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证明:从提早亲鱼的培育时间着手,如能使亲鱼性腺在四月上、中旬发育成熟,四月中、下旬催产获得鱼苗,为当年培育大规格鱼种,提高越冬成活率和成鱼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利用工厂温热水和地下温泉水培育亲鱼,促使家鱼提早产卵获得成功,但推广受到限制。目前鱼苗生产上可以采用控制水温、亲鱼培育及注射外源激素等技术措施。一、控制水温。温度对性腺的发育、成熟具有显著的影响,它通过改变鱼体代谢强度,加速或抑制性腺发育成熟的过程。为了提高亲鱼培育池的水温,冬季应  相似文献   

2.
<正> 春季是亲鱼性腺成熟的重要阶段。从开春到产卵,亲鱼体内的养分将大量转移到性腺发育上来,使之从Ⅲ期顺利发育到Ⅳ期直到成熟。所以 春季应加强亲鱼的强化培育,以满足性腺发育成熟的需要。促使亲鱼适时成熟、顺利产卵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3.
家鱼经过培育后,虽然性腺发育成熟,但在池塘里缺乏象江河那样的综合生态条件的刺激,雌鱼的卵巢不能向第Ⅴ期过渡,故不能在池塘里自然产卵,必须经过人工注射催情剂(激素)才能产卵。  相似文献   

4.
大鳞鲃人工繁育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乌兹别克斯坦引进体质量20~40g的野生大鳞鲃(Barbus capito)鱼种,经5年人工培育性腺已发育成熟,2008年5月筛选8尾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注射催产药物LHRH-A2、HCG和DOM可促使亲鱼产卵和排精,催产的4尾雌鱼中有3尾成功产卵,获得受精卵4.8万粒,孵出鱼苗3万尾,其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75%,72.3%,67.1%。水温20~23℃时,从受精卵到孵出鱼苗需要约70h,到仔鱼上浮开口需要约6d。在哈尔滨地区池塘人工培育大鳞鲃鱼苗,1龄鱼体质量可达(40.06±1.19)g,体长(14.34±0.15)cm。  相似文献   

5.
王志迁 《内陆水产》2001,26(1):31-31
春季是亲鱼性腺成熟的重要阶段。从开春到产卵,亲鱼体内的养分将大量转移到性腺发育上来,使之从Ⅲ期顺利发育到Ⅳ期直到成熟。所以春季对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十分关键,只有加强亲鱼的培育,才能满足其性腺发育需要,促进亲鱼适时成熟,顺利产卵。亲鱼春季培育的技术要点如下。1提早分塘调整放养密度和品种搭配是培育好亲鱼的首要条件。春初冰溶之后,选择晴天中午,要进行亲鱼分塘,亲鱼池的面积以2000~2600米2为宜。在分塘前先抽干池水,清除野杂鱼螺蚌及敌害生物,同时清除部分污泥,施块灰(生石灰)100~150千克/667米2进行消毒,5天后注…  相似文献   

6.
何京 《齐鲁渔业》2003,20(3):15-15
春季是亲鱼性腺成熟的重要阶段,从开春到产卵,亲鱼体内的养分将大部分转移到性腺发育上来,使之从Ⅲ期顺利发育到Ⅳ期直到成熟。所以春季只有加强亲鱼的培育,才能满足其性腺发育需要,促进亲鱼适时成熟,顺利产卵。  相似文献   

7.
淡水养殖梭鱼的人工繁殖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惠彬 《水产学报》1989,13(2):109-115
1982~1986年;作者采用外源药理学方法,使淡水养殖梭鱼(S‰0.297-0.569)克服了“淡水不育症”,雌鱼性腺成熟率85%以上,完全取代了“海水过渡”。在人工催产中又克服了排卵机制的障碍及胚胎对环境的不适应,并对梭鱼亲鱼血清激素含量进行放射免疫(RIA)测定及电子显微镜对梭鱼脑垂体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提出梭鱼存在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8.
何京 《内陆水产》2003,28(2):27-27
春季是亲鱼性腺成熟的重要阶段。从开春到产卵,亲鱼体内的养分大部分转移到性腺发育上来,使之从Ⅲ期顺利发育到Ⅳ期直到成熟。所以春季对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十分关键。只有加强亲鱼的培育,才能满足其性腺发育需要,促进亲鱼适时成熟,顺利产卵。其培育技术是:提早分塘调整放养密度和品种搭配是培育好亲鱼的首要条件。春初溶水之后,选择晴天中午,进行亲鱼分塘,亲鱼池的面积以2000~2600米2为宜。在分塘之前先抽干池水,清除野杂鱼、螺蚌及敌害生物,同时清除部分污泥,施块灰(生石灰)100~150千克/667米2进行消毒,5天后注水,水深1米,鲢、鳙亲鱼施发…  相似文献   

9.
自然水温下早繁草鱼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池塘强化培育亲鱼,通过降水增温、注水保温,并加强水流刺激,以及采取分期低剂量注射药物的措施诱导和促进性腺成熟。该方法可促使草亲鱼在四月下旬成熟并产卵繁殖,比常规情况提前半个月,而且成熟率和催产率可达100%,所获鱼苗体质健壮.  相似文献   

