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温度、盐度、pH对角蝾螺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实验以角蝾螺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在不同温度(13.0,18.0,22.7,27.4,31.8℃)、盐度(16,22,28,34,38)以及pH(3.5,5.5,7.5,9.0,10.5)胁迫下角蝾螺的排氨率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3.0~27.4℃条件下,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到31.8℃时,排氨率则有所下降;盐度对角蝾螺排氨率的影响表现为抛物线形式,在盐度28时达到最大值;在实验范围内pH变化对角蝾螺的排氨率有极显著的影响,当pH为7.5时达到最大值。温度、盐度、pH环境因子对角蝾螺的代谢水平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温度和盐度对两种规格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温度、规格均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为12-24℃时,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温度为24℃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各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在温度为12-28℃条件下,大规格组(A组)甲虫螺的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小于小规格组(B组).当温度为12-28℃时,甲虫螺的氧氮比值O/N比值范围在8.17-17.31之间.温度为20℃和24℃时,各实验组均有最大的O/N比值.温度升至28℃时,O/N比值明显下降.(2)盐度、规格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盐度为20-30时,两种规格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盐度为30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盐度的继续升高,各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在盐度为20-40条件下,大规格组(A组)甲虫螺的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小于小规格组(B组).当盐度为20-40时,甲虫螺的O/N比值范围在10.80-22.71之间.盐度为30时,各实验组均有最大的氧氮比值,盐度升至35和40时,氧氮比值明显下降.研究表明,甲虫螺生存的最适温度为24℃,最适盐度为30.以期为甲虫螺的人工繁殖以及贝螺混养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温度和盐度对两种规格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温度、规格均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为12-24℃时,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温度为24℃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各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在温度为12-28℃条件下,大规格组(A组)甲虫螺的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小于小规格组(B组)。当温度为12-28℃时,甲虫螺的氧氮比值O/N比值范围在8.17-17.31之间。温度为20℃和24℃时,各实验组均有最大的O/N比值。温度升至28℃时,O/N比值明显下降。(2)盐度、规格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盐度为20-30时,两种规格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盐度为30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盐度的继续升高,各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在盐度为20-40条件下,大规格组(A组)甲虫螺的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小于小规格组(B组)。当盐度为20-40时,甲虫螺的O/N比值范围在10.80-22.71之间。盐度为30时,各实验组均有最大的氧氮比值,盐度升至35和40时,氧氮比值明显下降。研究表明,甲虫螺生存的最适温度为24℃,最适盐度为30。以期为甲虫螺的人工繁殖以及贝螺混养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静水条件下,研究了温度、盐度和pH值对日本矶海绵耗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在13~22℃范围内,日本矶海绵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温度高于22℃,耗氧率则开始减小(P0.05);盐度在20‰~35‰范围内,日本矶海绵的耗氧率随着盐度的增大而增大,盐度高于35‰,耗氧率则开始减小(P0.05);pH在5~8范围内,日本矶海绵的耗氧率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pH高于8,耗氧率开始减小(P0.0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加州扁鸟蛤耗氧排氨的影响,设置5、10、15、20、25℃5个温度梯度和12、17、22、27、32共5个盐度梯度,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加州扁鸟蛤耗氧排氨的影响。结果表明,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在20℃达到最大值,4.411mg/(g·h);排氨率除在10~15℃偏低外,整体呈现升高趋势。在盐度32,温度5~25℃,耗氧率和排氨率之比(O∶N)为2.352~4.296mg/(g·h),15℃达最大值。在水温13℃时,盐度范围12~32,耗氧率和排氨率都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加,32时达到最大值,O∶N为2.780~21.600。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加州扁鸟蛤的人工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室生态试验法进行了盐度和pH对长肋日月贝能量代谢的研究。试验设定了5个盐度梯度(16、21、26、31、36)和5个pH梯度(6、7、8、9、10),并将试验贝分为A、B组两种规格,其肉干质量分别为(0.52±0.17)g和(0.68±0.10)g。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对长肋日月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不显著(P0.05);pH对该贝的耗氧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耗氧率和排氨率峰值分别出现在盐度为21和pH为9时,随着设定梯度偏离该峰值其耗氧率和排氨率均为下降趋势。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体质量较大的B组贝其耗氧率和排氨率较A组贝小,体质量与耗氧率和排氨率之间呈负相关。随着盐度的增高,氧氮比缓慢上升,比值为14.77~16.71;pH为6~9时,氧氮比随pH上升而变大,pH9时氧氮比则急剧下降,比值为10.26~14.22。在一定范围内,盐度和pH对长肋日月贝的生理代谢影响较小,适合于沿岸浅海或海湾内进行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缘管浒苔生殖过程的特点与规律,通过在不同生态因子条件下单株培养缘管浒苔,计算出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后的排空率,探讨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的最适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18℃、光强7 000lx、盐度33‰。在此条件下,生殖细胞放散速率达到最大。18℃最利于缘管浒苔生殖细胞的放散,随着温度的升高放散量减小,到27℃时几乎不放散。而17‰、25‰、33‰三个梯度的盐度处理和3 000lx、5 000lx、7 000lx三个梯度的光强处理对于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并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温度对于缘管浒苔生殖细胞放散的影响最显著,盐度居第二位,温度与盐度的交互作用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8.
