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侧深施肥搭配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肥效试验, 研究了侧深施肥+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同施肥量下, 侧深施肥技术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化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化肥浅施高11.5%和10.2%, 缓控释肥侧深施用的水稻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缓控释肥浅施高16.1%和14.0%。同等施肥方式下, 应用80%常规用量的缓控释肥替代化肥, 水稻产量未显著降低。侧深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缓控释肥具有减少肥料用量的作用, 实践生产中建议采用侧深施肥+缓控释肥的方式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化肥投入。  相似文献   

2.
卢一科  邱宗安  陆明 《广西农学报》2009,24(4):51-52,90
为简化水稻施肥技术,达到“省工、省肥、高效、低污染”效果,在水稻上进行控释肥(一次性施用)施用试验,试验表明:施用控释肥对水稻有省工、增产、增收效果。同时减少化肥施用量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推广新型肥料替代技术是实现化肥减量行动中的一项重要途径,控释肥的推广应用技术是一项重要措施。我们于2015年10月在小麦实施了控释肥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上施用控释肥比常规肥增产51.4kg/亩,增产8.88%,增收节支157.3元/亩,起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不同缓控释肥在籼粳杂交稻上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籼粳杂交稻上应用3种缓/控释肥进行效果试验,化肥总养分比常规肥料和配方专用肥分别减少25%和20%条件下,比较其化肥减量增效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欧润尼有机缓释肥水稻综合表现最佳,分蘖快、蘖本比较施用常规复合肥和配方专用肥分别提高4.7%和4.2%,株高分别增加1.4%和8.4%,有效穗分别减少6.6%和2.2%,产量分别增加8.8%和5.0%,分别实现节本增效2 863.2和1 033.5元·hm~(-2),可作为当地推荐的水稻缓/控释肥料加以推广;施用金正大控释肥,水稻综合表现次之;施用红四方缓释肥,水稻综合表现不甚突出,与2个对照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水稻控释肥一次性施用技术在广西藤县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控释肥一次性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控释肥的水稻生长稳健,实粒数和千粒重均增加,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 570.9kg,比习惯施肥增产5.89%,增收节支合计为1 258.45元,说明施用控释肥具有较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同时,施用控释肥分别减少氮、磷养分用量32.43%和53.56%,说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肥效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水稻施肥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京华 《油气储运》2007,(1):19-19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化肥尖端技术产品控释肥获得重大突破,使化肥的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而产品成本比国外同类产品降低50%。有关专家认为,控释肥产品推广后,全国每年可减少化肥损失千万吨,节约资金近亿元。  相似文献   

7.
缓控释肥对水稻的应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以高产水稻品种阳光200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结合大田对比示范,研究了缓控释肥与配方肥、普通化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性状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配方肥、普通化肥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应,分蘖成穗率比配方肥增加1.5个百分点,比习惯施肥增加4.6个百分点。由于缓控释肥市场时价较高,尚未表现出节本优势。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化肥减施量对玉米生产力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于2021年夏玉米生长季开展了化肥减施大田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养分利用率、偏生产力以及土壤养分之间的差异,研究了对玉米生长影响较佳的化肥减施比例。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控释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其中化肥减量25%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为11 278.3 kg/hm2,与化肥减量33.3%、化肥减量50%处理的产量差距不大,说明化肥减量施用并协同施用树脂包膜尿素控释肥能够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另外,化肥减量50%处理氮、钾肥利用率较高,化肥减量33.3%处理磷肥利用率较高;化肥减量50%处理氮、磷、钾肥及肥料偏生产力均最高。综上所述,一定用量的树脂包膜尿素控释肥与普通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率,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9.
过两年水稻控释肥在水稻抛秧栽培上的应用试验表明,水稻施用控释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平均比常规施肥增产4.99%,经济效益提高5.88%。水稻控释肥做基肥一次施用,可满足水稻一造的营养需求,简化了水稻施肥技术,达到“省工、简便、低成本、增产、低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绿色高效、集约化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缓/控释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缓/控释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恢复土壤生态、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降低人工成本,但是缓/控释肥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进一步了解缓/控释技术在农业集约化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化肥减施增效领域的进展,在调研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近年缓/控释肥的发展、分类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展,总结了缓/控释肥在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针对缓/控释肥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梳理,提出今后应围绕绿色材料开发、生产工艺和设备创新,开展缓/控释肥施用技术与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形成缓/控释肥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研制出符合生产要求的高效、环保、低成本的缓/控释肥。  相似文献   

