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试验Ⅰ、Ⅱ、Ⅲ组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的发酵豆粕,共进行42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比较日增重分别提高14.13%、14.55%、10.13%,差异均极显著(P〈0.01);13采食量分别提高6.24%(P〈0.01)、4.81%(P〈0.01)、3.88%(P〉0.05):料肉比分别下降7.03%、8.65%、5.94%,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Ⅱ与对照组比较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提高12.20%(P〈0.05),差异显著:试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比较钙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5.67%、10.12%、6.37%,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有机物、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无差异。结论:本试验以添加10%的发酵甄粕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选择80只断奶新西兰白兔,按体重、性别均匀分为4组,对照组日粮中含未经发酵处理的花生秧粉35%,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15%、25%、35%的发酵花生秧粉代替未经发酵的花生秧粉,测定30~70日龄阶段的日增重、耗料量和饲料转化率。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发酵草粉能显著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试验Ⅰ、Ⅱ、Ⅲ组只均增重和日增重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Ⅰ、Ⅱ、Ⅲ组的料重比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分别降低6.16%、7.84%、12.32%;试验Ⅰ、Ⅱ、Ⅲ组发病死亡率与对照组分别下降5%、10%和20%;试验Ⅰ、Ⅱ、Ⅲ组只均获利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87%、23.56%、45.36%。  相似文献   

3.
选择健康的尼罗罗非鱼为试验鱼,以Cr2O3为指示物,以70%参照饲料和30%的试验饲料原料组成试验饲料,测定尼罗罗非鱼对鱼粉、豆粕、木薯粉和次粉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以及灰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①罗非鱼对木薯粉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73.14%,与鱼粉、豆粕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较次粉提高19.71%(P〈0.05);②罗非鱼对木薯粉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为84.58%,与豆粕的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鱼粉(P〈0.05);③罗非鱼对木薯粉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为93.35%,与豆粕的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较鱼粉低5.0%(P〈0.05);④罗非鱼对木薯粉灰分的表观消化率为67.74%,与鱼粉、豆粕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显著高于次粉(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肉仔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研究其对肉仔鸡平均采食量及干物质、能量、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探讨其在肉仔鸡日粮中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在降低50Kcal/kg能量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可以不同程度提高饲料的干物质、能量表观消化率.其中添加500U/kgβ-甘露聚糖酶组饲料干物质、能量表观消化率较负对照组提高2.23%(P〈0.05)、2.18%(P〈0.05),较正对照组提高1.77%、1.15%;添加20U/kg α-半乳糖苷酶与负对照组相比能量表观消化率提高2.66%.差异显著(P〈0.05),添加40U/kg α-半乳糖苷酶与正、负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4.39%(P〈O.05)、4.03%。  相似文献   

5.
将240羽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Ⅰ、Ⅱ、Ⅲ组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的发酵豆粕,共进行42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比较日增重分别提高14.13%、14.55%、10.13%,差异均极显著(P<0.01);日采食量分别提高6.24%(P<0.01)、4.81%(P<0.01)、3.88%(P>0.05);料肉比分别下降7.03%、8.65%、5.95%,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Ⅱ组与对照组比较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提高12.20%,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比较钙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5.67%、10.12%、6.37%,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有机物、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无差异。本试验以添加10%的发酵豆粕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80头7日龄的杜长大哺乳仔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Ⅰ和试验组Ⅱ、Ⅲ、Ⅳ。试验组分别添加0.25%、0.50%、1.00%的寡聚糖,整个试验分为两个阶段,7~28日龄哺乳阶段和28-56日龄的断奶阶段,全期试验共49d。试验表明,试验组Ⅱ、Ⅲ、Ⅳ比对照组体增重分别提高10.4%差异显著(P〈0.05)、15.14%差异极显著(P〈0.01)、10.9%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分别降低7.69%、8.72%、9.2%,差异显著(P〈0.05),腹泻率分别降低51.95%、68.15%、42.46%,说明寡聚糖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仔猪抗病力的作用,仔猪日粮中寡聚糖的添加量水平以0.25%~0.50%为宜。  相似文献   

