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蜜环菌的标志及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的生长发育全赖蜜环菌分解木质来供给营养。因此蜜环菌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天麻的产量,要获得天麻栽培的高产就必须使用优质蜜环菌种培养菌材。现将优质蜜环菌种的标志及鉴别方法介绍如下:一、优质蜜环菌种的主要标志。1、没有各种颜色的霉菌和干枯或渍水现象;2、外观菌种生活力旺盛,新鲜湿润;3、菌丝色白一致,二、三级菌种表面有乳白色条状菌索分布;4、夜晚瓶内菌柱上可以看到荧光;5、可闻到蕈香气味;6、接种成活力好,菌材质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生长速度、与蜜环菌生长的关系、天麻产量等方面分析了光皮桦作为天麻菌材树种的优势,以期为天麻的人工栽培提供菌材树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优质的蜜环菌菌株供猪苓的生产应用,比较了20株蜜环菌菌株的生长速度、菌索分枝、菌索直径、韧性以及菌丝的蕈香味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AM-06、AM-08、AM-12和AM-13均表现出优良的生长性状,表现在有大量的白色菌丝,萌发和生长较快,菌索分枝较多,尖端幼嫩,菌索粗壮,韧性极好,菌索长满平皿后有浓郁的蕈香味。  相似文献   

4.
保护区开展林下猪苓栽培,发展社区经济,帮助群众致富,能够降低保护区资源保护压力,更好地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同时为社会提供绿色药材资源。保护区利用林区抚育下脚料培育蜜环菌,采用菌种菌材伴栽法林下栽培猪苓取得成功,并在社区推广应用,已被社区群众普遍掌握,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论述了猪苓的生活习性、蜜环菌培养和猪苓的栽培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蜜环菌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同时又是人工栽培天麻及猪苓的重要营养源。利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对蜜环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获得蜜环菌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蜜环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pH为5.0~7.0,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蜜环菌人工培养方法。[方法]研究菌材营养和pH、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下蜜环菌生长形态变化规律和生长量。[结果]pH 5.0浸泡液浸泡菌材、黑暗条件有利于蜜环菌生长;温度较高有利于气生菌丝生长,温度较低有利于菌索生长;用带有栎树、棉秸秆的混合材料作菌材培养蜜环菌,可实现发菌快、菌索多的目的。[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蜜环菌人工培养技术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传统和常规方法栽培天麻必须提前2~3个月培育出一定数量的蜜环菌材,又称培育木椴蜜环菌.待木椴蜜环菌培育成熟后,才能和木椴蜜环菌相同大小的新鲜木椴及枝椴一起与天麻种伴栽,即播种天麻.由于蜜环菌和天麻种的播种期不能同步,因而增加了天麻栽培的难度,使众多欲选择种植天麻发家致富的农民朋友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猪苓仿野生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属高等专性寄生性真菌,而蜜环菌是猪苓专性寄主,其他高等植物(菌材)又是蜜环菌的寄主。结合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根据猪苓和蜜环菌的生物学特性,人为创造适宜条件,建立起猪苓、蜜环菌、高等植物三者寄生链条关系,以鲜猪苓菌核为繁殖材料,以猪苓菌核或菌核组织培养的菌丝体做种,在猪苓休眠期,采用地面砌池连片双层栽培法,能有效提高猪苓人工栽培的成活率,并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可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蜜环菌-菌材的适宜组合是保证昭通乌天麻高产的关键,为获得优质高产的“菌-材”天麻栽培组合,选取1株萌发菌、2种菌材、7株昭通本地蜜环菌和1株外地蜜环菌与鸟天麻进行组合栽培,测定天麻种子的萌发状况及产量与数量。结果显示:天麻种子的萌发效果不仅与萌发菌有关,还与蜜环菌有关,与SNA04菌株组合时萌发率最高。除“菌材IⅡ-SNA11”组合外,其余组合中,菌材Ⅱ(西南桦)发菌拌栽天麻的效果明显好于菌材Ⅰ(十齿花)。  相似文献   

