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作物水肥一体化领域研究特征、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等可视化软件对作物水肥一体化领域相关文献(2003—2022年)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该领域文章发表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涉及农艺学、水资源学和植物科学等学科,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期刊是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学者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合作密切,其中与美国相关机构的学者合作最为密切;作物水肥一体化研究机构和学者较为分散,中国农业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中国科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和张富仓、康跃虎、林杉和Morgan Kelly T.等人开展了大量水肥一体化研究工作。3)作物水肥一体化研究主要采用田间试验和模型模拟方法,研究内容由早期的果树和甜椒等栽培作物产量和果实品质研究,过渡到作物水分、养分运移和硝酸盐淋溶再到注重提高作物的养分吸收和水肥利用效率并兼顾环境效益。综上,作物水肥一体化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土壤水分、养分运移和硝酸盐淋溶动态的模拟研究、水肥耦合对作物产量影响研究、水肥利用效率提升与水肥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农艺管理措施等方面。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未来作物水肥一体化研究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肥耦合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相关文献,从农田水肥耦合的定义、水分及养分相互作用的机理、水肥耦合效应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水肥对作物产量的耦合效应、水肥耦合对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水肥耦合对作物品质的影响等方面对农田水肥耦合机理与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一、土壤选择 大白菜产量高,根系较深,吸收水肥能力较差。因此,应选用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栽培,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佳,忌十字花科作物。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几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即使水肥条件依旧,产量也会下降.同时,同一种作物的害虫和病菌以及伴生的杂草,也会随着连作次数的增多而增多.而农作物"轮流坐庄"却使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水肥耦合对作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军花 《现代农业科技》2014,(5):233-234,236
综述了水肥耦合效应的概念、类型以及水肥耦合对作物生长发育、品质及各元素代谢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水肥耦合效应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作物根系构型特征与根系吸收、作物抗逆性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关系及影响根系构型的水肥因素,以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作物根系构型特征与根系吸收、作物抗逆性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关系及影响根系构型的水肥因素,以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研究进展。在探讨水分利用率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如作物,环境因素,化学制剂,栽培措施和耕作制度等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土壤因素和化学制剂对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探讨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提高途径,包括优化种植结构;选用节水高产型品种;农田覆盖保水技术;水肥耦合技术;化学调控节水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作物轮作与间作套种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几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即使水肥条件没有降低,也逾越不了"连种愈久,生长愈差"的规律.这是因为同一种作物的根系生长在深度大致相同的土层中,摄取同样的养分就会使同一块土地的同一深度的土层中的养分迅速减少,同时同一种作物的害虫、病菌以及伴生的杂草也会随着连作次数的增加而增多.所以种植作物要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合理的轮作、间作规划,选用优良品种,这样既能趋利避害,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又能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琳 《河南农业》2012,(9):7+49
旱作农业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当是:立足干旱特点,变对抗种植为适应种植,扩大耐旱作物品种面积,压缩高水肥作物品种;稳定小麦产量,适当扩大红薯、大豆、谷子、烟叶、油料、辣椒等高效作物面积;将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以市场为导  相似文献   

