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利用温室进行亲鱼提早培育、繁殖、工厂化育苗,1998年6月份向室外池塘投放当年鱼种,9月份养成4009以上规格的商品鱼。具体试验情况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鱼池与水源(1)培育鱼种地:室内水泥地,面积100m2,池深1.5m,水深1.3m,水源为地下水,用蒸汽加热。(2)商品鱼池塘:室外土地,面积14000m2,池深3m,水源为大庆水库。2.淡水白鲳亲鱼提早培育亲鱼33尾,其中雄鱼14尾,雌鱼19尾,体重4-5kg。从1月5日起将亲鱼池水温逐渐提高至(28±0.5)℃,投喂含粗蛋白35%的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另每天投喂2%的青菜。流…  相似文献   

2.
一、材料与方法1.鱼池与水源(1)鱼种培育地:室内水泥池,面积100m_2,地深1.5m,水深1.3m,水源为地下水,用蒸汽加热。出商品鱼池塘:室外上池,面积月亩,地深3m,水源来自红旗泡。2亲鱼培育亲鱼33尾,其中有14尾雄鱼。体重4-5kg。从1月5日起将亲鱼池水温逐渐提至(28t0.5)℃,投喂含粗蛋白35%的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另每天投喂2%的青菜。流水培育,至2月20回检查亲鱼发育情况,部分雌鱼腹部较膨大,肋骨微突,生殖孔微红;雄鱼有两层能挤出少量精液。3人工育苗2月24日选择两组亲鱼作人工催产,两次注射。第一…  相似文献   

3.
一、亲鱼培育1.亲鱼的越冬培育冬季当水温在20℃以上时,亲鱼能正常摄食,必须投放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饲料以蛋白质30%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每隔2~3天还喂谷芽和青菜各1次(约占鱼体重的1%左右)。当水温降至18~20℃时投喂量可减少到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在17℃以下时可不喂饲料。越冬期间亲鱼池如水质污浊可在天晴、阳光充足的天气里换一半水或三分之一原池水,若无晴天而水质又污浊,可每亩平均水深1.0米用0.5千克明矾溶水全池泼洒,也可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2.亲鱼产前的强化培育当…  相似文献   

4.
1.要选择体质健壮丰满,规格整齐,无伤无病,体表光滑的个体。用以明年繁殖的亲鱼,尾重2~3两以上;鱼种一般选留4~6厘米的。此外,在越冬前的20天左右,要投喂优质精饲料进行强化培育催肥。  相似文献   

5.
王爱凤 《水产养殖》2007,28(6):38-38
1基本情况 建瓯市鱼种场于2007年5月18日从闽清引进纯种美国斑点叉尾鲴亲鱼3000尾,放养亲鱼的亲鱼池10口共30亩。雌鱼平均体重2.15kg,雄鱼平均体重2.55kg。亲鱼进池前用药物浸洗消毒,池塘水温25℃,pH值7.2,5月21日开始投喂浮性配合颗粒料,含粗蛋白36%,日投2次。从6月7日开始部分池塘的鱼相继发病,6月11日采取治疗措施,用药后死鱼逐渐减少,6月20日后连续1周无发现病死鱼,说明该病已被治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露斯塔野鲮池塘养殖技术,达到大面积推广养殖的目的。1990年我们承担了湖南省科委、衡阳市科委下达的“露斯塔野鲮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其研究内容包括:露斯塔野鲮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池塘混养技术及增产效益对照试验、调查等。各类试验除有单项试验报告和材料外,现将其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一、人工繁殖鱼苗技术 1、亲鱼选留和培育:1987年,我们组织和平乡和平村渔场从广东引进露斯塔野鲮苗2万尾,经发花培育转入成鱼塘混养,当年体重达156g。从中选留了50尾作为后备亲鱼,经两年放养和越冬培育,即1989年冬露斯塔野鲮体重达2.2公斤。从中选择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露斯塔野鲮  相似文献   

