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胎率是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提高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缩短产犊间隔是奶牛生产过程的重点工作。由于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奶牛业的经济效益,但如何提高奶牛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繁殖障碍一般指卵巢和子宫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工授精技术操作中的问题造成的。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第1个情期受胎率在60%以上,年总受胎率可达90%左右,甚至95%以上,但是有些奶牛的受胎率偏低影响了繁殖生产。影响牛群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包括营养、管理、环境、遗传以及产科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其中由于人工授精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造成受胎率低和母牛难孕是不容忽视因素。  相似文献   

3.
牛人工授精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繁殖障碍一般指卵巢和子宫疾病,主要是因人工授精技术操作中的问题造成的,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第1情期受胎率60%以上,年总受胎率可达90%左右,甚至95%以上,但是有些奶牛的受胎率偏低影响了繁殖生产。影响牛群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包括营养、管理、环境、遗传以及产科疾病等因素,其中由于人工授精技术员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造成受胎率低和母牛难孕是一个不容忽视原因。  相似文献   

4.
奶牛繁殖生殖内分泌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最近一年用英文发表的文献资料,分析有关奶牛繁殖的生殖内分泌调控研究进展,发现内源性阿片肽对奶牛LH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对促乳素分泌具有促进作用;GnRH配合孕激素、前列腺素或雌激素,已在诱导发情、同期发情、定时人工授精、提高配种受胎率方面得到大规模应用;促生长素虽能提高产奶量,但对繁殖有不良影响;瘦素、胰岛素和甲状腺素等对奶牛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平衡,对奶牛繁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奶牛生产中.奶牛的繁殖工作应放在工作重点,突出抓奶先抓配的特点。一个奶牛场没有繁殖问题是奶牛场经营成功的关键所在,繁殖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场的及时更新和产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影响奶牛场的效益。影响奶牛繁殖问题的原因很多,如:遗传性、激素絮乱、子宫炎症、营养、人工受精技术、精液的质量、生理缺陷等。在人工授精技术过程中,准确的发情鉴定和适宜的配种是使母牛获得受胎率和高繁殖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狐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各个场家取得结果不尽一致的情况,从狐的繁殖生理机制入手,探讨提高狐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7.
影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植 《广西畜牧兽医》2010,26(2):109-109
利用牛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受胎率,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让母牛能够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归纳出影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提高奶牛繁殖受胎率是提高奶牛养殖生产效益的基础,也是发挥奶牛生产性能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现根据实践经验.谈一下目前奶牛繁殖现状、繁殖障碍的病因和提高奶牛繁殖受胎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奶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论述了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并从奶牛的繁殖机能、母牛的管理、发情鉴定、冻精质量检测、冻精解冻温度和时间、适时输精、输精技术、早期妊娠诊断和繁殖疾病的治疗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抓好奶牛的繁殖是提高奶牛产量、发展高产、稳产牛群的根本,近年来我们结合核心牛群培育,狠抓了繁殖管理工作,奶牛繁殖率、总受胎率、情期受胎率分别达到87%、94%、57%,取得较好的繁殖效果,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养好牛,繁殖犊牛、多产奶,是养牛生产中极重要的一环。奶牛的配种是繁殖的基础,提高受胎率则是繁殖的关键。因此,为了养好奶牛,有效提高经济效益,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养好奶牛,使奶牛多繁殖犊牛、多产奶,是养奶牛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奶牛的配种是繁殖的基础,提高受胎率则是繁殖的关键。因此,为了养好奶牛,有效提高经济效益,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
提高奶牛受胎率是每个奶牛场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影响奶牛繁殖的因素很多,包括奶牛营养、疾病、膘情等。据近年来调查,在正常生产的奶牛场,常规饲养和人工授精情况下,奶牛发情期受胎率一般在40%-50%,最高能达到60%左右,与10年前相比下降了10%~20%。其下降原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奶牛协会奶牛繁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对西宁奶牛场932头黑白花奶牛1991一1992年度繁殖性能及饲养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场奶牛的情期受胎率为63.63%,一次配种受胎率平均为51.34%,总受胎率90.89%,胎间距400天,配种指数1.73,怀孕期278天,繁殖率88.77%,淘汰率23.90%。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的高低,是影响繁殖性能高低的主要指标,也是决定养殖奶牛经济效益的关键.奶牛情期受胎率除了受环境、技术、个体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还与牛的营养状况、配种时间、配种技术、冻精技术及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本文探讨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奶牛改良繁殖进程的加快,提高奶牛冷配受胎率是加速改良繁殖进程的有效途径。利用良种公牛的冷冻精液给奶牛输精时技术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繁殖技术的革新是加快动物繁殖速度、缩短世代间距、巩固和提高优良性状的遗传力,扩大优良品种覆盖面的必要手段,它可代替传统的以人工授精为主的繁殖方式,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奶牛繁殖技术研究今后的主攻方向是进一步提高繁殖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华是我国南方奶牛之乡,奶牛存栏已达二万多头,农民养牛规模也从几头发展到十几头、几十头甚至上百头。但由于饲养技术和繁殖技术没跟上,奶牛受胎率不理想,养奶牛的经济效益没能充分发挥。下面结合金华奶牛饲养实际,谈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发情鉴定1.1 供给奶牛全价营养的饲料,补充青绿多汁饲料,使奶牛达到中等或中等偏上膘情,要有足够的运动。但金华奶牛饲养中混合精料质量不高,稻草是唯一的粗饲料,没有青贮饲料,常年拴系在舍内,得不到运动,使奶牛的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受到影响,青年牛性成熟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逐年提高,奶牛的营养越来越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奶牛的繁殖障碍也越来越严重,奶牛不发情、发情不明显、发情无规律、受胎率越来越低,美国在20年内受胎率每年下降0.45%,英国目前受胎率每年下降1%。解决这些问题。除满足奶牛的营养外,生殖激素的合理运用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奶牛的配种是繁殖的基础,提高其受胎率则是繁殖的关键.因此,为了养好奶牛,增加经济效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