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室外盆栽的试验方法,在防风生长季节(6—9月)设450 mm(CK)、400 mm(MIW)、300 mm(MOW)和200 mm(SW)4个不同灌水处理,研究其对1年生防风光合特性、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和450 mm都不利于防风的生长发育,水分胁迫程度增加引起防风净光合速率降低,从而影响防风生物量。400 mm处理防风光合速率、根重、地上重和总生物量均较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升麻素苷含量随着水分胁迫加重呈增加趋势,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呈减少趋势,总色原酮的含量则是轻度水分胁迫的最高,分别是CK、MOW、SW的1.52、1.36和2.83倍。在生长季节降水量300~400 mm区域内,防风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协调,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青椒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亏缺的生理响应机制,以‘中椒107’为试材,采用不同程度的亏水处理(充分灌溉FI、苗期轻度调亏SSMD、苗期重度调亏SSSD、花期轻度调亏FSMD、花期重度调亏FSSD),研究了水分亏缺对青椒各个生育时期气孔特征、生长过程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苗期调亏增加青椒的气孔密度和气孔宽度;②充分灌溉条件下茎粗和株高生长趋势明显高于水分亏缺处理,而花期调亏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最大;③苗期重度调亏青椒地上、地下生物量最大,苗期调亏植物组织含水率最高。苗期重度调亏最有利于青椒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累积。  相似文献   

3.
不同供水量处理黄芩WUE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黄芩水分利用效率(WUE)与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在黄芩生长季节模拟降水量设4种不同供水量处理,测黄芩光合作用及环境因子日变化,计算WUE,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黄芩生长期水分供给量250~350 mm处理黄芩生长良好,生物产量高;供水量150 mm处理黄芩水分利用效率虽然高,地下生物产量却较低;供水量450 mm处理黄芩水分利用效率和地下生物产量都较低。生理因子与WUE相关水平较低,生态因子与WUE相关水平较高,生态因子对WUE影响是通过生理因子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播期和灌水对冬小麦生物量积累动态特征的影响并实现不同播期与灌水条件下的产量模拟,在吴桥实验站2年(2017—2019年)播期水分大田试验基础上,结合2011—2017年播期水分文献资料,采用“小麦钟”模型发育指数来定量模拟冬小麦的发育期,以Logistic模型定量模拟不同播期和水分处理对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动态的影响,并建立冬小麦生物量模型,进而构建冬小麦产量模型。结果表明,播期通过影响冬小麦生长旺盛期来影响生物量积累;播期推迟,冬小麦生长旺盛期缩短而使生物量减小。不同水分处理造成的地上部最大生物量的差异主要由生物量的最大积累速率决定,生物量最大积累速率随灌水量的增大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基于冬前积温和生长季供水量建立冬小麦生物量与产量模型,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980.2kg/hm2和15.7%,产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RMSE和NRMSE分别为839.7kg/hm2和10.6%。基于发育指数的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的生物量积累,对不同播期与灌水条件下的产量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足墒播种条件下,冬小麦适宜冬前积温为200~600℃·d,生长季适宜供水量为200~450mm。该研究为华北地区合理调控播期灌水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不同播期与灌水条件下冬小麦产量预测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西部旱区大豆和玉米的节水灌溉计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西部地区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频繁发生的春旱已经严重影响了作物的播种和苗期生长。通过分析该区主要作物(大豆和玉米)需水规律和降水分布的关系,明确作物缺水的主要阶段,提出适宜的节水技术。研究发现,在大豆和玉米生长的阶段内,除7月降水量能够满足大豆和玉米的需水量之外,其他月份的降水量均不能满足作物需水...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研究分析了在4个不同浓度5、10、15、20 mg/L磷溶液灌溉下,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试验同时设计对照组用清水灌溉芦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磷溶液灌溉后对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的影响不同,在污水灌溉条件下芦苇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含磷污水灌溉有利于芦苇的生长.浓度为10 mg/L的磷溶液灌溉后芦苇的地上生物量最大,植株最高;浓度为15 mg/L的磷溶液灌溉后芦苇的茎粗最大.在固定浓度磷溶液灌溉下,7-9月灌溉对芦苇的生长影响最大.芦苇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曲线呈典型的单峰式,前期的生物量积累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量累积速率逐渐减少,9月以后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水氮处理下向日葵干物质与植株吸氮量的积累及分配规律,以及向日葵叶面积生长和叶色值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水氮处理下向日葵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CCI值、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各器官吸氮量以及开花期叶绿素相对含量与叶片吸氮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向日葵的叶面积指数随着生长过程的推进呈现出单峰型变化规律;向日葵的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随着植株生长推进表现为"S"型规律,大致分为3个时期:前期为指数增长期,中期为直线增长期,后期为减缓停滞期;向日葵地上部各器官氮累积量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随着生育期的进行而增长,大致分为3个时期,前期快—中期慢—后期快,呈现出"S"型曲线规律。向日葵整个生育期内各处理叶绿素CCI值的变化规律均呈山峰型,随着时间推进先增加后减小;向日葵相对叶绿素值CCI和叶片吸氮量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0.020 x+0.569,R2=0.711。  相似文献   

