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沼液对有机基质栽培青椒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以青椒为供试植物,用不同浓度沼液代替无机营养液进行有机基质栽培。研究结果表明:沼液处理能明显提高青椒的产量,其中以处理他产量最高,产量为78456kg/hm^2。沼液还能提高青椒商品果合格率,沼液处理和对照相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处理他最高,达94.1%。而对照为64.3%。沼液降低了青椒果实硝酸盐含量,并且达到极显著水平。T1处理青椒果实硝酸盐含量最低,平均为16.26mg/kg,而对照为57.88mg/kg。施用沼液不能提高青椒果实Vc含量,但施用沼液可降低果实的酸度,糖酸比以他为最高,因此沼液能使青椒果实的口味有所提高。沼液对青椒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取正常发酵沼气池中的沼液,存放不同时间,经不同温度处理后,对烟草赤星菌作平板培养抑制实验,检验其对赤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存放各时间段的沼液对赤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未处理、经60℃和100℃处理的沼液的抑制率两两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和121℃处理的沼液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存放0d、30d、60d、90d和120d沼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差异不大,但以存放120d沼液对烟草赤星菌的抑制作用最好。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0d和30d沼液的抑制效果有所增强。60d和90d沼液的抑制效果有相对减弱趋势,且60d沼液减弱得更加明显。经原沼液处理后,其抑制效果强弱依次为120d〉60d〉0d〉90d〉30d。  相似文献   

3.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具有节省碳源、节省曝气量、污泥产量低等优点,但由于启动时间长、短程硝化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其工程应用。针对此问题,本研究采用泥膜一体化工艺(IFAS)处理猪粪秸秆沼液,并考察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生物强化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实验室自制氨氧化菌剂与反硝化菌剂,可在17 d内完成反应器的快速启动;稳定运行阶段,系统猪粪秸秆沼液有机负荷(COD)平均为1 040.0 mg·L~(-1)·d~(-1),好氧池平均NH_3-N负荷为110 mg·L~(-1)·d~(-1);好氧池平均NO_2~--N积累率为91.4%;COD、NH_3-N、T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2.1%、97.0%、90.1%,且COD和TN的去除主要发生在缺氧池。分子生物学分析表明,整个运行过程中,好氧池生物膜氨氧化细菌(AOB)的丰度由0.003 6%上升至0.014 3%,增长至原来的4倍;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的丰度由0.004 8%下降至0,说明利用氨氧化菌剂、反硝化菌剂可快速稳定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的启动。  相似文献   

