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影响夏秋蚕产量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夏秋蚕发病原因1.1病原的存在。夏秋蚕期的病原是经过春蚕饲养之后,繁殖积累残留在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中的,病原新鲜、数量大、致病力强、分布广。即使春蚕发病较少,但中肠型脓病或浓核病等病原都会随粪便排出,据调查分析一头中肠型脓病的病蚕一昼夜随粪便排出的多角体,4龄末期约16万个,5龄初期约160万个,5龄中期约2400万个;一头猝倒病蚕尸体内的猝倒菌有1~10亿个,而且新鲜病原体的致病力比保藏过一年的要大30倍左右。1.2夏秋季节气候条件恶劣,高温多湿、高温干燥、低温多湿、低温干燥时常出现,不利蚕儿的生长发育,特别是30℃以上的高温,…  相似文献   

2.
1 夏秋蚕发病原因 1.1 病原的存在 经过春蚕饲养后,残留在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中的病原新鲜、致病力强、分布广.据调查分析,一头中肠型脓病蚕一昼夜随粪便排出的多角体,四龄末期约16万个,五龄初期约160万个,五龄中期达2400万个;一头猝倒病蚕尸体内猝倒菌有1~10亿个,而且新鲜病原体的致病力比保藏一年的要大30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桑蚕中肠型脓病蚕排出的蚕粪,含有大量病毒及多角体,能污染桑叶传染于健蚕,是蚕座内传染的媒介。病原物是以游离的状况分布于蚕粪的表面。 蚁蚕及各龄起蚕添食多角体后,经48小时排出的蚕粪有致病力。稚蚕期感染后,3—4龄排出的蚕粪带病原最多,是蚕座内传染的成期。而3—4龄染病的蚕儿绝大多数在五龄发病,且蚕粪的病原物也很多。通过对蚕儿添食病毒或多角体,病蚕混育,病蚕粪混育及病蚕粪浸液添食等试验,均证明以上的规律。因此,加强稚蚕期的消毒防病工作,是预防中肠型脓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石灰为蚕座消毒剂,有能杀灭及隔离散布在桑叶及蚕粪表面的病原的作用,在三龄期以后各龄起蚕及盛食期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存在于泥土地中的家蚕中肠型脓病病原,在室内自然环境中越冬后,对蚕的致病力显著降低.收集经越冬的病原添食感染后无病征出现的五龄蚕后期蚕粪,应用生测法检查有病原性,应用C.B.B法检查有多角体(CPB)存在.农村蚕室调查也表明.春蚕期虽未发现中肠型脓病,但在中秋蚕期,仍有该病出现.可以认为,多数是由于春蚕带毒蚕粪污染环境成为下一蚕期发病的感染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
蚕沙的正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传楷 《四川蚕业》2004,32(1):36-37
蚕沙是蚕儿食桑后剩下的残桑、蚕粪及多种杂物的总称。病蚕的蚕沙带有大量的病原,如中肠型脓病多角体、卒倒菌、微粒子孢子等,是蚕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正确处理蚕沙在养蚕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是减少蚕病发生,获得蚕茧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蚕农对此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对蚕沙的处理显得轻率随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 蚕沙是蚕儿食桑后剩下的残叶,蚕粪和杂物的总称。病蚕的蚕沙带有大量的病原,如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等慢性病,据了解1头中肠型脓病的病蚕在5龄期有6×10.7~80×17~7个多角体,可致数万头蚕感病。又如病毒性软化在感染后48小时排出的蚕粪已含有病原物,病原排出量不断增多,直到病蚕死亡为止。引起蚕病的根本原因是病原微生物,蚕  相似文献   

7.
一、广东蚕区的“白口仔”蚕病系包括中肠型脓病及空头性软化病,它们均属于病毒病,蚕粪,病蚕尸体均带有病毒或多角体,具有传染性。二、接种多量病毒或多角体(10~8粒/ml或组织浸液)于蚁蚕,则二龄开始发病,三龄全部死亡。如接种少量病毒或多角体,则在整个龄期中断断续续出现病蚕,以五龄为多发病过程比较缓慢,接种微量病毒后,饲育环境正常,则不致发病。南农七乙品种的抵抗力较强。三、接种微量病毒或多角体后,如处于高温干燥,高温多湿或低温冲击等不良环境中,则发病率大为提高。尤以低温冲突为最,因此,认为不良环境可以削弱蚕儿体质,感染微量病毒即可以造成暴发性蚕病。  相似文献   

8.
蚕的中肠型多角体病是一种病毒病,各地发生较多,是一种重要蚕病.1、病征:中肠型多角体蚕病的外观病征和软化病类似.即发育不齐,体驱萎缩或呈空头,患病严重个体,粪便为乳白色,粪中含有大量多角体.本病发生于1—5龄,5龄后期易暴发;5龄后期感染个体变为不结茧蚕.最显著的病征是:解剖病蚕中肠,几乎全变为混浊乳白色,而前肠、后肠与健康蚕同样不发生病变.发病初期仅中肠后端部份呈乳白色,随病势发展,乳白色扩展到前方,用显微镜观察,和后肠连接的中肠部份,只有少数细胞群变为乳白色,原因是形成多角体量少,这部份的前方则一般都呈乳白色.  相似文献   

