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杂交 杂交是解决猪瘦肉生产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最重要的措施。我国地方猪与培育品种,大多早熟易肥,臀部发育差,瘦肉率低,但具有分布广、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点,而外国品种的猪则与此相反。在生产实践中,可引入瘦肉型品种公猪与当地母猪或培育品种母猪进行杂交,一般可提高瘦肉率2个百分点以上,使瘦肉率大多达到或超过50%~55%。  相似文献   

2.
洪学 《湖南饲料》2009,(5):45-46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这些品种猪是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并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瘦肉生产能力的优良猪种。这类猪生长瘦肉的能力强,胴体瘦肉多,脂肪少,瘦肉占胴体重的60%以上。由于瘦肉型猪产肉多,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和今后饲养商品猪的发展方向。做繁殖用的瘦肉型公猪和母猪,称为瘦肉型种猪。用瘦肉型种公猪与瘦肉率低的本地土种或地方优良品种杂交,可以提高杂种后代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3.
1杂交杂交是解决猪瘦肉生产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重要措施。我国地方猪与培育品种,大多早熟易肥,臀部发育差,瘦肉率低,但具有分布广、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点。近几年,在生产实践中,积极采用引入瘦肉型品种公猪与当地母猪或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叫瘦肉型猪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这些品种猪是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并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瘦肉生产能力的优良猪种。这类猪生长瘦肉的能力强,胴体瘦肉多,脂肪少,瘦肉占胴体重的60%以上。由于瘦肉型猪产肉多,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和今后饲养商品猪的发展方向。做繁殖用的瘦肉型公猪和母猪,称为瘦肉型种猪。用瘦肉型种公猪与瘦肉率低的本地土种或地方优良品种杂交,可以提高杂  相似文献   

5.
为了合理利用瘦肉型猪,现将瘦肉型猪杂交利用的类型介绍如下。1大白猪穴大约克夏猪雪作父本用大白猪作父本与太湖猪进行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45%;与长白公猪配东北黑猪进行三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为58%;与长×约×金穴长白猪×大约克夏猪×金华猪雪杂种母猪  相似文献   

6.
<正>1品种按瘦肉率大小,母猪可分为现代杂交瘦肉型猪、地方脂肪型猪、兼用型猪,母猪品种不同,其产程不同。比如地方脂肪型母猪——太湖母猪的产仔间隔为2~5 min,而现代杂交瘦肉型猪的产仔间隔为12~20 min。2胎次据文献资料报道,胎次对母猪产程及仔猪出生间隔没有显著影响。尽管如此,几乎所有报道都显示随着母猪胎次增加,母猪产程有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7.
魏等柱 《养猪》2007,(2):17-17
杜洛克、皮特兰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分布最广的瘦肉型商品猪终端父本品种,以屠宰率和瘦肉率高而著称;而利用长白猪和大约克猪相互杂交选育的二元母猪则是瘦肉型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其以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由于引进了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商品瘦肉型猪越来越多,瘦肉率明显提高。但由于饲养管理方法的不同,猪的瘦肉率也不尽相同。影响瘦肉率的因素很多,下面介绍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饲养瘦肉猪六要领山西省榆次市农牧局吕贵喜一、饲养杂交瘦肉猪杂交瘦肉猪是国外引进的瘦肉型公猪与当地母猪的杂交种,瘦肉率50%以上,比当地猪提高10%。增重速度提高10%,每千克增重少耗料5%。杂交瘦肉猪目前供不应求,且价格较高,每千克毛重比当地猪高出0...  相似文献   

10.
提出生猪瘦肉率,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开创养猪业新局面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几年来,引用瘦肉型品种开展多元杂交,采用全价饲料饲养,改变饲养方式,掌握适时屠宰,在提高瘦肉率上已取得显著成效。瘦肉率从40%上升到50%或60左右,这对加速生长速度,提高料比,降低成本和增加上市率都带来好处。如在价格上给个优惠,则展示  相似文献   

11.
1.选择瘦肉型的品种来饲养。是获得瘦肉率高的首要条件。2.做好选配工作瘦肉型猪品种是由杜洛克公猪与长大或大长母猪交配后所生的后代,即是三元杂商品猪。笔者经过十多年饲养进行验证,其瘦肉率及体型,可以说是最理想的。瘦肉率可达到68%以上。  相似文献   

12.
猪可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三大类。而瘦肉型猪以其瘦肉率较高而深受市场欢迎。从国外引进的丹麦长白、大约克夏、汉普夏、杜洛克猪都属于瘦肉型品种。这些猪在90kg时屠宰,胴体瘦肉率一股在63%~68%。目前,我国主要靠引进上述瘦肉型种公猪与当  相似文献   

