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港市有草莓生产面积12万亩,以日光温室为主要生产形式。草莓在日光温室生产过程中,对水的需求量很大。一个生产周期需水量为31m3/亩。全市一个生产周期需水总量为372万m3。多年来,缺水问题严重地制约了草莓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诸城草莓生产发展迅速,贾悦镇已建成远近闻名的万亩绿色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2000多亩,产量1万多吨,亩纯收入达3万元,绿色优质高产,成为我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重点从草莓生产中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施肥技术、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3.
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危害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种植业结构调整,草莓作为一种易繁殖、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在海门市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草莓专业村、专业合作社。据初步统计,全市草莓种植面积达1.6万亩,其中大棚草莓1.3万亩。但随生产发展以及受设施栽培高温多湿小气候的影响,大棚草莓病虫害特别是草莓白粉病越来越严重,被种  相似文献   

4.
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流县是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每年可为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草莓灰霉病是草莓主要病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草莓生产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是我国最早发展起来的草莓产区,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迅速发展以来,在随后的20年时间里,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栽培品种由过去的几个老品种发展为因地适栽的多样化品种,栽培形式也由单一的露地栽培发展为露地与多种保护地栽培并存,产供销链条日臻完善,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势头强劲。辽宁省一直是公认的全国草莓主产区之一,1999年辽宁省东港市还被农业部授予“农业部优质果品生产基地”称号,标志着辽宁省草莓生产由高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于洪区高花镇是东北三省闻名的万亩草莓基地。也是我国乡镇级闻名遐迩的草莓之乡,高花牌草莓已成为沈阳农业蓝图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目前全镇草莓面积1000公顷(折合1.5万亩),占农业用地约35%.每年全镇草莓产值超过8000万元。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成安县是草莓生产大县,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年产1000多万kg。草莓为成安县一大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奔小康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港市草莓栽培已有80余年的历史。“十五“规划以来,草莓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7年草莓生产面积达1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万亩,早春大棚4万亩,露地3万亩;总产量18万吨,产值达7亿元,其中加工出口3.2万吨,创汇1500万美  相似文献   

9.
鞍山市千山区判甲炉村生产温室草莓口感好,品质佳,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生产专业村,该村农户在草莓栽培生产中逐步摸索出了上茬栽培草莓下茬栽培樱桃番茄高产栽培模式。上茬草莓每亩产量达到5000斤,亩效益达4万元。下茬樱桃番茄亩产6000斤,亩效益1.5万元,年产值达5.5万元,效益十分可观,现将此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设施果树生产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强 《新农业》2011,(11):4-6
近年来,辽宁省设施果树生产发展迅猛,由盖州市的设施葡萄栽培、辽中县的设施桃栽培和东港市的设施草莓栽培开始逐渐扩展到全省各地,甚至带动了邻近省份。据统计,到2010年底,全省设施果树栽培面积达到50万亩,年生产反季节水果65万吨,总产值近30亿元,已成为辽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灯塔市温室草莓套种西红柿生产面积达2000多亩,效益明显高于单一草莓生产.草莓亩产5000公斤,亩产值2.5万元,西红柿亩产5000公斤,亩产值8000元,两种作物总产值3.3万元,去除每亩生产成本6000元,亩效益2.7万元.  相似文献   

12.
东港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80万亩以上,年产优质稻米25万t,是国家和辽宁省重要的稻米生产基地。本文在总结近几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东港市目前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高产、稳产和优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水稻生产技术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3.
于春豪  宋丽媛 《新农业》2009,(10):21-21
东港市是辽宁省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现有水稻面积80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由于地理位置而形成的气候条件,造成各种水稻病虫害多发,制约东港市水稻产量提高。进入本世纪,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我国江浙等省大面积发生流行,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4.
1草霉的发展前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后,草莓在我们沈阳市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沈阳市草霉生产面积有2万多亩,我市于洪区就有15000亩,而且都落在高花乡。草莓主要是保护地生产,日光大棚1000个,拱棚1200个,共占地1200亩,裸地3000亩。于洪区高花乡在沈阳地区,小有名气,每到收获季节,其它水果又是淡季,因此,草莓的效益相当好。沈阳和沈阳周边地区的商贩,大车小辆,车水马龙,都来收构。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草莓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2年,世界草莓的产量为726.9万t,栽培面积30万hm2,其中中国的产量占1/3。虽然中国的草莓产量最高,但在生产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安全生产技术、品种退化严重、生产劳动强度大、新技术应用不够等。我国草莓发展的主要趋势为: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培育脱毒大苗是实施高效生产的前提,提高内在品质是占领市场的基础,转变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是增加效益的保障,新品种、新模式将带领草莓产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东港市草莓生产面积1.15万hm2,产量27万t,产值54亿元,是东港市重要产业.近年来,随着"东港草莓"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设施草莓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优质草莓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东港市设施草莓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东港市日光温室草莓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对推动东港市日光温室草莓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草莓发展较快,全国保护地草莓种植面积在200万亩左右,草莓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其他蔬菜作物,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山东省邹城市从2005年发展简易日光温室、大拱棚等越冬草莓生产,目前种植面积已经达到约2.0万亩,平均亩产值约3.0万元。  相似文献   

18.
双流是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每年可为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由于种植时间长,面积大,种植集中,白粉病为害日益严重,成为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被农户称为草莓癌症,发病田块率100%,病株率50%~70%,病果率12%~28%,一般经济损失达20%左右,严重影响了草莓的品质和农户经济效益,制约着双流冬草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草莓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其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和医疗保健价值。我国的草莓产量从 2 0 0 0年起已跃居世界第 1位 ,年产量达 90万t。目前 ,草莓生产正向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然而 ,草莓病害严重地制约着草莓生产的发展 ,尤其是病毒病。据调查 ,目前我国各草莓种植区均有草莓病毒存在 ,植株带病毒率达80 %以上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 ,笔者对草莓病毒病的种类及其防治作一介绍。1 草莓病毒病的种类及其病害症状草莓病毒病是指由病毒侵染草莓后引起的病害总称。能侵染草莓的病毒种类很多 ,迄今已知的有 6 0余种 ,我国…  相似文献   

20.
<正> 可北省草莓种植面积25万亩(1亩=667平方米),其中满城、成安等地的草莓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由于近年来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及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草莓产品农药污染严重,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为了尽早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省植保总站、河北省土肥总站1998年开始组织全省有关科技人员,依据生产上成功的技术和经验,引进国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在经过充分试验验证和示范应用的基础上,制定了无公害草莓生产技术规程(河北省地方标准,标准号:DB13/T471-2001)。该项规程全面贯彻《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和《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施用准则》的要求,提出了每亩单茬产1000~1500公斤草莓的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等系列措施,规范了物理、生物、生态和化学方法防治病虫的措施。通过全省3年的示范证明,严格按“规程”操作实施,生产出的草莓无农药污染、硝酸盐含量不超标。2000年在全省示范区抽样,委托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草莓中农药残留和硝酸盐含量符合国家有关蔬菜卫生标准(GB4788-84,GB5127-85,GB14868-94)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