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养虾业的迅速发展,对虾种苗的生产也不断扩大。在对虾育苗生产中,人们常采用微藻、轮虫和卤虫幼体等活饵料来培育对虾幼体,但使用活饵料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一方面,受环境与管理等多种条件的影响,活饵料的产量和质量不稳定;另一方面,活饵料的培养需要耗费较大的财力物力,成本偏高。为此,人们不断地研究开发营养全面、造价低廉、适合对虾幼体摄食和消化的人工微型配合饲料,以部分代替对虾育苗中的活饵料。人工微型配合饲料根据制造方法与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微粘饲料、微膜饲料和微胶囊饲料。前两种微型饲料在喂养过程中被水浸泡时,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
水产动物开口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外研究者同绕水产苗种开口饲料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了系列研究,试图研制用于虾、蟹、叭、海水鱼等水珍品苗种生产的人工配合开口饲料,来替代水产动物的育苗生产依赖的单胞藻、轮虫、枝角类和卤虫等天然生物饵料,以克服天然饵料成本高、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大、污染严重、质量不稳定的缺点(Jones等,1974;Kanazawa等.1982;Bautista等,1989;D’Abramo,2002)。本文分幼体动物的消化生理、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3.
水产动物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一环,人工育苗在传统上主要依赖于单胞藻、轮虫及卤虫无节幼体等活饵(也使用少量豆浆、蛋黄等代用饲料)作为开口饵料。然而活饵产量受到自然资源、天气状况和培养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且占用养殖水面,还有引入病原生物的可能。故水产界一直在探索用人工全价配合饲料替代活饵,微粒饲料顺应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1概述   微粒饲料 (micro- partical diet),又称微颗粒饲料或微型饲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人工饲料,用以替代生物饵料作为水产养殖苗种的开口饵料。英国 A.D.Jones博士…  相似文献   

4.
李芹 《山东饲料》2005,(B06):25-26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苗种的培育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解决苗种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饲料。传统的苗种培育一直依赖于单细胞藻类、角刺浮游生物、轮虫等生物饵料,而育苗场生产生物饵料困难多,如保证生物饵料连续培育和生产的稳定性、饵料培育设施、生产者的技术素质,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生物饵料很可能成为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带菌体或病毒和病菌的传播体,从而为苗种的培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用人工配合饲料一微颗粒饲料代替生物饵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卤虫资源十分丰富,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对蛋白质、脂肪酸、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测定入手,特别是对其中的必需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卤虫虾片在营养上符合喂养中国对虾(或日本对虾)幼体的要求,特别是必需脂肪酸、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合理、种类齐全,营养全面,是理想的轮虫、卤虫等生物饵料的替代品,可进一步进行生产性喂养试验。  相似文献   

6.
卤虫的营养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卤虫的营养价梁思析,王爱波近年来,鱼类、甲壳类的人工种苗生产发展较快,养殖面积迅速扩大,产量逐年增加。作为动物性浮游生物的卤虫,是人工种苗饲养初期的主要饵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种苗的健康发育和成活率。所以,如何提供和选用营养价值高的卤虫,具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肉鸽代谢能、蛋白质、钙、磷等需要量和肉鸽饲料配合技术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旨在回顾与综述肉鸽饲料营养研究的一些试验方法、技术手段,以及开发的肉鸽全价颗粒饲料、平衡颗粒饲料的使用效果,探讨其试验思路,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肉鸽饲料营养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膨化浮性鱼饲料的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水产饲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配合饲料存在着水中稳定性差,沉降速度快,易造成饲料散失浪费和水质污染等弊端,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水产养殖的需要,而浮性饲料能较好地克服粉状和颗粒饲料的...  相似文献   

9.
羊用配合颗粒饲料就是指根据羊生长发育阶段和生产、生理状态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目的,将多种饲料原料,包括粗饲料、精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成分。用特定设备经粉碎、混匀而制成的颗粒型全价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0.
韩桂  黄炳堂 《饲料工业》1996,17(12):15-17
关于9WL130型卧式冷却器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效果的论述阜新市颗粒饲料机械厂韩桂荣湖北省饲料公司配合饲料厂黄炳堂在颗粒饲料的生产过程中,颗粒的冷却干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应用较多的冷却和干燥的方法,是使用冷却器。目前常用的冷却器有立式冷却器、卧式冷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