13.
高效饲养管理商品肉猪六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引用良种采用良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科学养猪技术中,应推广高产瘦肉猪种,保护利用地方猪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常见的从国外引进的高产瘦肉型猪种有长白猪、大约克夏、杜洛克,主要将它们作为父本与杂交母猪或地方良种母猪进行杂交,生产商品肉猪。地方猪种一般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味佳、繁殖力高、母性好的优点,但瘦肉率低、生长慢,主要作  相似文献   

14.
养好瘦肉型猪,提高瘦肉率,关键要抓住如下几点: 1、猪种目前我国各地方猪种瘦肉率只有41%左右,而通过外国引进的公猪与地方母猪配种产生的二元杂交猪,再将二元杂交母猪与外国的公猪交配而产生的三元杂交  相似文献   

15.
猪体瘦肉的多少,主要与猪的品种、饲料及饲喂方法有相等关系,要想提高猪瘦肉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选养瘦肉型种猪。国内瘦肉型猪种很多。外来品种有如约克夏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这些猪种瘦肉率一般在60%左右,但饲养条件要求高,适宜专业户饲养;农户可选用外来品种的公猪与本地猪种的母猪配种产生的后代仔猪,这种杂交猪一般比本地猪瘦肉多20%以上,杂交的代次越高,瘦肉率就越高,因此,选养瘦肉型仔猪是提高猪瘦肉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九五”期间,我省农区养猪业在上级部门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有长足发展,猪肉产量提高20.24%,达到6.99万吨,形成与牛羊三分天下的格局。同时经过五年的努力,育成具有本省特色的高原瘦肉型猪合成母系(白系和黑系),利用合成系母猪再同国外良种公猪长白或杜洛克杂交,生产“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不论瘦肉率和饲料报酬均比当地猪有较大幅度提高。经测定,胴体瘦肉率57.26%,肉质优良,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氟烷基因测定全部为阴性,无PSE肉出现,是我省瘦肉型商品猪生产的优势。通过《高原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项目(农业部畜牧局立项,2000-2001年,2002年2月8日通过验收鉴定)的实施,证明本项目所采用的四项配套技术:即①提高母猪繁殖力技术;②仔猪哺育及早期断奶技术;③仔猪培育及育肥技术;④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在我省农区高原瘦肉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和商品肉猪的瘦肉率,采用瘦肉型种公猪与当地血缘不清的杂种母猪(以下称本地猪),进行杂交育肥,是当前广大农村及专业户欢迎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有计划地开展猪的杂交工  相似文献   

18.
互助猪及其杂交猪的肉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互助猪、杜洛克猪和以互助猪为母本,用国内外6个不同品种猪为第一和第二父本的8个杂交组合猪的肉质测定结果:互助猪肉质优良,肌肉干物质、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各杂交组和杜洛克猪(P<0.01),嫩度接近80%,背脂和板油的融点低,肌肉颜色、大理石纹也优于其它各组合;各杂交组猪的眼肌面积比互助猪提高47.8—133.8%(P<0.01),以杜苏互和杜长互为最高,分别增加133.8%、115.4%,瘦肉率比互助猪提高5.0—10.1%,以杜苏互和长苏互较高,分别增加10.1%和9.3%;肌肉pH值以杜苏互、长苏互、杜长互和汉巴互较佳,均比亲本杜洛克猪有明显提高(P<0.05)。由此看出,互助猪虽然眼肌面积小,瘦肉率低,但其与瘦肉型品种的杂交后代,眼肌面积和瘦肉率都有较大提高。就肉质比较而言,杜苏互和长苏互是较好的瘦肉型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9.
在广大农村,农民喂养的母猪由于品种退化,且大多采用传统饲养方法,致使母猪产仔数少,成活率低,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为实现母猪高胎多仔,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做好以下工作很重要。1 改良母猪品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瘦肉型猪已势在必行。根据市场需求,为今后三元杂交猪生产奠定基础,要求母猪的品种,采用地方品种母猪与优良品种(丹麦新长白或大约克)公猪交配,所产后代留作种用。实践证明,用二元杂交瘦肉型猪作母本,所产仔猪体型大,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应为当前农村推广的优良母本。2 科学管理,提高母猪的生产水平采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瘦肉型猪的饲养比例已达到空前水平,尤其是规模猪场。随着国内外育种理论和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快速生长、不断提高瘦肉率,结果导致瘦肉型种猪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瘦肉率越来越高,但是其繁殖性能却明显下降,经验性的母猪繁殖管理措施突显力不从心。为此,笔者将近几年有关母猪繁殖管理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