7.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在加州鲈饲料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含有0%(对照)、20%、10%、5%发酵豆粕(FSM)来替代鱼粉,这四种饲料分别命名为D1、D2、D3、D4。另外一种饲料是利用“70%基础饲料+30%发酵豆粕”来评价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发酵豆粕的表观消化率。加州鲈初始体重20.62±0.92g,随机放入半循环系统的15个缸中(270L),分别投喂不同饲料养殖8周。评价指标有SGR、FCR及相关生理指标。 加州鲈对于发酵豆粕的蛋白表观消化率为103.22±4.0,脂肪表观消化率为97.80±1.27,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为93.47±11.24。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虽然投喂D3、D4饲料的加州鲈的SGR高于投喂D2,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FOR及CF(肥满度)在各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在脏体比和肝体比方面,D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中D4组最低。在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方面D3、D4也显著高于D1(P〈0.05)。但在蛋白质及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方面虽然D3、D4始终高于D1,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含有5%、10%发酵豆粕,加州鲈有较好的生长,生理及表观消化率的表现。在测定原料消化率时发现发酵豆粕蛋白表观消化率为103.22±4.0,这可能是因为发酵豆粕能够促进饲料中其他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整体的消化吸收率。同时结果还表明投喂含有发酵豆粕的饲料能够显著降低加州鲈的脏体比和肝体比,这表明发酵豆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脂肪在体内的沉积,从而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根据以上分析,加州鲈饲料中至少可以添加10%发酵豆粕。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微纳米饲用天然植物、传统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在牲猪日增重、饲料报酬率、肠道疾病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设计为3组,即植物组(Ⅰ)、抗生素组(Ⅱ)、空白对照组(Ⅲ),试验结果:Ⅰ组较Ⅱ组、Ⅲ组头均日增重比较差异显著,分别提高12.7%(P〈0.05)、18.9%(P〈0.05);Ⅰ组较Ⅱ组、Ⅲ组的饲料报酬率比较差异显著,分别提高3.5%(P〈0.05)、16.7%(P〈0.05);Ⅰ组较Ⅱ组、Ⅲ组肠道疾病发病(腹泻)率极显著降低。分别89.8.0%(P〈0.01)、95.0%(P〈0.01);防治肠道疾病的药物费用分别降低1.24元/头均、1.84元/头均。试验表明.微纳米饲用天然植物能显著提高日增重、饲料报酬率:能极显著降低肠道疾病发病(腹泻)率.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择肥育猪84头,随机分成试验Ⅰ、Ⅱ、Ⅲ和对照4个组,每组2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阿散酸、麦饭石和麦饭石──阿散酸混合剂。结果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1.6%(P<O.05)、7.5%(P<O.05)和2O.5%(P<0.01);料肉比也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I、Ⅱ、Ⅲ组猪平均每头每天比对照组多创收0.386、0.287和O.726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0.
随机选取40日龄健康吉绒Ⅱ系吉戎兔72只,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验I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Ⅱ、Ⅲ、Ⅳ分别添加40,80,120mg/kg蛋氨酸锌。结果表明,日增重在试验期0~15d期间及16~30d期间,试验Ⅲ与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比对照组、试验Ⅱ、Ⅳ组提高13.94%和11.31%、6.60%和5.93%及7.47%和8.44%。料重比在试验期0~15d期间,试验Ⅲ与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比对照组、试验Ⅱ、Ⅳ组改善12.23%、6.19%及6.95%;在试验期16~30d期间,试验Ⅲ和试验Ⅱ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和试验Ⅳ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比对照组、试验Ⅱ、Ⅳ组改善10.16%、5.60%、7.78%。试验Ⅳ血清锌和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尿素氮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为在40日龄吉戎兔饲粮中添加80mg/kg蛋氨酸锌适宜。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酚棉籽蛋白替代奶牛日粮中不同比例豆粕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选用3头经产的中国荷斯坦泌乳中期奶牛,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前后对照试验设计,日粮包括对照组、50%颗粒替代组(试验Ⅰ组)和100%颗粒替代组(试验Ⅱ组),共3期,每期17d。结果表明:(1)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奶牛瘤胃内pH呈升高趋势。对照组pH平均值与其它两组差异显著(P〈0.05);(2)三个处理组奶牛瘤胃液内NH3-N浓度平均值依次增加,其中对照组与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3)对照组瘤胃液内的乙酸、丙酸浓度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Ⅰ组高于试验Ⅱ组(P〉0.05),对照组乙酸丙酸比值平均值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试验Ⅰ组低于试验Ⅱ组(P〉0.05)。  相似文献   

12.
