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缺乏有效防控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实用技术对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的防控措施,归纳起来就是三个方面:免疫防控、药物防控和生态防控。(1)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实施免疫防控的条件尚不具备:缺乏有效的水产用疫苗。由于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和疾病种类多,迄今为止已经获得生产许可的水产用疫苗数量和种类非常有限。对于水产养殖动、植物的大多数严重病害,尚无可用的疫苗。实施免疫预防的基础薄弱。我国水产养殖地域辽阔,养殖对象众多,养殖环境差异巨大,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不同养殖区域即使引起相同疾病的病原生  相似文献   

2.
<正>从整个行业的层面上而言,我国从事水产养殖生产的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而水生动物养殖过程中,决定使用水产用兽药(包括抗生素类药物)与否的正是水产养殖者自身。由于水产养殖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不仅对各种水产用兽药的特性、科学使用药物的技术与方法等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而且在从事的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水生养殖动物病害的预防没有正确的认识,不少养殖业者将药物防治作为控制水生养殖动、植物病害的唯一措施。当水生养殖动、植物的病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产养殖业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对越来越多的疾病困扰,特别是近几年来水产养殖的鱼类疾病一年四季都在频频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鱼病,减少养殖生产的经济损失,笔者将不同季节易发生的各种鱼病及预防措施和治疗技术介绍给广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但是水产病害一直是制约水产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治疗和预防鱼虾贝类的疾病,广泛使用各种化学药物和抗生素。长期用药,不仅使病原菌的抗药性越来越明显,而且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养殖和科学防治成为水产养殖面临的迫切问题。在长期的养殖活动中,发现采用中药如黄连、大黄、板蓝根等对水产病害有一定的防治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水域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水生动物种质与种苗质量、饲料营养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每年因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要在100亿元以上,因此,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传统方法都是通过大量使用抗生素、化学药品、农药类等来实现的。虽然它们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会带来病原体对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能力较弱。表现在: (一)我国养殖病害研究基础及能力 1.理论研究薄弱,阻碍了学科建设。20世纪70~80年代水产养殖病害的研究只是在养殖生产中发生严重疾病时开展的,没有系统地专门理论研究。直到90年代才从控制、防治角度上推出《水产养殖疾病学》专著,疾病流行学、预防学  相似文献   

7.
<正>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大概有三条途径:生态防控、免疫防控和药物防控。面对我国当前水产养殖的实际状况,实施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生态防控和免疫防控,尚存在水产养殖业者无法克服的一些困难。由于部分水产养殖业者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意识比较薄弱,水产养殖动物  相似文献   

8.
蛭弧菌是一种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对诸多水产动物病原菌具有吞噬和裂解作用。蛭弧菌能够预防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改善养殖环境以及增强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养殖刺参的疾病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利用蛭弧菌可以预防刺参疾病的发生。关键词蛭弧菌水产养殖刺参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渔药是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水体质量的一切物质。2015年版《中国兽药》和农业部公告第1435号、1506号、1759号以及1960号公布了现行的水产用药物约100种。农业部在颁布兽药质量标准的同时,也针对兽药的使用颁布了相应的兽药使用说明。兽药说明书包含兽药主要成分、作用与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水产养殖病害预、控、治手段单一。长期以来水产养殖疾病的预防、控制、治疗主要靠化学药物、中草药物、生物制剂;疫苗使用还停滞在20世纪80年代水平。政府在科研、研发、开发上缺乏扶持力度。由于养殖过程中普遍滥用药物,致使水体微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耐药菌株不断出现,造成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使治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日趋严重,而以各种抗生素对水产动物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已相当普遍。但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一些原来很容易控制的水产动物疾病越来越难控制,不少常用药物的防治效果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前言近二十余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迅速, 但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张,病害问题日益严重,由于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率达50%以上, 损失率20%左右,因病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之巨,已成为制约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传统的疾病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后使用药物控制不但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而且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城乡居民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日益强烈,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对水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疾病的非药物预防技术将成为水产养殖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所谓疾病的非药物预防技术,是指从养殖的各个环节上规范操作技术,提高生产者的技术、管理水平,抓好苗种、饲料、水质和管理等要素;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对环境、人体、水产养殖动物均安全无害的有益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  相似文献   

14.
陈昌福 《科学养鱼》2007,(4):51-51,70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动植物受各种病害危害的程度呈现逐年加重的态势,据统计,2006年我国水产养殖动、植物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了140亿元人民币。因此,寻求有效防治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的新对策,无论是对于水产养殖业者稳定并增加经济收入,还是对于水产养殖业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有效防治措施、水产药物的合理应用等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水产养殖业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养殖动物疾病的正确预防和治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为使读者对当前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现状和养殖过程中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刊特别约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病室主任、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鱼病岗位专家曾令兵研究员对以上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是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基本方针。强调疾病的预防之所以对水产养殖动物特别重要,首先是因为水产养殖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在疾病的发生初期难以被及时发现,当患病后的水产养殖动物被养殖业者发现时,往往已经是整个鱼群都已经发展到了病入膏肓的危重阶段,此时即使采取了正确的治疗措施也可能已经为时过晚,难以获得理想的疗效了。其次,因为现在的水产养殖方式大多是对水产养殖动物实施集约化养殖,而对大量的养殖动物同时给药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17.
免疫刺激剂(immunologic stimulant)是指能够调节动物免疫系统并激活免疫机能,增强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抵抗力的一类物质.近年来,国内、外均开展了将免疫刺激剂用于水产养殖动物传染性疾病预防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免疫刺激剂用于预防使用化学药物难于奏效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病毒和细菌性疾病.本文在简要叙述水产动物的免疫防御机制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预防的免疫刺激剂种类、特性和水产用免疫刺激剂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 水产养殖动物经常受到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这些入侵者自发地或在养殖过程中受到诱导而产生毒害作用。人们普遍认为,疾病问题是随着动物养殖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如果将水产养殖中鱼类的健康问题同控制疾病的方法联系起来考虑,则水产养殖动  相似文献   

19.
综上所述,能作为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渔用药物,实际上只有消毒剂、水质(底质)改良剂和单纯的中草药等3类药物可供人们考虑选择使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利用消毒剂对池塘、饵料、鱼种和养殖用工具等进行消毒处理,使所饲养的水产动物在一个安全卫生的生态环境中生长,不仅是预防各种疾病发生的关键措施,而且也是提高水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养殖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消毒剂的用量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说明了光合细菌在优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增加水产动物幼体的增重率和成活率、作为饲料添加剂和预防疾病等方面对水产养殖业的巨大影响和其自身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