着中棉12良种和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麦套地膜栽培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90年全市12万亩麦套地膜棉平均亩产皮棉78.3公斤、小麦275.2公斤,其中贾悦镇5万亩麦套地膜棉,平均亩产皮棉93公斤,小麦302公斤,亩收入超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茎尖脱毒种薯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引言马铃薯是我省太行、吕梁东西两山和塞外高寒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种植严重危害。据我所60年代和近期的调查鉴面积达400万亩左右。据统计,雁北主产区13县1971、1979年的平均亩产仅495.5公斤。造成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铃薯病毒病的定,我省马铃薯病毒病的类型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七、五”期间,大、小麦生产和科研的回顾。 (一)、生产方面我省“六、五”期间,由于生产体制改变,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种麦经济效益较低等原因,曾出现大、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下降。据统计,1986年全省春收大、小麦面积下降到160.1万亩,为历史上的最低点,比建国初期还少20万亩;大、小麦总产量只1.929亿公斤,比1978年春收大、小麦总产2.925亿公斤,减少近1亿公斤。为  相似文献   

6.
虞城县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黄河故道南侧,耕地面积142万亩。年平均气温14.1℃,大于10℃的积温4670.9℃。自1980年发展麦套夏棉两熟种植,到1990年麦套夏棉两熟面积达25万亩。前茬小麦平均亩产270公斤,棉花65公斤。总结我县近10年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市在麦套花生生产上,存在着种薄地,不施肥和粗种粗管等问题,致使麦套花生面积不大,产量低而不稳。1983年,我市农技站主持各县协作攻关,在扩大麦套花生面积和花生种植向良田肥地新区转移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全市麦套花生面积,由原来的24方亩,扩大到1985年的65万亩,平均单产138.3公斤,比全市花生平均单产110.5公斤增产27.8公斤,增产25.16%;1986年推广72万亩,平均单产116公斤,比全市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8.
闽东南丘陵平原区在20世纪70-80年代实行稻稻麦三熟制。90年代后期起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水稻面积压缩,小麦面积大幅减少至消失,经济作物、蔬菜、粮菜兼用型的马铃薯面积扩大。双季稻-马铃薯作为一种新三熟种植制。马铃薯冬种春收,上市时正值中国中北部鲜薯断挡期,具有明显市场优势。因而,稻稻薯种植制迅速发展。现根据龙海市的调查研究结果,对稻稻薯种植制的密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宽幅大沟麦套种覆膜春花生,是改传统的二尺沟播小麦套半夏花生为2.7尺的宽幅大沟麦套覆膜春花生。该方式集小麦沟播优势与春花生覆膜栽培技术为一体,既协调了粮油争地的矛盾,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三年试验示范平均亩产小麦269.5公斤,花生335.2公斤。1987年全县推广27000亩,总增收196.56万元,1988年全县推广73000亩,总增收335.8万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成安县西南庄村,在改革种植业结构中,推广了麦棉满幅复播耕作方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86年,该村种植的100亩麦棉复播,夏棉皮棉单产60公斤,小麦单产300公斤,麦、棉两季亩收入426.2元,比小麦、玉米连作亩收入264.0元,增加了162.2元,比单种春棉亩收入增加了130元,1987年全村麦棉复播面积为220亩,夏棉单产预计可达75.0公斤,加上一季小麦亩收入  相似文献   

11.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3):8-8
据了解,山东省今年小麦种植面积已达到4660万亩,是近5年来最多的一年。其中,优质专用小麦达到2 80 0万亩,比上年增加30 0万亩,创下了历史新高,并继续保持着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最大的纪录。同时,“订单小麦”所占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的订单面积已增加到1 30 0万亩,比去年增加了45 0万亩,增幅高达5 3%。“订单小麦”面积的连年增加,并不意味着优质专用小麦能够实现优质优价。据了解,从1 998年至今,优质专用小麦收购价格从最高时每公斤高出普通小麦0 .1 8元,降到去年的0 .0 4元~0 .0 6元左右,与普通麦价格已相差无几。山东省…  相似文献   

12.
1987年,怀化市盈口区农技站在盈口乡新家庄村试种薯—稻—薯复种制1.3亩,获得亩产春马铃薯2115.8公斤、中稻647.9公斤、秋马铃薯1489公斤,按薯粮5:1折算,三熟共亩产原粮368.5公斤。其栽培技术如下: 春马铃薯品种怀薯6号,1月23日播种,按2m宽幅分厢条播,行株距40×25cm,每亩施猪牛栏粪1500公斤、尿素和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3.
枣庄市近两年来麦田套种花生发展很快。1981年全市麦套花生面积仅有1.2万亩,占当年花生面积的4.2%;1984年发展到3.2万亩,占花生面积的23.5%;1985年猛增到15万亩,占花生面积的46.9%。我市麦套花生面积只所以发展这么快,不是没有原因的。分析我市的实际情况,自然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麦棉套种和地膜植棉在我省发展较快,1983年麦套棉自然面积达415万亩,占棉田面积的37%;地膜棉发展到61万亩,一般增产30~50%。为了使这两项栽培技术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膜的增温保  相似文献   

15.
黄淮海棉区麦棉两熟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麦棉两熟的发展概况黄淮海地区是棉产区,也是粮产区。过去在小面积上有麦棉两熟种植,一般亩产小麦100~150公斤,子棉100公斤。60年代起不少地区开始麦棉间作套种,一度发挥了增产效果。70年代麦棉间作套种面积有了一定发展,1976年麦棉两熟棉田约占棉田总面积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期,我市6万余亩的沿江棉区,皮棉单产基本稳定在100公斤以上,其中有2万余亩棉田皮棉单产达到125公斤以上,并初步形成了一套麦套直播棉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汶上县是山东省推行麦套春棉较早,推广面积较大,生产水平较高的县份之一。四年平均麦棉套种小麦亩产254.7公斤,棉花亩产76.5公斤,霜前花82.2%。其中1989年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为全国大麦的主要产区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在400万亩左右,最高的1984年高达447.4万亩。由于复种指数较高,给轮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大麦黄花叶病发病面积有所增加据省农业厅植保站统计,1984——1987年,全省平均发病面积约3.8%,年度间的幅度为2.3——5.8%,一般病田亩减50公斤左右,重则减产100公斤以上,仅黄花叶病一项,全省四年大麦损失达2000万公斤左右。嘉善县于1983年开始进行耐“黄”大麦品种(系)引种、鉴定工作。经过五年的努力,从87个新品种(系)中,筛选出耐“黄”能力强,综合性状好的沪麦10号新品种。1988年浙江省种子公司已确认沪麦10号适宜于全省黄花叶病地区种植,并通过了加兴市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19.
苍南县现有茶园2.66万亩,近几年产量徘徊在850吨上下,平均单产32公斤,处于低水平。主要原因是低产茶园面积大。1989年苍南县农业局在普尾茶场进行50亩低产茶园改造试点、示范。低改前亩产干茶30公斤,亩产值197元,通过改造后,到今年春茶亩产干茶达60公斤,亩产值达1453元,单产  相似文献   

20.
福清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7~18万亩,近几年来因受市场经济影响,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现种植面积只在10万亩左右,亩产徘徊在150kg。小麦高产地区生产实践证明,小麦不是低产作物,在福清市气候条件下,只要采取合适的栽培技术措施,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夺取小麦高产是可能的。现就福清市主栽品种晋麦2148进行调查分析。一、小麦高产的几种类型小麦的亩产量是由每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构成的。这三个因素乘积的大小反映了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实践证明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是协调好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使穗数、粒数和粒重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