采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萨能母山羊为试验动物.试验分为4期,每期6d。每期为一个处理。对照组:基础日粮;处理Ⅰ:基础日粮+15g蛋氨酸;处理Ⅱ: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15g拉沙里菌素;处理Ⅱ:基础日粮+15g蛋氨酸+0.20g拉沙里菌素。每期的最后一天为血样的采样日,采样日的采样时间点为3个,即当日早晨饲喂前(0h)、饲喂后2h和5h。血样经处理后.测定样本中血浆游离蛋氨酸(PFM)的含量和有关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在0h处理Ⅲ的谷氨酸脱氢酶(GLDH)、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GOT)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ⅡGOT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Ⅰ(P〈0.01);在2h处理ⅡGGT活性显著低于处理Ⅱ(P<0.05),极显著低于处理Ⅰ(P〈0.01),处理ⅢGPT活性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Ⅰ(P<0.01);在5h处理IGGT活性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处理ⅢGP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Ⅰ的PFM水平在0、2、5h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Ⅱ和处理Ⅱ(P〈0.01);不同处理内,处理Ⅰ的0hGGT活性显著低于2、5h(P〈0.05)。5h的PFM水平显著高于0、2h(P〈0.05),处理Ⅲ的5hGGT活性低于0h(P〈0.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对照试验设计,以常规的玉米一豆粕为主(不含稻谷)的日粮为对照组,在对照日粮基础上用20%的稻谷替代20%的玉米并添加稻谷专用酶制剂的日粮为试验组,以肉鸭为试验对象进行为期50天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与对照组,试验组的肉鸭的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试验组的日粮CF(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提高了12.6%(P〈0.05)。DM(干物质)、CP(粗蛋白)、EE(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了2.62%、1.88%、2.59%(P〉0.05),说明用稻谷代替鸭日粮中的部分玉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的维生素E对产蛋后期蛋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试验选择50周龄海兰褐父母代种母鸡452只,公鸡1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维生素E501U/kg、1001U/kg、175IU/kg、2501U/kg、5251U/kg。结果表明:①对照组产蛋率与试验Ⅰ、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Ⅴ组料蛋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54%、1.0%,试验Ⅱ,Ⅲ、Ⅳ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5.48%、7.97%、19.25%,试验Ⅳ料蛋比最低。试验各组的平均采食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试验Ⅰ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种鸡产蛋后期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死胎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⑤种鸡产蛋后期种蛋合格率试验Ⅱ、Ⅴ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破软蛋率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畸形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选择身体健康的二胎荷斯坦奶牛32头,分为四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Ⅲ组分别饲喂传统青饲料(野草、速冻菜厂下脚料等)、金华当地的多花黑麦草、2003--2004年间经牧草引种试验证明在生物学特性、鲜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方面表现较好的品种——冬牧70黑麦草和紫花苜蓿进行了为期20d的饲养试验。结果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平均日产奶量分别为9.89kg、10.23kg、11.56kg、和12.86kg。在其它饲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饲喂紫花苜蓿的试验Ⅲ组奶牛产奶量极显著高于饲喂多花黑麦草的试验Ⅰ组及传统青饲料的对照组(P〈0.01),与饲喂冬牧70黑麦草的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奶牛产奶量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试验Ⅰ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中总固体物质含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草对奶牛饲喂效果好,可显著提高产奶量,改进乳成分。  相似文献   

16.