盐度和pH对缢蛏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分为壳长约4 0、5 0、6 0cm3组。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缢蛏在不同盐度和pH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对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影响(F>F0.01),且缢蛏单位体重耗氧率、排氨率随其个体的增大而变小;当盐度为6~30时,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1个峰值变化,在盐度22时均达到最大值。pH对缢蛏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FF0.01),此时,缢蛏的排氨率出现1个峰值变化,当pH为8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盐度对美国红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丽华  朱爱意 《水产养殖》2009,30(10):27-30
测试了体重460~550 g的美国红鱼在13、16、19、22、25、28℃和盐度在16、18、21、24、27、30、34时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美国红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温度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差异显著(P〈0.001),在16~34℃范围内,盐度变化对美国红鱼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P=0.479)。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以影响能量代谢的2个重要环境因子(温度和盐度)为自变量,以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为响应值,研究并探讨了温度(13~36℃)与盐度(0~20)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能量代谢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盐度的一次效应、盐度的二次效应及其互作效应对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的二次效应对耗氧率和CO2排泄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所考察因子与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间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58 1、0.977 8和0.979 5(P<0.01),可用于预测。温度效应较盐度明显,盐度较低时,能量消耗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在等渗点附近,耗氧率、排氨率和CO2排泄率较高;盐度超过等渗点时,低温和高盐环境对幼鱼的能量代谢有抑制作用。氧氮比(O∶N)随盐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对其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与盐度分别为13~36℃与0~10时,罗非鱼幼鱼主要依靠蛋白质和脂肪氧化供能;盐度为20时,脂肪成为主要供能物质;本实验条件下呼吸商的均值为0.752。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温度与盐度对罗非鱼新陈代谢的影响,同时可以为研究环境因子对能量的时空分配模式的改变提供生物能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温度、盐度对似刺鳊鮈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10℃、15℃、20℃、24℃、27℃、30℃6个温度组和0‰、2.5‰、5‰、10‰、15‰、太湖湖水组6个盐度组,探讨了温度和盐度对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胚胎发育的影响。温度实验结果表明:似刺鳊鮈胚胎发育的起始温度(生物学零度)为9.5℃,适宜的发育水温为20~24℃。水温10℃时胚胎卵裂异常,未能进入原肠期;水温升至30℃时胚胎在发育至原肠期前后死亡。水温度为24℃时孵化时间仅为73.5 h,孵化率高达80%,畸形率为0,为最适孵化水温;水温对胚胎发育速率的影响后期较前期大。盐度实验表明:似刺鳊鮈胚胎对盐度有一定的耐受力,各盐度梯度下的胚胎发育速率差异不大,但孵化率的差异极显著。在水温18℃、盐度为2.5‰的水体中胚胎的孵化率为81.67%,高于太湖湖水组的孵化率,此盐度应为似刺鳊鮈胚胎发育较适盐度。  相似文献   

12.
温度和盐度对龙虎斑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S)对体质量为(98.8±4.3)g龙虎斑(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的呼吸和排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S对龙虎斑的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有显著影响(P0.05)。在水温15-35℃范围内,龙虎斑的RO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达到最大值,为(0.228±0.011)mg/(g·h),但RN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30℃时达到最大值,为(3.985±0.094)μg/(g·h)。S为5-35时,龙虎斑的RN随着S的升高而降低,其关系式为RN=3.689e-0.067S(R2=0.963);在S处于5-15和25-35范围内,RO随S升高而下降,但S在15-25范围时,RO则随S升高而升高。在S为28,水温15-35℃范围内,龙虎斑代谢的O∶N范围为44.416-73.667;在水温28℃,S为5-35时,O∶N值为59.577-275.034。  相似文献   

13.
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是海胆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因其性腺品质较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其生长发育却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也就制约了海刺猬人工养殖的开展。在适温(18.5~23.6℃)条件下,对41‰、38‰、35‰、32‰、29‰、26‰、23‰、20‰、17‰九个盐度下,海刺猬的活力、摄食和存活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盐度会对海刺猬的活力、摄食和存活产生影响。在盐度为29‰、32‰、35‰组中海刺猬的状态良好,活力较强;盐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海刺猬的摄食。而在出现死亡的各组中,高盐度组(38‰、41‰)出现死亡现象的时间早于低盐组(17‰),同时其存活率低于低盐组。因此,相对于高盐度来说,海刺猬具有一定的低盐耐受力。研究表明,在适温(18.5~23.6℃)条件下,海刺猬的最适盐度为29‰~32‰。  相似文献   

14.