4.
廖诚  徐亮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B07):64-65
为充分发挥沼肥的增产潜力,进行了玉米沼液浸种与沼肥施用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12h+沼肥追施3次+沼液喷施3次的处理产量最高(513.84kg/667m^2),其次是沼液浸种12h+沼肥追施3次的处理(490.58kg/667m^2),分另4较对照增产9.58%、4.70%,沼液浸种加沼肥追施加沼液喷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廖诚  徐亮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B07):59-60
为合理应用沼液提供依据,通过沼液浸种与喷施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有促进水稻伸长,促进幼穗分化,提高结实率的作用。处理C(沼液浸种48h,淋施沼液2500kg/667m^2,移栽8d、21d、31d各喷施1:1沼液水1次)产量最高(596.74kg/667m^2),较对照增产8,36%;其次为处理B(581.99kg/667m^2),较对照增产5.68%;处理D(CK)产量最低(550.72kg/667m^2)。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设计了沼液氮50%替代化肥氮、沼液氮75%替代化肥氮、沼液氮100%替代化肥氮以及农户习惯施肥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沼液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合德镇和临海镇水稻试验田沼液氮50%和75%替代化肥氮处理能维持或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沼液氮不同比例替代化肥氮处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含量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有效磷含量在临海镇水稻田土壤中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在合德镇水稻试验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沼液的还田利用及杨梅的精准施肥,本研究以杨梅为对象,研究沼液不同施用配比对杨梅园土壤及杨梅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共设7个不同沼液施用配比的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相较常规施肥,沼液施用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全氮含量显著提高(P<0.05),土壤镉、铬、砷、铜、铅含量在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沼液施用提高了比叶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杨梅产量和果实品质。因此,杨梅沼液水肥一体化不仅实现了沼液的轻简化、精准化施用,并且显著提高了杨梅产量及品质,可在杨梅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沼气工程中沼液增值化利用水平,本研究对低碳氮比(C/N)沼液采用葡萄糖碳源添加进行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培养,以实现沼液废水处理和养分回收增值化利用。对初始C/N为1.5的猪场沼液分别添加2、4、6、8和10 g/L的葡萄糖碳源,碳源添加后OD600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在第2~3 天达到最大值,葡萄糖碳源添加量为6 g/L时总蛋白增长率(145.8%)为各组最高。综合经济性,选取最佳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培养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6 g/L、处理时间2 d,此时沼液的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66.1%、77.5%,同时通过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增加生产了2.44 g/L的生物干质量和0.72 g/L的总蛋白,回收了29.0%的总氮和59.7%的总磷。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培养可有效用于沼液氮磷养分回收,获得微生物干质量和蛋白增长,同时可作为沼液深度处理的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9.
沼液叶面肥对脱水油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以沼液为主要成分的叶面肥,为农业生产服务。[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配方沼液叶面肥对脱水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处理沼液2倍清水稀释+化肥和处理沼液3倍清水稀释+化肥的产量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增产15.77%和12.71%;其次是处理沼液4倍清水稀释+化肥和处理沼液2倍清水稀释+尿素,分别比对照增产5.68%和1.73%;处理沼液2倍清水稀释比对照增产0.96%。处理沼液2倍清水稀释+化肥的油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最多。各处理的脱水油白菜维生素C含量都有所增加,处理沼液2倍清水稀释+化肥的维生素C含量增加显著。[结论]不同浓度的沼液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脱水油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王晨冰 《农家顾问》2011,(10):28-28
以日光温室栽培4年生油桃品种“艳光”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沼液.研究了沼液对温室油桃叶片营养元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沼液对“艳光”油桃叶片营养及果实品质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喷施75%的沼液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沼液利用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沼液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和沼液处理的三种技术,其中沼液利用方面叙述了直接还田利用和膜浓缩利用,沼液处理方面叙述了A/O-MBR膜生物处理、电絮凝处理和生态处法。文章指出,对于中小型沼气工程,其产生的沼液量少,主要以周围农业利用为主,处理为辅;对于大型沼气工程,其产生的沼液量巨大,则必须以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为主,农业利用为辅。  相似文献   

12.
不同沼液与硼肥配合喷施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叶面喷肥的方法研究50%猪沼液、50%牛沼液以及不同沼液与硼肥配合叶面喷施对西瓜叶片生理特性、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沼液的处理叶绿素a+b含量、叶面积、西瓜产量、感官品质指标及心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提高,口感更好,50%猪沼液+硼和50%牛沼液+硼的处理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50%牛沼液+硼的处理与对照、50%牛沼液处理相比产量分别增加21.2%、3.3%,50%猪沼液+硼的处理与对照、50%猪沼液处理相比产量分别增加23.6%、5.8%,不同沼液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不同沼液与硼肥配合喷施可以达到增加西瓜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探究沼液在水稻田使用的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替代1/2化学氮处理和沼液替代全部化学氮处理均提高了水稻产量;但沼液替代2倍化学氮处理却出现水稻低产现象。由此得出,在施用沼液时,应根据农田环境的承载力进行定量施用,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机制,严控施用沼液产生的二次污染现象,科学指导施用沼液,促进高产,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水葫芦沼液替代化肥氮的作用,该研究分析了田间等氮量条件下水葫芦沼液与化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0%沼液或100%化肥处理相比,沼液配合化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单重,其中25%沼液、75%沼液比例配合化学氮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100%化肥处理...  相似文献   

