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阜861小麦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36031)牛峰邓贺明阜861是阜阳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有突破性的小麦新品种,1991年~1996年先后参加本所品系鉴定试验、阜阳地区区试、安徽省区试、黄淮区试和省生产试验,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优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但是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春季优质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高优质小麦的商品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
阜阳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中国种业》2013,(9):54-55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重要的粮食种植地区,素有“江淮百亿粮仓”之美称。小麦是本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40万hm2,总产30亿kg以上,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由于阜阳市地处南北冬麦区的过渡地带,气候多变,病虫害频发,给小麦生产和品质形成带来隐患。近年来,虽然通过推广良种、良法等措施以及省政府组织开展小麦高产攻关创建活动,小麦单产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受各种不利条件和不良种植习惯的制约,小麦高产潜力还未充分发挥,近几年平均单产水平一直徘徊在350~500kg之间,且稳定性较差,小麦生产形式不容乐观。为此,笔者针对本市小麦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小麦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发展高效、绿色农业。苏北地区农业发展优势突出,在稻麦生产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文章分析了苏北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模式,总结了小麦栽培关键技术,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秋菊 《种子科技》2023,(20):68-70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成熟,小麦的种植质量与产量稳步提升。人们在种植技术与生产标准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对小麦品质的关注度越加显著。目前,小麦种植过程中的先进理念与技术深受欢迎,并得到了合理应用与广泛推广。以山东省小麦种植为研究背景,详细分析了小麦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讨了小麦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的科学发展因素,阐述了科学预防小麦病虫害与合理施用化肥的措施,为小麦高产增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灌水量对耗水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华北水资源日趋紧缺。小麦是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 ,灌溉用水量大 ,但因本区降水量偏少 ,季节分布不均匀 ,年际变率甚大 ,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小麦生产的限制因素。目前生产上为追求高产 ,而盲目增加灌水次数 ,加大灌水定额 ,致使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因此 ,研究小麦的需水特点 ,灌水时期 ,灌水量对耗水量与小麦产量的影响 ,对节约用水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试验资料分析 ,探讨了适应于高产麦田的节水灌溉措施 ,使传统农业向节水农业发展 ,为高产麦田的灌溉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江汉平原小麦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江汉平原小麦生产现状,从生态条件、生产条件等限制因素出发,分析了日照不足、降水量过多、低温、水稻土和播种面积不足、排灌条件差、机械化水平低等因素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江汉平原小麦产量的三点建议,以期为该地区小麦低产田实现高产栽培技术创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新形势下小麦统一供种问题的探讨山西省临汾地区农业种子站赵玉山,晋宏在小麦生产诸项措施中,优良品种是增产增收的内在因素,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区种子系统认真落实省政府制定的农业种子三年发展规划精神,大力推广小麦优良品种,并探索出...  相似文献   

9.
王仙波 《种子科技》2023,(20):50-52
小麦是我国不可或缺的粮食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品质、减少损失等手段增加小麦产量和生产效益,增加国家粮食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增加效率的理念,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和系统性,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科技进步。推广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可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来说,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和必要,可以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牛丙芳 《种子科技》2023,(11):44-46
小麦作为我国农业种植中不可或缺的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种植产量与极广的种植范围,其生产质量与整体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种植技术与病虫害会直接影响到小麦的实际产量与质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影响小麦高产的因素,探讨了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膜小麦栽培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建设 《耕作与栽培》1998,(6):39-43,48
地膜小麦栽培是将我国小麦生产引入保护地栽培领域的重大突破。本文对我国地膜小麦栽培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并阐述在适宜地区发展地膜小麦种植面积,对提高我国小麦生产水平,发展旱作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绿色、高效、优质小麦产业发展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高产小麦品种扬辐麦 4 号为母本、优质抗病小麦品种镇麦 9 号为父本,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技术相结合,育成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 13。2017-2020 年度完成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 20210005)。扬辐麦 13 综合抗性强,中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抗小麦黄花叶病、高抗穗发芽、抗倒伏;品质优,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该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小麦的清洁、高效生产,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做到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肥料运筹、综合病虫害防治并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种植成本较低、产量较高,具有较好的种植效益.近年来,我国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关于小麦高产栽培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并鼓励相关技术人员开展田间管理优化活动,确保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重点探讨了小麦高产栽培的新技术及田间管理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与质量.文章阐述了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意义,围绕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种子的选择、土壤的处理和施肥、播种时间等因素,提出加强宣传、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绿色示范基地和加大相关部门扶持力度等推广方式,以此推进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促进农...  相似文献   

15.
<正>宛麦969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宛030176为母本、宛麦98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弱春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5年12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5021。适宜黄淮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等中高肥地力地区中晚茬种植。1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1.1育种目标河南省南阳盆地麦区,是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交汇处,各类小麦病害多发、重发。根据南阳盆地麦区小麦生产、生态和市场对小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不断革新,我国小麦种植技术全面提升.小麦种植中的田间管理技术是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对于确保小麦的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作用.品种的不同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以济麦22号、烟农19和烟农23等高产小麦品种为切入点,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和小麦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4,因此河南的小麦生产和发展状况对全国的小麦生产与供求平衡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笔者利用统计数据,结合生产实际对河南省1949年以来小麦生产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表明:58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21.24%,总产量增加了8.8倍,单产提高了7.1倍。自1999年以来,河南省优质小麦面积和总产也不断增加,2006年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占到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的41.75%,总产量占到河南省小麦总产的39.32%。近年来,随着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河南省小麦高产、超高产面积不断增加,但是河南省小麦单产平均水平还不到6000 kg/hm2,不同区域之间小麦单产水平差别较大,品种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生产资料投入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作者认为今后应该要大力推广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物学潜力,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加强优质小麦的研究与管理,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薛华 《种子世界》2021,(12):0111-0113
旱灾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问题之一,同时成为制约农作物发展的最重要逆境因子。而水分更是影响小麦生长与发育的重要条件,对小麦生产来说,旱灾是一种最具有危险力的逆境,土壤水分亏缺已经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最具危险的影响因素。在全球范围内,因为土壤水分的原因而导致的农业减产要比由于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的总额大得多。本文主要就针对水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客观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并适时准确进行生态安全预警,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运用PSR模型构建安徽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对2008-2013年安徽省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和预警。[结果]结果发现安徽省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区域处于轻警-无警区。生态安全指数空间上呈南高北低趋势,皖南山区生态安全状况最好,江淮地区次之,皖北地区较差。从驱动因子上看,皖北地区生态安全受压力指标影响较大,江淮地区生态安全受状态指标影响较大,皖南地区生态安全受响应指标影响较大。[结论]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省域生态安全评价实证案例和相关理论体系,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带动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出现了较多新型种植技术手段。小麦种植范围较广,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在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趋势下,农业部门应重点探索绿色优质高产小麦种植技术要点,促进小麦优质、高产。基于此,阐述了绿色优质高产小麦种植技术的价值,从选地整地、选种、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绿色优质高产小麦种植要点,提出了技术推广方案,希望提升小麦种植水平与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