10.
西北小陇山林缘区野生猪苓资源较丰富,人工栽培自然条件优越,通过改进传统栽培技术,在海拔1 200~1 600 m林缘区平坦地或台地阴湿区,早春或秋季播种,利用7~10年树龄的青冈等树种作菌材、小陇山野生蜜环菌为菌源、鲜猪苓菌核(灰苓为主)作种,采取集中连片双层带状栽培,深层增氧、加湿,改善深层环境条件,科学管理,适期收获等措施,较传统穴播栽培产量提高3.8倍,大幅度提高了该区域猪苓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昭通天麻共生蜜环菌优良菌株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自云南昭通本地分离获得的4株天麻共生蜜环菌的生长特性,并与1株外地优良天麻共生蜜环菌京-234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各菌株间存在明显差异,菌索平均生长速度依次为京-234〉SNA04〉SNA02〉SNA03〉SNA01 菌丝萌发速度、菌索分枝状况、荧光强度及暗培养18 d后菌索生物量等生长特性表现最好的为SNA04,其次为京-234,SNA01和SNA02较差。4株昭通天麻共生蜜环菌中,菌株SNA04性状最优,SNA03菌株次之。  相似文献   

12.
<正>1.蜜环菌多次传代,老化、退化。蜜环菌是供给天麻营养的惟一来源,所以,蜜环菌质量的高低,直接对天麻发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一般生产上要求使用经过脱毒、分离的纯菌种,或用该菌种培育菌材后进行栽培,如此才可保证效果;但是,有的农户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普通菌种,或者利用老菌材做"菌种",掺上一些新段木令其"传菌",  相似文献   

13.
传统和常规方法栽培天麻必须提前2~3个月培育出一定数量的蜜环菌材,又称培育木椴蜜环菌.诗木椴蜜环菌培育成熟后,才能和术椴蜜环菌相同大小的新鲜术椴及枝椴一起与天麻种伴栽,即播种天麻.  相似文献   

14.
1、挑选优质菌材。蜜环菌材质差是天麻低产的重要因素。有的农户习惯利用上一年栽培过天麻的老材做蜜环菌种材,而且对老材不进行挑选,不讲究老材质量。实际上,老材不但营养物质多已消耗殆尽,且所带杂菌逐年增多。这些杂菌主要是和蜜环菌同类的其它担子菌,如白、绿、黄霉菌,它们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置不同碳源培养基、不同氮源培养基、不同菌株活化时间、不同母种培养基、不同栽培种培养基、不同添加物培养的方式对蜜环菌菌株进行培养,以探索蜜环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实现蜜环菌快速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牛肉膏时蜜环菌萌发时间最短;蜜环菌在不加琼脂的液体培养基中菌株萌发时间最快,菌株最佳活化时间为48 h;PDA中加入30%松针浸提液的培养基蜜环菌生长最好、萌发快、菌索发达且菌体生物量高;利用60%苹果枝、30%玉米芯、10%胡萝卜营养液制作的栽培种培养基更适于蜜环菌的栽培种培养;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2%豆油时蜜环菌生物量增加,乙醇添加量为0.8%时能够显著促进蜜环菌生长。  相似文献   

16.
1、病害及其防治 (1)病害原因.天麻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中除蜜环菌以外的其它担子菌,它们侵染与天麻共生的蜜环菌鲜材和菌材,与蜜环菌争夺养分,破坏天麻与蜜环菌之间的营养平衡,严重时不但会抑制蜜环菌的生长,降低天麻的产量,还会直接侵染天麻块茎,造成天麻腐软(称块茎软腐病)或腐烂死亡(称块茎腐烂病).  相似文献   

17.
猪苓菌培养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猪苓菌的形态结构、适生条件、营养特性、培养基配方、适生树种及猪苓菌与伴生菌、蜜环菌的相互关系和诱导猪苓菌丝扭结形成菌核的相关因子,以期为猪苓菌的深入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病害及其防治 1.发病原因。天麻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中除蜜环菌以外的其它担子菌,侵染天麻共生的蜜环菌鲜材和菌材,与蜜环菌争夺养分,严重时不但会抑制蜜环菌的生长,降低天麻的产量,还会直接侵染天麻块茎,造成天麻腐软(称块茎软腐病)或腐烂死亡(称块茎腐  相似文献   

19.
天麻人工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蜜环菌菌材的培养、选地、选择优势种麻、栽培方法、栽培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天麻人工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蜜环菌MX-1是本文作者利用宜昌县西部山区人工栽培的有性天麻活体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菌株,经实验和生产实践证实,该菌株不仅生长势强,而且与天麻活体的亲和性好.用该菌株生产出的蜜环菌材伴栽天麻,每平方米的产麻量高达12~1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