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各种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当畜禽食入含有毒素的饲料或霉菌便会发生霉菌毒素中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毒性大小不一,其中对畜禽危害较大的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赤霉菌毒素、青霉毒素等。以霉变玉米引起多种毒素中毒最为常见.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现就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浅谈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B1具有强毒性、强致畸性和强致突变性,是危害最大的真菌毒素之一.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饲料等严重危害消费者和动物的健康,给相关行业和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存在种种应用缺陷,目前生物降解黄曲霉毒素成为安全、高效且环保的方法而备受关注.本文就国内外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作一综述,同时对生物降解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霉变饲料的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饲料中的主要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农产品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能引起人和动物癌症、肝毒性等各种症状.  相似文献   

4.
霉菌毒素中毒不仅对动物生产造成影响,也对人类的健康有着严重危害。霉菌毒素指真菌或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通常极其稳定,它们的活性能长期在饲料中存在,正常的加工工艺不能使其失去活性。它与细菌毒素不同,既没有抗原性,也没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正霉菌毒素毒性比较强,本身具有一定致癌风险,在猪饲料中存在比较广泛,会给生猪养殖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控制猪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对于生猪养殖具有比较高的价值。为了避免生猪食用含有霉菌毒素的猪饲料出现中毒风险,给生猪免疫系统造成影响,甚至对猪产品食品安全造成影响,应当做好猪饲料霉菌毒素的控制措施。本文简要分析霉菌毒素对生猪养殖造成的影响及主要形成原因,探究猪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玉米及其副产品中的霉菌毒素对猪健康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广泛存在,霉菌毒素因具有肝、肾毒性及免疫抑制等危害,会引起动物许多急慢性疾病,从而影响着动物乃至人类的健康。玉米作为畜禽能量饲料的主要原料,其霉菌毒素的污染程度密切关系着畜禽的健康。而猪是对霉菌毒素最为敏感的家畜之一,很多毒素的摄入都直接影响其机体的健康及生产性能的稳定。本文概述了玉米及其副产品中几种常见的霉菌毒素对猪的健康及生产性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霉菌在农产品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能引起人和动物癌症、肝毒性等各种症状。霉菌毒素中毒(Mycotoxicosis)是因食人被霉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后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Nelson等,1993)。它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或使畜牧业生产蒙受损  相似文献   

8.
伏马毒素是广泛存在于霉变玉米、高粱、水稻等谷物及其制品中的一种霉菌毒素,具有神经毒性、致癌性等毒副作用.摄入伏马毒素污染的粮谷或饲料均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近年来,粮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问题最为突出.我国针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但暂时未对食品中的伏马毒素进行限量,且国际上伏马毒素的限量标准也并不完全统一.就伏马毒素的理化性质、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我国玉米及其制品中伏马毒素的污染现状进行了总结讨论,旨在为我国粮谷中伏马毒素限量标准的制定、风险监测和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毒性、危害及其敏感动物,并从预防与去毒2个方面,阐述了控制霉菌毒素危害的措施及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褪黑激素是一类主要由脑松果体产生的神经激素,能起到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调节神经系统和改善睡眠等作用。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通过污染食物及饲料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本文综述了褪黑激素对霉菌毒素毒性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Aflatoxins are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fungi such as Aspergillus flavus and Aspergillus parasiticus. They are one of the contaminants most common in food and feed, with high tox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 Aflatoxins usually enter animal body together with feed and then enter human body by food chain, thereby seriously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 In recent years, the degradation of aflatoxins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This study overview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toxification ways of aflatoxins, specifically for the advances in biodegradation and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aflatoxins.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评价银翘解毒颗粒对鸭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病的疗效。[方法]以仙湖3号鸭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和体内抑菌试验研究了银翘解毒颗粒防治鸭实验性大肠杆菌病的疗效,并对银翘解毒颗粒的临床安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体外抑菌试验表明,银翘解毒颗粒对鸭大肠杆菌病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012 5 g/ml。体内抑菌试验中,感染对照组出现典型大肠杆菌病理变化,各试验组临床症状较轻。5.01、.0 g/kg银翘解毒颗粒组中的有效率、痊愈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5.0、1.00、.5 g/kg 3个剂量组肉鸭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临床安全试验表明,银翘解毒颗粒剂的安全性较高。[结论]银翘解毒颗粒可用于防治鸭大肠杆菌病,以1.0g/kg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酞酸酯类化合物(PAES)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酞酸酯类经合物对人与环境潜在危害以及微生物对酞酸酯类化合物的降解和转化,并对酞酸酯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技术在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成  贾如  赵丽红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7):3422-3428
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影响动物生产性能,降低饲料转化效率,减少产肉量、产蛋量和产奶量,增加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黄曲霉毒素通过肉、蛋、奶食物链传递给人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黄曲霉毒素的防控已经成为全球性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主要采用物理吸附,如蒙脱石、活性炭、酵母细胞壁等,但物理吸附仅是吸附了黄曲霉毒素,并不能减少毒素的量,最终饲料中被吸附的毒素在体内解吸附后排出体外,可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另外吸附剂效果不稳定,可能会吸附饲料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造成饲料品质下降。其中,生物降解法具有解毒彻底、专一性强,不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且能够避免毒素的重新产生等优点,从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真菌、细菌及其代谢产生的酶能够降解黄曲霉毒素,而鲜有关于降解黄曲霉毒素重组酶的报道。基因工程技术在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中的运用,可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从复合解毒酶中分离纯化出特定的蛋白。但因微生物降解酶分离纯化过程复杂、酶活不稳定、酶作用条件苛刻,较难用于实际生产。因此,人们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活性高的解毒酶基因进行基因克隆,实现降解酶基因在原核或真核工程菌种的异源高效表达,为酶制剂在降解霉菌毒素的实际生产中作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就基因工程技术在黄曲霉毒素降解中的运用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为饲料和食品中霉菌毒素生物降解酶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及其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是一类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降解是多环芳烃(PAHs)降解的主要途径。文中主要介绍PAHs的降解菌,降解机理和PAHs的生物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进展可为降解菌株的分子及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将促进通过基因工程优化降解菌、更有效地检测PAHs环境污染及实现PAHs污染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6.
真菌对有机磷农药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磷农药进行生物降解,是修复生态环境的可行之策。笔者从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真菌种类、降解机理和基因工程菌构建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做了全面的综述。最后,根据现有的研究状况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彭俊  励飞  刘维  聂勇 《饲料博览》2020,(1):28-32,36
黄曲霉毒素B1(AFB1)和呕吐毒素(DON)是由寄生曲霉、黄曲霉、镰刀菌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受污染的饲料及其原料中,不仅给农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也给动物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传统脱除AFB1和DON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但上述两种方法都具有局限性,而利用微生物脱毒方法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且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对AFB1和DON的特点、危害和致毒机制以及生物脱毒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解毒酶,主要在抗毒机制第Ⅱ阶段起作用,在许多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参与免疫防御和代谢过程,已作为生物标记基因而广泛用于环境污染评估。本文阐述了胞质中几种主要谷胱甘肽s-转移酶亚型的生物学性质和作用,及其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发谷胱甘肽s-转移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文中综述了近年来甘薯脱毒技术发展的情况及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标准化生产情况,并对今后脱毒甘薯的发展和研究重点进行了简要展望,为脱毒甘薯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脱毒甘薯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08-13210
综述了细菌脱卤化作用在农药降解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