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田间接虫试验 ,得出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百株 3龄幼虫量 (x)或其对数A =ln(x +1) ,与棉铃虫为害造成的棉花产量损失率 (y)之间呈抛物线关系 ;2、3、4代的定量公式分别为 :y =2 .3 464A2 -7.42 41A -0 .3 5 3 5 ,y =0 .0 0 18x2 +0 .0 80 7x -0 .673 4,y =1.64 60A2 -3 .5 668A +0 .0 12 4。按目前淮北棉区转Bt基因棉的产量、价格、棉铃虫防治成本、效果等 ,计算出转Bt基因棉田2、3、4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分别为百株 3龄幼虫 2 6、13~ 15和 10头。同时表明 ,转Bt基因棉可通过增加秋桃数量来补偿棉铃虫危害 ,其对 2、3代棉铃虫具有一定抗性 ,对 4代棉铃虫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为调整虫量梯度的方法 ,研究了新疆北部棉区二代棉铃虫在自然状况下对棉花的为害和防治指标 ,结果表明 :产量损失率 (Y)与百株虫量 (X)的关系为 Y=1.30 77+ 0 .0 917X,从经济学和生态学角度上 ,提出并制定了不同益害比下新疆北部棉区二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北疆棉区棉铃虫发生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新湖垦区膜下滴灌棉田棉铃虫系统调查,结合当地气象资料研究,明确了积雪厚度与棉铃虫年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建立了年发生程度与积雪厚度的数学模型Y=0.015 X~2-0.082 X+0.884;应用期距预测法对棉铃虫一代和二代高峰期进行预测,构建了两个数学模型Y_1=-0.839 X_1~2+35.742 X~1-341.685和Y_2=1.157 X_2~2-60.187 X_2+816.588.[结论]对以上三个数学模型进行回判和预测验证,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该区棉铃虫预测预报模型使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法,进行了冬小麦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计算机分析得出F=13.42>F0.05=6.00,差异显著,得出施肥技术模型Y=1 602.75+357.277 5X1-10.02X12+41.292X2-14.085X22-219.75X3+23.55X32-4.665X1X2-12.85X1X3+21.594X2X3,由此模型得出冬小麦最佳施肥量为纯N 166.35 kg/hm2、P2O561.80 kg/hm2、K2O 93.15 kg/hm2,最佳产量3 416.40 kg/hm2,利润8 471.42元/hm2,产投比4.8;氮肥利用率提高23.92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6.85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提高6.5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李胄  郑永善 《湖北农业科学》2016,(14):3635-3637
采用陕西连续37年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调查资料,研究了关中棉区2~4代棉铃虫之间的关系、发生年频率及各代不同发生程度的年发频率。结果表明,二、三代棉铃虫的相关系数为0.400 3,相关达显著水平,回归方程为y1=34.85+0.400 6x1;二、四代棉铃虫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67 1,相关不显著;三、四代棉铃虫的相关系数为0.667 0,相关达显著水平,回归方程为y2=43.74+0.382 2x2;二代和三代棉铃虫每年都有发生,发生年频率为100%;四代棉铃虫发生年频率为18.9%;二、三、四代棉铃虫中度以上发生的年频率依次是83.8%、46.0%和16.2%;特大发生的年频率依次是2.7%、13.5%和2.7%;四代棉铃虫中度以上发生年频率占四代棉铃虫发生年频率的85.7%,特大发生的年频率占四代棉铃虫发生年频率的14.3%。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 D—最优设计法,利用田间自然虫量,辅之以人工摘蕾和药剂控制的手段,探讨了水地覆盖棉田二代棉铃虫和伏蚜的复合防治指标,得到两种害虫复合为害与棉花产量的关系模式:y=95.7887—0.393x_1—1.832X_2—0.0084x_1~2+0.0383x_2~2+0.258x_1x_2。综合考虑回归式的模拟分析,近年来两种害虫的发生消长、以及1992年特殊的气侯条件,把两种害虫的复合防治指标初步确定为:二代棉铃虫百株幼虫8~12头,伏蚜百株三叶蚜量5000头。  相似文献   