9.
桑蚕血液型脓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桑蚕血液型脓病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蚕病。它的病原体是核型多角体病毒,该病在各龄蚕均可发生,3龄以上大蚕期,特别是5龄中后期和上蔟前后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0.
蚕病型多角体病俗称蚕中肠型脓病,多发于夏秋蚕期,是蚕茧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1.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6,43(4):70-70
答:蚕的中肠型脓病病毒来源于病死蚕体、蚕沙及桑树上携带这种病毒的鳞翅目昆虫如桑螟等,通过污染桑叶而造成蚕食下传染。一旦蚕得了病,排出的蚕粪又会污染蚕座、桑叶、蚕具、养蚕环境等,造成消毒难于彻底,只要养蚕环境有病原存在,随时都会引发中肠型脓病的发生。因此,这种病与蚕种无关,不属于蚕种胚胎传染的病。但是蚕种保管不好,被这种病原污染了,也会因为蚕种表面带这种病原,而使蚕发生中肠型脓病。  相似文献   

12.
蚕病述要     
病毒病蚕的主要病毒病,有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空头性软化病三种,其中核型多角体病在春蚕的壮蚕期容易发生,与此不同,质型多角体病和空头性软化病在早秋的壮蚕期大面积发生,往往成为歉收的原因。 (一)核型多角体病本病也称脓病,世界养蚕国家包括日本在内很早就已知道是一种病毒病。 1.病征幼虫特别壮蚕呈现的病征,首先体色有一点像污染(脏)那样的变色,其  相似文献   

13.
蚕血液型脓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血液型脓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春蚕、夏蚕和秋蚕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它是由核型多角体病毒寄生蚕体而引起发病的,各龄蚕都可以感染发病。发病的症状表现有不眠蚕、起节蚕、高节蚕、脓蚕。病蚕运动狂躁、体色乳白、皮肤易破、流出脓汁、污染蚕座、传染健蚕,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7,44(1):28-28
答:蚕的中肠型脓病病毒来源于病、死蚕体、蚕沙及养蚕的环境中,桑树上的许多鳞翅目的昆虫如桑螟等也会携带这种病毒,通过污染桑叶而造成蚕食下传染。一旦蚕得了病,排出的蚕粪又会污染蚕座、桑叶、蚕具、养蚕环境等,造成消毒难于彻底,只要养蚕环境有病源存在,随时都会引发中肠型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市养蚕布局的改变,蚕病的发生规律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市每年饲养春蚕、夏蚕、早秋、中秋、晚秋五期,至90年代未至今只养春蚕、早晚秋蚕二期,蚕病的发生原以中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危害为主,现以血液型脓病、僵病和农药中毒等对蚕桑生产的危害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我市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省常见的蚕病有肠胃型脓病,软化病(包括病毒性和细菌性的)血液型脓病,白殭病,蝇蛆病及卒倒病,败血病等;这些病害都是由于某种微生物或其他寄生物侵入蚕体而引起,在蚕病学上把这些能寄生蚕体引起发病的微生物叫做“病原”。蝇蛆病是寄生性昆虫侵入蚕体引起,但既然作为一种蚕病,一般也将寄生的蝇蛆视为病原。  相似文献   

17.
汤勤  俞蓉 《广西蚕业》2004,41(3):47-48
目前,农村普遍发生的蚕病,主要有病毒病、真菌病等传染性蚕病,其中僵病、血液型脓病的危害最大,其次是空头性软化病。春蚕期发病较轻,以白僵病、血液型脓病为主,中晚秋大蚕发病普遍,为害较重。病毒病大多在5龄第3~5天大批发病,僵病3龄  相似文献   

18.
影响蚕茧稳产高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近年来,我县蚕病发生抬头,尤其是今年春蚕大面积暴发血液型脓病,发病面之广,损失之严重,为历史上罕见,发病倒蚕已成为蚕农后顾之忧,严重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为控制血液型脓病的危害,以防重蹈覆辙,笔者对2006年春蚕血液型脓病暴发的原因作了如下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家蚕病毒性软化病和胃肠型脓病是当前蚕桑生产上危害比较严重的病毒性蚕病。为了控制这两种蚕病的危害,各地正在广泛开展对这两种蚕病的病原特性、传染规律,药物防治等研究工作。因此收集和纯化这两种病原就成了首要的任务。对于胃肠型脓病病毒(简称CPV)来说,由于它形成病毒包函体—多角体,所以比较容易获得纯的病毒材料,而病毒性软化病病毒(简称FV)由于它不形成病毒包函体,一般即以患病蚕的肠组织为病原材料,但因患病毒性软化病的蚕儿,往往并发胃肠型脓病,这就给获取纯碎的  相似文献   

20.
为害蚕儿的主要蚕病有软化病、硬化病及脓病.从最近的动向看来,软化病和脓病成为危害的主体.根据养蚕统计年报,1979年蚕作良好,蚕病危害损失率降低到1.8%,其中软化病和脓病所造成的损失率占85%,它的为害85%以上发生在初、晚秋蚕期.统计上所指的软化病,按病原不同可分两类.由病毒引起的中肠型脓病及病毒性软化病等一类软化病占为害的大多数,由细菌引起的所谓细菌性软化病为害较少.鉴于脓病(核多角体病)也是病毒病,所以本文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