盐度对大菱鲆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大菱鲆(Scophamusmaximus)幼鱼由盐度34向低盐(盐度28、23、18、12、6)以及向高盐(盐度40)适应过程中代谢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改变后,各突变组大菱鲆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逐渐升高趋势,随着盐度突变范围的增大,变化趋势更为明显。在突变后24h左右,各突变组大菱鲆幼鱼耗氧率出现高峰值,48h后恢复到突变前的水平,此时各实验组大菱鲆的耗氧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在突变后9~15h排氨率出现高峰值,48h后各组大菱鲆幼鱼的排氨率恢复到突变前的水平,此时各实验组大菱鲆的排氨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相似文献   

15.
光裸方格星虫初期海球幼体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光裸方格星虫初期海球幼体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实验。结果表明,在盐度32,试验时间24h内,光裸方格星虫幼体的正常发育生长温度范围为22~38℃,临界上限水温为39℃,临界下限水温为1℃。耐受的盐度范围较广,在试验时间48h内,温度26~27℃条件下,盐度17~47范围内幼体都可存活,其中盐度24~36试验组幼体发育正常,在中上水层游动,具趋光性和聚集性,生长速度较其它试验组快;临界上限盐度为50,临界下限盐度为14。这些表明光裸方格星虫初期海球幼体对低盐度相对敏感,对高盐度有较强的耐受力,而对温度特别是低温的耐受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测定盐度为14~40条件下,刺参"参优1号"苗种的生长、存活、呼吸代谢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差异,确定其适宜和最适盐度条件及其盐度适应机制。结果显示,盐度为23~40时,30 d苗种的存活率(SR)均为100%;盐度在16以下时,苗种全部死亡。盐度为23~40时,苗种的特定生长率(SGR)为正值;盐度为29~37时,SGR较高,为0.9932%/d,盐度为20以下时,SGR降为负值。耗氧率(R_O)和排氨率(R_N)随盐度的变化呈现出以32为波谷"M"型变化,盐度为32条件下的R_O和R_N分别为0.0130和0.00138 mg/(g·h)。不同盐度组刺参的O:N值均为8左右,O:N值随盐度升高无显著差异。盐度的升高和降低会引起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在苗种适应盐度胁迫过程中,各盐度组SOD活性的峰值一般在0 d出现,而ACP、AKP活性在第10天出现峰值,LZM活性的峰值在10~20 d。研究表明,刺参"参优1号"适宜的生长盐度为23~40,最适盐度范围为29~37,盐度变化会导致苗种呼吸代谢和免疫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将为刺参"参优1号"苗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温度与盐度对云龙石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饱食和饥饿状态下温度(24、27、30和33℃)、盐度(15、20、25、30和33)对云龙石斑鱼幼鱼(Epinephelus grouper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实验方法对OCR和AER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饱食和饥饿状态下,温度、盐度对云龙石斑鱼幼鱼OCR和AER影响均显著(P0.05);当温度为24℃~33℃时,饱食状态下的OCR和AER分别比饥饿状态的提高30.29%~131.84%和131.82%~316.19%。饱食状态下,氧氮比(O∶N)、蛋白质供能比(PSR)、Q10(呼吸)、Q10(代泄)分别为12.54~20.18、27.74%~48.48%、1.21、1.60;而在饥饿状态下分别为25.77~35.90、19.49%~27.19%、1.87、3.41;当盐度为15~33时,饱食状态下OCR和AER分别比饥饿状态的提高100.41%~128.21%、182.19%~382.83%。饱食状态下,O∶N、PSR分别为13.32~20.72、39.47%~49.42%,而在饥饿状态下分别为29.18~30.98、22.59%~23.98%。研究表明,云龙石斑鱼幼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7℃,最适生长盐度为30~33。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2001-2005年断斑石鲈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结果。在水温23-30.5℃、海水盐度27-32,pH值7.8-8.9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经27日龄-39日龄变态为幼鱼,全长达24-46mm;2001年、2002年及2005年先后培育出幼鱼27006尾、62000尾及240008尾,育苗成活率分别为6%、13.8%和26.9%。文中还介绍了饵料系列、鱼苗生长与发育及形态观察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静水系统中,骤然改变水体盐度,形成盐度脉冲;研究许氏平鲉Sebastodes fuscescens(Houttuyn)经历该脉冲后其氨氮、活性磷酸盐排泄的情况。结果表明,盐度改变后,许氏平鲉的氨氮排泄率比正常盐度(30)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当盐度由30降为25和20时,随着体重增加,氨氮排泄率先增大,后又减小;当盐度由30上升为35时,氨氮排泄率随体重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盐度改变后,许氏平鲉的活性磷酸盐排泄率随体重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同一体重下,盐度由30降至20时,活性磷酸盐的排泄率最大;盐度由30升至35时,磷的排泄率最小。方差分析表明,盐度脉冲对许氏平鲉氨氮排泄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活性磷酸盐排泄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该研究对于鱼类养殖的水质管理、养殖场的布设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