11.
以缓/控释肥为因素,考查化肥养分减少情况下对甬优 1540 的应用效果,探索在与常规施肥投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确保水稻增产增效的缓/控释肥施肥管理方式。结果表明,667 m2基肥施用欧润尼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或金正大控释肥 50 kg,追肥尿素 10 kg,穗肥水稻配方肥 5 kg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控释肥在早稻简化施肥方面的有效性,实现化肥施用减量、施肥次数减少而农作物不减产,农户生产节本增效,对控释肥简化施肥技术在早稻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不同基肥施用量对水稻分蘖产生不同结果,而其肥效期较长又使得水稻生长后期肥效供应有保障,从而对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有促进作用.茂施控释肥底肥一次性施用600 kg/hm2,能实现单位面积增产4.9%,增收约1235.88元/hm2,且单位重量稻谷施肥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3.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化肥尖端技术产品控释肥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其土壤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而产品成本比国外同类产品降低一半。有关专家认为,控释肥产品推广后,全国每年可减少化肥损失千万吨,节约资金近亿元。  相似文献   

14.
水稻实现绿色高质高效种植,必须实施农艺农机深度融合。通过本次田间试验,研究单季粳稻在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量、施肥次数、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为全市推广水稻机械化轻简施肥技术和提高化肥利用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采用一次性机插秧同步侧深施用过量高浓度缓控释肥,在减次不减量的情况下,水稻穗数、产量、效益均明显降低;采用一次性机插秧同步侧深施用适量高浓度缓控释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水稻仍能增产增效,降低了肥料投入,减少了人力成本,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在耕地质量中等级以上耕地种植单季粳稻,建议应用叶面营养诊断+“一次性施用适量高浓度缓控释肥”或“一基二追”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控释肥在冬季马铃薯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冬季马铃薯生产中进行施用控释肥、自配复混肥和施用常规化肥的肥效比较试验,初步证明使用控释肥可比常规化肥节省肥料,减少追肥人工,但目前仍缺乏增产效果显著的马铃薯专用控释肥,需要进一步研究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推广水稻机械化轻简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特进行单季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简化减量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次性机插秧同步侧深施用适量(减量30%)高浓度缓控释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可降低肥料投入和人工成本,使水稻增产增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在耕地质量中等级以上耕地上种植单季粳稻,建议应用叶面营养诊断+一次性施用适量高浓度缓控释肥或“一基二追”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7.
控释肥在水稻栽培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漏水田水稻栽培肥料损释比较严重,经常会出现水稻缺肥现象,在水稻生长期间补充肥料至关重要。这不仅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水稻栽培的成本。控释肥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肥料,能够有效捕捉化肥营养元素,使水稻田内肥料保持持续供应。通过控释肥与普通复合肥施用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控释肥能有效改善水田内养分环境,使水稻生长健壮,对水稻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性状改善效果明显。本试验证明,控释肥在漏水田的施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在实施化肥减量行动中改进施肥方式、推进精准施肥,在桐城市进行了不同新型控释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基施控释肥洋丰免追肥750 kg/hm~2处理,从水稻长势和熟期转色看,肥料施用稍过量,产量最低,为9 507.0 kg/hm~2;水稻施用新型控释肥永笑肥和劲久肥后,整个生育过程生长稳健,成熟时的长势和转色均较优秀,增效明显,肥料减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农业科学》2019,(8):54-58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施肥模式(不施肥、普通化肥、生物有机肥、茶树专用控释肥、生物有机肥+普通化肥、生物有机肥+控释肥)对中茶108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一次性施用茶树专用控释肥能够达到化肥1年4次施用的增产效果,而单独施用生物有机肥(以下简称有机肥)在2017年有减产现象。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好,与普通化肥相比,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茶叶产量分别增加12.9%、13.8%。在经济效益方面,与化肥分次施用相比,施用控释肥、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净收益分别显著提高5.6%、26.5%、36.3%。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能优化茶叶品质,提高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施肥方便性、茶叶品质和农民纯收入方面综合考虑,有机肥+控释肥处理是最优推荐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宁波市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化肥用量实现连续5 a负增长,肥料结构不断优化,化肥利用效率增加,农业节本增效效果明显。本文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根据化肥定额施用标准,集成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缓控释肥应用、水稻侧深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并加以示范推广。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在保证稳产的前提下,主要粮经作物可实现减肥10%以上,节本增效明显,以期为区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