11.
粉垄栽培增产效果及其引发的栽培学新理论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粉垄栽培是作者研究的一种新的农耕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充分利用耕作层及其以下适量土壤资源和天然降水.在玉米、甘蔗等10多种作物试验,结果显示:粉垄栽培比传统种植增产达10%以上;增产原因可能是良好的耕作土壤生态环境让作物根系发达,水肥营养得到均衡供给.由此探讨提出作物栽培学以培育根系为主导的"根‘本'理论"和创造作物生长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下,水分优化、养分优化以及生物炭对作物产量、氮效率和氮素淋失的影响。【方法】2016-2018年,利用田间渗漏池试验,设计习惯水肥1(CP1)、习惯水肥2(CP2)、灌水优化(CP1-W)、养分优化(CP1-F)、水分养分优化(OPT)、习惯水肥2+生物炭(CP2+B)以及水分养分优化+生物炭(OPT+B)7个处理,测定2016-2017,2017-2018年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氮肥偏生产力、氮素淋失的变化。【结果】与CP1处理相比,CP1-W、CP1-F和OPT处理未显著影响作物总产量,但是CP1-F和OPT处理显著降低了第二个轮作年(2017-2018年)小麦产量。就2个轮作年而言,CP1-F和OPT较CP1处理总体上显著增加了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增幅分别为33.6%和21.7%。在2016-2017和2017-2018两个轮作年,CP1-W、CP1-F和OPT处理的TN淋失量均降低,其中OPT处理显著降低2个轮作年硝态氮(NO-3-N)和总氮(TN)淋失量。在2个轮作年,与CP2处理相比,CP2+B处理显著提高了作物总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TN淋失量。与OPT处理相比,OPT+B处理未能显著影响作物总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但显著降低了TN淋失量。【结论】陕西关中平原农户水肥施用过量,在习惯水肥的基础上合理调控水肥,可以保证作物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氮素淋失量,而施用生物炭的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1.选择适宜茬口和地块。根据前茬栽培作物选择不同茬口,最好采用大田作物与蔬菜作物进行轮作,如选择蔬菜田为前茬,应选不同科的蔬菜作物进行轮作。地块应以保水、保肥能力强,能进行灌水的高岗地块为宜。2.精细整地、重施底肥。于上年秋季对所选用的地块进行深翻、耙细。春季定植前10-15天进行精细整地,一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当归在不同水肥处理下的需水量进行研究,为当归灌溉制度研究及GAP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区田间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进行理论统计分析,分析了当归在不同灌水施肥处理下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需水量和作物系数。[结果]不同处理0~37 cm深度土壤含水率变化、表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起伏较大,随着深度增加,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小;不同水肥处理对当归阶段需水量的影响,需水量与灌水量大小成正比,灌水量越大,需水量越高;在适宜灌溉条件下,当归整个生育期的日耗水强度从0.16~4.03不等,作物系数为0.37~1.26,全生育期需水量592.98 mm;当归的整个生育期作物系数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结论]该研究结果对制定当归种植灌溉制度和GAP规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在防雨棚控制条件下,采用最优设计和盆栽试验,研究水分和肥料对冬小麦、春玉米、夏谷子的产量及生物学产量效应指数,作为评判旱地水肥关系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冬小麦、春玉米的水肥效应是水分大于肥料,谷子则是肥料大于水分,并提出了作物的肥水需要量  相似文献   

16.
适时准确监测作物生长状态,对于提高水肥等精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植被光谱特征分析,通过提取光谱敏感波段,运用植被指数、导数光谱、红边位移分析和连续统去除等光谱处理方法,结合运用统计回归方法反演植被(作物)生长及生物理化参数,从而达到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和预测产量和品质的目的。本文概述了目前利用光谱分析技术估测作物生长状态及其生化组分含量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作物产量预报和品质预测的研究概况,指出作物光谱监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2005,(4):12-13
一、轮作的概念及病虫害防治原理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两年连作称为迎茬。连作常引起减产。容易导致“土壤病”现象,这是因为:1.每种作物都有一些专门为害的病虫杂草。连作可使这些病虫草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式地感染为害,如黄瓜的霜霉病、根腐病、跗线螨;番茄病毒病、晚疫病、辣椒的青枯病、立枯病等。2.不同作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及比例各不相同,根系深浅与吸收水肥的能力也各不相同。长期种植一种作…  相似文献   

18.
渭北旱塬西部主要作物水肥效应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防雨棚控制条件下,采用最优设计和盆栽试验,研究水分和肥料对冬小麦、春玉米、夏谷子的产量及生物学产量效应指数,作为证券旱地水肥关系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冬小麦、春玉米水肥效应是水分大于肥料,谷子则是肥料大于水分,并提出了作物的肥水需要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南宁市瓜类作物蓟马种类和发生动态,为更有效地进行瓜类蓟马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于2009~2010年连续两年对南宁市瓜类作物上的蓟马种类、为害程度、主要作物生长期重要蓟马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南宁市瓜类作物上蓟马共14种,分别隶属于锯尾亚目(Terebrantia)蓟马科(Thripidae)(3属13种)和管尾亚目(Tubulifera)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1属1种),其中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棕榈蓟马(Thrips palmi Kamy)和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 Morgan)是瓜类作物上的优势种,花蓟马和黄胸蓟马主要停留在各种作物的花中,偶见在作物的其他部位停留;棕榈蓟马则大部分停留在作物的嫩尖上,少部分停落在叶片充分展开但偏幼嫩的叶上,花上数量稍少.在几种主要瓜类作物中,节瓜和南瓜受害最重,丝瓜受害最轻.[建议]苗期及时防治瓜类蓟马,以降低种群数量;加强水肥管理,使作物迅速生长,避过蓟马为害高峰期;拔除病株,减少病毒病传播.  相似文献   

20.
<正>从给土壤施肥到给作物根区施肥,我国农民应该如何正确施用水溶肥、达到水肥利用效率最大化。陈清介绍说,微灌施肥是水肥管理的新理念,微灌的可控性意味着施肥变得简单可控。"通过微灌系统进行施肥,相当于‘用勺喂’作物,给作物打‘点滴’,能够准确地控制施肥的时间、次数、养分品种和量。为了有效防止灌水器堵塞,按照最小灌水器出口径0.5mm的1/10计算,滤除的水不溶物颗粒应不大于0.05mm。此外,滴灌施肥的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