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型芦笋沙棘胡萝卜混合果蔬汁饮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旭昌  杨公明 《沙棘》2004,17(2):30-33
用对比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芦笋沙棘胡萝卜混合果蔬汁饮料的果蔬汁澄清条件及生产配方。芦笋沙棘胡萝卜混合果蔬汁的最适澄清条件为:混合果蔬汁用180mg/kg明胶在12℃下沉淀澄清处理16h后,再用60mg/kg的Ec3.2.1.5果胶酶在45℃条件下澄清处理3h,果蔬汁的透明度最好。芦笋、沙棘、胡萝卜混合果蔬汁饮料的最优配方组成为:混合汁含量500g/kg,砂糖含量100g/kg,柠檬酸含量1.5g/kg,香精用量1g/kg,饮料的综合品质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酶法提取黑加仑果渣花色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黑加仑果渣花色苷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釆用纤维素酶酶解,温度50℃,时间100min,果渣与酶解液的比1:9(g:mL),酶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pH值5.0,黑加仑花色苷提取率86.63%.釆用果胶酶酶解,温度50℃,时间120min,果渣与酶解液的比为1:8(g:mL),酶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4%,pH值3.5,黑加仑花色苷提取率91.09%.并确定了使用果胶酶的提取效果好于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3.
沙棘果酒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沙棘汁为原料生产发酵型沙棘果酒 ,筛选出一株最佳生产用酵母菌株 ,编号为2 3号 ;发酵工艺确定为 :接菌量 5%~ 8%,发酵温度 2 7℃± 2℃ ,发酵时间 1 0 d~ 1 5d;澄清工艺为 :絮凝剂 1号和絮凝剂 2号 ,用量分别为 0 .1 2‰和 0 .2 4‰ ;成品酒的最佳灭菌条件是 :灭菌温度 65℃ ,灭菌时间 2 0 min。  相似文献   

4.
八月瓜 Akebia trifoliata 果汁色泽易褐变,放置后产生大量沉淀物.为了探索果汁褐变和沉淀的主要因素,得到控制褐变和沉淀的方法,对果汁饮料加工工艺中的 6 个重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为了测定各预处理和酸处理水平对果汁沉淀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多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八月瓜果汁饮料加工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预处理温度和酸处理体积分数,影响沉淀的主要因素为预处理温度和均值强度.防止果汁褐变的最佳方案为:预处理温度 85 ~90℃, 柠檬酸体积分数0.10% ~0.18% .采用 85 ~90℃的预处理,以200 kg/cm 2的压力进行 2 次均质,可防止果汁沉淀  相似文献   

5.
以红松籽为原料,经过粉碎、恒温水浴振荡提取、离心分离等工艺制得红松籽油。通过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确定了水代法提取红松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6:1、pH值9、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h,其中料液比是最重要因素。通过测定水代法所提取松籽油的理化性质得出:酸价1.2mg KOH/g、碘值141.6mg I2/g、皂化值186.5mgKOH/g、过氧化值3.8mmol/kg。  相似文献   

6.
刘玉平  孙力  秦洪斌  段中心 《沙棘》2002,15(4):19-20
研究了影响爱丁天然沙棘果宝的色香味因素,探讨了果宝沉淀形成和变色机理,得出果宝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沙棘果汁比例为10%,果宝pH值为5,果胶酶添加量为0.1g/100ml沙棘果汗,V-C添加量为0.1g/500ml,可有效防止沉淀的产生和色泽的变化,获得满意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沙棘汁为原料研究发酵工艺中各参数对沙棘冰酒品质的影响。通过L。(3)正交试验,得出制备沙棘冰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4℃,酵母接种量3(/V,10个/mL),pH3.6,发酵时间20d。在此条件下,沙棘冰酒的色泽、组织状态、滋味、口感均较理想,适合企业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山葡萄籽为实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法提取葡萄籽中的多酚。根据不同浸提剂在540nm处可见光吸收情况的测定,确定70%甲醇溶液为最佳浸提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取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的适用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70%的甲醇,料液比1:20(m/v),70℃水浴,浸提20min。山葡萄籽中多酚的含量可达18.981mg/g。  相似文献   

9.
采用颗粒状活性炭对两种木糖醇发酵液进行脱色,就活性炭用量、起始pH值、脱色时间、搅拌速度和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来自半纤维素水解液的木糖醇发酵液H(FBH)以及来自纯木糖合成培养基的木糖醇发酵液X(FBX)的最佳脱色条件为:在50℃、起始pH值6.0、搅拌速度125r/min的条件下脱色20min,两种发酵液的活性炭用量分别为250和150g/L。如果先将FBH的pH值调节至3.0,抽滤除去因调节pH值而产生的色素沉淀后,回调pH值至6.0.再进行活性炭脱色,则可以节约活性炭用量约50g/L,同时提高木糖醇回收率约6%。该结果将有助于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工艺。  相似文献   

10.
果胶酶-明胶-硅胶-膨润土复合澄清法能够有效的澄清笃斯越橘果汁,最佳澄清搂:斯越橘果汁中添加0.034%的果胶酶,在50度下保温2h,每100L果汁加入10克明胶,30%的明硅胶溶液37.5ml以及75克膨润土对果汁进行澄清,澄清的果汁于室温下贮藏180天后,仍保持清流透明,无沉淀。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木霉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聚糖酶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酶。试验采用DNS法对一种木(Trichoderma)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5.5,Cu^2+、Fe^2+、Fe^3+、Mn^2+对酶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酶对木聚糖和桑树叶粉分解能力很强,对其他底物分解能力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