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MCS +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冲红的原因。方法 :将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出现冲红的献血者 2 0名作为冲红组 ,随机选择正常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 2 0名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献血者机采前手指末梢血的红细胞计数 (RBS)、血红蛋白 (Hb)、红细胞体积分数 (Hct)、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和血浆总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冲红组多项血液参数 (包括Hb、Hct、MCV、MCH、MCHC)以及血浆总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而两组的外周末梢血RBC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冲红现象与外周血的Hb、Hct、MCV、MCH、MCHC以及血浆总蛋白等参数的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近年来乌蒙半细毛羊出现贫血、黄疸及血尿等症状的病因,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出现患病羊的贵州省威宁县牛棚镇牧场作为试验牧场,贵州省赫章县凉水沟种羊场作为对照牧场,分别采集2个牧场的土壤、牧草样品,以及患病乌蒙半细毛羊(20只)与健康乌蒙半细毛羊(20只)的颈静脉血及肝脏,测定Cu、Mo、Mn、Co、Se、P、Fe和Zn含量,同时测定试验羊血液中SOD、CAT、GSH-Px、CPK、GOT活性和CP、MDA、Hb含量及RBC、MCHC、MCV、PCV、MCH、WBC等指标;然后将健康乌蒙半细毛羊转移到试验牧场上放牧,10 d后进行钼酸铵补充试验,设0,100,200,300 mg/kg 4个处理,测定乌蒙半细毛羊血液和肝脏中铜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钼元素的影响。【结果】试验牧场土壤中的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1),属于铜污染土壤;试验牧场牧草中的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牧草(P0.01),且试验牧场牧草中铜钼比高于动物饲粮中的铜钼比正常值;患病乌蒙半细毛羊血液和肝脏中的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羊(P0.01),其他元素含量间无显著性差异;患病乌蒙半细毛羊血液中的SOD、CAT和GSH-Px活性极显著低于健康羊(P0.01),CPK、GOT活性和CP、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羊(P0.01);患病乌蒙半细毛羊血液Hb、RBC和MCHC极显著低于健康羊(P0.01),MCV极显著高于健康羊(P0.01),PCV、MCH和WBC与健康羊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健康乌蒙半细毛羊在试验牧场饲养后,出现了与患病乌蒙半细毛羊相同的症状,补充钼元素后,这些羊血液和肝脏中的铜含量明显降低,到试验结束时,体内铜含量恢复到正常范围,病症消失,且以每10 d补充300 mg/kg钼酸铵2次的效果最好。【结论】乌蒙半细毛羊的慢性铜中毒症状是采食含铜量过多的牧草造成的,在饲粮中补充300 mg/kg的钼酸铵,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3.
通城猪及其杂种猪若干免疫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通城猪、长大通、大长通杂种猪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血细胞容积(MCV)、平均血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IgG含量、ANAE阳性率(ANAE^ )、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DTH)的测定,发现通城猪DTH、WBC、RBC、HGB、HCT、MCV、MCHC性状的平均值均高于长大通和大长通杂种猪。对影响各性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TH、WBC、RBC、HGB、HCT、MCV、MCHC性状与品种有关,WBC、MCHC与性别有关。对各免疫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所测免疫性状指标对机体免疫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镉中毒对肉鸡某些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1曰龄的AA鸡160羽随机分成4组:Ⅰ组(对照组)鸡喂基础曰粮;Ⅱ组鸡喂基础曰粮添加镉1mg/kg(以3CdSO4·8H2O折算,下同);Ⅲ组鸡喂基础曰粮添加镉10mg/kg;Ⅳ组鸡喂基础曰粮添加镉100mg/kg。各组鸡分舍试验49d,测定鸡的血液学指标。结果表明:饲镉组鸡RBC、Hb、PCV、MCH、MCHC均低于对照组,且Ⅲ、Ⅳ组与对照组有组间差异(P<0.05或P<0. 01),呈一种典型的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洋人工草地牧草的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和放牧羊矿物质元素需要量配制含有8种元素的矿物质添加剂,对放牧的罗姆尼羊和四川麻羊进行补饲试验,结果表明,2种羊的平均日增重、Hb、TSP和血清中Co、P元素的含量试验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四川麻羊全血GSH-PX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罗姆尼羊血清中Mn、K元素的含量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种羊的RBC、PCV、血糖、CP、GSH-PX(罗姆尼羊),以及血液中Sc、Ca、Na、Mg,Mn(四川麻羊)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动物感染肝片吸虫后的疾病发展及免疫功能变化,本研究以山羊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囊蚴(200个和500个/只),连续17周,每周颈静脉采血1次,测定血液参数,血清酶、总蛋白及蛋白组分.结果:感染山羊血液的 RBC、Hb、PCV 均明显下降;血液指数 MCV,MCH,MCHC 变化不明显;WBC 和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增加;血清中 AST 从第2周后开始上升,第8与第9周达高峰,GGT 于感染后第7与8周开始升高,第10与11周达到高峰;血清总蛋白前10周有缓慢上升趋势,以后呈直线下降,白蛋白显著减少,α-球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延边地区东北半细毛羊的体温、心率、呼吸、PCV、红细胞数、Hb 量、MCH、MCV、MCHC、血小板数、ESR、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等项生理常值。