10.
翘嘴红鱼白人工繁殖及其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翘嘴红鱼白亲鱼的池塘驯化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池塘对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其性腺发育达到成熟,经催产繁殖鱼苗获得成功,再对鱼苗进行池塘培育后获得夏花鱼种21.5万尾。  相似文献   

11.
翘嘴红鱼白人工繁殖及其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翘嘴红Ba亲鱼的池塘驯化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池塘对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其性腺发育达到成熟,经催产繁殖鱼苗获得成功,再对鱼苗进行池塘培育后获得夏花鱼种21.5万尾。  相似文献   

12.
半刺厚唇鱼的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闽江中上游水域中捕获的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进行了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实验,并观察了亲鱼性腺发育情况。结果显示:野生半刺厚唇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够生长,性腺发育至成熟。在繁殖季节(5—6月),对培育的亲鱼通过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方法获得受精卵,雌鱼催产率为54.0%,受精率为83.3%。在25~28℃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经过62 h发育,仔鱼脱膜孵出。仔鱼经过55~65 d的培育成全长25~35 mm的鱼苗,鱼苗成活率为43.8%。  相似文献   

13.
双斑东方鲀全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胜利 《海洋渔业》2004,26(2):122-125
对野生双斑东方鲀(Takifugu bimaculatus)人工繁殖的子一代进行人工培育,雌鱼须经三年性腺成熟,成熟系数为17.55%,雄鱼性腺成熟为两年。产卵前一个月,雌亲鱼经强化培育、催熟后,成熟系数可达到25.00%。对7组亲鱼注射LRH-A_2激素,共获鱼苗1.2048×10~6尾,其中全人工繁殖鱼苗9.592×10~5尾,对照组获鱼苗2.456×10~5尾。并就双斑东方鲀性成熟年龄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春季是亲鱼性腺发育的重要时期,期间亲鱼培育的首要任务是抓好施肥和投喂,以满足亲鱼性腺发育的营养需求;其次是在催产前15天重点调水、冲水,刺激亲鱼性腺迅速发育,尽快达到成熟,确保其顺利产卵。  相似文献   

15.
家鱼早繁早产的关键是能否使亲鱼尽早成熟,以及如何创造成熟亲鱼早产、孵化的适宜条件,所以,保持较高而稳定的产卵、孵化的水温是培育亲鱼早繁早产的技术关键。 1.亲鱼培育创造适宜家鱼性腺发育的最适外界环境是促使亲角尽早成熟、排卵的基础,也是催产  相似文献   

16.
使用从黑龙江引进六须鲶成鱼42尾,经池塘越冬强化培育达性腺发育成熟。采用人工催产试验筛选敏感药物(DOM、LHRH-A2、HCG单一或混合)催产的方法,在2008-2010年,先后进行了9批34组的人工繁育试验。收集受精卵205.5万粒,在水温17.5~28.7℃条件下,利用圆形产卵池和育苗池孵化出鱼苗149.6万尾,平均孵化率为72.8%。  相似文献   

17.
家鱼人工繁殖是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使鱼的性腺达到发育成熟、产卵、受精、孵化鱼苗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划分为亲鱼的培育、催产和孵化三个阶段。一、亲鱼的培育在秋末、初冬或早春水温较低时,适宜运输活鱼。在天然水域捕捞成鱼时,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病,  相似文献   

18.
我所80年梭鱼人工繁殖实验获得了突破性成功。为模索其工艺流程,根据科技项目任务书所要求的育成梭鱼夏花40万尾,83年进行了梭鱼人工繁殖扩大实验。一九八三年我们以青坨子养殖场为试验点,对207尾亲鱼,采取淡水饲养、混合海水过渡的方法,经30-40天的春季强化培育,亲鱼成熟率平均为44%。用促黄体释放素类似物和梭鱼、鲤鱼、鲫鱼垂体对53尾雌  相似文献   

19.
养鱼,除了水还要有鱼,有了鱼苗,才能养成大鱼。鱼苗一般用人工繁殖的方法生产,所以,亲鱼培育是基础。如果亲鱼培育得不成熟,那么搞人工繁殖也就搞不成了。要想把亲鱼培育得好,除了在亲鱼产后补偿体力消耗,秋冬季积累脂肪,春季性腺发育快这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外,春季要冲水也不可忽视。在亲鱼的产后,秋冬季的培育中,积累营养对于亲鱼来说是主要的,冲水相应地就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细鳞鲑的生物学及生殖生理特性,在亲鱼的驯化及培育期间,模拟野生状态下的生境,在水环境及饵料结构上完全符合野生状态的环境条件,在不同发育阶段,采用不同的饵料进行强化培育,增强亲鱼体能,促使性腺发育,在进行人工催产时根据性腺发育程度,采取分阶段不同剂量注射混合激素,产后进行护理恢复性强化培育。实验结果亲鱼成熟雌性平均93.50%,雄性成熟平均99.43%;雌雄亲鱼成熟同步率达到100%。产后雄性亲鱼死亡率平均为2.75%,雌性亲鱼死亡率平均为3.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