早期断奶羔羊饲粮的可消化性及对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平均35.5日龄的24只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215;滩羊(♀)的三元杂交一代断奶羔羊分为3组,每组♂1、♀7,单栏饲养;经15d预试后,正试期50d中分别饲喂不同消化能(DE)与粗蛋白质(CP)水平的强度育肥饲粮,Ⅰ组为0.9倍NRC,Ⅱ组为1.0倍NRC,Ⅲ组为1.1倍NRC水平;正试期第21~26天,从每组选5只母羔进行消化试验收集,测定各组饲粮的可消化性;正试期结束后,每组屠宰4只接近组体重均值的母羔,测定消化道发育状况。结果表明,经分析饲粮的DM、OM、CP和ADF表观消化率(DMD、OMD、CPD、ADFD)均随其营养水平提高而线性上升。饲粮Ⅲ的DMD与OMD显著高于Ⅰ(P〈0.01)和Ⅱ(P〈0.05);Ⅲ的CPD显著高于Ⅰ、Ⅱ(P〈0.01),Ⅱ也显著高于Ⅰ(P〈0.05);饲粮Ⅰ的ADFD极显著低于Ⅲ(P〈0.01)。钙与磷的表观消化率(CaD、PD)的变化与饲粮营养水平间规律性不强。饲粮营养水平对羔羊全消化道相对重(%宰前活重)和各胃室相对重(%全胃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各组羔羊的瘤网胃相对重均达到成年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植酸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有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60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三组,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以200g/T的植酸酶取代50%、75%磷酸氢钙,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断奶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Ⅱ组上述指标有所下降。添加植酸酶后,粪中磷含量分别下降38.7%和24.20%(P〈0.05),对环境的污染明显减少。血液中无机磷的含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饲粮结构与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比例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旨在探讨绵羊饲粮的结构碳水化合物(Structural carbohydrate,SC)与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的适宜比例。选用6只1.5岁左右,装有十二指肠近端套管和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羯羊,按3&#215;3有重复拉丁方设计(3个饲养循环,每个循环为预试期10d,收集期9d),研究3种饲粮(Ⅰ、Ⅱ、Ⅲ)的SC/NSC比(1.57、1.95、2.29)对绵羊胃内、肠内、全消化道内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Ⅰ的DM和OM全消化道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Ⅲ(P〈0.01);饲粮间NDF和ADF的全消化道消化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种饲粮的DM、NDF胃内、肠内消化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Ⅰ全消化道氮消化量极显著高于Ⅱ、Ⅲ(P〈0.01),Ⅱ也极显著高于Ⅲ(P〈0.01);呈现出饲粮Ⅱ胃内氮消化率高于Ⅰ、Ⅲ(P=0.278)和饲粮Ⅰ、Ⅱ全消化道氮消化率(P=0.244)及氮存留量(P=0.091)较高的趋势。结果提示,SC/NSC为1.57时,绵羊消化代谢的各项指标最优。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选取体重20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168头,按体重、性别基本一致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组应用干湿饲喂器,对照组应用水泥料槽。为期30天的饲养试验表明,应用干湿饲喂器能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6.5%(P〈0.01)、平均日增重16.9%(P〈0.01)和显著降低平均料重比7.0%(P〈0.01):能明显提高仔猪饲料的总能表观消化率3.9%(P〈0.05)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6.1%(P〈0.05)。对血清中常规指标测试表明,应用干湿饲喂器能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25.9%(P〈0.05)和胃泌素含量65.8%(P〈0.05)以及显著降低血清中皮质醇含量40.8%(P〈0.05);有提高血清中葡萄糖、总蛋白和降低尿素氮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热应激条件下,研究二种抗热应激复合添加剂对产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280日龄青脚麻肉种鸡300羽,随机分为Ⅰ、Ⅱ、Ⅲ组。Ⅰ、Ⅱ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Ⅰ(中草药+VC+VE)和Ⅱ(碳酸氢钠+氯化铵+氯化钾+VC+VE);Ⅲ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期7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剂Ⅰ能极显著提高动物血液Ca^2+、K^+、GLU、TG、TP、ALP水平(P〈0.01),极显著降低血液CK、LDH、ALT(P〈001),显著降低AST(P〈0.05);添加剂Ⅱ能极显著提高血液Ca^2+、K^+(P〈0。01),显著提高TP、ALP水平(P〈0.05),极显著降低血液LDH、ALT(P〈0.01),显著降低CK(P〈0.05)。与Ⅱ组相比,Ⅰ组极显著提高动物血液TG水平(P〈0.01),显著提高血液Ca^2+、GLU、ALP水平(P〈O05);显著降低ALT、AST水平(P〈0.05)。各组血液Na^+、Cl^-、CHO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