测定结果,其均值依次(除 ESR、白细胞分类)为39.3℃,77.3次/分,21.8次/分,31.13ml%,8.48百万/mm~3,9.0g%,10.78Pg,37.30μm~3,29.24%,25.39万/mm~3,8.32千mm~3。ESR 采用标准管垂直法与倾斜法测定15′、30′、60′、120′的常值。白细胞分类为淋巴细胞60.42,单核细胞2.83,嗜碱性细胞0.16,嗜酸性细胞4.74,嗜中性细胞31.86。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延边奶山羊泌乳期母羊和种公羊的体温、心率、呼吸、PCV、红细胞数、Hb 量、MCH、MCV、MCHC、血小板数、ESR、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等生理常值。泌乳期母羊的生理常值依次(除 ESR、白细胞分类)为38.6℃,79.2次/分,19.9次/分,27.54ml%,11.84百万/mm~3,8.02g%,6.87Pg,23.92μm~3,29.53%,34.37万/mm~3,7.12千/mm~3。ESR 采用标准管乘积法和倾斜法测定15′、30′、60′、120′的常值。白细胞分类为淋巴细胞48.55,单核细胞3.19,嗜碱性细胞0.31,嗜酸性细胞3.45,嗜中性细胞44.53。  相似文献   

9.
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天分别按10 g/kg和20 g/k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干粉,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前及攻毒后每隔7 d采血1次,检测和田羊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试验组和田羊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淋巴细胞百分比(LYM%)、红细胞数密度(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质量(MCH)、血小板数密度(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压积(PCT)下降;白细胞数密度(WBC)、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升高,部分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质量浓度(MCHC)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中毒羊淋巴细胞出现空泡和蓝黑色颗粒,红细胞大小不均和异形改变。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对和田羊血液学指标有显著影响,可引起羊贫血及机体免疫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贵州黑山羊母羊部分血液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黑山羊品种的选育及临床珍断提供事考依据,测定了5月龄、8月龄、1岁、2岁和3岁贵州黑山羊母羊的15项血液生理指标.结果表明:5个年龄段的白细胞中单核细胞数量(MON)、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6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其他9个血液生理指标在不同年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年龄段的血液生理指标与平均值相比,除8月龄的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数量(LYM)、3岁的血红蛋白浓度(HGB)和1岁的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串(GRA%)外,其他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所测定的15项血液生理指标的平均值可作为贵州黑山羊的正常血液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1.
将180只迪卡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5只,1组为对照,2,3,4组分别饲喂含铜0.25,0.50和0.75g·kg-1的混合料,在试验的第0,15,30,45,60和75d,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液学指标。结果表明,在饲喂第75d,第4组与其它各组比较,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容量(PCV)明显降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明显增高,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不明显。假嗜酸性白细胞在试验45d时,4组与1,3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以16周龄的笼养兴义矮脚鸡为研究对象,对笼养兴义矮脚鸡(♀20,♂15)血液的18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按性别分组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笼养兴义矮脚鸡血液中RBC、HGB、HCT、MCV、RDW、WBC、LYM、MON、GRA、LYM%、MON%、GRA%、PLT、PCT、MPV、PDW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只有MCH、MCHC 2个指标差异显著且母鸡大于公鸡.表明,兴义矮脚鸡公鸡较母鸡容易贫血.  相似文献   

13.
对卢氏鸡在笼养和地面平养方式下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选用1日龄健康卢氏鸡公雏24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120只,设6个重复,其中1个处理组笼养,另1个处理组地面平养。测定红、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渗透脆性、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结果表明,21日龄和42日龄时,地面平养组的红、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质量浓度都比笼养组的高,但两组之间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笼养组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和平均红细胞体积都比地面平养的高,两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地面平养方式能够改善卢氏鸡机体的血液生理功能,更有利于适应环境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锰未添加组的草鱼生长和饲料效率降低,畸形率增加,随着饲料中锰含量的增加,椎骨中锰含量也逐渐增加。当饲料中锰添加量到15mg/kg饲料以上时,椎骨锰含量达到最大并趋于相对稳定。锰未添加组草鱼的比肝重,肝脂量明显高于锰添加组,锰未添加组血浆中破性磷酸酶活性比锰添加组高,而草鱼血浆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浆总蛋白,血浆葡萄糖等,不受饲料中锰含量的影响。综合本试验结果,草鱼时饲料中锰的最适需要量为15mg/kg饲料为宜。  相似文献   

15.
