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主产长江流域以南 ,日照市自 6 0年代初开始引种并获得成功。北方引种茶树常受越冬防寒的限制 ,使一些地区无法种植。多年来 ,为保护茶树正常越冬我们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收到很好的效果。近几年又进行茶树保护地栽培 ,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越冬防寒的问题 ,而且实现了产品的反季节栽培和无公害生产。1 茶园的选择和建立1.1 茶园的选择对已建茶园进行保护栽培 ,要在 3年以上投产园中进行。选背风向阳、立地条件好 ,土层深厚和水浇方便的茶园扣棚。这样投资少 ,见效快 ,产量高 ,效益好。1.2 茶园的建立进行保护栽培的茶树 ,建园时…  相似文献   

2.
日照地区茶园越冬防冻技术郭建和王春雷(日照市东港区林业局,276800)日照是山东省“南茶北引”最早的试点地区之一,引种获得成功,并已成为日照市林业的支柱产业。在北方引种茶树不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越冬防冻措施没搞好。现将我区茶园的越冬防冻技术介绍如...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茶园的种植密度,降低茶树定型高度,加强密植茶园的土、肥、水管理,经对不同种植密度茶园的茶叶产量构成因子的对比分析,矮蓬密植茶园是北方茶树引种区较理想的种植方式,能有效地提高茶树本身的抗逆能力,使3年生密植茶园667m2产干茶25kg,4年生密植茶园667m2产干茶75kg以上。  相似文献   

4.
栗茶间作模式下茶树根系的基础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安徽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大山试验示范区的栗茶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茶树根系的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栗茶间作促进了茶树根系的生长。间作茶园茶树根系的干重、吸收根比例、比根长和根系生理活性明显大于单作茶树根系;间作茶园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比单作茶树根系更深、更均匀;间作茶园内茶树和栗树根系在土壤空间中各自具有相对不同的生态位。栗茶间作具有较好的生态学基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茶园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茶叶是永德县的传统产业,目前县域内分布着大量的古茶山、古茶园。调查了全县古茶树(园)本底资源,掌握古茶树(园)涉及村庄社会经济情况,为茶产业的发展、古茶树(园)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数据基础,并针对保护古茶树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夏茶上连春茶,下接秋茶,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茶季。由于春茶生长消耗了树体内大量养分,加上夏茶又适逢茶树部分腋芽孕育和分化成花芽时期,茶树体内养分消耗增大,亟需得到补充。夏茶期间,茶园温湿度变化大,前期正好是“梅雨”季节,后期却多为高温干旱天气。这种不利的环境气候一方面导致病虫危害猖獗,另一方面促使杂草繁殖生长,与茶树争夺养分、水分,从而影响茶树生长。针对上述特点,在夏季茶园管理上可采取如下技术。1 中耕除草采摘春茶后的茶园,行间土壤经采摘人员踩踏后多板结,不利雨水渗透和气体交换。由于夏季气温高,水量增多,有利于杂草…  相似文献   

7.
临沂市引种茶树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东省沂蒙山区近30年的茶树引种栽培实践及试验研究表明:北方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发展茶叶生产。通过合理选择园地、加强越冬保护、实行适密适矮栽培、茶园间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技术措施,能实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8.
茶园紫茎泽兰的化学防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紫茎泽兰对茶园危害严重。轻者,增大了管理强度,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重者,茶园完全被紫茎泽兰侵占。例如文井区竹蓬乡有400亩茶园,被紫茎泽兰严重侵占,高达1.5—1.6米,致使茶树死亡近三分之一。又如山冲乡文果村近10亩茶园,紫茎泽兰严重危害,茶树全部死亡。因此,如何防除茶园紫茎泽兰,促进茶树生产,是生产上急待解  相似文献   