7.
1999年我县棉花种植面积1.87万hm2,棉铃虫普遍发生为害,是我县历年来棉铃虫发生为害最严重的一年.据调查统计,各代次发生情况是:二代棉铃虫发生为害0.4万hm2,三代为害1.66万hm2,四代为害1.87万hm2,五代为害1.87万hm2,累计发生为害面积5.80万hm2.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平凉44号密度与肥效试验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6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与施肥量对冬小麦品种平凉44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凉44号产量(Y)与X1(氮肥)、X2(磷肥)与X3(密度)之间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其优化方程为Y=245.43+15.421 21X1+11.718 81X2+5.263 25 X1X2+3.609 5 X22-5.127 6 X32。并通过计算得出,N施用量154.5 kg/hm2、P2O5施用量321 kg/hm2、播量375万粒/hm2时产量最高,达3 951.45 kg/hm2。  相似文献   

9.
1983~1988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棉铃虫在济南地区菜田一年发生四代,二、三代幼虫主要为害番茄、甜椒.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二、三代幼虫为害盛期.二代卵在田间呈负二项分布,宜采用"Z"字形或平行线取样法.二代卵峰日与4、5月份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5月中旬至6月中旬的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黑光灯诱测成虫量可作为预报二代棉铃虫发生量的依据.亩产2500~3000公斤的番茄田,二代棉铃虫2~3龄幼虫的防治指标为百株有虫3~4头.  相似文献   

10.
以“捕食”、“寄生”、“其它”作用因子组建茶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 ,并采用控制指数 (IPC)法分析各作用因子对茶毛虫种群系统的控制作用 .这 3种作用因子对第 1- 4代茶毛虫的 IPC分别为 4 .2 0 6 5、3.2 345、1.4 32 4 ;7.80 0 8、4 .4 6 2 7、3.2 152 ;6 .32 10、4 .70 19、3.6 2 35;3.94 57、3.7858、1.36 0 0 .天敌是影响茶毛虫自然种群的重要因子 ,控制作用“捕食”大于“寄生”.不同温度下实验种群试验结果表明 ,温度与茶毛虫的卵孵化率 ,幼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存活率 ,成虫产卵量呈二次曲线关系 .卵孵化率模型为 Y =- 2 95.5115+31.0 2 54X -0 .6 2 54X2 ,幼虫存活率模型为 Y =- 12 2 .36 0 1+18.390 0 X - 0 .4 0 6 0 X2 ,蛹存活率模型为 Y =- 12 6 .3515+14.86 34X - 0 .3114X2 ,成虫产卵前期存活率模型为 Y =- 94 .382 9+16 .5889X - 0 .380 9X2 ,成虫产卵量模型为 Y =- 593.4 2 88+6 6 .30 86 X - 1.3886 X2 .  相似文献   

11.
罗梅浩  宋南  郭线茹  刘晓光  赵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88-2389,2423
棉铃虫齿唇姬蜂是棉铃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综述了其生物学特性、大量饲养及田间控害作用、寄主选择行为、与植物的关系、多分DNA病毒以及植物次生物质和农药对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影响等,以期为该蜂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气候导致昌吉棉区棉铃虫代数发生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笙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82-83
利用昌吉市2004-2008年自动虫情测报灯诱蛾数据和"4定1查"田间调查数据及气象资料,对昌吉棉区棉铃虫发生代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导致适宜棉铃虫生长发育的时间延长,代数增加,发生代数由3代变为4代(不完全)。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世代种群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棉铃虫种群动态的多年研究证明 ,棉铃虫年发生世代从 3.3代增加到 4.5代 ,年平均百株累计卵量增加了 4倍。主害代明显后延多发 ,完全 5代出现率已达 2 2 % ,大发生频率巨增。  相似文献   

