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占峰 《河北农业》2006,(11):38-39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地区的农民为适应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要求,为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自愿组成了种类繁多的农村经济、科技等组织。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又涌现了以会员制为主体、以非营利为目的、民间组织特征比较明显的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给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为农民生产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业专业经济协会作为市场、农民、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3.
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 ,成立农村专业协会 ,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协会可依据主客观条件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发展方式。这种组织形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农民的主导性和创造性 ,毫无疑问 ,协会将是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理想的一种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宣威多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协会).逐步将其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起点,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石嘴山市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涌现了一批机制灵活、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全市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到108个,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运输等领域。加入合作社(协会)农户2.7万人,带动14.29万多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时期农村经营体制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它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为农户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维护成员利益、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由农民围绕某个专业或产品自愿联合成立,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是农民进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积累、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包括农民专业协会、农村专业联合社或综合社、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技术协会、研究会等多种形式.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直接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7.
农村合作经济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民自愿入股联合,民主管理的经济形式,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农民进人市场,延伸产业链,促进专业化、提高区域化,加快农业第二次飞跃,是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合作经济组织比专业协会更加系统、职能更加全面,不仅与农民利益关系直接相联,运行高效,而且直接推动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种合作经济模式应该是我国未来农村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高建伟 《河南农业》2008,(15):10-10
一、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驻马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36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40个。专业协会79个,专业联合社6,专业联合会1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发展趋势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双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以合作社和协会两种形式存在。目前,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2个,其中:农村种植业19个,农村养殖业40个,农副产品加工领域4个,销售服务6个,劳务输出1个,农机服务2个。共吸纳农民4091人。出现了一批好的新型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0.
曲国庆 《山东农业》2001,(10):22-22
一、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和特点 目前,我国共有各种类型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4万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体可以归纳为协会型、专业合作社型和股份合作型三大类: (一)协会型。这是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的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凡是从事专业  相似文献   

1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以专业化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为纽带,以增加会员收入为目的,在农户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实行资金、技术、生产、供销等互助合作的组织。它包括农民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研究会等。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设想1980年代末就提出来了,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鼓励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福建省农村改革整体进入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新时期,农业经济运行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引导和帮助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的大事。实践表明,培育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  相似文献   

13.
孙永生 《甘肃农业》2004,(11):21-2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农户家庭经营的分散性、农业的国际化趋势及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客观要求。传统农村经济组织已失去了维护农民利益、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迫切需要组织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但农民的合作制度与组织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也危及到了农业的家庭经营基础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股份合作社)是实现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组织平台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农民专业协会发展现状 我们在引导和发展农民专业协会过程中,主要根据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农民的意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培养和扶持有头脑善经营的农民组建农民协会,中心技术人员帮助他们选项目、找市场、搞培训、抓指导,截止目前,我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协会166家。协会的具体组建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云南农技协),是在云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以农民为主体,自愿互利为原则的农村群众性技术经济组织。到1999年底,云南省有各级农民专业技术协会5 688个,拥有144 334个会员,分布在全省16个……  相似文献   

16.
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边远贫困山区县,受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等因素的制约,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尚处于起步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7.
孙颖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24-26,37
农村专业协会是广大农民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组建起来的民间经济性组织.本文以安徽省长丰县的相关调研资料为依据,对农村专业协会在提高农民的市场整合性,提高发展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健全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使其进一步完善的相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实用技术传播的经验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专农合”)、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技中介机构,是发展农村适用技术的有效载体,也是农村发展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专农合”比较贴近农民,也容易引导和组织农民,是从事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9.
李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43-18845
在对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进行组织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其具有非营利性、运行成本低、沟通性好等职能优势。论述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作用,它可以发挥信息优势,加强政府与农业、农村的联系;发挥组织优势,增强农户的博弈能力;发挥组织优势,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挥组织优势,促使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发挥组织和信息优势,加强国际竞争力。指出由于存在非营利组织固有的缺陷和发育不完善导致的缺陷,制约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作用的发挥。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使农村经济协会真正具有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政府建立与农村经济协会的新关系,多渠道扶持其发展;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协会的服务职能,完成自我发展;完善农村经济协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对农村经济协会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0.
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的经济组织 ,是广大农民为了共同的利益自愿组织起来的利益联合体 ,是为解决联合体成员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而实行自我服务的经济实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 ,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由从事某一专业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 ,在约定的项目上共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作经济组织 ,包括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供给不足向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