8.
再生水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及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再生水灌溉对重金属富集植物黑麦草生长及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影响,以自来水灌溉为对照,研究了再生水灌溉下黑麦草生物量、黑麦草及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显著增加了黑麦草生物量,地上部、根系和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6.79%、10.55%、24.91%。再生水灌溉下,黑麦草地上部和根系中Pb、Cu、Zn、Cd的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重金属没有积累,土壤中Pb和Zn含量降低明显。再生水灌溉显著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会对土壤重金属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土地选择与整地紫花苜蓿要求的生长条件是喜温暖、半湿润、半干旱。适宜生长在疏松的沙质中性壤土,年降水量在300~800mm的环境中,在土壤含量0.2%的盐碱地上也能良好生长。苜蓿种子小,苗期生长慢,易受杂草危害。种植前要精细整地。新开垦的荒地更要注意秋翻、深耙,清除杂草。要有良好的排水、灌水设施。2播种(1)品种的选择。根据当地水土光热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分抗寒型、耐旱型、耐盐碱型、抗病虫害型。伊犁的地方品种耐寒性强。近年来又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引进一批丰产、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2)种子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不同灌水方式对麦后移栽短季棉缓苗进程的影响,在盆栽试验条件下,设置了滴灌、喷灌和地面灌溉3种灌水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下移栽短季棉苗期植株生长、耗水规律、根系生长、干物质累积及干物质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WUEm)。结果表明,3种灌水方式对短季棉苗期植株的地上部分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与地面灌溉方式相比,滴灌和喷灌灌水方式下短季棉苗期的耗水量分别减小了30.8%和14.4%;不同灌水方式的短季棉新生根数无显著性差异,但滴灌灌水方式显著提高了单株根长和根冠比,大幅度提高了WUEm。在不降低地上干物质生产的基础上,滴灌有效地促进了根系生长,为后期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干燥方式对绿豆芽多酚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影响,以绿豆芽为原料,利用热风干燥、组合干燥和冷冻干燥对绿豆芽进行干燥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条件下绿豆芽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处理后,绿豆芽粉物质特性最好,但多酚含量及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较差;热风45℃干燥后的绿豆芽多酚含量为...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Cowpea and mung bean were subjected to three irrigation schedules during summer dry months (May–June). In general, cowpea had higher rates of net photosynthesis (P n ,Figs. 1, 2), dark respiration (R d ,Table 1), absorp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Table 2), and growth (Fig. 7) than mung bean. Mung bean reflected more PAR and maintained a slightly cooler canopy than cowpea (Table 2). Moisture stress decreased P n , R 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PAR, evaporative cooling and growth in both the species. However, the reductions in P n rates of stressed leaves were more than the decreases in R d .Restoration of water supply to stressed cowpea resulted in a more rapid recovery of growth as compared to mung bean.  相似文献   

13.
绿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传统收获方式以人工收获为主,制约了绿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研制一款自走式绿豆收获机,根据绿豆种植农艺要求确定了整机及关键部件结构参数,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收获效果良好,满足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向小麦粉中添加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研究淀粉种类及添加比例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马铃薯淀粉和绿豆淀粉,面团吸水率随添加量增大呈下降趋势,添加玉米淀粉则吸水率呈上升趋势;面团拉伸能量随淀粉添加量增大而减弱,延伸度先增大后减小。综合来看,添加淀粉使得面团面筋网络结构不同程度弱化,小麦粉中淀粉添加量不宜超过20%。  相似文献   

