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向日葵菌核病是我省向日葵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菌核病的危害,使向日葵的产量和质量遭受重大的损失,直接影响着向日葵生产及加工业的发展.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我省向日葵种植面积已由90年代初的6.5万hm2左右增加到11.3万hm2(2000年),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菌核病的发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为此,开展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稳定我省向日葵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栽培条件等关系,并提出一套综合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技术措施,供向日葵生产部门和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的侵染循环与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油菜菌核病是青海省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使品质、含油率下降,随着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油菜面积逐年增加,油菜菌核病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趋上升,严重影响了油菜生产。我们于1996-1999年绎油菜菌核病的侵染及防治策略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向日葵菌核病大面积发生,向日葵种植面积直线下滑。菌核病已成为阻碍向日葵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民有种植向日葵的愿望,但苦于无法抵御菌核病的危害。采用瓜葵套种栽培模式,垄宽、株距大,通风透光好,可有效降低湿度,显著降低菌核病的发病率,提高农民种植向日葵的积极性,增加向日葵的种植面积。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西瓜套种向日葵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是一种易管、省工省时、稳产高效的经济作物.但由于田间管理过于粗放,加之连片多年重茬和不进行防病.使得向日葵菌核病逐年加重,直接造成向日葵产量下降,影响了农民经济收入。向日葵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近年来在五台县有不同程度发生,减产幅度很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日葵菌核病是在世界性范围广泛发生的真菌性病害,是栽培向日葵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几乎在世界各向日葵种植国均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世界向日葵产业的正常发展。随着我国向日葵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以及未实行合理的轮作倒茬制度,造成了我国向日葵产区菌核病的普遍发生和严重危害,在传统的向日葵种植区甚至出现了因此而造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向日葵菌核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核盘菌属。寄主植物非常广泛,多达361种,其中向日葵是最易感病的植物之一。菌核在土壤中一般可存活5~6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5,(5)
<正>向日葵原产于北美,其抗干旱、适应性强,是一种集观赏、药用、食用及油用于一体的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我国是世界第四大种植向日葵国家,2008年全国向日葵种植面积达1446万亩,总产量179.2万吨。向日葵作为黑龙江省的主要经济作物,每年播种面积375万亩,居全国第2位。种植向日葵投入低,经济效益高,各地的栽培面积正逐年扩大。向日葵菌核病是向日葵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世界各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制约向产  相似文献   

7.
根据向日葵菌核病在晋西北地区的发生状况和为害特点,探索出该病在该地区的三种类型以及侵染条件和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向日葵菌核病在晋西北地区的十种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菌核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向日葵是一种新兴的油料作物,进行大面积栽培的历史较短,但其发展速度很快,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然而近年来,向日葵生产受到向日葵菌核病的严重威胁,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向日葵菌核病的普遍发生和严重危害,极大的影响了向日葵种植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勤县向日葵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菌核病发生越来越严重,产量没有明显的提升,因此为了促进民勤县向日葵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向日葵品质和产量,引进了向日葵新品种DL36363进行试验示范,为大田生产提供优良的品种,从而提高种植向日葵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黄瓜菌核病是保护地栽培中常见的一种重要病害,多在春季至秋季发生,该病主要危害黄瓜果实和蔓叶。病害严重时产量损失较大。笔者总结了黄瓜菌核病的病因以及流行情况,结合冀中南温室栽培防治经验归纳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一、黄瓜菌核病的病因以及流行情况黄瓜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真菌核盘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余组织内及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菌核一般可存活两年左右。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  相似文献   

11.
正油菜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油料作物,是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要防止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以免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影响其经济效益。油菜菌核病是由油菜菌核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原属真菌子囊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油菜感染菌核病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一般产量会降低10%~20%,严重时产量可降低7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向日葵种植面积的增长,向日葵病虫害也在不断发生,其中以菌核病、锈病、褐斑病、黑斑病和霜霉病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重发病年份使产量损失30%~50%,对向日葵生产形成严峻威胁。  相似文献   

13.
<正>向日葵是黑龙江省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和向日葵种植区域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向日葵播种面积有所下降。黑龙江省向日葵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一方面在向日葵开花期、成熟期降雨集中,菌核病发生严重,导致产量下降,另一方面在向日葵收获期由于降雨量较大、温度低,使向日葵收获、晾晒困难,影响了向日葵籽实的品质和质量。因此,急需尽快选育出早熟、抗病、高产、适宜收获的向日葵杂交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市场对嗑食型向日葵籽需求量日益增加,我区豆张庄、黄花店、上马台等乡镇已出现大面积连片种植的向日葵。向日葵是一种易管省工省事的经济作物。由于田间管理过于粗放,加之连片多年重茬,使得许多病害发生流行逐年加重,直接造成向日葵产量下降,威协其生产发展及农民的收益。经几年的田间调查和试验研究,现将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向日葵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内蒙古则是向日葵最主要的产地。现阶段,随着栽培条件的改善和集约化经营模式的实施,向日葵病害成为向日葵种植的最大难题。其中,向日葵菌核病在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生尤为严重。基于此,简要概述向日葵菌核病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发病、分布、危害、防治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调节播期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民勤向日葵菌核病发生严重区进行了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程度逐步降低,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播期为5月20日时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率较低,为6%;产量最高,为3 727.3 kg/hm~2。说明调节播期可以减轻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危害,5月20日左右为最适播期。  相似文献   

17.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发生原因1.1前茬作物对发病的影响大豆菌核病除危害大豆外,还可侵染菜豆、蚕豆、马铃薯、白菜、向日葵、胡萝卜等383种寄主植物。近几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发展迅速,造成大豆前茬的多样性,再加上不合  相似文献   

18.
菌核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病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多种蔬菜,随着互助县的保护地面积不断扩大,露地蔬菜面积逐步增加。菌核病造成的保护地蔬菜产量损失一般为10~30%,严重者在50%以上,露地蔬菜一般在10%以上。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的发病规律.[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病原菌侵染过程以及温湿度、孢子浓度和播期等因素与盘腐型菌核病发生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核盘菌子囊孢子主要是从花盘正在打开的花头侵入,然后菌丝穿透花托进入相连的籽粒,菌丝侵蚀籽粒后不断向海绵组织蔓延造成盘腐症状.温湿度对子囊孢子潜育期和侵染率都有影响,孢子侵染花盘的最适温度为20~25℃.当温度一定时,湿度越大,孢子的侵染率越高.随着接种孢子浓度增加,花盘的发病率呈线性增加.田间子囊孢子在向日葵整个花期(R-5.1-R-6)均能侵染花盘,侵染越早危害越重.随着田间孢子浓度的增加,盘腐的发病也不断加重.适当推迟播期可降低盘腐的发生.[结论]试验初步明确了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市场对嗑食型向日葵籽需求量日益增加。向日葵是一种易管、省工、省事的经济作物。由于田间管理过于粗放, 加之连片多年重茬, 使得许多病害发生流行并逐年加重,直接造成向日葵产量下降,威胁其生产发展及农民的收益。经几年的田间调查和试验研究,现将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症状及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1996年以前向日葵菌核病在我区发生很少,发病率不足1.5%,1998年开始上升到3%左右,1999年达5%,2002年为8%左右,2003年达到20.1%,严重地块达45%。2003年10月份的大雨使向日葵大面积倒伏, 加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