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近年来,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垦利县大力发展刺参养殖,全县刺参养殖突破2067hm^2。据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点,我们在垦利县几年的刺参池塘科研试验中,对刺参池塘的建造、附着基的选择与投放、苗种的选择和投放、养成期间的水环境控制、养殖池饵料培养及饵料投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掌握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池塘养殖的主要技术,现将主要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正良 《福建水产》2011,33(5):77-80
福建是刺参南方养殖的主要地区,池塘养殖是主要养殖方式之一。本文在借鉴北方刺参养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南方养殖实践,从附着基设置、放苗前准备、苗种选择与投放、养殖管理、收获与销售等方面对南方刺参池塘养殖技术做一总结介绍,为南方刺参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池塘均为淤泥底质,系新开发或虾池改造而成,池塘浮游生物丰富,pH值变化幅度较大,对刺参健康养殖不利。本文通过分析pH值对刺参养殖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初步提出了调节刺参养殖池塘pH值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濒临河口型海湾的山东莱阳市,大力发展刺参养殖,经过几年的刺参池塘养殖试验,对刺参池塘的建造、附着基的选择与投放、苗种的选择和投放、养成期间的水环境控制、养殖池饵料培养及饵料投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有效克服了汛期海水盐度下降、池塘水温偏高等不利条件,初步掌握了河口型海湾刺参池塘养殖的主要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通常称作海参,在分类上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刺参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海产品,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黄河三角洲地区无刺参自然分布,该地区自2003年从胶东地区引进刺参进行池塘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在该地区养殖试验过程中探索了不同池塘类型的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池塘养殖刺参已成为刺参养殖的主要模式,为沿海养殖户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池塘养殖刺参投资大、成本高,养殖周期长,投放400头/kg规格的苗种,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陆续捕捞。在长达1~2年的养殖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对这些问题处理不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养殖刺参的关键技术及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自然条件下多生长在沿海潮间带及浅海区1~15m深的水底,要求水质清新,小型底栖生物丰富,满足其对溶氧和天然饵料的需要。但是,近几年开展的池塘养殖刺参,养殖环境、养殖密度、水质条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使刺参在一个规范适宜的养殖环境中快速生长,仍然是刺参养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养殖刺参的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养殖效果。黄河三  相似文献   

8.
<正>池塘养殖刺参已成为刺参养殖的主要模式,为沿海养殖户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池塘养殖刺参投资大、成本高,养殖周期长,投放400头/kg规格的苗种,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陆续捕捞上市。在长达1~2年的养殖过程中,需始终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才会避免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刺参池塘养殖因经济效益显著,潜力巨大,被人们称为"海洋捞金"工程,已成为沿海地区的养殖热点。因此如何扩大刺参养殖规模、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刺参品质是摆在广大刺参养殖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营口三联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于2008年5月利用池底铺设双面夹膜编织布及投放无结编织网附着基的方法改造营口地区养虾池塘并进行刺参生态苗种培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1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现状2004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山东海星长盈集团投资120万元对原有虾池进行改造,建成高标准刺参养殖池塘1个,面积3.3hm~2(50亩),进行刺参池塘养殖试验,经1年试验,生长良好,每667m~2纯效益达15000元以上,是本地区养殖虾蟹效益的5~10倍。同时,为保证  相似文献   

11.
大连地区池塘养殖刺参已走过十多个年头,从2002年全市养殖面积不足3万亩发展到现在的40余万亩,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形成一个年产值超百亿的新兴产业.目前刺参已成为辽宁沿海水产养殖业的主打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刺参养殖生产的迅速发展,各地区总结了很多养殖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但我们在深入养殖区指导生产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企业和养殖业户由于对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刺参中投放苗种、水质、底质调控等诸方面的管理技术欠缺或操作不规范,在实际生产中管理粗放,致使养殖产量不稳定、严重影响收益.完善养殖工艺,普及推广刺参健康养殖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根据几年来的养殖实践,我们总结大连地区的池塘养殖刺参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刺参的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参是我国常见海参种类中营养价值最高、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 ,名列海味八珍之首。近年来由于浅海贝类、对虾等养殖品种的经济效益很不稳定 ,刺参养殖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山东、辽宁等省的不少地方兴起了池塘养参热。现根据笔者的生产经验并参照各地的实际情况 ,将刺参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池塘条件应选择在附近海区水质清新、无污染、无淡水注入的地方建池。以沙泥或岩礁池底为好 ,池塘要求进排水方便、常年水深保持 >1 .5m ,一些较浅的旧塘也可在池底挖上环沟 ,池塘面积一般 5~ 5 0亩。2 放苗前的准备2 .1 池塘清整旧塘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刺参养殖主要有池塘养殖、围堰养殖、网箱养殖和网笼养殖等方式,其中又以池塘养殖最为普遍,本文总结了剌参池塘养殖中需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以期为刺参的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7~9月份是气温和刺参养殖池塘水温达到最高值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高温对池塘养殖刺参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危险,因此养殖单位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由于养殖池塘底部的刺参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容易腐败加上池塘内的青苔及其他藻类的繁殖与腐烂,造成养殖池塘池底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  相似文献   

15.
刺参育苗及养殖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刺参的养殖, 1.刺参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和修建:应选择附近海区无污染、远离河口等淡水源、盐度常年保持在26以上(短期可降至24)、风浪小的封闭的内湾或中潮区以下的地方建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辽宁省营口地区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不同季节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解析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的季节性差异和共性,查明影响沉积物菌群构成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显示,营口地区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以夏季最高,春秋次之,冬季最低。不同季节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差异菌群呈显著性季节演替特征(P<0.05)。其中,春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s),夏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秋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冬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尽管不同季节沉积物细菌组分比例不同,但第一优势菌门均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43.19%)。环境因子中,影响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温度、总有机碳、总氮和pH。本研究将为刺参养殖池塘微生态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池塘刺参养殖经常面临盐度剧烈变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像黄河三角洲及丁字湾等类似河口型海区的养殖池塘,汛期往往面临长达数月的盐度下降、盐度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养殖刺参生长缓慢、成活率低以及化皮、吐脏等现象发生,使养殖者遭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刺参苗种池塘小网箱培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振平  王秀云  任建功 《水产科学》2006,25(11):581-582
近年来,随着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虾池养殖和浅海围堰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人工育苗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刺参苗种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室内培育幼参费用既高,又易出现病害,直接投放小个体成活率极低。采用池塘小网箱培育幼参费用既低,效益又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98年,我们与龙口屺母岛村协作开发刺参池塘养殖,经过3年的养殖试验,经济效益可观。刺参养殖在龙口市也得以迅速推广,刺参水泥池塘面积已发展到400多亩。现将刺参池塘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与传统池塘养殖在松浦镜鲤养殖中的对比试验效果,于2018年4月2日至10月31日,在池塘内循环流水槽选择1号、2号并分别投放松浦镜鲤鱼种20 000尾、22 000尾,在传统养殖池塘投放10 000尾,规格均为105 g/尾;经过7个月养殖,1号、2号流水槽共收获18 425.2 kg,成活率分别为94.3%和93.9%,饲料系数分别为1.59、1.63,总产值达368 504元,折算纯利润为94 805.4元;传统养殖池塘收获7 163.9 kg,成活率为87.9%,饲料系数为1.71,产值达143 278元,折算纯利润为45 925.5元。研究表明,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松浦镜鲤在改善养殖环境、提升养殖产量与提高创收效益方面优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