15.
绿豆物理机械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刘飞  赵满全 《农机化研究》2017,(12):119-124
绿豆的精量播种是解决我国绿豆产业栽培技术落后、产量及品质较低等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气吸式精量播种是目前精量播种方法中应用很广的一种方法,因此通过实验对绿豆种子的重要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长宽厚平均尺寸分别为5.72、4.38、4.42mm,球形度为83.95%,千粒质量为86.02g,孔隙率为0.5 0 7 6,休止角为2 4.3 3°,并对种子与不同材料间的滑动摩擦角和摩擦因数、碰撞恢复系数、漂浮速度和漂浮系数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填补了绿豆重要特性参数研究的空白,为后续设计改进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使之适合绿豆种子播种要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绿豆种子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与排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绿豆精密排种过程离散元仿真模拟试验所用仿真参数的准确度,进一步优化排种部件,基于绿豆种子的本征参数,采用Hertz Mindlin with bonding粘结模型建立种子仿真模型,分别采用自由落体碰撞法、斜面滑动法、斜面滚动法对绿豆种子与接触材料(有机玻璃、Somos8000树脂)间仿真参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绿豆与有机玻璃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45、0.458、0.036,与Somos8000树脂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34、0.556、0.049。以种间接触参数为因素,以实测堆积角与仿真堆积角相对误差为指标,进行了最陡爬坡试验、三因素五水平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以最小相对误差为优化目标,对试验数据寻优分析得到:绿豆种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0.23、0.03。对标定结果进行排种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试验漏吸率与台架试验漏播率最大相对误差为4.71%、重吸率与重播率最大相对误差为4.94%、单粒率与合格率最大相对误差为0.98%,证明标定结果可靠。该研究结果可为绿豆精密排种装置的设计与仿真优化提...  相似文献   

17.
扰动促充机械式绿豆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绿豆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多采用撒播或条播,良种浪费严重,针对该问题并结合种植地块小且分散,每穴2~3粒的农艺播种要求,设计了一种采用凹型携种孔兜种、导种槽促进充种、毛刷清种护种的扰动促充机械式绿豆精量排种器。分析了扰动促充力学关系,确定了导种槽、携种孔和清种毛刷参数的设计方法。采用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优化方法,以携种孔的结构尺寸参数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仿真试验,确定了较优的携种孔参数组合为:携种孔长度10.5mm、宽度6.5mm、深度5mm,对较优参数组合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的最优充种指数为96.05%,合格充种指数为1.64%,漏充指数为1.57%,与仿真优化结果一致。为考察排种器对速度的适应性,进行了速度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作业速度小于等于8km/h时,合格指数大于90%,漏播指数小于5%,重播指数小于2%。为验证排种器对不同品种绿豆的适应性,进行了品种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绿豆品种的合格指数大于95%,漏播指数小于5%,重播指数小于3%,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密度种植作物绿豆精密播种时因理论株距小、合格范围小及系统存在内外干扰导致漏播率高、播种不均匀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IGWO-LADRC的电动绿豆精密播种机控制系统。对排种电机建模,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灰狼算法(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er,IGWO)整定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inear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的参数,通过与经验法整定PID、经验法整定LADRC、GWO-LADRC 3种排种电机控制方式进行对比,来检验所提出智能控制系统的优势。仿真实验表明:基于IGWO-LADRC的电动绿豆精密播种机控制系统,系统无超调,调节时间为0.57s,无静差,受干扰恢复时间为0.35s,且再次达到稳态后无振荡现象且无静差。台架试验表明:智能电驱动播种相较传统链驱动播种合格指数提升2.75个百分点,重播指数降低0.46个百分点,漏播指数降低2.22个百分点,变异系数降低8.91个百分点,合格株距变异系数降低7.89个百分点;相较传统PID电控播种在各项排种性能指标也更优;合格指数提升2.20个百分点,重播指数降低0.37个百分点,漏播指数降低1.30个百分点,变异系数降低7.28个百分点,合格株距变异系数降低4.47个百分点。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环保豆芽规模化生产系统由供热、供水、浸豆育芽箱和智能控制系统等四部分组成,集成增氧动态浸豆和透水均温育芽技术,提高豆芽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豆芽的无害化、规模化和智能化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0.
绿豆介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绿豆为对象,研究了测量信号频率、含水率、温度、容积密度对绿豆介电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k~1MHz频率范围内,绿豆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皆随着频率的增大单调减小;当绿豆的含水率与温度增高时,其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均呈增大的趋势;但容积密度对绿豆介电参数的影响并未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