7.
由于革胡子鲶上市相对比较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近几年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革胡子鲶的秋季人工繁殖,培育出了大规格的越冬鱼种,走出了一条缩短养殖周期、增加养殖茬口,提高鱼池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养殖新路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一、试验条件1.亲鱼的强化培育。春季繁殖以后,亲鱼的能量消耗很大,因此必须抓住夏季高温,鱼类摄食旺盛的有利时机,加强亲鱼的培育,为秋繁的成功打好基础。首先要投饲充足,一般日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8%~10%,日投喂3~4次,饲料以新鲜蚕蛹、猪下脚或专用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8.
露斯塔野鲮区[Labeorohita(Mamilton)」属鲤形目鲤科,主要分布于珠江、闽江、韩江、澜沧江、红河等水系。近年来利用该鱼生长快、多次产卵、体型好等特点,繁殖其幼苗作为既鱼的活饵料鱼,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98年初从广东引进露斯塔野统亲体,当年进行繁殖和育苗试验,并初获成功。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引种露斯塔野统在南方生长迅速,多次产卵;在北方当水温低于12℃时停止生长,低于7℃时不易存活。因此我们于4月上旬从广东引进露斯塔野鲮亲本,共选择已性成熟的二龄亲体160尾,雌雄各半,总体重165kg,最大个体1.Zk…  相似文献   

9.
为摸索出适宜养鱼专业户操作的红鱼人工繁殖、养殖一条龙的生产模式,我们在滁州市曲亭进行试验、示范获成功,共催产极鱼9组,催产率66.67%,受精率巧.l%,培育喂鱼夏花1.24万尾,成活率612%,转入池塘养殖,第二年3月规格达450-900克/尾。一、亲鱼的选择和培育及每亲鱼来源于城西水库,在繁殖季节在水库中捕获一尾重3.5公斤的雌鱼及几尾雄鱼,当即实施人工授精,将受精卵带回实施人工孵化,得到少量鱼苗培育而成,繁殖用级亲鱼宜搭养在成鱼或鱼种池中,以保证性腺较为成熟,当年繁殖的鳅鱼第二年已可用于繁殖,但以3—4龄,体重1…  相似文献   

10.
《淡水渔业》1975,(4):22-22
草亲鱼在越冬期间.需要部分青饲料进行饲养.但由于冬季草料来源缺乏.严重地影响到亲鱼的生长发育。为此.我场于1973年冬季期间试用甘蔗叶来饲养莱鱼.效果很好。经投喂甘蔗叶后一个月检查,亲鱼体质健壮.肥满度大.色青.发育良好。1974年的生产中.催产率达94%.平均每尾产卵达80多万粒,出苗数55万尾至60万尾,比1973年增长20%。  相似文献   

11.
一、亲鱼培育1.亲鱼来源亲鱼来自本场引进的彭泽鲫乌仔,经过4年的养殖,精心挑选出雌鱼650尾,平均体重为512克/尾,雄鱼600尾,平均体重为487克/尾。2.秋季培育亲鱼池1.2亩,亲鱼下塘前10天,用生石灰进行消毒。10月初将挑选好的亲鱼集中单养,放养时用5%食盐水浸洗亲鱼3~5分钟。两天后投喂蛋白质含量为28%的配合饲料,日投喂两次(9:00、15:00),投喂量根据鱼体总重、水温、天气及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投饵率一般为1%~3%。3.冬季培育亲鱼池封冰前,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使池水呈0.35克/米3浓度,用于杀灭浮游动物和寄生虫。1月底挂60目筛绢做成的…  相似文献   

12.
1选择优质鱼种越冬越冬鱼种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越冬成活率,应选择体质健壮,丰满、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表光滑的个体,鱼种一般要求全长10-15cm,用来作繁殖的亲鱼为0.5-0.75kg。在11月上、中旬,当水温16℃左右时将选好的鲶鱼及时放入越冬池。入池前在2%-3%食盐水中浸洗10-15min。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中放鱼种100-15尾或亲鱼3-4kg。2严格控制水温越冬水温控制16℃以上,用工厂余热水或温泉水越冬的,根据流量大小控制水温;用电热器加温越冬的,根据控温仪的自动调节控制水温,若用人工加温的温室越冬,则必须使室内气温保持…  相似文献   

13.
严冬 《内陆水产》1997,22(4):21-21
白鲫是特种水产养殖业中新发展的高档商品鱼之一,在繁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一、选择培育健壮亲鱼。选作人工繁殖的亲鱼应在2龄以上O.25kg左右,且体型好、鳞片全、体质壮。雌雄比例1-2:1,非生殖季节性腺未成熟时可按雌大雄小来区分。亲鱼池面积以1000m‘为宜,放养量500kg左右。饵料以豆饼、菜籽饼、糠较为主。每天投喂2次。越冬期选择晴天中午投饵,开春后投喂部分麦芽、谷芽促进性腺发育。二、刺激亲鱼发情产卵。水温在16-29”C时白鲫均可产卵,尤以18-22C产卵最多。为刺激其整体产卵,可在中午排出部分池水,然后注入部…  相似文献   