14.
张寿文  钟伟光  李风琴  曹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42-10844
[目的]优选车前子规范化栽培的施肥配方。[方法]通过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建立车前子产量与氮、磷、钾和有机肥四因子的回归模型,利用DPS数据库系统确定最优施肥方案。[结果]车前子产量与氮、磷、钾和有机肥4因子的回归模型为:Y=2 937.44+105.46X1+17.06X2+62.69X3+265.18X4-251.17X21-80.01X22-150.62X23-55.67X24+22.75X1X2+22.75X3X4;以产量3 450 kg/hm2作为目标,配方施肥的系统优化方案为:施氮(尿素)247.65~314.81 kg/hm2;施磷(过磷酸钙)346.05~553.95 kg/hm2;施钾(K2SO4)213.3~340.425 kg/hm2;施有机肥(腐熟猪粪)32 737.5~35 782.5 kg/hm2。[结论]方程的拟合度较好,可以用来反映车前产量与氮、磷、钾和有机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淮山片变温压差干制工艺优化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淮山片变温压差干制工艺,并研究该工艺对淮山片结构和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为利用变温压差干制技术生产高品质淮山干制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复水比、色泽和收缩率为评价指标,结合模糊评判,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淮山片变温压差干制工艺条件,研究膨化温度(X1)、抽空温度(X2)和抽空时间(X3)对淮山片变温压差干制效果的影响规律,以及变温压差干制工艺对淮山片品质的影响。【结果】建立了淮山片综合评分(Y)的回归方程:Y=6.97-0.63X1-1.61X2-1.07X3+0.38X1X2-0.14X1X3+0.044X2X3-0.67X12-0.57X22-0.92X32(R2=0.9396),3个因素对淮山片综合评分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淮山片变温压差干制最佳工艺参数为:膨化温度87℃、抽空温度74℃、抽空时间138 min,在此条件下所制备的淮山片复水比为1.82,色泽L为91.32,收缩率为36.12%,综合评分为8.71分,得到的淮山片片形较好,黄酮和尿囊素保存率高。【结论】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得到的变温压差干制工艺能较好地保持淮山片片形、保留淮山活性成分,可有效应用于淮山片的干制,建立的模型能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6.
小麦生育期及生长部位对一代棉铃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小麦生育期及生长部位对一代棉铃虫的影响作了讨论,室内用小麦不同部位──穗、粒、秆、叶饲养棉铃虫,观察其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证明,棉铃虫可以在麦穗上完成1个世代,在秆叶上不能发育。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该品种产量与种植密度、施氮量等主要栽培因素间的关系,建立了二因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Y=10 008.063 63+63.496 87X1+245.347 70X2-684.531 61X12-116.406 59X22+35.375 37X1X2。通过寻优,确立了晋单63号最佳种植密度为78 108.2株/hm2,施氮量为300.0 kg/hm2,在该组合措施下,可获得10 137 kg/hm2的较高产量,为该品种的大面积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并分析了各因素对晋单63号产量的影响,发现种植密度的影响大于施氮量。  相似文献   

18.
以 1999年河南省转基因抗棉区试资料为分析对象 ,介绍方差分析、AMMI模型分析和将受害铃率作为参试品系抗虫性指标引入模型的因子回归模型分析 3种分析方法 ,将抗虫性结合单株铃数、单铃重、绒长、衣分等产量、品质性状对参试转基因抗虫棉品系进行评价 ,并对 3种方法进行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19.
洋葱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江  胡筱波  郝强  时国庆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6):153-156,160
为了优化洋葱皮黄酮的提取工艺,以洋葱皮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洋葱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次数、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都对黄酮得率有影响.采用SAS软件进行运算分析,建立提取率吸光度(Y)与调控因子(Xi)间的回归方程:Y=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