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建立3-蒈烯的高效利用途径为目的,对其催化转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类催化剂对促进3-蒈烯发生三元环开环脱氢具有很高的活性,尤其是在铂催化下脱氢产物伞花烃的选择性超过90%,其中,间伞花烃与对伞花烃的质量比约为7∶2;分子筛催化同样会导致3-蒈烯发生三元环开环并脱氢,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脱氢产物对伞花烃进一步裂解生成甲苯等芳烃化合物,ZSM-5型分子筛在促进裂解反应方面能力突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金属铂与ZSM-5型分子筛为复合催化剂,3-蒈烯经连续催化转化制备甲苯与间伞花烃的工艺路线,在V(Pt/Al_2O_3)∶V(ZSM-5)1∶1,280℃的条件下,原料转化率接近100%,产品总得率大于85%,最终产物甲苯得率约25%,纯度大于99%;间伞花烃得率约46%,纯度大于95%。  相似文献   

2.
对伞花烃直接电解氧化反应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合适的支持电解质和碳棒存在下,对伞花烃的直接电解氧化反应,使用GC和GC-MS方法分析测定了主要电解氧化产物,如:百里香酚甲醚、1-异丙基-4-甲氧甲基苯、枯茗醛、枯茗醇、对二甲氧甲基异丙基苯、枯茗酸甲酯、对羟基甲氧甲基异丙基苯、乙酸枯茗酯和1-二甲氧甲基-4-(1-甲氧基-1-甲基乙基)苯。详细研究了影响氧化主产物得率的主要因素,对伞花烃直接电解氧化选择性地制备枯茗醛合理的电解条件为:电解时间20-25h,甲醇/乙酸体积比10:1,氟硼酸钠作支持电解质,阳极/阴极面积比1:1,电流密度0.018A/cm^2。  相似文献   

3.
通过气相催化反应,使双戊烯合成对异丙基甲苯即对伞花烃,选择了适宜的催化剂,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活性组分浓度等因素对产物中对伞花烃含量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得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产物中对伞花烃的含量为79.6%,通过精馏可得到高纯度(97.8%)的对伞花烃.  相似文献   

4.
以D-72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催化柠檬醛环化反应,考查了反应介质、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柠檬醛的体积分数对柠檬醛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探讨了环化反应的催化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环化反应产物为α-松油烯、对伞花烃、对异丙烯基甲苯;用四氯化碳为反应介质,对伞花烃的选择性为100%;0.8 g催化剂催化时柠檬醛的转化率为97.31%;用乙酸乙酯为反应介质,在柠檬醛体积分数为10%、催化剂0.4 g、反应时间1 h和343 K条件下反应时,柠檬醛的转化率和对伞花烃的选择性分别为97.76%和67.8%。动力学研究表明,柠檬醛在D-72催化剂上的环化反应服从一级动力学模型,经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得表观活化能为60.7 kJ/mol。  相似文献   

5.
双戊烯加工利用的研究(Ⅰ)—双戊烯的脱氢反应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对工业双戊烯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双戊烯脱氢反应的研究,发现了分别适用于液相脱氢和气相脱氢的催化剂甲酸镍和催化剂905,它们脱氢时生成对甲基异丙基苯即对伞花烃的产率分别为81%和88%。催化剂905脱氢产物中对伞花烃含量长期稳定在92%左右,通过精馏易得到高纯度(>99.0%)的对伞花烃。  相似文献   

6.
在无隔膜电解槽中,Pb-Sb合金为阳阴电极,Mn2 电解氧化成Mn3 的理想条件为:极板面积比(A /A-)为5:1,硫酸浓度为5 mol/L,阳极电流密度为80 mA/cm2,Mn2 浓度为1 mol/L左右,温度在25~35 ℃,电量比值为1.20.此时电解电流效率在60%左右,Mn3 得率超过70%.Mn3 氧化对伞花烃得到的主要产物为对甲基苯乙酮和枯茗醛,Mn3 与对伞花烃摩尔比为4:1时,氧化产物中枯茗醛的选择性相对较高,对甲基苯乙酮和枯茗醛的得率分别为55.19%和31.64%.Mn3 氧化甲苯得到的主要产物为苯甲醛,合适的氧化条件是Mn3 与甲苯摩尔比为1:6,苯甲醛的得率为73.67%.电解液经正己烷萃取和活性炭吸附可再生循环使用8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樟科樟属樟树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樟树枝、叶中提取精油,测定其含油率,并利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对精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樟树枝、叶的平均得油率分别为0.28%,0.67%;从枝、叶精油中共鉴定出相对质量分数≥0.27%组分39种;枝、叶精油共有组分19种,含量较高的组分有α-蒎烯、月桂烯、α-水芹烯、邻伞花烃、芳樟醇、龙脑、4-松油醇、α-松油醇、橙花叔醇、石竹烯氧化物、葎草烯氧化物等;枝和叶精油中相对质量分数高于2%的成分分别有11种和9种,占精油总量的78.35%和83.45%,其中枝、叶精油相对质量分数最高的前3种分别为1,8-桉叶油素、邻伞花烃、α-松油醇和邻伞花烃、β-花柏烯、香芹酚,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24.69%,19.94%,7.68%和41.97%,11.40%,7.23%;枝精油的主导成分为1,8-桉叶油素,相对质量分数为24.69%,叶精油的主导成分为邻伞花烃,相对质量分数高达41.97%。研究表明,该品种樟树叶精油中有含量较高的邻伞花烃,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可为樟树的开发利用和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樟脑、松油醇和杉木油这3种不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工业双戊烯A、B、C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双戊烯A、B、C中已鉴定出相对质量分数大于0.1%的成分分别为27、29、33个,其相对质量分数总和分别为98.98%、98.12%、96.34%;3个工业双戊烯样品富含单萜烯类化合物,其组成特征与其来源关系密切,工业双戊烯B含有丰富的桉叶素,而工业双戊烯C中的开环萜烯类和芳香族类物质的含量较高;3个工业双戊烯样品可通过精馏单离出双戊烯、萜品油烯和对伞花烃等产品,还可经适当分离后用作对生产伞花烃原料;此外,工业双戊烯B可提取桉叶油素,工业双戊烯C可提取3,4-二甲基-2,4,6-辛三烯。  相似文献   

