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棉16号是由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1997年4月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适合河南省套直播和麦套棉区育苗移栽及地膜覆盖棉田种植。1994~1996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中亩产皮棉79.6kg...  相似文献   

2.
淮麦16由江苏省淮阴市农科所通过冬春性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方法选育而成,原编号淮核9412。多年参加省、市和国家各级试验,表现综合抗性好,可在淮北和淮南两大小麦生态区种植。199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5~1996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224.05kg/hm2,比对照冀麦5418增产6.74%,达极显著水平。1996~1997年度省区试比对照冀麦5418增产11.57%,达极显著水平。1997~1998年度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陕麦229增产14.…  相似文献   

3.
唐淑荣 《中国种业》2006,(12):39-41
通过在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和北部特早熟棉区不同生态环境的布点试验,正确评价棉花参试品种的纤维品质及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纤维品质的差异.为综合评价参试品种、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石河子棉花所选育的早熟、高产、抗病、适合机采的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9号)。新陆早43号适宜北疆棉区、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等中、早熟棉区和次宜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苏棉23号是人工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棉新品种。2001~2003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3年平均较对照增产6.91%。2003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皮棉产量1260.75kg/hm^2,增产明显。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苏棉 17号 (原名宁杂 30 7)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种棉新组合。 1996~ 1997年江苏省杂种棉区试和 1998~ 1999年江苏省棉花生产试验结果表明 ,该组合结铃性强 ,丰产性好 ,高抗枯萎病 ,纤维品质符合纺工要求。于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 选育经过苏棉 17号的母本为四川省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核雄性不育系抗 A1,父本是本所自育的品系 92 - 0 97。其选育过程如下 :   年 份育种内容1992抗 Al× 92 - 0 971993组合鉴定1994~ 1995多点鉴定1996~ 1997江苏省杂种棉区域试验1998~ 1999江苏省棉花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7.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新陆早20号(原代号A01—5)是农八师一五0团选育的抗枯萎病品种,2005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北疆棉Ⅸ、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部分棉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8.
邯杂98-1是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选育的三系抗虫杂交棉品种,2005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南省南阳市种子管理站2002年将该品种引入南阳棉区试验。  相似文献   

9.
玉米品种苏玉9号苏玉9号系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育成。1995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1994年江苏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春播组平均产量为8868kg/hm2、8113.5kg/hm2,分别比对照(掖单13)增产3.9%...  相似文献   

10.
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5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5号(原代号03—17)是由新疆兵团奎屯农七师农科所采用常规复合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陆地棉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审定编号为新审棉(2007)060号。新陆早35号适宜在南、北、东疆及黄河流域,甘肃河西走廊等中、早熟棉区和次宜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新彩棉13号(原系号石彩2)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2001年以自育特早熟、高产、抗病深棕絮品系石彩1为母本.优质美棉8073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病圃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区试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应于北疆、南疆等早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小麦徐州22徐州22是徐州农科所1981年从优质麦徐州2962(叶考拉/徐州32331)中经系统选育,于1984年育成,199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8~1989两年江苏省淮北片区试,两年平均产量6030.6kg/h...  相似文献   

13.
百棉1号是河南科技学院以百农8602作母本与双价抗虫棉新品系新3313作父本杂交.后代经在枯、黄萎病混生重病地系谱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2006年获得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3055E):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f国审棉20090031.同年获得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证书号:农基安证字(2008)第151号)。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等黄河流域棉区及新疆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泗棉3号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杨举善,吴德兴,戴敬(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局225002)泗棉3号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培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被农业部列为长江中下游棉区重点推广品种。我市从1992年起引种品比、示范推广,1994年全市种植5.67万...  相似文献   

15.
南农7号(原名南抗7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棉2003003;2004年取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棉200606。其品种选育方法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16967.5。  相似文献   

16.
新陆早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陆早9号(原代号97-145)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于1989年以自育品系系5为母本,引进美国长绒、高强品种贝尔斯诺为父本杂交,再用F1为母本,中棉所17号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育而成。1998~1999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北疆特早熟棉区第七轮棉花品种区域化试验,1999年参加生产试验,综合表现优良;1999年1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陆早9号。  相似文献   

17.
旱地冬小麦品种晋麦44号的选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代材料经连续多代选育的吕旱133、1989-1991年参加山西省产川旱地试验、二年平均亩产197.2kg对对照平均增产16.5%,1991年度在晋中、吕梁、临汾、长治四个地区7点次,比晋麦16号、17号、15号三个不同对照增产8.2-30.7%。1992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破格审定命名为晋麦44号。该品种突出表现为抗冻、耐旱、耐干热风、穗大、粒多、丰产、抗病,尤其是干旱年份稳产性极  相似文献   

18.
淮麦20(淮阴9720)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1990年以郑州891(豫麦13)为母本、烟1604(鲁麦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单株选择于1997年选育而成。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有以下5个特点。1产量高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平均单产7106.55kg/hm2,较对照陕229极显著增产8.35%;2000-2001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平均单产7686kg/hm2,较对照陕229极显著增产11.98%;2001-2002年度…  相似文献   

19.
中粳品种盐粳4号盐粳4号系江苏省盐城稻麦育种试验站用20229与沈农1071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新品种。1993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江苏、安徽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截止1994年在省内外应用面积已达13.3万hm2。该品种199...  相似文献   

20.
承泓良  陈国平 《种子科技》2000,18(5):302-303
苏棉 17号 (原名宁杂 30 7)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种棉新组合 ,于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产量表现苏棉 17号母本为四川省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核雄性不育系抗 A1,父本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自育的品系 92— 0 97。 1993年组合比较试验 ,皮棉产量 14 80 .5kg/hm2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18.7% ,列参试组合之首位。 1994、1995年在江苏南京、安徽铜陵、湖南华容、浙江慈溪四地进行鉴定 ,平均皮棉产量 1311.0 kg/hm2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16 .3%。1996、1997年在江苏省杂种棉区试中 ,平均皮棉产量 14 92 .9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