放牧羊钴缺乏症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取某牧场干瘦、面部被毛粘结、流泪的病羊30只,进行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发现:羊只血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值,红细胞指数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不大,可诊断为正细胞性贫血;血液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血清中铁、铜含量正常,而血清中钴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毛中铁、铜含量正常。对牧场自然环境调查检测发现,土壤中铁、钴足够,铜边缘缺乏,牧草中钴边缘缺乏。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初步诊断为该牧场羊只患有慢性钴缺乏症。  相似文献   

16.
对头洞病地图鱼和正常地图鱼的各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头洞病地图鱼与正常地图鱼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含量之间差异极显著,红细胞比积差异显著,而红细胞长径、红细胞短径、红细胞核长径、细红胞核短径、红细胞核体积、红细胞沉降速度、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白细胞数差异不显著。淋巴细胞、嗜中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的大小差异不显著,而淋巴细胞、嗜中粒细胞、单核细胞的百分数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影响杜长大猪(DLY)、二花脸猪(EHL)和莱芜猪(LW)3个群体25种血液性状的染色体位点,为最后鉴定影响这些性状的因果基因提供前期基础,同时为猪抗病育种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将610头杜长大三元杂猪在(180±5)日龄,336头二花脸猪和333头莱芜猪在(300±5)日龄进行统一屠宰。收集2 mL血液于抗凝管中,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25种血液性状的血常规检测。采集猪耳组织提取DNA并测浓度和质量。将质检合格的DNA样品利用Illumina 6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判定。运用PLINK软件对判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将合格的SNP标记用于后续的关联分析。使用R语言GenABEL软件包中的广义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影响3个群体25种血常规性状的显著性染色体位点。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在Ensembl或NCBI网站上搜寻潜在的位置候选基因。【结果】杜长大猪、二花脸猪和莱芜猪三个群体通过质控的有效表型数据个体数分别为552头、325头和281头。60K SNPs经过质量控制过后,杜长大猪剩余56 216 SNPs,莱芜猪剩余49 343 SNPs,二花脸猪剩余35 974 SNPs,用于Meta分析的SNPs共有32 967。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Meta分析共定位到610个显著影响3个群体25种血液性状的SNPs,其中135个SNPs达基因组显著水平,475个SNPs达建议水平;分布在所有染色体上。在杜长大猪中共鉴别到32个基因组显著水平SNPs以及85个建议水平SNPs,且8种性状有基因组显著水平的SNPs,分别是淋巴细胞数目(LYM)、淋巴细胞比率(LYMR)、嗜碱性粒细胞数目(BAS)、嗜碱性粒细胞比率(BASR)、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_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二花脸猪中共鉴别到33个基因组显著水平SNPs以及139个建议水平SNPs,且9种性状有基因组显著水平的SNPs,分别是LYM、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单核细胞数目(MON)、单核细胞比率(MON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细胞比率(NEUR)、大血小板细胞(P_LCC)以及血小板压积(PCT)。在莱芜猪中共鉴别到54个基因组显著水平SNPs以及169个建议水平SNPs,且6种性状有基因组显著水平的SNPs,分别是BASR、红细胞压积(HCT)、MCH、MCHC、MCV和红细胞数目(RBC)。在Meta分析结果中,共鉴别到16个基因组显著水平SNPs以及82个建议水平SNPs,且6种性状有基因组显著水平SNPs,分别是RBC、HCT、MCH、MCHC、MCV以及MON。通过在Ensembl或NCBI网站上搜寻最强相关SNP区域内的候选基因,初步将F13A1、SPTA1、DBNL、SLC25A28、CTSC基因分别确定为影响BASR、HCT、LYM、MCHC、NEUR的重要候选基因。【结论】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Meta分析共得到610个显著影响杜长大猪、二花脸猪和莱芜猪3个群体25种血液性状的SNP位点,初步确定F13A1、SPTA1、DBNL、SLC25A28和CTSC基因分别是BASR、HCT、LYM、MCHC和NEUR的重要位置候选基因,为解析商业猪和纯种地方猪的血液性状或免疫性疾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MCH)与地中海贫血的关系。方法 :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新生儿脐血的MCV和MCH ,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检测脐血的HbBart’s,用跨越断裂点PCR(gap PCR)法检测东南亚缺失型α 地中海贫血 1基因。结果 :地中海贫血组的新生儿脐血MCV和MCH明显小于正常新生儿组 (P <0 .0 1) ,符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结论 :新生儿脐血的MCV和MCH可为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