9.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25(4):42-42,78
文章题目作者姓名年,(期):页EI登录号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酵母菌的亲缘关系徐勇,等2005.25(1):1-4EIP05199092990对伞花烃及其裂解产物甲苯的间接电解氧化反应研究毕良武,等2005.25(1):5-9EIP05199092991胶原纤维固化杨梅单宁对Pb2+、Cd2+、Hg2+的吸附王茹,等2005.25(1):10-14EIP05199092992木二糖和木三糖的分离及其用于双歧杆菌的体外培养张军华,等2005.25(1):15-18EIP05199092993醇溶木质素溶胶流变特性的研究林海燕,等2005.25(1):19-22EIP05199092994色谱法测定制浆造纸工业漂白废液中的草酸浓度(英文)洪枫,等2005.25(1):23-…  相似文献   

10.
以针叶材马尾松木质素(Pinus massoniana)为快速热解的原料,采用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分别对磨木木素(MWL)、碱木素(AL)以及酸不溶木素(Klason木素)三种不同种类的木质素及磨木木素在不同热裂解温度下进行了热裂解实验,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热裂解产物中主要酚类组分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裂解温度为500℃时,马尾松不同类型木质素热裂解产物存在较大差异,磨木木素、碱木素和酸不溶木素裂解产物中总酚相对含量分别为62.3%、44.86%和16.25%,结果说明磨木木素最易裂解,碱木素次之,酸不溶木素最难裂解。热裂解温度从400℃升高到500℃再升高到600℃的过程中,磨木木素裂解产物中总酚相对含量仅从59.78%升高到62.31%再升高到65.72%,主要酚类组分为愈创木酚及其衍生物,各酚类组分相对含量随温度升高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水果裂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对鲜食水果裂果的研究进展,从果实的形态解剖特性、环境因子、栽培措施、矿质营养元素与平衡等方面阐述了裂果发生的机理。认为表皮细胞大、果实角质层薄易于裂果;果实生长前期,土壤含水量不足,果皮发育受到影响,果实发育后期,久旱逢雨,果肉细胞迅速增大可造成裂果;缺钙、钾等矿质元素,易产生裂果。提出了预防裂果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果实裂果的原因与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实裂果是果树生产上常见的不良现象,它不仅影响果实的外在品质,也常给果树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苹果、桃、油桃、樱桃、玉田柚和葡萄等果树,采前常发生裂果现象,低的裂果率达15%~30%,严重时高达70%~80%。因此,深入了解果实裂果的机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防止...  相似文献   

13.
日本松干蚧发生期预测预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5年的日本松干蚧发生期系统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日本松干蚧同一虫态和不同虫态的理论期距值和平均数标准差。结合生产防治,建立了固定若虫期一元回归预测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4.
杨树扦插育苗适宜密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密度的 4个试验组杨树扦插育苗试验 ,结果表明 :密度为 4 4 4 4株 /6 6 7m2 的试验组产合格苗最高 ,合格小钻杨占总产苗量的 81% ,辽宁杨占 75 % ;3333株 /6 6 7m2 和 5 5 5 5株 /6 6 7m2 两种密度分别显得偏小和偏大 ,产合格苗比较低 ,生产上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5.
对山茶属的14种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对山茶的亚属、组、之间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把茶、普洱茶,茶梨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划为独立的种。在核型描述和核型类型划分的理论方法上,引入了“臂比均值”这一参数,提出了“整齐性”和“整齐性系数”。并提出染色体数目的系列变异和结构变异是山茶属植物新种起源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优种核桃嫁接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优种核桃嫁接苗是实现核桃栽培良种化、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根本途径。1999~2001年经过对辽宁1号、鲁光、中林3号、晋龙1号等优种核桃嫁接苗繁殖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核桃嫁接苗繁殖技术,成活率最高达到98%。  相似文献   

17.
依据针叶树木材管胞和射线细胞的结构模型。使用计算机抽样模拟解剖结构参数。以及使用针叶树木材纵向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试件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常温条件下气干试件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在试件晚材率和管胞解剖结构参数改变的条件下。计算预测了人工林杉木,马尾松幼龄材和成熟材纵向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晚材率,管胞长度,管胞壁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试件纵向弹性模量随管胞直径增加而减小。本文提出的纵向弹性模量计算的预测方法,对于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控制和改变针叶树木材的材质,材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树木主要调查因子是指树木的直接测量因子及其派生因子。基于树木调查因子的内在联系,利用234株油松实测材料.分析了直径与树高、树干枝下高及材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非常紧密.其相关指数(R)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灰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4种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侧根数分别比较对照提高了13.38%-23.54%、10.65%-24.71%、9.97%、-13.78%,苗木N、P、K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0%-19.96%、9.06%-47.81%和14.45%-21.12%,苗木菌根感染率为67.82%-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