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MCP对龙园秋李冷藏期间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龙园秋李果实为试材,在冷藏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对果实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降低了果实PPO和POD的活性,提高了果实的硬度,延缓了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显著地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影响.1-MCP处理明显地延长了果实的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2.
热空气处理对‘白玉’枇杷品质及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热空气处理对“白玉”枇杷贮藏品质及冷害的影响,本文以“白玉”枇杷为试材,探索了46℃热空气处理对蛋白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对各处理(6±1)℃冷藏期间果实冷害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失重率、腐烂率和果实硬度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冷藏及货架期间,46℃热空气处理果实可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抑制了冷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显著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率、失重率和冷害指数,其中以46℃热空气处理30min后冷藏效果最好。以上结果显示,果实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化与果实采后冷藏过程中抗冷性有关,且热空气处理提高了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贮藏包装方式对采后蓝莓果实品质级生理代谢的影响,采用打孔PE包装、封口PE包装及不包装的处理为对照,均置于(4±1)℃的贮藏库内,以5 d为1个测定周期,对采后蓝莓品质的相关生理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抗氧化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CK相比,PE包装贮藏能显著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的下降,减缓失重率和腐烂率的升高,能有效抑制PPO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升高,增强SOD、CAT和PAL活性,说明PE贮藏包装对"夏普蓝"蓝莓的采后贮藏品质有较好的保持作用,且以封口PE贮藏包装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研究乙烯利对室温15℃下市售猕猴桃催熟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乙烯利质量分数采用50,100,200 mg/kg,测定果实的硬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乙烯利处理的猕猴桃果实硬度下降比对照快,且质量分数越大,硬度下降越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高,且处理质量分数越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越快;VC含量在末期比对照高;可滴定酸含量低于对照,且处理质量分数越大,果实可滴定酸下降越快;呼吸强度均高于对照,使呼吸跃变提前,且处理质量分数越大,呼吸强度峰值越大。  相似文献   

5.
配方施肥对枇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生产上存在盲目施肥导致枇杷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以‘解放钟’枇杷为试材,研究配方施肥对枇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配方肥1(处理1)单株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22.24%,达显著水平,单果重增加13.0 g,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4%,枇杷果实的可滴定酸降低0.10%;配方肥3(处理3)较2个对照组均能显著提高枇杷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及降低可滴定酸度。处理1和3均能提高果实品质,处理3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大久保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急速与缓慢两种不同降温方式下,钙处理对桃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钙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桃果实的呼吸强度,减缓乙烯释放速率,较好地保持桃果实硬度,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从而延缓了桃果实品质的下降,而以急速降温的处理方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机械损伤对砀山酥梨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砀山酥梨为试材,采用人工机械损伤处理,分别置于3℃和18℃条件下贮藏,探讨不同机械损伤程度对砀山酥梨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砀山酥梨在受到机械损伤后,呼吸强度明显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及果肉硬度明显下降;纤维素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并低于对照,3℃和18℃下酶活性变化差异不明显;低温贮藏可延缓砀山酥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及果肉硬度的下降速率。  相似文献   