9.
探讨薄壳山核桃与茶间作后安吉白茶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差异,为构建薄壳山核桃和安吉白茶高效复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薄壳山核桃与安吉白茶间作分别以乔木树冠下(T1)、树冠缘(T2)、树冠外(T3)和纯安吉白茶园(T0)等4个测定点,测定10年生安吉白茶茶树新芽数、新稍生长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等生长指标,结合茶树速生期(7—9月)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指标,分析探讨林茶间作不同光照条件下安吉白茶生长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林茶间作茶树的新芽数、新梢长度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纯茶园,其中乔木冠缘茶树生长指标较优;间作茶园茶树的百芽鲜(干)质量显著高于纯茶园,单位面积茶树新芽鲜质量以冠缘、冠外显著高于冠下和纯茶园,茶树新芽干质量为冠缘处最高,其次为冠外,冠下与纯茶园较低;(2)通过各测定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OJIP曲线分析,7—8月高温强光下薄壳山核桃冠缘处茶树的荧光信号强度较强,8月纯茶园茶树的荧光点位显著低于间作茶树,9月各测定点茶树荧光曲线重合度较高。薄壳山核桃冠缘、冠外茶树相对可变荧光差异曲线(ΔVt)波动较小,冠下茶树荧光的J相在7月快速下降但在9月却陡然...  相似文献   

10.
不同郁闭度对茶树净光合速率及茶园生态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省金寨县栗茶间作园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郁闭度条件下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及茶园生态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月,露地茶园(对照)茶树的净光合速率在13∶00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而有遮荫的茶园均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在遮荫情况下,气温、土壤温度均低于露地茶园,且郁闭度越大温度越低;而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均高于对照纯茶园,且郁闭度越大湿度越大。在郁闭度0.3的林下最有利于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松岩村铁观音茶园为例,在对铁观音茶树生长环境、发育周期以及影响铁观音茶树价值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收益现值法在铁观音茶园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 茶煤病是茶树中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它是以黑刺粉虱、蚧类和茶蚜等害虫的分泌物为物质基础而为害茶树的。因此要防治茶煤病,应针对病源害虫进行防治。首先要加强茶园管理,做到合理修剪,勤除茶园杂草,合理施肥,增进茶园的通风透光和茶树长势,  相似文献   

13.
茶园套种珍贵用材树种是西双版纳州的一个创新生态茶园种植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套种珍贵用材树种,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为茶树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统一,不仅可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而且套种的珍贵用材树种经多年经营,也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茶园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茶树微量元素营养与叶面微肥的应用前景廖万有(安徽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近年来,我国对茶园微量元素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较大的进展,在茶园培肥技术中对微肥的平衡施用得到了重视,茶树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和开发是茶园施肥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综述微量元素对茶树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桂林毛尖茶现状及历史背景,从茶园建设、茶树种植、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茶树蓬面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桂林毛尖茶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茶企及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低产茶园改造,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实践证明,从茶树、土壤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同时进行综合改造,效果更好。实施常现改造措施1.更新树冠更新树冠常用的技术措施是修剪。南修剪主要用来抑制茶树顶端生长优势,更新树冠上局部出现的细弱分校,是常年生产性栽培技术措施。而深修剪、重修剪、台州、抽刈以及经修留养等方式,则是更新改造低产茶树树冠的重要手段。深修剪:适宜于茶树树冠“鸡爪技”丛生,生产核细弱,育芽能力降低,新梢出现大量的单片和对夹叶,而茶树骨干技仍然生长比较旺盛的茶树。一般应剪去树冠顶部10-15厘米新梢。重修…  相似文献   

17.
茶树直播繁育技术*刘志荣刘静张林(泰安市林科所,271000)黄国山(郊区省庄镇林业站)山东省各地多采用种子直播的方法建茶园。但是很多茶区采用60年代的育苗技术,因方法落后,致使出苗率低而不整齐,并造成幼苗抗性差、越冬困难,往往经过多次补植方能成园,...  相似文献   

18.
安庆市怀宁县的茶园,除了一个规模较大的茶场外,其余的茶树长势很差,基本上属于低产茶园.现介绍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铁观音低产茶园进行了改造试验,套种珍贵树种肉桂,以改善茶园土壤肥力,提高茶园内的温湿度,减少茶园病虫害的发生,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质量,提升茶叶品质。结果表明:茶园内套种肉桂,可改变气候,空气新鲜,促进茶树生长,成为有机质茶叶。茶园温度能提高7.2%、湿度提高13%、空气湿度提高3.9%,茶树生长树树高度可提高11.5%、冠幅宽度大能提高14.8%,茶叶生长叶片长度增大20.0%、宽度增宽25.8%、厚度增厚10.0%,制成铁观音茶叶鲜度提高30%,外形紧结沉重,色泽墨绿,汤色金黄,兰花香观音韵。  相似文献   

20.
夏秋季节的高温干旱天气往往给茶叶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幼龄茶树大量苗木枯死,夏秋茶大幅减产减收,还会殃及来年春茶的生产。茶园防旱抗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