14.
我县为解决海水养殖和增殖尼罗罗非鱼所需要的苗种,在1980年试验海水繁殖鱼苗成功的基础上,1982年开始,在沿海各养殖场进行海水繁殖及培育尼罗罗非鱼苗的试验性生产。1983年用头年在海水中越冬的亲鱼繁殖鱼苗,到7月底共繁育鱼苗612万尾,为全县1984年大力发展养殖尼罗罗非鱼打下了基础。其繁育方法是: 1.亲鱼的管理亲鱼出越冬塘后,必须放在事先严格清塘和经过肥水的繁殖塘内饲育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需增喂饲料,因为亲鱼的越冬塘,水体小,放养密度大,一般鱼体营养都不足;进入繁殖塘后,水体加大,温度升高,鱼的摄食量增加,因此要增喂营养较好的饲料,还需增投一些青饲料,促使亲鱼性腺迅速发育。亲鱼繁殖塘的水质需保持肥而清新,有  相似文献   

15.
1基本情况建瓯市鱼种场于2007年5月18日从闽清引进纯种美国斑点叉尾鮰亲鱼3000尾,放养亲鱼的亲鱼池10口共30亩。雌鱼平均体重2.15kg,雄鱼平均体重2.55kg。亲鱼进池前用药物浸洗消毒,池塘水温25℃,pH值7.2,5月21日开始投喂浮性配合颗粒料,含粗蛋白36%,日投2次。  相似文献   

16.
1亲鱼培育   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3~5亩,每亩放养60~80尾,约150~200kg,同时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亲鱼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让亲鱼积累一定的营养,既可促进其怀卵,又能使之顺利越冬.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亲鱼尚能少量摄食,须适量投喂一些饲料.……  相似文献   

17.
育苗车间内设置水泥池,架设小网箱供亲鱼产卵,用巴比妥纳麻醉亲鱼配对,成功率86.4%-87.5%,注新水刺激成熟的亲鱼,使其同步产卵,产卵鱼占成熟鱼比例达76.75%。1998年、1999年两年累计,工厂生产鱼苗103.5万尾,养成3-4cm鱼种78.5万尾,挂小网箱的水泥池鱼苗产量为51750尾/m^2.年。鱼种培育成活率75.8%,鱼种单产为7850尾/m^2.年。劳动生产率为196250尾/人.年。  相似文献   

18.
1 基本情况 建瓯市鱼种场于2007年5月18日从闽清引进纯种美国斑点叉尾(鱼回)亲鱼3 000尾,放养亲鱼的亲鱼池10口共30亩.雌鱼平均体重2.15kg,雄鱼平均体重2.55 kg.亲鱼进池前用药物浸洗消毒,池塘水温25℃,pH值7.2,5月21日开始投喂浮性配合颗粒料,含粗蛋白36%,日投2次.从6月7日开始部分池塘的鱼相继发病,6月11日采取治疗措施,用药后死鱼逐渐减少,6月20日后连续1周无发现病死鱼,说明该病已被治愈.  相似文献   

19.
美国红鱼(Reddrum)学名为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o-cellatus),又叫红拟(黑斑)石首鱼、红鼓鲈、斑尾鲈,属鲈形目,石首鱼科,体形与大黄鱼、黄姑鱼相似,主要差别在于体色微红,尾柄基部带有黑斑,故台湾又称其为黑斑红鲈。本公司于1999年4月25日放养体长为7.6cm的红鱼幼鱼,经温室暂养58天后放入地位,用美蛙膨化颗粒饲料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饲养,获暂养成活率79.2%,平均日增重率11.6%;后期养殖单用冰鲜海杂鱼投喂。于11月28日井塘,90%以上的成鱼可上市,平均尾重600.sg、日增重率6.7%。实践证明:红鱼生长快…  相似文献   

20.
鮸鱼室内越冬及生长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12月20日至2003年4月8日对10万尾鮸鱼进行室内越冬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越冬成活率为86.6%。试验还表明鮸鱼幼鱼在14.5℃以下摄食开始减少,到13.2℃摄食率仅为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