15.
陈涛 《河北农业》2011,(11):22-23
一、沼液浸种一般技术要点 沼液浸种就是利用沼液中所含的“生理活性物质”、营养组分以及稳定的温度对种子进行播种前的处理。它优于单纯的“温汤浸种”、“药物浸种”,具有出芽率高、幼苗生长旺盛,能防治某些病虫害,作物产量高等优点。沼液浸种方法简单,几乎不需要额外投资,因此取得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沼液浸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沼液浸种     
沼液浸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放在沼液中浸泡后再播种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该项技术简便、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一、沼液浸种技术要点 沼液浸种就是利用沼液中所含的生理活性物质、营养组分以及相对稳定的温度对种子进行播种前的处理。它优于单纯的温汤浸种、药物浸种,具有出芽率高、幼苗生长旺盛,能防治某些病虫害,作物产量高等优点。沼液浸种方法简单,几乎不需要额外投资,因此得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沼液浸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好氧稳定化处理沼液对玉米秸秆还田腐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量1 kg/m~2、破碎长度为3~5 cm、翻埋深度20~25 cm的条件下,不同处理组秸秆降解率为稳定化沼液组菌剂组沼液原液组秸秆还田组(ck),稳定化沼液组在处理150 d时,秸秆降解率达到79.2%,优于其他处理组。土壤营养成分变化结果显示,施用沼液和稳定化沼液的处理组,其土壤养分增加高于菌剂组,显著高于ck组;稳定化沼液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土壤酶活性的考察结果显示,各处理组的酶活性变化规律与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施用稳定化沼液能促进秸秆降解并加快秸秆腐解程度,定期连续施用稳定化沼液比一次性使用市售秸秆腐熟菌剂更能促进秸秆降解。  相似文献   

19.
猪场厌氧发酵沼液复合菌群的筛选及静态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猪场沼液排放的河流及沿岸收集污染的水样进行定向分离、富集培养,获得能有效分解沼液有害物质、悬浮物,但又不会过多利用氮、磷等营养成分的复合菌群。处理沼液的试验结果表明,选定添加0.5%复合菌群,其处理沼液CODcr效果最好,不会大量降解氨氮和磷,且能有效降低沼液中的蛔虫卵、粪大肠杆菌等有害物质,还能去除沼液中的悬浮物,降低沼液浊度,达到农田灌溉标准。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经复合菌群处理后的沼液,其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有显著提高,明显降低始沼液毒性。结果表明,猪场沼液经复合菌群处理后,营养、无害、悬浮物少,作为水肥可加以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沼液用量灌溉对园林树木的影响.结果表明:(1)木槿、桂花、樱花、女贞的苗高增长量在5个处理下都比对照大,而垂丝海棠在沼液灌溉2、4L处理下比对照大,法青在沼液灌溉2、4、6L处理下比对照组大.(2)6个树种叶绿素含量呈先逐渐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落叶树种最大值出现在沼液灌溉8L处理下,法青、桂花和女贞最大值出现在沼液灌溉4L处理.(3)6个树种相对电导率均高于对照,但不同树种变化趋势不同.垂丝海棠和木槿的相对电导率在沼液灌溉10 L处理下最大,分别为72.86%、45.83%,樱花的相对电导率在沼液灌溉4L处理最大,为68.58%.(4)6个树种MDA(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垂丝海棠、木槿和樱花MDA含量的最小值出现在沼液灌溉8L处理下,法青、桂花和女贞最小值出现在沼液灌溉6L处理下.(5)6个树种在不同沼液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落叶树种垂丝海棠、木槿和樱花的净光合速率在沼液灌溉8L处理下最高,法青、桂花和女贞的净光合速率在沼液灌溉4L处理下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