8.
避雨和露地栽培蓝莓采后贮藏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差异,采用避雨和露地两种栽培方式种植‘蓝丰’、‘北陆’蓝莓,采后用PET盒分装后放入聚乙烯(PE)袋中,0℃下预冷24 h后扎口冷藏,对比分析冷藏期间两种栽培方式蓝莓果实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避雨栽培蓝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可滴定酸含量、果实含水量和花色苷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在采后0℃贮藏期间,避雨栽培果实相较露地栽培更能有效地抑制好果率的下降和果实质量损失率的升高,延缓果实水分含量、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总黄酮含量的下降,使可溶性糖含量维持在更高水平。因此,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蓝莓在采后低温贮藏期间能维持更好的果实品质和贮藏效果,果实贮藏期延长,这为采前避雨栽培措施调控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树莓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树莓为试材,采用不同质量浓度(1.07、2.14、3.21 mg/m3)1-MCP处理20 h后置于(0±0.5)℃冰温库中贮藏,每4 d进行一次取样,通过测定树莓贮藏期间感官品质、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等指标,研究1-MCP处理对树莓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以维持树莓果实较好的感官品质,显著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总酚含量的下降,维持贮藏前期较高的类黄酮含量,降低花青素的积累,抑制腐烂率的升高。在3个浓度1-MCP处理中,1.07 mg/m3和2.14 mg/m3表现出的效果较好,能更好地维持采后树莓的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0.
以“红颜”草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采前钙处理,研究了CaCl2溶液对草莓果实储藏品质及性能的影响。分别在果实的幼果期、膨大期及转色期,依次采用0.1%、0.3%和0.5%的CaCl2溶液喷施1次,摘取成熟的果实进行储藏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草莓储藏时间的延长,用CaCl2处理抑制草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好果率、果实的感官品质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的食品杀菌方法相比,高压脉冲电场非热处理技术因具有处理时间短、温升小、能耗低、杀菌效果明显、能有效保存食品营养成分和天然色、香、味等特征成为目前食品杀菌工艺中研究最为活跃的技术之一。主要介绍了高压脉冲电场的杀菌作用机理、杀菌特点及其杀菌影响因素,着重综述了高压脉冲电场近10年来在食品工业(食品杀菌、增鲜、护色、解冻及其酒类催陈等方面)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对高压脉冲电场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热杀菌处理对烟熏火腿保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杀菌工艺对烟熏火腿保质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0~4℃和36℃条件下贮存处理后发现,水浴杀菌处理效果远优于微波杀菌处理,其中80~85℃杀菌,并急速冷却处理工艺能最有效地延长烟熏火腿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inciple of liquid sterilization by high-pressure gas,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value index of time,pressure,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sterilizing medium was conduc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e rupture mechanism by comparing the rate of inactiva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medium.The dissolved CO_2's acidity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rate of sterilization.It also show that the rate of sterilization will increase when time,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pressure raise.  相似文献   

14.
新型鲜切果蔬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切果蔬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绿色、环保的果蔬产品,符合现代社会对健康食品的要求,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杀菌是保证鲜切果蔬品质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应用最多还是含氯杀菌剂,但因其含有诸多弊端,因此新型的替代杀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新型化学杀菌技术、物理杀菌技术和生物杀菌技术3方面,系统总结了近些年出现的取代含氯杀菌剂的新型鲜切果蔬杀菌技术,阐述了新型杀菌技术的杀菌效果及其优缺点,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卫生、安全和营养性要求越来越高,开发高效、安全、无毒、性能稳定和广谱的食品杀菌技术成为食品科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热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于食品杀菌的新技术,旨在提高我国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促进食品工业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6.
酱卤牛肉历史悠久、口味醇厚、营养丰富,但产品极易腐败变质,总结了国内为延长产品货架期而对酱卤牛肉进行杀菌和贮藏的处理方法,从这些方法对产品品质(风味、色泽、营养成分)及保鲜效果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整理出各种方法的利弊,以期为酱卤牛肉制作工艺的杀菌贮藏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仙人掌为原料,以油、调味料为辅料制成软包装仙人掌产品,对其柠檬酸含量、热烫时间、CaCl2含量、杀菌方式进行研究,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制出软包装仙人掌的(规格:150g)最佳杀菌工艺参数为3min-5min-4min/80℃。该产品呈浅绿色,口感软硬适中,具有仙人掌特有的草香味。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体在食品杀菌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广谱灭菌技术,具有快速、安全、简便、全面、有效地灭杀多种病原菌的特点,在食品加工、医药卫生等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等离子体灭菌的影响因素、机理及应用现状,阐述了等离子体杀菌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阐述了微波技术的加热与杀菌原理和特点,介绍了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以期促进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臭氧对脱水蔬菜杀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臭氧处理对脱水蔬菜中的致病菌进行杀菌试验,通过臭氧在杀菌时表现出的性质来了解臭氧杀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